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32.50KB ,
资源ID:347530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75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太白山龙洞沟区域林麝活动状况调查.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太白山龙洞沟区域林麝活动状况调查.doc

1、1太白山龙洞沟区域林麝活动状况调查摘要:指出了林麝种群在 2000 年以前分布很多,近年来林麝数量已经明显减少。龙洞沟地区不仅是太白山最主要的林麝分布区域,也是秦岭地区林麝最主要的分布区域。根据龙洞沟地区林麝的活动特点设计了调查样线,从海拔 16002800 m,每 300 m 的海拔段设为一个调查样带,在每个样带内调查此区域野生动物种类、林麝活动情况和威胁林麝生存的因素。结果发现:林麝主要集中分布在龙洞沟海拔 19002500 m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但此区域人为干扰很强烈,包括旅游、挖药和放套捕猎等行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麝;威胁因素;龙洞沟;人为

2、干扰 1 引言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体重小于 5 kg,体长不超过 60 cm,肩高在 47 cm 左右,体重不会超过10 kg。雌麝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比较发达,狭长而尖锐,会露出口外呈现獠牙状。林麝后肢比前肢长 1/31/4,站立时候会呈现后部比前部高。林麝颈部两侧各有一条比较宽的白色带纹延伸到腋下,这是其毛色的明显特征,而且因为四肢细长,蹄子狭而尖,耳朵长且直立所以适合在郁闭度比较差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活,主要栖息地位于针阔混交林中,它毛色深棕,毛发硬而粗,呈波浪状曲折,比较容易折断,成年林麝毛色无斑点分布,这是林麝典型的外

3、观特征。 2雄麝分泌的麝香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因为其不但药用价值高,而且是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持续过度的盗猎捕杀,致使野生林麝资源发生剧减,许多传统中医药名贵验方因无麝香原料而徒有虚名。 2 调查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龙洞沟位于老县城,是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南端的区域,形状为半岛状。西面与黄柏塬保护区接壤,南面与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交界,东面与厚畛子林场管辖区域相交。大致位于东经 10741501074340和北纬 334850335220之间,总面积约 1100 hm2,海拔约在 16502900 m 之间。东北部紧靠从太白山主脊朝?|南走向的秦岭山脊

4、。龙洞沟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河谷,上宽下窄,为典型的葫芦峪地形。沟内坡度较缓,年温度基本保持 10左右。沟内河道常年流水注入?水河,此河水由南向北注入汉江,属于长江水系第一大支流汉江的分支。气候为北亚热带中高山山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1(图 1) 。 2.2 动植物分布 根据调查发现,龙洞沟 11 km2 的区域主要分布有林麝及同域动物金丝猴、大熊猫、羚牛、黑熊、斑羚、血雉、秦岭细鳞鲑、野猪等数十种保护动物1。 该区域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带和暖温带阔叶林带,乔木树种主要有桦木、栎类、华山松、太白杨、漆树等,郁闭度30.60.8;灌木树种或林下灌木主要

5、有绣线菊、忍冬、荚迷、胡枝子、榛子、盐肤木等,覆盖度 20%35%1;草本有苔草、三毛草、羊角芹、紫苑、野青矛、大油芒、鹿蹄草、红升麻、羊胡子草、莎草、蒿类、荨麻、蕨类、乌贼、唐松草等2。 3 调查方法 3.1 野外种群调查方法 野外种群监测采取布设固定监测样线方法,监测样线数是根据监测地区面积、抽样强度及每条样线所代表的的面积来确定,以监测样线最短的距离穿越最多的生境为原则,样线长度为 23 km,因林麝与大熊猫属同域动物且调查方式相似,所以应在龙洞沟参考大熊猫栖息地监测技术布设两条固定样线开展调查3。调查范围集中在海拔 16002800 m之间,根据海拔和生境类型的变化,大致以海拔每上升

6、300 m 设置为一个调查样带,共计分为 4 个调查样带。 在野外调查中想要直接观察到野生动物比较困难,但是动物都会在它们的栖息地留下踪迹:诸如足迹、毛发、刺、粪便等活动痕迹,这些迹象可以作为判定样线附近有哪些动物活动的间接证据。据此把动物的活动状况划分 3 种情况:频繁(显著) 、一般、不频繁(不显著) 。 3.2 人类活动干扰监测及判定 人类活动干扰种类可分为挖药、放牧、偷猎、放套、人为用火、旅游和其他等 7 种,这些是对林麝活动影响较大的人为干扰。把人为干扰强度可分为弱、中、强 3 个档次3。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4.1 同域动物的干扰 根据调查发现在龙洞沟地区主要活动的动物有羚牛、斑

7、羚、血稚和野猪四种(表 1) 。通过这些动物实体及遗留的粪便与活动痕迹,可以看出这些动物在海拔 16002500 m 范围内活动频繁。林麝喜食苔藓、苔草、竹叶、蕨草及芳香性树叶嫩枝。野猪、羚牛与林麝之间主要是食物竞争,这些动物在水源地的选择上与林麝也存在重叠性。 4.2 林麝活动痕迹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发现龙洞沟地区的林麝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9002500 m 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表 2) 。此地区的主要树种是辽东栎和红桦,地势比较平缓,郁闭度 0.70.9,林下植被种类多,为林麝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在海拔 16001900 m 的地段林麝活动痕迹不显著,在海拔超过 2500 m

