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传媒应力戒浮躁与浅薄在经济领域,高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浮躁。中国的传媒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在成长上升阶段,全行业空前的繁荣与越来越多的传媒在市场里取得可观的成功,一方面增强了传媒从业人员的经济信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浮躁与浅薄。克服浮躁与浅薄的根本方法,就是牢牢把握理性与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的原则、传媒业的立场、传媒业的思想以及传媒业的通行规范,有必要在业内大力宣传并普及。尤其是新办传媒以及新入行的传媒工作者,更应加强学习,警惕浮躁与浅薄。 排行榜与造神运动 虽然也许有些言重了,但是事实上,传媒业正处在一轮造神运动的热潮中业内过于热心宣传炒作传媒业内成功人士。这显然又
2、是受网络经济的影响,充满了浓重的浮躁味道。 以目前的实际情况论,无论是与历史上的杰出新闻工作者相比,还是和当今世界上的优秀传媒人相比,目前中国传媒业其实没有什么英雄人物,最多只有一些走运的成功者而已。我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可是,传媒舆论界却已推出了一批又一批英雄似的明星,而且对这些成功者都程度不同地加以神化。从业人员造神的热2情之高,以至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排行榜、英雄谱,有的只是一个名单,有的是系列人物介绍,有的甚至是专著,而且都有不止一个版本。一些专业报刊,模仿美国财富 、 福布斯等杂志的作法,以年度人物的形式宣传业内精英。一时间,传媒业出现了若干知名度极高的明星
3、,而且有的还以出现在西方著名杂志封面上为号召,暗示即使在西方也已肯定或关注到中国的传媒精英,其实,莫说西方传媒业主流社会不会知道中国的传媒人,就是这些杂志本身的同行们,恐怕也未必记得住并且承认所推出过的中国传媒人。 精英功成名就,实至名归,本来是好事。但是,如今的问题是,在造神运动的背后,其实所造之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思想、理念或业绩支撑,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比如一些大型传媒企业的老总,虽然经济效益名列全国同业前茅,但是决非是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主要是所占的位置得天独厚。在世界传媒市场中,中国传媒的编辑质量或经营管理水平,都还谈不上先进与优秀,基本上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因此,正像
4、中国经济界还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一样,中国的媒介业仍然等待着真正的英雄的诞生。 免费为外刊做广告 前几年一些新潮报刊兴起一种栏目,集中刊发外国著名杂志封面及重点文章摘要,内容往往比较简洁、精练,而且图文并茂,由于互联网使得杂志封面的图形文件非常容易得到,成本极低,于是,这种作法沿3习成风,连一些面向市民的小报也纷纷采用这种形式。 作为文摘,这种栏目是非常鲜活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其实这不啻是外国杂志的宣传广告,可是没收广告费,而且连赠刊也不会有,纯粹是义务宣传。外国杂志企业急于进入中国市场,不曾想会有如此之多的所谓主流传媒热心地代为造舆论、打前站。真是匪夷所思。 西方报刊很早以前就这么做,前
5、提一方面是西方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非常严格,报刊在摘发其他传媒的稿件时,非常慎重认真,惟恐所摘报刊不高兴,兴师问罪;另一方面是西方读者很多都能阅读英文、德文、法文等,而且往往报刊亭都同时有售几种文字的报刊,所以,附上原刊封面,也是一种推介与服务。 而中国的情况大大不同。国内报刊对待摘发稿件,可以说根本没有多少权益意识;同时,中国报刊读者能读外文的为数甚少,而且即使懂外文也很难购买到原文新刊,所以,中文报刊把一个又一个外文封面贴在版面上,实际上除了相当于为外刊宣传品牌外,并不能给绝大多数读者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这种栏目反映出典型的小资情调与小知识分子价值观,就像有些人口头上总挂几个洋单词,自以为
