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36KB ,
资源ID:3475954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759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亲历宋庄兴衰.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亲历宋庄兴衰.doc

1、1亲历宋庄兴衰我第一次到宋庄,是 1996 年春节。记得那时是受批评家栗宪庭之邀,与另外几位滞留在北京的“盲流艺术家” ,一起去老栗在宋庄刚刚收拾出来的“新房”过年。说起老栗在宋庄的那处“新房” ,原本是当地村民荒废多时的一个农家小院,艺术家方力钧和刘炜为了报答老栗的提携之恩,合伙将其购买下来赠予老栗,也就将老栗引到了宋庄。其实,到宋庄并非老栗的初衷,而是方力钧等人为避开圆明园画家村的喧嚣,在1993 年底发现,并于 1994 年陆续迁来的一个僻静之地。对于从事艺术批评和策展工作的栗宪庭而言,不能像艺术家一样离群索居,而需要接触大量的信息,与更多的人和事打交道。所以,老栗原来位于北京后海的房子

2、,更适合于他。事实上,老栗在后海北官房 28 号的旧宅,在当时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如果说官方美术是以美协为代表,那么,当年的地下艺术,则基本上是以北官房 28 号老栗的旧宅为标志。我这么说并不夸张,那时候过来的新潮艺术家,大概没去过北官房栗宅的人不多。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栗宪庭在或是不在,他的客厅里都会挤满各色各样的人,甚至有些人还长期在他客厅里打地铺。我还记得,当时许多重要的艺术事件,都是在老栗的客厅里酝酿和策划,之后才公诸于世的。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在缺乏公共空间,公共意识被长期抑制的背景下,谋人谋事,就会转移到私宅或密室。我将此称之为“客厅政治” 。在客厅里议论时事,臧否人物,以至于作

3、出某些重要决议,上层即是如此,民间亦是如此。 2正是因为那时候的栗宪庭跻身于时代中心,活动范围主要在城里,所以,他在宋庄的房子起先并没有拿来自己用,而是收拾出来留给一些初到北京的艺术家暂住。1996 年春节,是老栗把房子修缮之后初次接待客人,算是暖房温锅。因为恰逢春节,故而,来了不少滞留在京的外地艺术家。我记得除了方力钧、刘炜、岳敏君等当时初露锋芒的“新生代” ,还有王广义、毛旭辉等不少“85 老将” 。这些人在当时均已经功成名就,也赢得了海外艺术市场的关注。所以,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出门不是自己开车就是打车,总之,可以不为出行发愁。而我们这些尚在底层挣扎的艺术家则不同,出门只能靠“11

4、路” ,或者挤公交车。那时候,从圆明园到宋庄,还没有直达的城市公交线路,需在城里倒几趟公交车后,再到大北窑转乘去往天津、唐山等地的长途客车,一路辗转颠簸,要花去大半天的时间。我记得,长途客车经过宋庄时要停靠一站,我们下车后再步行到村中老栗的院子,还需半个多小时。总之,是费尽周折。那时候的宋庄,除了一条途经的国道为柏油路,其他村中小路均还是坑坑洼洼的石土路,而且村里也很萧条,有不少房子都已人去屋空,因为年久失修,近乎垮塌,无不给人一种破败、衰落与荒凉的感觉。那么,这样一个穷乡僻壤,一个不毛之地,艺术家为何会择其而居呢?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追溯到“圆明园画家村” ,从头说起。 所谓“圆明园画家村”

5、,是指 1989 年至 1995 年期间,一批外省艺术家集居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附近,由此而形成的一个自由艺术家村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最早的一个自由艺术家村。文人墨客浪迹江湖,四3海为家,古已有之。如孔子周游列国,李白寄寓他乡等等;而南宋后期涌现的“江湖诗派” ,以及清中叶出现的“扬州八怪”等等,更是仰仗于朱门与盐商,在仕途之外开拓出了一条行走江湖的生存之路。但毕竟他们都还没有完全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关系中独立出来,而大都是作为清客和谒客,通过向达官贵人投诗献艺,即鲁迅所说的“帮闲”来换取一些资助,才得以游离于庙堂之外。应该说,文人墨客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还是从清末民初,文人墨客

