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略论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一 多年来,人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均缘于构成新闻价值的几大基本要素。中国人民大学郑兴东等人所著的报纸编辑学教程认为,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有四个,分别是及时、新意、重大和接近。复旦大学教授刘海贵、尹德刚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编中说,一般来说,中外新闻界认为新闻价值应含有下述五个因素:1 重要性。2 显著性。3 时新性。4 接近性。5 趣味性。笔者认为,上述关于新闻价值特征或者说新闻价值构成要素的分析和判断,主要建立在新闻主体与新闻客体的关系层面上,即从一个新闻传者的角度去评价新闻稿件,或从一个记者的角度去选择新闻素材而作出的。毋庸赘言,这种对新闻价值特征的分析方法为新
2、闻工作者处理新闻作品和新闻素材提供了一个比较直观且比较方便适用的尺度。 然而,客观世界总是复杂而又多样化。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各种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登载的诸多新闻有相当部分时效性不强,不关乎政要,亦不是重大事件,趣味性、接近性等特征也不鲜明。难道业界是在“胡编乱造” 、无的放矢?调查表明,结果恰恰相反,此类新闻不仅有稳定的读者群,而且常常对有一定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的人群产生影响。从新2闻作品的类别上看,这类新闻大多为财经新闻或专业经济新闻。 与其他新闻类别相比,经济新闻无疑是比较抽象的。它不像一般的社会新闻,有传统的“故事模式”去勾画新闻体裁的“反常性、冲突性和趣味性” ;也不像文体新闻,有生动
3、的表演、激烈的竞赛和明星逸事去调动受众获知的兴趣;甚至也不像通常的政法新闻,可以通过重大的政治举措、错综复杂的案例分析,从而给受众造成悬念、惊讶和恐惧。与传统新闻价值特征不同,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常常不是表现在时新、重大、显著和趣味性等价值特征上。 因而有观点认为影响力是经济新闻价值的基本特征。 那么,影响力作为基本价值特征是从什么层面来界定的呢?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吴高福认为“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有两个不同的价值层面,或者说价值体系:一个是新闻事实的价值 ,其价值客体是新闻事实,价值主体是传者;一个是新闻的价值,其价值客体是新闻,价值主体是受众。 ”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新闻的
4、价值,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新闻事实的价值主要是从新闻事实和新闻传者或者说是从新闻客体和新闻主体这一层面来界定的。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其新闻的价值链条是沿着这样一种走势进行的,即:新闻事实传者受众。从这一链条的传递过程看,受众和事实之间隔着传者这个中介。新闻事实的价值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传者向受众传播。传者既是事实的发现者、筛选者,也是事实(信息)能否向受众传播的决策者。传者是这条价值链条的核心和基础,因为新闻(事实)的所谓时新性、重大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都是由传者来甄别、认可和3把关的。甘惜分在新闻论争三十年一书中说:“新闻价值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新闻价值的大小,是客观事物本
5、身的价值和记者的观察力的统一。事实一新闻报道者一新闻接受者,这三者的关系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证明。这三者的关系是新闻的基本关系,新闻事实是不会自动跑到读者那里去的,一定要有一个新闻报道者作为中间媒介。新闻报道者怎样把新闻事实介绍给他的读者,他对读者起什么影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这种以传者为中心的价值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和实践界的扬弃。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认为, “这种将受众放在新闻价值传播末端的新闻价值理论是一种半截子理论,说得过火点,是不讲新闻价值的新闻价值理论 。因为新闻价值的真正效应,必须体现在接受主体身上,新闻价值最终的大面积实现必须依赖于接受主体的价值活动” 。不
6、言而喻,在这种价值传播模式中, “受众本位”要么是一句抽去了实际内容的空话,要么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因为接受主体一旦失去了选择事实的权利,这就从源头上将受众排除在新闻价值的视野之外。 二 欲实现“受众本位”从观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事实、传者和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价值实现的源头上体现受众的需要、表明受众的态度,新闻价值链条才能反映不断向前发展的新闻实践新的要求。目前在理论界,对新闻价值的标准、内涵与4构成要素尽管各不相同,但从价值实现这一点上看,受众要求均在新闻价值体系中得到了一定的反映。事实上,离开了受众,所谓新闻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学者曾有所侧重
7、地从受众角度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如下三点概括:“1 侧重于信息的新旧程度。越新鲜的信息新闻价值越高,新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时间的接近程度,强调时效性;二是指事实中所包含的未知信息多少,新动向、新问题都含有未知信息。2 侧重于信息与人们的利害关系。越重要的信息新闻价值越高,离人们越接近的信息人们越关心。接近性可以分为地域接近、职业接近、年龄接近、性别接近等。3 侧重于信息满足人们的趣味心理。异常现象偏离了人们的正常经验使人们兴趣盎然,包含冲突和戏剧效果的事物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富于人情味的事物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 ”。应该说,在新闻事实、传者与受众三者关系中,受众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三者之间是一
