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林金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工商联金银珠宝行业商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广东省工艺美术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 广东省锃风艺术研究院玉雕专家 肇庆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四会市政协委员 四会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 四会市玉器商会副会长 四会市企业家爱心促进会副会长 四会市工商联合会常委 玉雕创作经验与交流 随着雕刻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艺术品鉴赏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增强和提高,优质优工的雕刻品普受欢迎。 创作每一件作品,应在求形似的同时,更应重神似,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每位艺人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文化修养,也要有
2、丰富的生活体验2和积累。 长期的创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玉石不同于其他雕刻,只能根据玉石料的形状“量体裁衣”来选择题材,造型和表现技法,尤其是圆雕,这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雕刻技法,它以形似人,以神传情,以形神兼备为佳。 所谓形者,即尊重原料以造型,玉石是天然宝石,资源稀贵,所以不能像木雕或其他雕塑作品一样大刀阔斧取舍,要求其外形与天然石形,要求其外形与天然石形相近,形成玉石独特的,有别于其他雕塑造型的圆浑古朴、外圆内细的艺术风格。 所谓神者,即赋予玉石以生命,玉石种繁多,色调丰富,形态各异,结构不同。因此,创作者的思路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由于可操作性极强,所以同一块玉石在不同的创作者面前产生的创作灵
3、感可能千差万别。 为了使作品形神兼备,就必须根据玉石的天然色泽,形状,纹理进行构思设计,雕刻出造型和色泽适应作品,是玉雕的主要艺术特色,“一相抵九工”这是玉石雕刻重要的创作经验之一。当然“以形显神” “形似而神更似”并不是一件易事。创作者应把握审美中的联想,发挥能动的创造性,通过联想,想象中赋予审美对象情感和意义,将“神”依附“形”的变化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再现。这就说,艺人们必须细心查看石料的石质,石形和石色,据此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题材并确定初步的造型即“因材施艺”,可以说玉雕艺术是特殊的艺术,是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刀法艺术,技法艺术的综合反映。在传统的玉雕巧色处理中,我们经常见到,例如在一块玉石
4、含有红、黄、白、绿、紫石头上,如果确定以山水雕刻为主。往往是取中白色为山体,其他色陪衬,如太阳、灵芝、寿桃、花草、虫、野兽等,必3定依色彩分布部位来决定何处来雕人物,何处雕动物,何处雕情趣小品,艺人们总会尽可能地将巧色的界限予以区分以体现用色之巧。在艺术处理上,能够抓住主题的内在特征,使整作品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强烈明快、质朴、大方,富有观赏品味等特点,使这件作品从整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耐看耐品,让人从中领悟到自然之美,生活之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越是耐看耐品的作品就是难寻难刻。 另外,虽然高浮雕作品因多采用色层明显,色差大的玉石为原料,在视觉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俗人眼中也因此而极易产生审美上的误异与偏爱,从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有些高浮雕作品,它的近景,人物以及若干个人物间的安排成队列式的等距离分布,没有交叉重叠,没有疏密主次,更没有互相间的照应与交流,其画面毫无艺术魅力可言,充其量只是几尊石俑机械的列队摆放,实在是俗不可耐,但偏偏有人喜欢它,甚至津津乐道大加赞赏,其症结就在于人们只视其色,不通其意,与艺所致。所以高浮雕作品的鉴赏与收藏不能一叶障目,沉迷于色彩艳丽的大反差效果中,而更应认真考究天成宝石是否融入了作者的智慧与才干,因为只有融入了艺术精神的作品才能不落俗套,才有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