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郭列平书画艺术与创作观郭列平艺术略历 郭列平,号玄之,别署忘言精舍、泊然居。1970 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书法硕士。曾就读于首都师大书法研究院、中央美院国画系书法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画写意人物专业,师从启功、欧阳中石、王镛、杜滋龄诸先生。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东篱画院院长、江苏省政协委员、青年书画家主编。 郭列平多次在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宁夏、甘肃、福建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及书画联展,受到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首肯。被江苏省文联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荣誉称号。书法作品数十次获全国金奖。书画作品参加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书法展、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
2、展、当代实力派书法家作品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等 100 多次国家级展览。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等国内外 30 余部大型辞书。书法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几十个博物馆、美术馆及海外藏家收藏。 人民日报 、 中国书法等国内外 40余种刊物专版专题介绍郭列平书法艺术。创办列平书画艺术工作室http:/。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十家-郭列平书法集 、人文艺术出版社出版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代表2性书画艺术家-郭列平卷,中国邮政公司出版发行郭列平书法艺术明信片5 种。 郭列平创作观 创作这个词不是书法本身的专用名词,而是从文学与美术中借鉴过来的,大概只有 100 多年的时间,因为这
3、是书法走入展览厅之后才出现的。由于展览的介入,中国书法彻底摆脱了带艺术性实用书写而变成纯艺术性的书写,而这两种书写从根本目的上是不同的,前者的目的更多地倾向于实用,而后者则完全为了表现,是以抒情和审美为根本目的的。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但这种书写还是“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书法形态,这种书写还是以实用为其第一目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美的表现。而展览介入后,书写完全是为了艺术性与审美性,所以在书写意图上是不同于过去的。 伴随着展览,改变书法的就是书家的创作意图与目的,这首先反映在书法的构成形式上,书法艺术技法有 4 个要
4、素组成,即笔法、结字、章法与墨法。在这 4 要素中,以笔法、结字最为重要,如赵孟所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所以历来备受关注。但因为展览首先接触到的是形式,是书法的章法与构成形式,所以形式构成的重要性一下就显现了出来。古典书法的展示大多是在手上把玩的,章法构成的好坏对于作品本身并不存在多少的影响,而且作品的构成无论是在“二王“、孙过庭、颜真卿,还是在苏轼、米芾那里大致是相同的,至3少差距并不是很大;而当代的书法展览,首先是在形式上讲求视觉感受,也就是说笔法与结体是从属于章法构成的,只有在大的章法结构的基础上,笔法与结构才是有价值的。在当代的展厅中,人们
5、在审视书法时,往往首先接触到的是章法的构成形式,而章法的构成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人们是否去解读的关键所在,没有这个前提,最精美的点画与结构,人们也是不会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的,这从很多次的全国性书法展览的评审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确。为什么会造成当代与古代对于形式要求的不同呢?因为古典式的带艺术性的实用书写所关注的是书写的可读性,也就是它非常注意书写内容的可辨析性,没有可识读的内容,作品的艺术价值就会降低许多,当然也有以纯抒情为主的,诸如怀素、张旭等人的狂草作品,但他们两人的书写也是非常理智的,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种带艺术性的书法。在古典时代,人们在打开手卷的时候,首先是解决文字的识读问题,他直接接触的就
6、是具体的文字,在现在,人们虽然在看展览的时候,也往往将文字的识读作为欣赏书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首先感受到的是作品的形式,作品的形式有视觉冲击,就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睛,能让人有进一步读下去的愿望。随着展览的普及,对于形式的追求只会增强而不会削弱,但形式无论如何重要,把握书写性是前提与原则,如果摆脱了书写性,书法也就不是书法了。形式构成是创作自觉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重视书法形式构成并不是说要放弃对书法内存意韵的追求,对于书法内在意韵的追求,是书法追求形式感的终极目标。 我在书法创作中走的是碑帖结合的道路,但更倾向于帖,而对于碑更4多的是从体势上和构字形式上进行学习与借鉴,因为形式虽然在展览中占有非常
7、重要的地位,但创作却是在形式构成的大前提下来进行的笔法与结体的创作,离开了笔法是无从谈创作的,笔法最为精到与经典的表现都是在帖学。从某种意义上讲,碑只是告诉你一种新的创作图式,可以给你的创作以一种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从而提升创作的空间。所以我更多地从宋人入手,以米芾为学习的基点,上溯“二王“诸书,探求笔法的精到从而增强表达手段,在此基础上又大量师法汉隶、大篆,从中汲取古意,尤其对金文,诸如散氏盘 、 毛公鼎下过不少功夫,力求得古意,得篆隶之浑厚的气息。在行草的创作中,多参以魏碑结体的独特意趣,使作品有一种生拙之气,在创作时多选择大条幅为主,强化章法与结体的纵横开张,力求形成一种清新沉雄而富于表现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