1、1报纸副刊承载和体现的文化变迁在现代报纸四大构件新闻、评论、副刊、广告之中,副刊的新闻学价值和文化史意义是最独特的。这种独特性是与副刊自身品质与特性紧密相关的:在上述四要素中,新闻、评论和广告都有相对固定的行文规范和写作格式,在作为“报纸组成要素”的同时,这三者也是一种相对成熟的、相对独立的、范式化的“文体” 。与之迥异的是,副刊则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文体特征和独立价值,仅仅在“报纸的构成要件”这一点上,副刊具有活的文本意义。同时,尽管副刊的编辑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定的规范可鉴,但这些规律和规范更多的是经验的归纳,而不太具有演绎功能,因而不构成一种成熟的范式。这些特点,形成了副刊在实际运作与
2、学术研究中的“落差”: 一方面,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副刊就参与构建并推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相对于其他三个要素,副刊是最能体现报纸文化个性、区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品质的构件。这一点,无论中外,概莫能外。读者对报纸鲜明的“个性”的把握,往往就首先来自对副刊的阅读。 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副刊却地位尴尬。在专业教学中,作为有相对固定规范的“文体”,新闻和评论的写作、编辑、评价已经在新闻学的教学中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每个新闻学系的学生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都可以相对简单和方便地获取有关于此的完整的知识。而随着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在充分借鉴和利用大众营销学、心理学、2社会学、经济学
3、等诸多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广告学”甚至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同样作为报纸的基本构件,副刊不但没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相关学术研究(如新闻学)中,副刊也往往孤单地待在被遗忘的角落,成为学术史上的不在场者。 然而,既往学术研究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术研究对象的缺席往往并不意味着其本身没有学术研究和反思的价值,而仅仅囿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的盲区。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我国第一本论述报纸副刊学的专著,姚福申、管志华合著的中国报纸副刊学(以下简称副刊学)确实具有打破盲点的开创性的意义。 副刊学的学术史意义 副刊学全书共 13 章,另有绪论、附录。作为“副刊学”的开山之作,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全面地从
4、“纵” “横”两个角度,对涉及副刊的相关问题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从“横”的方向上(也就是共时性角度)看,作者在第一至第三章中,分别清楚地阐述了有关副刊的基本问题,包括“副刊的概念和类别” 、 “副刊在现代报纸中的地位”以及“报纸副刊的基本文化特征” 。当现代意义上的“副刊”刚刚出现的时候,刘半农就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 报纸上为什么要有个副刊这个问题是谁也回答不出的。不过好像“报谱”上写着,有报必有副刊。 如果说刘半农彼时以北京大学教授身份兼任世界日报副刊编辑,3带有“玩票”性质,使之无法更深刻地体认“什么是副刊”和“为什么要有副刊”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话,那么 80 多年后,在报纸副刊蔚为大
5、观,专业编辑数以万计的今天,这两个基本问题依旧困扰着业内人士则尤应引发学者和业界的反思。正是基于这种反思,副刊学的作者穷数家之言,尝试着回答了上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副刊这个人言人殊的研究对象,作者没有试图简单地给出一个“定义”,而是在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副刊的四种形态(“刊中刊” “报中刊” “报外刊” “刊外刊”)和两大类型(综合性副刊、专门性副刊)的基础上,罗列前人所下的代表性定义,一一指陈优劣,从中表达本书对于“副刊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的看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基于研究对象特殊性质的考量,是审慎严谨的。继而,作者又总结了报纸副刊“多样化” “时鲜感” “袖珍式” “消闲性” “大
