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给一点宽容也许是摄像机(DV)普及的速度过快,也许是过多的 DV 大赛,使DV 节目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些电视台开始把 DV 节目列入播出的视线。去年,我连续收到几家电视台的委托约稿(约 DV 纪录片) ,兴奋之余,推荐了 30 多部短片给了 4 家电视台。可是反馈回来的信息却不尽如人意:2 个节目合格,7 个节目可以考虑,但要“大动手术” ,其余的节目都被“枪毙”了。当我把电视台的改动要求通知作者的时候,只有一个作者回复“抓紧时间改” ,其余的 DV 爱好者多以学习时间紧,没有设备,被摄者出差等理由推脱掉了。 那么是电视台对 DV 纪录片的要求太苛刻呢,还是 DV 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为
2、此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比较广泛地了解了电视台的审片要求和 DV 作者的心里想法,感触颇深: 电视台说:节目要突出主题,有一定思想性 DV 人说:我们只记录人和事,很难找到思想 有一部叫蹭课的 DV 短片,记录的是某学校的一名大专委培生,为了在短时间内多听几节课,经常溜到本科班和研究生班听课。有时学校高薪聘请外教讲课,需要买票听讲座,他也想办法不花钱“混”进去 2电视台看了这部 DV 节目后,第一个感觉就是选材较好,记录的几个故事也比较完整。但问题是“只记录了这名同学想尽办法混课,没有挖掘出这名学生为什么这么刻苦学习” 。电视台的意思是,最好在下面几个方面挖一挖:能这么刻苦学习的学生,要么是有远
3、大理想,要么是珍惜家里的上学钱,要么是在寻找自己将来的定位。当我把这个意见反馈给这名 DV 爱好者(学生)的时候,她说:混课的同学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他只是好奇,觉得给大专班上课的老师不好,给高学历学生上课的老师肯定都是“好老师” 。 一方需要“挖掘思想” ,另一方觉得记录了故事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思想可挖。所以这个节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我认为双方都没有什么错,问题出在电视台被认为是宣传部门,他们要求播出的节目要有主题,要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而 DV 作者往往只注重人和事本身的故事记录。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学生作者,他们的作品不可能像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专业记者那样,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善于提炼,善于
4、抓主题。所以 DV 不是 TV,DV 人的作品有它固有的特性,有它观察事物的独特视点。主流媒体在审看他们节目的时候,尽可能地从 DV 的视角出发,这样就可能使 DV的创作和播出,有一个更广泛的空间。 电视台说:播出的节目必须声音“干净” DV 人说:我们没有录音设备,声音难“清” 在推荐给电视台众多的 DV 节目中,因为“声音处理得不好”而退回3的节目占了 20以上,仔细分析退稿的原因,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部纪录片,如果声音嘈杂,观众怎么可能看得下去呢?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电视艺术的欣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这种纪实性节目,要求现场同期声必须“清晰” 。可是我们再来看看 DV 作者手中的“武器”
5、:只有15的人能够使用上 SONY150 以上(包括同等指标的佳能、松下)的 DV摄像机,绝大部分 DV 爱好者使用的还是“掌中宝”和“一把抓” 。 有一部记录麻雀“生儿育女”的 7 分钟 DV 节目(素材 39 分钟) ,作者是一位 67 岁的老人。他把儿女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掌中宝” ,用来参加 DV 大赛,拍摄了一部起名为哺育的短片。从节目的整体来看,画面的构图和麻雀的孵蛋、喂养都记录得较为清楚, “毛病”就是声音太杂乱。查其原因,是老人家住在楼房的 3 层,拍摄的是楼下四合院的屋檐,而四合院的门外就是一个集贸市场。作为 DV 爱好者的老人,本来就不关注(不知道)声音的重要,再加上“掌中宝
6、”本身的录音效果就差,所以几乎听不到鸟的叫声。尽管这部 DV 短片在大赛中得了“新人”奖,但离播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像这样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被电视台“枪毙”了。 现实生活中,DV 人拍摄这样的纪录片不在少数。这里既有拍摄者不注意声音的情况,也有小型摄像机本身录音效果差的问题。笔者认为:DV 作者拍一个作品非常不容易,像哺育这样的 7 分钟短片,电视台完全可以把它“救活”:把嘈杂的背景声音压低,配上清脆(干净)的麻雀叫声只要电视台的编导们用用心,像这样的作品是能够达到播出水准的。 4实际上需要换位想想,电视台的专业人员拍好这个节目也不容易。使用吊杆(大炮)话筒,会把麻雀吓跑,用(专业摄像机)本机
7、话筒的声音能好一些,但也必须进行后期处理。所以我想,电视台在审片的时候多给 DV 一些宽容,现实生活中再帮他们一把,DV 人的很多作品,是能够走入大雅之堂的。 电视台说:我们需要一些新闻性的 DV 节目 DV 人说:我们的视角只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在退稿中,我听到更多的是鼓励的声音,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是这样讲的:告诉作者,下次尽量给我们拍一些有新闻性的专题节目,稿酬优惠。原来,有不少电视台把 DV 节目放在新闻板块中播出(35 分钟) ,他们希望 DV 拍摄者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新闻。因此一些没有新闻性的 DV 短片,就被放在了一边。 有一部叫打工去的纪录片,大约有 9 分钟。
8、记录的是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村的一个打工妹,只身来到辽宁大连,当上了一名洗头工的经历。由于拍摄的环境是夏天,投稿的时间是冬天,所以电视台要求作者重新补拍一些冬天的镜头,以增强节目的时效性。尽管这名 DV 爱好者不太情愿,但为了能在媒体上播出,还是重新买了火车票,借了 DV 机,花了大约 500 多元钱的旅差费,完成了“任务” ,达到了电视台播出的要求。实际上,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补进去的几个冬季的镜头,就会发现这5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镜头一:DV 拍摄者在开机的情况下走进了美发室。 “娟子,你在这里干了有半年了吧?” 镜头二:“昌哥来啦!”娟子在给一位男士洗头。镜头有目的地摇到她身边的一个取暖炉子上。
9、 镜头三:“大连比你们那里暖和多了,你来了有半年了吧?” 镜头四:“五个月。 ” 镜头五:娟子在给男士按摩头部。 后面的情节,就是通过娟子冬天按摩头部的镜头,叠出娟子夏天干活的镜头,然后就是直接编辑原片。我初略地算了一下,冬季的镜头一共用了 5 个,时间不超过 43 秒。这样的改动,对于纪录片来说,的确在时效性和时间跨度上有了“厚实感” ,可是作为纪录片的主体部分节目本身的故事并没有增加,片中的可视部分仍然是“老样子” 。 笔者认为,如果是电视台的记者编导这样做,完全是应该的。可是作为 DV 人拍摄的作品,就不一定向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除了 DV爱好者没有正规媒体记者那样的新闻(时效)敏感
10、性外,他们在拍摄经费上也都是“个人掏腰包” ,有的连 DV 机都是借的。正如有位 DV 爱好者所说:拍时效性专题片那是电视台的事,我们不是专职记者,我们只关心和记录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 不久前,我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宿舍里看到了这样一幕:一名大四的学生,为了完成一部 10 分钟的 DV 纪录片,正在艰难地上字幕。由于他的电脑程序太慢,每打到画面上一行字, “生成”都要 2 分多钟。6他就这样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对于广大 DV 爱好者来说,他们多么希望所拍摄的人和事(作品)能够在电视台播出啊!他们为此付出了专业人员想像不到艰辛,克服了专业人员想像不到的困难,他们制作一个节目实在是太难了。 给 DV 一些宽容吧!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