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8KB ,
资源ID:3481329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13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oc

1、1中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文化”究竟是指什么?根据中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大类。知识文化大多比较显露,需要较多的理性分析。交际文化是所学语言隐含的文化因素,是具体的,感性的。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应存在于外语教学的始终。在中学阶段,应当以传授交际文化为主,恰当控制知识文化教学的分量。因为,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与英语社团成员接触交往来完成某些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英语教学就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还必须引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 一、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目的 1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通过文化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各国文

2、化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该文化的特点,乐于了解和学习该文化。应让学生明白:文化不分高低贵贱,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化。都应该视为同样地有理由,有价值。克服以本民族为中心的思想。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要把不同的文化对立起来。 22 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力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其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人们必须选择为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里的基本需要。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是由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

3、的。通过文化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外语的许多词语本身就包含文化因素,在学习语言时要注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生活在外语文化中的人民在通常情况下和危机情况下行事规则,逐步学会用该社会认为得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际。 二、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英语文化教学应当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交际文化及知识文化。主要内容有: 1 了解西方文化习俗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别。如,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不顾别人能不能接受,经常出现热心过度的情况。再如中国人见面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甚至收入。这在西方人眼里则

4、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还有,中国人讲究谦虚,对别人的夸赞一般会推辞。如:“Your English 1s 3quite fluent!”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多回答:“No,my Engish is very poor”。而西方人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他们会愉快的回答:“Thankyou, ” 2 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语是社会和文化的一面镜子,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习语、典故、名言警句等。其中的习语更是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由于习语受文化制约,同样的意思,英语文化与汉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如:“as timld as a hare”(胆小如兔)汉语译成“胆小如鼠

5、” ,鼠在汉文化中是胆小的象征:而在英语文化中,鼠成了安静的喻体,因而有“as quiet as amouse”之说。再如,中国人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三、当前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中学生经常犯错,主要是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 教师对不同文化教育不重视 大部分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外语的初级阶段,只要学生记住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就够了,没必要导入文化知识;还有老师担心教学文化会加重中学生的负担,也不愿把紧张而宝贵的时间花在文化教学4上。从而使学生缺乏对跨文化交

6、流的了解,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导致他们屡屡犯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错误。 2 用中文的思维方式表达英语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到汉语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都比较熟悉了用中文的思维表达,一下子很难适应英语的思维;在课后也很少看英语方面的电影和电视,去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加之传统教学中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得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往往按照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中文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表达意愿。很多学生简单的认为英美国家的文化行为和中国的文化行为表示同样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在用英语交际时,只需把汉语翻译

7、成对应的英语,按照“汉语思维+英语结构”的模式,用英语说出汉语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如外国朋友对我们的同学的帮助很感谢,对她说:“Thanks a lot,Thats a great help, ”很多同学的回答为“Never mlnd, ”学生想表达的是“没关系” , “不用谢”之类的话。其实“Never mlnd”常用于对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介意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套语。如果不注意中西方的差别,这样就用错了表达式,导致语言使用的失误。 四、缺乏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5在中国,英语并不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只是盲目地记

8、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真正到了真实语言环境里,只会照搬课堂上学过的语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它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在单一的语言和单一的文化环境中,学生学起来却觉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收效小。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 对比不同的文化差异 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唯有对比才能发现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教学。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对比表格,这样能一目了然地发现两种文化的特点,有利于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增强了跨

9、文化意识。 2 课外积累外国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文学作品来获取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63 利用新型文化传播工具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汇点、集合点,又是世界上信息更新最快、传播最快、互动性很强的媒体,广播、电视等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体。英语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和互联网络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了解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通过全方面的接触,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意识和素养 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教师只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很少介绍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在新世纪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大胆探索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需要教师平时尽可能多地学习外国文化,阅读大量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文学作品等,通过各种途径的积累,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厚的跨文化素养,有很强的英汉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