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中西哲学对真善美的解读摘 要:真善美一直是从古至今哲学追求的永恒话题,不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还是西方哲学家尽管对真善美的解读并不相同,但都探讨过关于真善美的问题。人类在探索和追求真善美这一问题中不断总结着前辈们的智慧结晶丰富自己人生的知识和感悟,提高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简而言之,西方哲学追求的是真善美是对纯粹知识不断认识升华的一种体系,而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真善美则是得道修身的一种境界。 关键词:真善美;纯粹知识;得道修身 一、得道之真与纯粹思维之真 中国的甲骨文中并没有“真”一字,真是仙人变形而登天,是人的一种仙性存在方式,不是西方客观抽象现实的“真” , 庄子?大宗师篇里也讲
2、道:“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与物直宜而莫知其极。 ”1能够内心忘掉一切,只有真人可以做到,也就是阴阳之气始终平衡、行动没有任何过失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这三者的三位一体,如果硬要把西方康德“真善美”的观点加以套用,那么道家研究的则主要是“真” ,也即是“返朴归真” ,无论是“朴”还是“真”在道家里最终都是归于道,道生成世界万物,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和本原。道先天地而生的原始混沌,是寂然无声的超感性存在,也就是“大” ,道又寓于具体事物中,也就是“朴” , “大”可以说揭示的是2道的客观抽象的一面, “朴”则是道的具体主观的一面。道是大与朴的一体,那么当人达到对主观
3、“朴”的认识和客观“大”的了解后,也就理解了道,理解了道才能达到对真的理解,也就是得到宇宙间的最高真理。真才是纯粹自然的东西,遵循了真(也即道)才是善与美,反之如果不真的东西也谈不上什么善和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2道家将那些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称为“真人” ,可见, “真”是心性之真,得道之真。 在黑格尔哲学体系里,哲学、道德和艺术都属于精神范围,是自在而又自为的。道德属于客观精神,这里的客观指具有客观精神性的世界,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财产法、道德和伦理) 。主观精神(人的灵魂、感觉、意识等)并没有现实的存在,而客观精
4、神(财产、道德、社会等)有现实存在却没有意识到人本身这个存在,因此精神要克服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不足,最终发展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就是精神对它自己和它外部世界的充分认识,是真正绝对的、无限的自由。 “光是符合概念的意志,是自在地自由的,而同时又是不自由的,因为它只有作为真正被规定的内容,才是真实地自由的。 ”3只有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和宗教)才是最高的,客观精神(道德)是低于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和宗教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三者内容一致只是形式各不同。艺术和宗教并不能完全体现绝对精神的无限,要受到感性形式的限制,而哲学是思维的纯粹形式,是认识真理的最完美形式,它是绝对精神里最高、最自由的形态
5、。 从黑格尔和老子对真的阐释,西方哲学的真是一种真理的证明体系,3它的实质在于不断翻新知识,是知识的不断生产。中国文化里的真是一个叙述结构,真就是道,道代表的是自然之理,道法自然也就是道通于阴阳、天地、男女之道,讲“道”通过叙述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并不要求给出证明,而是以道的权威力量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当这种叙述框架成为教条,道也就阻碍了我们的思想本能。 “一旦真理语言体系内的辩证法移植到道理语言的语境中,真理的话语权就被剥夺了?社会生活中的得失道理和官场商场的成功与失败的道理为盛。 ”4虽然中西文化对“真”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各不相同,前者追求的是对人生的觉悟,后者则是追求知识的证明,但就
6、价值论来看,黑格尔把真看作最高,高于美和善的观点,这与老子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 二、仁性之善与知识之善 西方关于“善”的解读源于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和美德,德性(知识)就是至善, “金钱并不能带来美德,美德却可以给人带来金钱,以及个人和国家的其他一切好事。 ”5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将善看成最高理念,是人的灵魂通过不断回忆、死亡才能获得关照,在他描绘的理想国里,至善至美的世界就是表现统治阶级的智慧、士兵的勇敢以及生产者的节制。亚里士多德至善理论来源于他的四因说,即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其中目的因是最重要的,也是终极的,自然界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 “善”是目的因
7、所追求的处在终极尽头的反思,有时候目的因也与形式因(一种定义)合为一体,也就是房屋之所以能成为房屋的原因,是人在造房屋时追求的终极目的。这里的“善”不等于中国文化中的仁性、心性之道德,是知识的不断发4展、完善的一种结构。虽然“至善”近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但支撑这道德的物,绝不是中国的仁性,而是与上帝同在、作为人类伦理共同体的那灵魂不朽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是感性的产物而是先验性的存在。 如果说道家关注的是人与宇宙之间得道之真的追寻,那么儒家则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善” 。 郭店楚简中就说道:“四行和谓之善” 、 “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 ”6可见,善在儒家思想里