8、种彼此衔接、沟通和反馈的环状结构,在这种价值模式中,首先是受众对新闻事实产生敏感,然后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传者。传者根据新闻事实的价值以及新闻事实对受众的影响和受众对事实的敏感度等多重价值依据去观察、评判新闻事实,在此基础上报道新闻事实,进而形成新闻文本。而新闻文本以其综合特质,即两个层面的价值特质因素对受众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不管是强是弱,是正向还是反向,总之均可归结为新闻(文本)的影响力。 既然在新的价值模式中,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主要表现为影响力,而影响力又源于新闻文本的某种特质,显然,这种特质不是传统新闻价值特征所能涵盖的。与一切诉诸人类感性层面(诸如爱恨、同情、悲喜、5怜悯、恐惧、焦急等心理
9、活动)的新闻不同,经济新闻往往更多地诉诸理性思辨,它包括综合分析、推理判断、发展预期等内容。清代画家戴醇讲作画的规律时说, “令人喜不如令人惊,令人惊不如令人思。 ”经济新闻强大的影响力(包括说服力和导向力)正是缘于其特有的思辨性特征,它对人们的思维与行为的影响常常是比较深刻和长久的。 经济新闻的思辨性报道,从内容上看,侧重点不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动态和过程,而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揭示出某种内在的规律。换句话说,思辨性报道主要不是简单地、表层地报道“是什么” 、“做什么” ,而是在阐释新闻事件的本质和意义的基础上揭示“为什么” 、“怎么办” 。因此,经济新闻更需报道事件(变动)的来龙去
10、脉、前因后果、本质意蕴、发展趋势等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以解析经济事件为旨趣的思 维活动正是经济新闻影响力得以实现的介质,没有这种介质,经济新闻的影响力就不可能入眼(耳)入心,持久不衰。更为现实的是,许多经济新闻,如果不作题材阐释和背景分析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性加工处理,受众便无法感知其新闻的价值和意义。由此说明,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不仅是由题材性质所决定,而且也是由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获知的需求所决定的。 三 总的来说,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主要表现为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表现为经济新闻事件发生所形成的传播现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且6还表现为经济新闻常常能激发人们的思维,甚至更新和改变人
11、们的思维方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经济新闻的价值特征不仅决定其制作方式,而且决定其表现形式。与其价值特征相联系的制作方式与表现形式基本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解释新闻,探析本质 一般来说,经济事件或现象是难以直接感触的表象,经济新闻报道要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就必须运用理性思辨武器,下一番沙里淘金、拨云见日的功夫去发掘题材意蕴,深化报道主题。这样,才能提升新闻的价值,实现报道宗旨。其实,在目前这种资讯相对剩余甚至泛滥的年代,读者对信息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挑剔。受众接受信息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不仅要有趣,而且要有益。故经济新闻要提升自身价值,获得受
12、众青睐,就必须在思辨的基础上解读新闻,探析本质,从而发掘事实的意蕴,深化报道主题。2 揭露矛盾,提出对策 新闻,本来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守望者” 、 “调理师” 。有时,与其以传统的新闻方法去总结一个新闻事件的经验,简单地罗列成就、赞美成就,还不如以建设性的视角去剖析新闻事件,揭发矛盾,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因为社会从来就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在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纵深、各种社会矛盾愈发显露且亟待7解决的今天,深入开展调查性报道,揭发经济社会矛盾,提出治理对策,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明趋势,超前预测 近年来,预测性经济报道有了较大的发展,
13、使用范围和频率均有较大幅度增加。现在不少综合类报刊,尤其是经济类报刊都定期刊载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态势的景气分析报告,这种报告实质上就是预测性经济报道。比方,如果将国民经济的运行区间划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险区,那么,目前国民经济究竟在哪一个区域内运行呢?这对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公民的思维和行为的基本取向,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 注释: 郑兴东、陈仁风、蔡雯报纸编辑学教程第 5970 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第 4346 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版. 肖鲁仁:影响力是经济新闻的核心价值 , 求索2007 年 吴高福新闻学基本原理第 168 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甘惜分?新闻论争三十年第 5960 页,新华出版社 1988 年版.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第 4243 页,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 8 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第 52 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肖鲁仁:论经济新闻的思辨性特征 , 中南大学长沙铁道 学院学报2004 年第 4 期. 转引自美赵浩生倘若斯诺今天写中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 年 6 月 29 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