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俄罗斯音乐 风吹中国年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俄罗斯音乐成为对 20 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产生过最为重要影响的外来音乐。今年下半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将举办“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俄音乐交流的历史与未来。 此类俄罗斯音乐研究专题研讨会在我国还是首次举办。在会议召开前夕,笔者走访了对中俄音乐交流问题深有研究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院长陶亚兵教授。 王岩(以下简称“王” ):上个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对我国音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陶亚兵(以下简称“陶” ):20 世纪与中国相关联的“俄罗斯音乐文化” ,可分为前苏联以及现在的俄罗斯两个时期。其影响一直伴随着中国近现代
2、音乐的发展过程。我国 20、30 年代左翼无产阶级音乐的发展,30、40 年代俄罗斯来华音乐家在中国演出和教学,50 年代新中国聘请的前苏联音乐专家和一批留学苏联的音乐学生、大量苏联音乐特别是歌曲在中国的流传、中国音乐家参加世界音乐比赛展示新中国音乐发展成就等等,都包含了苏俄音乐给予中国音乐的巨大支持帮助。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和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榜样,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方向。 2王:您提到我国左翼音乐文化发展受到了苏俄音乐文化的影响,能具体谈谈吗? 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苏联的革命音乐也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武器。游学苏联的瞿秋白
3、翻译的苏联版国际歌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声,从瑞金中央苏区到上海左翼音乐家小组,传播苏联革命歌曲成为最初的革命文化现象。苏联音乐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新音乐指引了新的方向,聂耳从中受到鼓舞和引导,并成为了无产阶级音乐的旗手,冼星海十分敬仰苏联音乐,并与普罗科菲耶夫、哈恰图良、格里埃尔等苏联作曲家交往学习。冼星海在苏联的 5年中修改完成了他的重要作品黄河大合唱 ,还创作了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等一批国际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可以说,苏联革命音乐的传入对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具有历史性贡献。 王:您不仅对中俄音乐交往的历史进行研究,而且还注重分析俄罗斯(苏联)音乐体系和审美形态对我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表演
4、和社会音乐生活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请您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陶:苏俄音乐家堪称我国新音乐文化的导师。十月革命以后和 50 年代分别有一大批音乐家来华从事音乐演出和教学。先是有如钢琴家查哈罗夫、小提琴家托诺夫、歌唱家苏石林等被称为“白俄”(苏石林例外)的音乐家背井离乡来中国避难,以演奏和教授音乐为业,培养了李翠贞、吴乐懿、冼星海、聂耳、刘天华等一代音乐家。在哈尔滨组成了以俄罗斯乐手为主的“哈尔滨交响乐团” 、歌剧团、芭蕾舞团。在被誉为“亚洲第一”的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中,俄罗斯音乐家也占大多数。俄罗斯作3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长期在中国生活,创作了一批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俄裔音乐家齐尔品也对扶
5、持中国青年音乐家发展中国音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50 年代,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开始发展,专业音乐院校和音乐团体中,先后有 30 多位苏联专家在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奏、演唱等许多专业任教,如阿拉波夫、阿尔扎马诺夫、杜马索夫、巴拉肖夫、康津斯基、塔图良、克拉芙琴柯、米强斯基、梅特维捷夫等。同时,钢琴家李赫特、小提琴家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等音乐大师来华举办音乐会,苏联国家交响乐团等音乐团体来华演出,大量俄罗斯音乐论著译来,新中国的音乐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 王:那时我国也往苏联派出了一批音乐留学生,现在他们都是大师级音乐家。 陶:那是新中国音乐学校和演出团体中选拔出来的一批精英,如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朱践
6、耳,指挥家李德伦、严良?摇?,歌唱家郭淑珍、郑兴丽等,小提琴家盛中国、林耀基,钢琴家刘诗昆、殷承宗,音乐学家黄晓和等前后有 50 多位留苏音乐学生。后来他们学成回国,成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栋梁。 80 年代开始中俄音乐交往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一代的中国音乐家继续赴俄求学深造。如指挥家张国勇、钢琴家卞萌、潘淳,小提琴家刘玉霞,作曲家刘康华、张旭冬等。去俄罗斯留学仍是音乐学子的一个向往。我们音乐学院就有 6 名青年教师是俄罗斯留学的硕士和 2 名在读博士。 回首上个世纪初,中国近代新音乐从学堂乐歌启蒙,俄罗斯富有民4族个性的音乐风格给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树立了榜样,黄自先生十分推崇俄罗斯乐派的民族性
7、,提出了建立中国的民族乐派的主张。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借鉴学习苏联音乐体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并快速发展起来。尽管我们也受到了苏联极左音乐思想的束缚,影响了中国音乐的健康发展。 由于政治原因,上世纪 60 至 80 年代中苏关系失和,中俄音乐有长达 30 多年的隔膜,我们对苏联音乐的新发展了解不多,这是个缺憾。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放眼全世界,以多元音乐文化的视角考察世界各个音乐体系,俄罗斯音乐文化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曾被曲解的苏联个性化现代风格作曲家如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和当代作曲家斯洛尼姆斯基成为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对俄罗斯音乐表演学派的分析也有待深入。黄
8、晓和教授的苏联音乐史上册出版了,下册还在期待中。俄罗斯音乐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王: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原因,哈尔滨曾是中俄音乐交流的门户。哈师大音乐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积累怎样? 陶:是的,俄罗斯音乐在哈尔滨的影响是深远的。俄罗斯音乐家在哈尔滨创办的交响乐团和音乐学校都是我国最早的。到了 80 年代我上大学时学院还有专弹钢琴伴奏的俄侨教师。几年来,我们把中俄音乐交流研究作为学术特色之一重点发展,在中俄音乐交流史和中俄音乐教育比较研究方面已经有一批学术论著出版和 12 篇硕士论文发表,还有 4 篇博士论文也以此为题。郁正民教授的“中俄音乐教师培养比较研究”获得国家十五规划项目子课题立项,我申报的“20 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化对我5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研究”也获为 2007 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