6、众型”“地方特色”的基本文化特征。 历来的报人,多强调副刊编辑“文无定法”,刘半农就说: 副刊应当怎么样办这可没有什么准儿;办的人要怎么办,就怎么办。 名报人姚苏凤也认为: 副刊的个性是“无定型的” 。我不想说“要些什么文章”;我只想说“好的文章都要” 。 对业界先进类似的经验总结,副刊学的作者一方面保有足够的尊重和谦逊,另一方面也强调,对前人的不盲从和超越。因此本书从传播学等现代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从功能互补、独立特质的相对性、角色转换等理论出发,对副刊在现代报纸中的地位做出了论述,其结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辈报人和学人经验总结中明显的知识结构失衡的缺憾。 4此外,作者注意到,尽管几乎所有前辈
7、报人都有过副刊编辑、写作和经营的宝贵经验总结,但失之零散,不成体系,作者之一长期从事报刊采写和编辑工作,在参阅前人论述和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副刊学用三章的篇幅,分别系统论述了“读者心理与报刊对策” 、 “副刊的编辑艺术” 、“副刊文体写作探讨”三个实务性问题,就笔者阅读范围而言,这样既有实践经验,又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总结,是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在副刊编辑实务中,也具有相应的指导意义。 从“纵”的方面看,副刊学从历史学的视角,上溯自中国报纸副刊的史前史,下迄网络时代报纸副刊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本书的主要篇幅(第五至第十一章),也是笔者阅读的重点。 文化变迁的承载者 如果说对于副刊自身诸种属性(
8、如定义、分类、特征、编辑和写作艺术)的探讨,其性质还仅限于新闻学和编辑学的话,那么,从回顾和展示中国报纸副刊诞生以来百多年的历史,并进行相应的学术思考,则不仅叙述本身更加引人入胜,其文化史意义也广阔得多、深刻得多。笔者认为,这种叙述至少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因而相应的历史意义也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借用科学史的概念,其一,是学术“内史”(internal history)的视角,也就是把副刊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副刊的主要内容、编辑内容与特色、编读往来模式的变化,关注副刊这一独特5的报纸构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前后联系,承认并试图探索其内在逻辑。其二,是学术“外史”(extern
9、al history)的视角,也就是不仅单独地探究副刊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更把它置于广阔和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在强调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副刊发展影响的同时,把副刊的历史作为一面镜子,由此反观百余年以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思潮的变迁轨迹。 从本质上来说,前一种视角,是从结构要素,把“副刊及其历史演变”作为主要的关照对象。而后者,则是从要素到结构,从一个具体而微的样本考察整个社会变迁,其核心在于“社会历史变迁”这个更加宏大的命题。出于学科规范和主题的规定,副刊学的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前一种视角。在本书的“绪论”,作者强调,他们撰写此书的目的,正是为了进行“报纸副刊演进规律的探索”
10、。作者认为,报纸副刊的演进,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在本书中,作者择取其要,重点关注一下四个方面因素及其影响:(1)不同历史时期报纸主要读者群的变化对副刊内容的影响。(2)社会政治背景的变化与副刊的命运。(3)新闻传媒自身演变对副刊的影响。(4)经济因素对副刊发展的制约作用。 从这几点出发,作者在本书的主要篇幅里,为我们展示了中国报纸副刊百余年历史进程的绚烂画卷。从晚清时期报章上作为副刊性文字出现的文人的诗句酬唱和青楼艳词之类的游戏之作,到清末民初在副刊中大量迎合大众读者兴趣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之外,出现的少量宣传变法图强、反清革命的文章;从五四时期报纸副刊受知识分子和青
11、年学生影响,大量出现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介绍西方学术界新思潮的文章,进而成为全国瞩目的舆论中心,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专门性副刊(专刊)的6出现;从抗战硝烟中为适应低层读者需要而出现的雅俗共赏的副刊,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报纸副刊的坎坷历程。不仅百余年副刊史生动地得以再现,许多个性鲜明的报人形象,如初创时期的高太痴、吴?x 人、周忠?三位旧文人;英年早逝,却在有限的生命里用报纸副刊这块阵地为民主革命摇旗呐喊的郑贯公;在现代报业史、新闻史乃至文化史上都留下过浓墨重彩之笔的报人孙伏园、张恨水、邵飘萍、戈公振、包天笑、黎烈文、周瘦鹃、严独鹤、姚苏凤、卢前、柯灵、夏衍等等,都跃然纸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副