8、是“仁” , “仁”体现人的内在, “礼”则体现人的外在,仁是?Y的高度自觉,礼则是仁的外在表现。孟子的四端说是对孔子观点的阐释和发展。任何一个人见了孺子将要掉入井中,都会有恻隐之心,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仁,也就有礼、义和智,无论是恻隐之心还是羞恶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仁、义、礼、智的端倪,人心中有这些端倪,所以人性是善的,正因人性本善,修身养性就是要寻求本心里的善,发掘人内心深处的仁、义、礼和智。在儒家文化下,善的就是美的,是与恶相对的善,二者是不可分的。善就是要把欲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神” 、 “大”都是对善的进一步充实和扩大,对文学和文艺创作,都主张以美的形式表达善的内容,
9、如果失去善(也就是仁)的内容,一切艺术创作就没有意义了。 西方文化下的善是知识的不断生产、升华的理想状态,追求的是外在的超越,这种超越往往注意的是人类自身的有限性和理性本身所带来的缺陷。无论是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善、柏拉图的理性王国、亚里士多德的人是追求终极目的的动物、以及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说法,都不同5于中国传统文化里由仁、义、礼、智而来的道德。儒家虽不像道家否定真和美,却侧重关注善,真和美都只是善的体现,都依附于善,一旦离开善,真和美也就成了没有灵魂的东西,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说儒家的善是人具有的天生的伦理属性,强调人与我之间的和谐关系,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一种群体伦理价值,关怀的是
10、人类整体和对历史的关怀,构建的是人生哲学的一种形态,那么西方的善则是关怀个体生命存在和形而上的善,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否认了任何形式的人际依附关系,强调上帝、灵魂与知识的作用,建构的是一个充满哲学理论的体系。 三、佛国之美与四论之美 美作为感性存在与人的生命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人获得了审美快乐,短暂的美很容易把握,而永久的美却很难达到,人生就是不断对美追求的过程,尽管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美,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是永远美的,人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佛教虽然要人们远离世俗,看似是对美的否定,实际上佛教追求的不是现世生活的短暂的美,而是理想意义上的永恒的美。现实的一切都是一种假象,
11、人来到这世上不是为了体会喜乐而是来受苦受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只会觉得苦难,即使觉得自己感受到了快乐,那也只是一种误导和执着。那么如何脱离人生这茫茫苦海呢,佛教的解读就是要修炼自己从而进入到佛国的极美、极乐境界。佛国这里穷微极妙、神通自在,足以看出佛家否认的只是世俗之美,企慕的是佛国的理想之美,在佛家描绘的理想国中一切都是尽如人意,是美的,这正是佛教对于美的追求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归宿。真则与美紧密相联,佛家里的真不同于道家的真,前者的真是6世界本身,后者的真则是道。终极目的是通过行善去往佛国的境界实现美,也就是善要为美服务,服从于美,因此说佛家最高宗旨是为了实现理想的佛国之美一点也不为过。 西方有
12、关美的研究则大体可以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四个方面。关于美的本体论研究,柏拉图认为美就是理念,我们通过回忆来认识美的理念,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同时他把真和美等同起来,只有真的才是美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在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c 内容无关,我们说一把椅子很美,那仅仅是因为椅子的形式,无论是石头做的椅子还是木头做的椅子只要它们的形式一样,就是一样美的。美的认识论则源于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说明美是需要通过主体人来认识,肯定了人在认识美中起到的作用,美是我们的主观意象。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美或不美的看法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个事物的美感也是不同
13、的。至于美的价值论,则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边泌把美与价值论联系在一起的功利思想,一种是康德的美是纯粹的形式,纯粹的美就不应该与主体利益挂钩,美是没有价值也没有目的的。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就是生活则是实践美学的典型代表。西方所谓理念、形式与灵魂和自由意识一样,都是西方文化下的上帝。 中国传统文化里,美即是名词,又是形容词,佛家追求的佛国之美实际上还是从价值论这方面来谈论美的本质,美是人们感观愉悦的强形式,主要是人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的体验,美与价值密不可分,佛国的超脱世俗步入理想天国的境界,也就是一种超越美,超越功利的美和超7越价值的美去体验真正的美,侧重的是美与善的结合,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
14、西方则注重美与真的统一,强调思维、理智和认识的作用,对于美的解读在于讲明晰、求定义、讲逻辑、求基点,但是西方文化的最终美的基点,也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描绘超越的境界,表达美与丑、尘世与天国的对立与冲突,通过对现实社会的否定看法,把信仰者们带入上帝的美的天国世界。 参考文献: 1战国 周庄著,雷仲康译注.庄子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2:64. 2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15. 3德 黑格尔著,范杨,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 4陈春文.栖居在思想的密林中哲学寻思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23-24.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9. 6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7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