6、向知识分子身份转型开始的。因为科举制度的废除,中断了文人墨客通过科举入仕的进路,使得大量人才流落于民间。同时,由于门户开放,外部世界的信息开始逐渐涌入。这些新的意识形态与逐渐壮大的民间资本相结合,衍生出了不少新的知识型产业,如出版业、报业等等,从而使得滞留于民间的不少饱学之士,又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于是,在改造国民性、振兴中华的同一诉求下,除了一部分人投身革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文艺创作的职业化道路。所以,才有了北洋政府期间与民国之初,多元并举与文化繁荣的景象,有了鲁迅、茅盾、巴金等文艺家跻身于上海滩,以文艺创作为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抗战爆发,以及接踵而来的内战,打破了这个繁荣格局。尤

7、其是 1949 年之后,一切权力归为公有,令自由创作无处安身,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才于满目疮痍中得以恢复。 随着 1978 年底中国政府开始“拨乱反正” ,将社会目标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继而拉开思想解放的帷幕,中国步入了一个所谓的“新时期” 。这个新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鼓励自主经营,支持个体经济4的出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自由创作也开始死灰复燃,并由此而波击到整个社会,再度开创了一个文艺繁荣的局面。不过,由于 1980 年代的市场经济尚处在摸索阶段,市场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所以,不受体制的庇护,以文艺创作为生存职业,还是极其艰难的事情。所以,那时候对于?作自由的诉求,大都还

8、是停留在口号阶段,真正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凤毛麟角。事实上,尽管当代中国职业艺术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70 年代末出现的“无名画会” “星星画会”等民间艺术组织,但那些艺术家几乎全都是北京本地人,且有不少门第显赫。也就是说他们大都没有生存的压力,更不用承受地域的歧视。即便他们中的有些艺术家生活在底层,但也有其他兼职工作与谋生渠道,并非完全以艺术为生。而且,在形势较为紧张的时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已撤离中国,移居到了海外。所以,我始终认为“星星画会”和“无名画会”的出现,只是艺术职业化的导火索,并不是开花结果。以此类推,我同样也不赞成将“圆明园画家村”的历史提前到“85 时期” 。虽然那时候的圆明

9、园附近,就已经有一些文艺青年寓居于此,但他们要么是北京本地人,要么是在北京读书和进修的学生,大都只是借此作为出国的跳板,或是寻找新工作的中转站,并不具有精神流浪与自我放逐的性质。所以,我坚持认为“圆明园画家村”的历史是从 1989 年才开始的,过去只是雏形。 正是因为 1989 年中断了与 1980 年代的联系,使曾经的不少理想主义者悲观失望,从而与体制决裂,走上了自我的放逐之路。与此同时,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幅度减少全民所有制企业,并逐步取消大学分配制度等等,也迫使大量人才向民间社会疏散。而政府进一步鼓励下海,提倡市场经济,5又使得民间资本逐渐壮大起来,有了自我生存的空间。此外,西方社会给予的密

10、切关注并给予一定的资助,都为艺术家摆脱体制束缚,走向自由化生存创造了条件。所以,自 1989 年底,方力钧、丁方、田彬、伊灵等艺术家陆续搬到圆明园附近开始,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怀揣艺术之梦,放弃铁饭碗,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也就形成了后来远负盛名的“圆明园画家村” 。据说,当年画家村的艺术家人数最多之时,已经超过了四、五百之众。要知道当时圆明园西门附近的两个村庄,即艺术家聚集的福缘门村和圆明园村加在一起,也就几百户原居民。这意味着当时的画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艺术家居住,甚至有的居民家里还租住着多位艺术家,真正是名副其实的画家村。 应该说,艺术家的到来,曾给圆明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

11、仅因为艺术家的生活行为,开化了当地的民风,更是因为艺术家的消费,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关于后者,原本都是政府提倡,当地人所欢迎的。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即艺术家们的无政府主义和自由散漫,与体制的要求不符,尤其是部分艺术家热衷于时政,与政府之间构成了某种紧张关系。所以, “圆明园画家村”自始至终都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尽管当时的政府支持改革开放,鼓励下海,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却是严加把守,不容它见。所以,圆明园艺术家借题发挥,趁着下海大潮搞自由化运动,实际上跟当时的政策还是有些背道而驰。正因为如此,艺术家们一度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被当地政府重点关注。方力钧等人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这种监管,希