12、刊学的作者在注重学术脉络梳理、史实考证之余,也充分考量严肃学术著作的可读性,自是难能可贵。 尤为有价值的是,作者在本书附录中,辑录了文化名家和职业编辑谈副刊编辑、文章撰写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独到见解数十则,时间跨度从20 世纪 2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这不仅仅对于“副刊学”研究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更是我们研究 20 世纪文化变迁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文本。比如孙伏园回忆晨报副刊自李大钊主编、经张梓芳直到他本人接手后,文风由“消闲”完全转向“严正”的过程,即五四前后知识分子主流话语权转换的真实注脚。再如,研究将徐志摩主编晨报副刊时要求思想独立的基本主张,与胡乔木强调报纸副刊必须与正刊
13、方针一致的政治要求,两个时期不同的政治文化风气便昭然若揭。去伪存真,还原本来,虽然是历史学叙述的基本要求,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这本副刊学虽然不是历史学专著,但是在对副刊历史的追溯中,却在保存真实历史方面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贡献,这是笔者研读本书的重要收获之一。 7文化变迁的体现者 上文曾经指出,类似科学史的研究,对“副刊”这一研究对象的历史性追溯,有两种可以选择的视角,“学科内史”和“学科外史” 。实际上,任何实际研究都不可能是一种视角的单独运用。 副刊学的研究和叙述视角,固然以学科内史为侧重,但也不无外史的成分。例如,在述及 1913年前后激烈的反袁斗争中,政党报纸的副刊居然置身事外,大谈风月的
14、“怪现象”时,作者并未止步于事实的描述,而是进一步试图从社会心理角度发掘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对我们客观了解民国初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不无裨益。而这种研究,其实已经部分采用了学科外史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在研读类似“副刊史”的著作时,其实又涉及三种研究和阅读方法,也就是实证主义的编年史方法、思想史学派的概念分析方法和社会学的方法。尽管副刊学的研究,基本上是传统编年史方法(这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的编排次序一望可知),但实际上也适度引入了思想史的研究路数,因此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本书的研究程度。而作为读者,借鉴社会学的思路,却往往可以在原作者文字之外读出更深刻的意涵,再以此给予作者回馈,这或许是“作者读者相长
15、”的良性循环吧。 例如,副刊学尽管没有直接表述,但是从其行文中不难看出,作者认为从当下中国副刊的角度看,中国的报纸从晨报到晚报到都市报,副刊的状况都不太理想,至少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盛况有很大差距。而通过对副刊学的研读,把不同时期副刊生存状况及相应的社会历史状况对8照起来看,就不难发现,报纸副刊地位的急剧下降,不只是因为杂志起来,也不只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的重要性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从晚清到五四时期,再到三四十年代,报纸副刊的活力在于它是相对独立于报纸的。报纸的副刊主要是委托外面的人编的,是著名的作家、学者来编的,当年北大、清华的教授们介入北方的报纸和编辑,中央大学的教授介入南京的报纸。各报的副
16、刊由学有专长的学者、作家来编,而且他们只负责稿子,不负责营销。报纸副刊的重要不在于它发表作品,而在于它的组织能力。不管是文学、史学,还是哲学的副刊,报社老板都是把副刊当作报纸的门面来考虑,而不是考虑这个版具体的读者量问题。现在是摊平了,副刊是报社内部编,基本上已经没有独立性了。这样就造成副刊水准的下降。 这种独立性的失去,既是副刊史留给我们的印象,又是整个 20 世纪中国思想史的脉络之一,个中深意,值得读者玩味。 (作者系江海晚报副刊编辑) 注释: 陈叙: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年,第 3 页 实际上,副刊的独特性质也决定它无法像新闻、评论和
17、广告那样,在课堂上被“教授”,而只能在实践中获取经验的总结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刘半农,也算发刊词,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6 月 23 日 姚苏凤,第一次陈诉,广西日报,1942 年 5 月 1 日 9关于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诞生标志,诸说不同,副刊学作者以1897 年消闲报问世,并随字林沪报附送为起点 关于“学术内史”和“学术外史”概念的基本内涵,参见刘兵:克里奥眼中的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胡乔木是在 1950 年 3 月 29 日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这一点的,故可看作是一种“政治要求” 。参见副刊学第 297298 页 参见江晓原:从内史到外史,中国天学史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参见纸上的风云:副刊时代的终结,南方周末2004 年 9 月 9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