8、 的地方林麝的活动痕迹也相对减少。 4.3 人为干扰情况 龙洞沟地区因为距离老县城村较近,人为干扰种类主要是放牧、挖药、放套、偷猎、人为用火和旅游活动(表 3) 。近几年随着野生中草药数量的急剧减少而需求不断上升,野生中草药的价格急速上涨,从表 3可以看出,海拔 16002800 m 都有老县城村民进入龙洞沟挖药留下的痕迹,所挖药材主要有黄精、天麻、大黄、猪苓等。挖药不仅危害龙洞沟地区的中草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而且造成地表层的土壤被破坏,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在龙洞沟地区还有一些偷猎者在山坡树林里留下的铁丝套,这些捕猎工具严重危害了此区动物的安全,使林麝及其他野生动物的生

9、存环境更加恶劣,这也是导致此地区5林麝数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在此区内用火不光对保护区生长的种类繁多的各种植被及动物造成威胁,也大大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几率。其次龙洞沟地区风景优美,尤其是高海拔地区的景色尤为独特,造成近年来高山区的驴友穿越活动越来越兴盛,途经龙洞沟的人数不断增加致使区内动物活动半径和栖息地日益减小,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在监测调查中发现游客经过,经常会将诸如塑料瓶、垃圾袋、烟头等垃圾滞留在区内,这些垃圾不易被分解,大量堆积会污染区内土壤、水源、空气以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安全,也极大的破坏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4。 5 ?Y 果与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的调查发现:龙洞沟地区林麝活动主要集中分

10、布在海拔19002500 m 的落叶阔叶与常绿针叶混交林带,其他野生动物在此区域活动也比较频繁,与林麝有一定的食物竞争关系。人为干扰程度在林麝活动区域随海拔上升日趋严重,挖药、旅游和放套捕猎等行为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更直接威胁林麝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管护措施为今后此区域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5.1 加强宣传教育 (1)重新修订并颁布“龙洞沟拔仙台”登山线路禁行令,在保护区网站上发布龙洞沟禁行通知,并以电子邮件或书面方式告知各主要客源户外俱乐部。 (2)加强与当地政府合作,召开年度向导会议,将当地的向导、背工和经常上山人员纳入管理范畴,时常对他们进行

11、监督和抽查,确保其6不去安夹放套和非法狩猎,宣讲保护意义及重要性,学习禁行政策和保护区法律法规。 (3)印制宣传单,对到达龙洞沟的登山游客进行宣传教育(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和游客安全方面) 。 (4)加强与老县城保护区的合作,龙洞沟区域的外围几乎均为老县城保护区辖区,两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群交流也非常密切,加强与老县城保护区的合作,可以有效管理游客入区。 5.2 落实检查处罚 根据自然保护区法规,制定详细明确的游客入区处罚制度、向导背工奖惩制度等; 坚持向导培训持证上岗制,与当地向导、龙洞沟护林员签订保护区管理责任书; 黄金周等登山高峰期派驻执法人员驻守检查。 5.4 加大管护力度 (1)在厚畛子

12、街道、都督门、大爷海往龙洞沟方向,分别选址设立禁行告示牌。必要路段设置铁丝网栅栏。 (2)调整巡护线路(与游客行走线路结合) ,加大对该区域的巡护频率,旅游季节加大巡护检查力度。 (3)组织人员定期清理区内垃圾,在扎营地设置环保警示牌。 参考文献: 1李双喜,陈永兵.旅游活动对龙洞沟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及保护对策.陕西林业科技, 2010(5):5962. 72任 毅.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382409. 3何强利,朱慧男,蒲平娟,等.2008 年至 2011 年度龙洞沟地区大熊猫活动状况浅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4(1):2831. 4郑云玉

13、,冯 达,温亚利.生态旅游对太白山保护区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14):74237424,7448. Investigation on ActivityCondition of Moschus Berezovskii in Longdong Gully in Taibai Mountain Fan Xiaodong, Sun Bin, Hu Jianhua,Pu Pingjuan (Management Bureau of Tai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alReserveArea, Yangling, Shaanxi 712100,Chin

14、a) Abstract: The population of moschus berezovskii was widely distributed before 2000,and the number had decreased in recent years.The Longdong Gully area was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of moschus berezovskiiinTaibai Mountain,which wa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distribution area of moschus berezovskii

15、in Qinling area.In this paper,the investigation sample line formoschus berezovskii in Longdong Gully area was designedaccording to their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Elevation section of every 300mwas set up as an investigation belt between 16002800m elevation.The wild animal species, activity situation

16、 of moschus berezovskii and threatening factors tosurvival of 8moschus berezovskiiwere studied in every elevation be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schus berezovskii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xed deciduous broadleaf and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 zone of 19002500m elevationin Longdong Gully. The

17、 environment of moschus berezovskiihad brought great destruction and the range of activity of moschus berezovskii had been decreasing,due to human disturbance such as tourism, digging and nesting in this region.Hencethis paper present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is situation. Key words: moschus berezovskii;threat factor;Longdong Gully;human disturbance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