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改要过“两道关”当课改的春风吹向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教师都仿佛接受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有的放开思想,大胆探索,积极走在了课改的前沿;有的却茫然四顾,固步自封,不知路在何方?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的教师仍旧躲在应试教育的避风港里,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学校还打着学知识的幌子,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水平的尺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呼唤的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作为一个施教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努力践行课改教法学法,脚踏实地,不盲从,不照搬,不等待。那么,怎样才能顺应教改的步伐,搞好课堂教学,走上课改之路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好“两关” 。 一、 “教材”
2、关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只是教材和学生的桥梁,可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好教材,驾驭好教材,当好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决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无论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怎样变,教师都不能撇开文本,脱离教材。有人会偏见地认为,“教改”就是要大胆改革,求新求异,从而使一些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搞笑的课堂,变质的课2堂,使有源头的讨论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头来学生可能会邯郸学步。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如果忽视了这个基本规律,就连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知识都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即使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所谓的大讨论,那也只能是做做样,只
3、能是形式上的“新” 。如果“课改”仅仅是从机械的阅读文本转向了无序的空洞拓展,那岂不是天方夜谭?学习风筝一文,如果学生根本没有把握这篇文章的主题,而是离开文本大谈与风筝有关的事,那岂不是缘木求鱼?学习背影一文,若认为朱自清的父亲横穿铁道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学习范进中举一文,若偏颇认为主人公范进有恒心、有毅力;那岂不是对文本的亵渎? 因此,师生既不能忽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又不能囿于教材的范围内。 语文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更不等于语文。这就要求师生既不能局限于课本,又要懂得根据教材去扩展、延伸,把教材这个课堂教学的载体真正利用好、使用好,进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
4、若认为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混淆了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区别,那也只能做个“课改”的门外汉,“带着脚镣跳舞” 。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把握好对文本的解读,走出文本,树立新课程的理念,才能达到“对话”之目的;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决战新课堂。 二、 “教学”关 3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那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步入知识的殿堂呢?当然,决不能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如果都按阅读课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这样的一种固定模式,那“因材施教”岂不是一句空话!笔者认
5、为:师生都能够在把握教材,解读文本,拓展知识空间的前提下,那就是“万事俱备,只欠课堂”了。 首先,是教师教学行为及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施教者应从教学行为上发生各种角色的转变,让课堂真正能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快乐园地,决不能越俎代庖,喧宾夺主。魏书生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发牢骚、叹息、愤怒,而应该在这个心灵世界中去耕耘、播种、培养。 ”假如学生是一艘航船,做老师的就应该作指南针为他导航。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刘占泉说:“老师是导游,是美食家,是诗人。 ”足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
6、色的转变和定位。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转变。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领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大胆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叶老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足见启发式教学对引领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育家斯宾塞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咱们交换,就有两个思想。 ”4足见讨论式教学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大有裨益。 再次,学生怎样扮演课堂的主角?一些语文课堂,形式上的确轰轰烈烈,热火朝天;但课后部分学生却是一头迷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这就需要教师
7、给学生进行一些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知道课前、课中、课后该做些什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明确课前预习目的,拟好学案。只有让学生在课前备好了问题,备好了资料,他们才会在课堂上运用自如,有的放矢,这也是学生能扮好课堂主角的先决条件。课中学生充当老师,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有精辟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传统的由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课程中固然适用,但应该把这些过程都让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在把握好“度”的情况下收一下网;尤其是由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而提出的问题,肯定有新、广、奇等特点,这样“真理”才会越辨越明,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后巧妙设题,举一反三。如果问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学生能走出文本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和拓展。许多问题,师生都已经在课堂上消化了,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并不需要重复做。比如:学了孔乙己一文,请你说一说孔乙己有什么性格特征?这样的作业设计有何意义?若问:学了这篇课文,试评价一下今天的教育制度和古代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今天的教育制度有无缺陷?这样的作业设计对检测教学效果岂不更好! 笔者认为,只要能够通过以上“两关”,语文课改“难者亦易也” 。 (作者单位:贵州省湄潭县洗马中学) 责编 / 齐鲁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