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禅宗美学对现代人的启迪摘 要:中国禅宗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禅宗美学观从生死问题上给予了现代人一定的人生启迪与价值导向。 关键词:中国禅宗美学;生死问题;现代人;启迪 中国禅宗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完整并且又有着其自身起源、发展以及历史演变的独立美学体系。铃木大拙曾经说过, “禅本质上是洞察人生命本性的艺术。 ”禅乃是由宗教发展到美学的典型代表。禅美学思想起初是依靠宗教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宣传,而后,禅美学超越了宗教,形成了一种融合宗教精华却不同于宗教的生活美学。禅宗美学极其追求自由,它是自由哲学和自由美学
2、的结合体,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实践美学。它并非传统意义上探讨美的本质的美学,且美是随着主体、客体、时空等的变换而产生不同阐释的事物,禅宗美学是一种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思考的美学。 一、生死问题与超越途径 中国禅宗美学作为一种人生美学,最为关注的便是人的生命意义、人生价值以及思想境界的追寻等问题。牟宗三先生曾指出:“这个特有的文化生命的最初表现,首先它与西方文化生命的源泉之一?希腊不同的地方,是在:它首先把握“生命” ,而希腊则首先把握“自然” 。人2们只有在面对生死存亡问题时,才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自我,认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价值与意义,进而选择自己需要的生存方式。在古时的战乱年代,纷飞
3、的战火时刻威胁人们的生命,逼迫着人们反省自我存在的意义,将个体与整体的意义区分开来,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自己,这时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才被突显出来了。然而相较于古代人,现代人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生活,也常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辨别生死,将生死分割成?筛霾煌?的事物,也正是如此,现代人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时就变得更加焦虑与恐惧。禅宗美学能够启迪现代人以一种正面的、乐观的、健康的态度去面对无常的生死,不去刻意避讳有关任何生死的问题,豁然地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 二、参禅与生命解脱 坛经中写道,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遥,如何得达?”这表明了应该在实际生活中追求你心目中的理想世
4、界,而非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苦苦追求心中的理想世界。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禅宗所倡导的理想世界,寻求生死解脱的道路,是要求把握现世,活在当下。两宋期间,由于内政外乱,士大夫们郁郁不得志,为打磨时光并获得精神需求,他们更愿意与颇具文采、通晓禅理的禅僧进行往来,此时士大夫全面参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禅宗与传统佛教的根本目的是共通的,都是使人解脱生死,但是禅宗与传统佛教在解脱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以禅宗角度来说,在面临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于当下顿悟自省,才是根本的解脱方法。因此,禅宗思想体现的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当下关注,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价值的当下3追问与对于个体感性生命存在本身的反思。 三、人生
5、诗意化与生死的审美解脱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过有关于“游”的精神境界, “游”字凸显了一种对于人生诗意般的人生领悟,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以及审美存在方式。它标志着中国美学文化的核心精神,重视艺术化的人生,更表明艺术不再是人精神上的需求,而是一种更为重要、更为基本的存在方式,一种人生观,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是将人生过得艺术化。禅宗美学通过“游”的方式,将一种理性的精神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日常生活中来。禅宗美学直面生死问题,正视而不是回避或努力忘却人终有一死的命运,并以个体通过精神世界的转化与开悟的方式,解决了死亡问题如何可能的问题,个体于当下顿悟中体验永恒。每个人终有一死
6、, “死”是一个人的宿命,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都抗拒不了。禅宗美学中的“超越生死” ,并不是说我们要利用科技发展进步以获得生理上的长生,而是说面临生死时,我们能够豁达地面对,不再惧怕,将死亡作为一种生命进程里的内在动力,有效而合理地规划好人生,坦然生活,最后以求得精神上的永生。禅宗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在于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等相关的问题,给予现代人正确的、正面的价值导向。现代人面对极大丰富的物质世界时,往往深陷于此不能自已,又常以自我为中心设计规划有关身边的事与物,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忽略群体、忽略他人,这与禅宗美学倡导的精神境界相悖。 作为中国古典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中国禅宗美学强调思考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重视在思考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中做到“忘4我”的人生境界,帮助人类在混沌的社会关系以及迷茫的生命进程中时刻保持清醒,努力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以一种旁观的视角来看待身处的缤纷的客观物质世界。禅宗美学观给予了现代人一定的人生启迪与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