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技报道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由于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科技报道的采编一般较难把握,采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较多,但关系到科技报道生命力和传播效果的问题大致有三个。 一、讲求权威来源 目前大众传媒上出现的一些虚假报道,科技报道占了一定的比例。造成虚假科技报道的原因有二:一是个别记者(通讯员)或媒体为追求轰动效应,闭门造车故意捏造的;二是记者(通讯员)或编辑粗心大意,对报道的来源把关不严造成的,这是造成虚假科技报道的主要原因。在这主要原因中又有两种表现:一是途听道说,捕风捉影;二是随意转载,以讹传讹。 例如,中新网 2004 年 5 月 1 日刊载了一篇中国首个脑死亡判定标准已经获卫生部正式批准的稿
2、件。报道说:“据中广网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脑死亡协作组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 ,日前已获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 ”可以看出,中新网的这篇稿件转自中广网,而中广网的这篇报道中没有交待消息来源,是真是假值得怀疑。新华社 2004 年 5 月 3 日的一条电讯稿澄清了真相:“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5 月 3 日声明,近日部分媒体报道的我国首个脑死亡标2准出台的新闻与事实不符。他们表示,卫生部从未收到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脑死亡协作组制定的脑死亡判定标准和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两个文件,更无从谈及卫生部正式批准这两个文件。 ”果不其然,中新网转自中广网的这一报道是虚假的。中新网在没有弄清
3、报道是否真实的情况下就转载中广网上的这一报道,起到了以讹传讹的负面作用。所以,媒体转载科技报道一定要慎之又慎,要看有无权威的信息来源。 所谓权威来源,就是报道内容来自足以证明报道真实性的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如上面提到的中新网关于“我国首个脑死亡标准出台”的报道,其来源是“据中广网报道” ,表面上看来有报道来源,但对这篇报道来说这个来源不是权威的,权威的来源应该是卫生部新闻办公室或卫生部的新闻发言人。而新华社关于“我国首个脑死亡标准出台”的报道,其来源正是“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对这篇报道来说其来源是权威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记者(通讯员)或编辑为了体现科技报道的权威性,随便用“据权威部门介绍
4、” 、 “据权威人士透露” 、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等字眼来充当报道来源。如此交待报道来源,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作风不踏实的表现。 二、讲清专业术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行话” ,即专业术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某一行业的有些专业术语,通常只有这一行业的从业人员才弄得明白,而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科技3报道往往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对于那些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弄懂的术语,报道中必须解释清楚,否则就会影响到报道的传播效果。 新华社 2001 年 10 月 13 日播发了一篇炭疽热恐怖美国的报道,这篇报道没有对“炭疽热”这一专业术语作适当的解释。从这篇报道的标题“炭疽
5、热恐怖美国”及其导语中的“由于美国频频发生炭疽热事件,美国上下现在已经如临大敌”这段话可以看出,新华社在播发此稿之前可能播发了有关美国炭疽热的其他报道。关于“炭疽热” ,有可能在以前播发的稿件中进行了解释或单独播发了有关资料。不管怎样,笔者认为在这条报道中应该对“炭疽热”加以解释。 “炭疽热”属于医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一般的受众未必看得懂。难道要受众自己去查阅医学专业方面的词典或去找医生咨询?就算在以前播发的稿件中已有解释,难道要受众自己去查阅以前播发的有关报道?试想,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谁会愿意为了弄懂一则报道中的某个专业术语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每一篇科技报
6、道中的专业术语都应作一些必要的解释。 对于专业术语的解释,要根据专业术语在报道中的重要性和本身内涵的复杂性而确定解释的形式,一般可分为括号解释法和单独解释法。对那些在报道中不起重要作用或本身的内涵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专业术语,就在其后面直接加以解释,并把解释用括号括起来。这种方法谓之括号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在报道中第一次出现的专业术语后面作解释。对那些在报道中起重大作用且本身内涵一两句话解释不清的专业术语,就在报道中单独用一段或几段加以解释。这种方法称为4单独解释法。用这种方法时,对于消息来说,单独的解释可以放在报道主体部分开头的第一段,如果是倒金字塔的消息则可以放在报道的结尾部分;
7、对于通讯来说,除了可在文章中单独成段解释外,还可用“注”的方式在通讯的后面进行解释。 根据以上解释法,对上面提到的“炭疽热”这一专业术语的解释,可以运用单独解释法。因为“炭疽热”这一专业术语,在这篇报道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内涵也非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这一专业术语的单独解释,可以放在这篇报道主体部分开头的第一段,也可以放在这篇报道的结尾部分。 当然,对于那些在一个时期内大众传媒报道中反复涉及的、其内涵并不复杂的专业术语,就不必在每篇报道中进行解释了,但在初始的报道中必须解释清楚。如“非典” ,它是“非典型肺炎”的简称,报道开始涉及这一专业术语时必须解释清楚,在其后的报道中可以不进行解释。因为它
8、的内涵较简单,在当时已经被受众理解了。 三、讲究报道艺术 我国目前大众传媒上的科技报道绝大多数不大讲究报道艺术,例子俯拾皆是。如 2004 年 4 月 20 日大众科技报刊登的我国纳米技术再获重大突破一稿就是如此。此文比较长,有 1000 多字。这里仅抄录稿件的导语。其导语是这样写的: 日前,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利用纳米尺寸的5孪晶强化金属的新途径,成功研制出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纳米孪晶纯铜。由导语部分的写作风格可以看出报道主体部分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是不受读者欢迎的。不说别的,仅就报道的导语来说,一般的受众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纳米尺寸” ,什么是“孪晶” 、什么
9、是“纳米孪晶纯铜”?而这些问题,在报道的主体部分也没有解释清楚。不但如此,报道的主体部分还出现了不少缺少解释的“脉冲电解沉积” 、“铜晶须” 、 “无氧高导铜” 、 “室温电导率” 、 “孪晶界” 、 “共格孪晶界” 、“普通晶界”等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的滥用,使这篇报道已很难让一般受众读懂了。 要想让这篇报道通俗易懂,其实方法很简单,这就是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如果不用或少用了专业术语,这篇报道的导语就可以这样来设计:“一种有特异功能的铜,在纳米的孵化下诞生了,其颜色虽然与别的铜兄铜弟没有区别,但它的强度与导电性却比其他的铜兄铜弟要高出许多。这是记者月日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了解到的。 ”这样设计的
10、导语虽然不很理想,但比原导语通俗多了。如果在报道的主体部分再把“纳米”技术解释一下,受众也就没有读不懂的了。可见,在科技报道中不用或少用专业术语,完全可以把报道写得通俗易懂,这是科技报道写作的基本艺术。 其实,要想把科技报道写得生动活泼也不难,常用方法就是运用比拟和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法,在科技报道中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刻画事物的形象,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拟,就6是把无生命的东西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描写,这叫拟人;或把有生命的东西当作无生命的东西来描写,这叫拟物。科技报道中,比拟的手法要比比喻的手法用得多些,而在比拟的手法中拟人法要比拟物法用得多些。如湖南省常德日报曾经刊登了一篇关于淘汰水稻老品种的报道,题为我的退休报告 ,通篇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报道把要淘汰的水稻老品种拟人化,而且用的是第一人称。报道开头第一句话就写道:“我老了,我该退休了。 ”然后接下来,写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及地点;写了“我”的生活习性及生活规律;写了“我”曾为农村、农民作出过的贡献与成就;写了“我”的衰退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与事实;最后写了“我”的宽阔胸怀,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该退则退。就这样把一篇本来不好写的科技报道写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