6、时髦一样。 照猫画虎,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传媒业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小报时代与主流报纸边缘化 4业内有识之士有个说法,如今只有小报,没有大报。几乎每一个主要的大城市都有一家以上红红火火的小报,结果让后来的新闻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小报就是办报的最高境界。时下业内风头最健的报人,也都是办小报的成功者,基本上没有例外。 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当今的西方报业市场,小报的负责人其实都是上不了台面的,最多是个生意人或者不入流品的文人而已。也就是说,只有大报才有资格代表新闻事业的荣誉与地位。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很多报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大报(当然不是指版
7、式) ,因为没有看到过样本。 主流大报应当是由知识文化精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良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创造的严肃报纸,它具有极高的声望与极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往往在经济上相当成功。 申报 、 大公报以及纽约时报 、 华盛顿邮报 、 华尔街日报庶几近之。也就是说,大报是报业市场的成功者,它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采编层面,都代表着一个时期的最高水平,为同时代新闻工作者共同尊重推崇甚至追求向往。 国内传统的主流报纸,由于种种原因,在市场中已经逐渐边缘化。这不仅是在发行、广告等领域有鲜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影响力方面,日渐失去了优势。 在体制或机制之外,一种普遍存在的观念误区是大报或全国性大报在市场中与地方
8、性都市报相比没有经济优势。其实,古今中外的报业史业已证明,大报的经营策略与小报确实不同,但是在赢利模式上各有千秋,根本就不存在全国性大报不好赚钱的道理。一些大报在市场领域妄5自菲薄、划地为牢,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暗访新闻同行实在过份 非常巧合,上期本专栏的最后一节,谈的是传媒彼此之间在正常的竞争之外,应当遵守和平共处原则,除非是重大原则性问题,否则不宜相互在报道上拆台。稿件付印之后,竟然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让人感到实在有必要重提一下行规。 一家新闻研究所与其他单位合作,筹划组织一次新闻摄影专业研讨会,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了。这本来是太平常、太简单的一件小事,结果一家报纸的记者如获至宝地抓住
9、了这个新闻线索,甚至使上了暗访的招数,偷拍了一些图片,配上文字,还以虚假的借口一再打电话找相关的负责人探询情况,然后写成一篇大稿,用了对开大报半版的篇幅。报道出来,很多同行看了报纸感到莫明其妙,不知道这是在猜什么哑迷,因为仅仅是推迟了一个业务研讨班的日程,其新闻价值实在连条简讯都够不上。编辑很煽情地把收费标准写在标题上,而这种标准是眼下通行的水平,不足为奇。按照稿件的暗示,似乎研讨班的组织者(研究所工作人员)在搞一个大骗局,但是写出来的所有的事实又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连一个受害者或上当者、投诉者都没有。稿件内容全是鸡毛蒜皮,少见多怪,读者不明白何必小题大作? 这种事情发生在同一新闻行业之中,就
10、显见得当事的编辑与记者没有分寸、不懂规矩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媒业有谁愿意被同行暗6访?笔者这里完全可以点名道姓地对该报加以评述,而且,不妨补充一点,围绕该报其实有很多完全可用暗访形式报道的具轰动效应的内幕新闻,但是,出于对同行的脸面考虑,行文时还是隐去其名,因为这里不是冲单位冲人,讲的是道理。在新闻同行内部搞偷拍、偷录、偷听,无论何种理由(除非涉及重大违法乱纪事件) ,这种行为都太下作了,浅薄无聊,希望自尊自爱的新闻工作者引以为戒。 本专栏作者曹鹏,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经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河北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天歌传媒独立董事,致力于传媒经济学与书报刊市场营销研究,出版有专著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研究 、 媒介资本市场透视等多种,新著报刊市场营销策略 、 传媒经济学教程 、 杂志中国 、守望传媒即将面世,在国内数家新闻专业报刊开辟有传媒市场观察分析专栏,并担任多家报刊的咨询顾问,在新闻采编、经营管理实务与传媒理论、学术研究等方面发展均有所建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