12、望找个清静之地安心创作,这才决定另谋去处、再起炉灶的。 6大概从 1993 年底,方力钧就开始物色新的根据地。据他自己透露,他曾跟岳敏君、杨茂源、王音等圆明园好友,一起去探寻过北京周边的不少地方,但因故都未能落地。后经同住圆明园的通州籍艺术家张惠平介绍,在惠平一个学生的老家,即今天的宋庄小堡村,才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去处。于是,方力钧约着刘炜、岳敏君、杨少斌、高惠君、王强等若干好友,随张惠平一起,便各自来宋庄购买了当地农民的闲置房。栗宪庭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他们拉入其中的,只是老栗收拾好房子后,并没有马上入住。事实上,第一批在宋庄买房的艺术家,很多人都像老栗一样,将房屋闲置了很久。因为宋庄地处边远,交

13、通十分不便。所以,除了方力钧、刘炜和岳敏君等几个早已开上私家车的艺术家,早早地将宋庄的房子利用起来,其他艺术家大都嫌距离太远,而处在观望之中。不过,随着 1995 年政府“圆明园画家村”被强行取缔,绝望之中,无以投寄,这些已在宋庄买房的艺术家,才不得不向宋庄迁徙。与此同时,更多被驱赶出来的圆明园艺术家,流离失所,也都迫不得已,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宋庄转移和撤退。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宋庄艺术家集聚现象。也就是说,宋庄艺术区的出现,实际上是被逼无奈的结果。数年后,海淀区政府响应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号召,准备重塑海淀的文化形象,曾表示后悔当年驱赶圆明园?术家的行为,甚至还试图进行弥补,希望将圆明园艺术

14、家重新请回去。这自然成了一个无人应对的笑话。不过,从这个笑话中,可以看到时代的滞后,也证明了当年圆明园艺术家的先锋色彩与前卫姿态。 我从圆明园逃离出来后,也曾梦想迁入宋庄,但因为囊空如洗,实7在没有经济能力付诸行动。所以,只能偷偷蛰伏在圆明园附近,期盼命运的转机。期间,我和刘彦、徐若涛、伊灵、王迈、任芝田等人,曾在圆明园附近的南法信暂住过;后又随刘彦他们搬到清华北门,与诗人俞心樵、歌手李健、卢庚戌等人做了一段时间邻居。然而,我们这些圆明园的落网之鱼,只要在北京城,走到哪里,都会引来警察,遭到驱逐。所以,走投无路,我也就只好求助于家里,最终在姐姐和姐夫的资助下,到宋庄的大兴庄村购买了一个农家小院

15、,并于 1996 年夏正式入住宋庄。现在回想起来,为何当年只有宋庄能够对圆明园艺术家网开一面,允许我们这些落荒之人容身呢?恐怕还是因为这里太偏僻的缘故吧:一方面,这里的信息比较闭塞,当地老百姓并不清楚圆明园艺术家在城里已是众矢之的;另一方面,边远闭塞也使得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较为淳朴的民风。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原本穷乡僻壤的宋庄,反倒成了艺术家的温床,由此而承传着当代艺术的薪火,并最终孕育出星火燎原之势。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从萌动到勃起,再到衰退的三个周期。宋庄也不例外,崛起之前,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隐伏期。其实,不单是宋庄,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在其浮出水面、大放异彩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

16、黑暗。这期间,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媒体人、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等等,为争取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环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在这些人的同心协力之下,官方开始逐渐接纳当代艺术,并由此衍生出了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南京三年展,以及北京双年展等一系列具有官方背景的当代艺术展。与此同时,昆明的创库,上海的莫干山,以及成都的蓝顶等新型艺术区,也相继在8各地得以涌现。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无疑改变了当代艺术的生态格局,为其自由发展谋取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宋庄也处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不过,对于一些生活在底层的宋庄艺术家而言,再大的变化,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大都与世隔绝,在内无支持、

17、外无援助的情况下,不仅外面的光芒投射不到他们,自身的原始激情也在一点点消失殆尽。事实上,在宋庄名扬四海之前,曾相继有几位艺术家走上绝路,选择了自杀。虽然死因各异,不尽然都是因为生活所迫,但看不到前景,对未来心灰意冷,却是根本的原因。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花开前的隆冬。 宋庄的巨大变化,应该说是从 2005 年开始的。这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受宋庄小气候的推动。就大环境而言,2005 年前后,国家从宏观战略角度提倡产业转型,开始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这无疑为宋庄的崛起,带来了政策机遇。从小气候看,2004 年宋庄政府换届,迎来了一位开明的领导胡介报。此人原为教师出身,这种知识背景,使他比一

