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铁梁教授在“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暨考古学专业 40 周年庆典”上的讲话(2012 年 5 月 5 日)我谨代表中国民俗学会的同仁向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来自国内外各界的朋友们表达衷心的问候!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是山东大学在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建设和学校当前发展全局中的一件大事。学院的名称和发展目标的设定都充分体现了高等学校在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职责,体现了广大教育界、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人士在研究、保护和利用人类各种文化遗产的实践中所承担的使命。因此,我们对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抱有美好的期待,也愿意与在这个学院中工作和学习的师生
2、们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文化遗产研究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大道,为文化大发展做出新的成就!山东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考古学、民俗学,还有一些相关学科,都是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拥有水平很高、力量很强的学术队伍,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由于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大体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因此,文化遗产学院的成立与发展就具备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水到渠成的各种条件。作为中国民俗学界的同仁,我们都知道,山大的民俗学研究所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而脚踏实地地建设起来的,最初是由几位著名的民俗学前辈发起成立,然后是年轻一代的迅速成长和骨干队伍的不断充实,多年来在培养民俗学优秀人才、开展大规模的田
3、野作业、书写重要的理论著作与民俗志、从事民俗学服务社会的应用研究等方面,都一再取得具有开创精神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果。30 多年来,全国的民俗学学人正是在山东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民俗研究上发表了大量论文,才促进了中国民俗学连绵不断的学术积累和创新,这个刊物在海外也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我们相信,在文化遗产学院成立以后,山东大学的民俗学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有了学校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帮助,它将与时俱进,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当今社会与文化大发展的潮流,正在呼唤学术界打破原有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在相互借鉴中敞开调查研究的视野、方法和创新理论,加强学术的实际应用。文化遗产学院的建立,将为
4、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参与民俗学的研究,为民俗学进一步与多学科密切,提供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推动各个学科的大力发展。通过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研究,还可以加深对于不同文明历史的认知,促进人类社会中多样文化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从而使得今后的学术能够为身处其中的社会科学发展和全人类的福祉做出本职贡献。就民俗学而言,并不是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就是民俗学,而是需要通过民俗来认识与理解各种文明、各个社会的历史,特别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的历史,体会作为行动者主体的人在历史和今天所面临的生存处境,感受由于各种创造而带来的生活变化。在这种学术的追求上,民俗学将会与其他学科相互发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还需要在学科传统的基础上有分有合地去进行,不可能在文化遗产的总标题下而完全抹平学科的界限。联合,并不意味着消失学术的自我,而是给每一种学术的自我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祝愿山东大学的民俗学、考古学和其他各个学科都能够借助联合的力量,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