18、般官员多了一点文化认同。正是带着这种文化认同感,胡介报一改官僚作风,初来宋庄,便四处走访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家们打成一片。自然,这为他赢得了艺术家的信任,也为他日后在宋庄大显身手铺垫了人脉。所以,在新的机遇面前,胡介报以艺术家为资源,很快便发现了宋庄的优势,并因地制宜,拟定了一系列开发宋庄的新计划。这其中与艺术有关的事情主要有两件:其一,是成立宋庄艺术促进会;其二,就是举办宋庄艺术节。关于促进会的成立,在艺术家的资源整合上,无疑是起到了凝聚作用;而艺术节的举办,则为宋庄的文化品牌,扩大了社9会影响。可以说,这两件事情,成为了推动宋庄发展的两个引擎。而我当年介入到宋庄事务中,也是因为这两件事情。

19、 2005 年,宋庄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这个艺术节是由胡介报亲自策划,宋庄艺术促进会会长洪峰一手操刀的。但因为他们都不是专业人士,缺乏操作经验,所以,艺术节办成了某种杂烩,尤其是以民歌为主打,与宋庄的当代艺术生态完全不符,因而引起不少微词。鉴于此,2006 年宋庄艺术节举办之前,胡介报与洪峰听取了艺术家的意见,决定引进专业机制,邀请策展人来运作。当然,在人选考虑上,他们首先想到的还是栗宪庭,毕竟老栗是宋庄艺术最具权威的阐释者。然而,由于老栗早已流露出退隐之意,故而,通过艺术家王强和马越等人的介绍,他们又辗转找到了我。之所以胡介报与洪峰后来选择我来做宋庄艺术节,主要还是因为我对宋庄的情况比较了解

20、。另外,就是自 2000 年开始,我已经从原来的艺术创作转入到了艺术批评与策划,并在此之前与朋友们一起创办过犀锐艺术中心,后又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参与创刊艺术评论杂志,可以说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源。所以,在胡介报等人眼里,除了栗宪庭之外,我便成了操办宋庄艺术节的最合适人选。事实上,当胡介报与洪峰找到我时,离原定 2006 年宋庄艺术节的开幕时间,已经不足两个月了。在这么紧迫的时间内,我之所以答应下来,接受这个繁重的任务,就是因为我亲历了从圆明园到宋庄的艰苦,深知艺术家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策划这个艺术节,为宋庄艺术家争取一点机会,对于我,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正是在胡介报和洪峰的鼎力支持,艺术

21、家和策展人多方协助与配合10之下,第二届宋庄艺术节于 2006 年 10 月在宋庄顺利地拉开了帷幕。我将这届艺术节的主题定名为“打开宋庄” ,其意就是希望打破宋庄原有的小格局,将其放在更大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互动。所以,我邀请了宋庄之外的几位知名批评家和策展人,来共同完成艺术节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策划了一个大型的艺术与产业论坛。可以说,2006 年宋庄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宋庄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一方面把宋庄艺术节引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就是将宋庄与外界联系起来,产生了一个广泛的互动。据说,2006 年宋庄艺术节之后,宋庄艺术家的人数出现了一次迅猛增长,从原来的几百人迅速增到了数千人。尽管

22、这样的增势,不全然都是艺术节的作用,但艺术节造成的社会影响,至少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2006 年第二届宋庄艺术节之后,因为已经熟悉了业务,且与胡介报和洪峰合作得较为融洽,他们又继续邀请我策划 2007 年的第三届宋庄艺术节。不仅如此,他们还给了我一个宋庄艺术促进会艺术总监的名头,希望我能为宋庄的发展做更多工作。这样,我便深入地介入到宋庄事务中,一度成了打造新宋庄的核心成员之一。这期间,我除了策划宋庄艺术节,还做了一件较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借助宋庄艺术促进会的平台,我和批评家贾方舟先生一起策划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提起这个年会,原本是宋庄艺术节里面最具分量的一个活动。可惜宋庄没有珍惜,年会从宋庄发起,却没有在宋庄落户,而是随着我的离开,这个响亮的文化品牌也转赴异地了。说起来,这应该是宋庄的一个遗憾。造成这个遗憾的原因,就是因为政策没有延续性,全靠长官意志来左右。这样的结果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