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7KB ,
资源ID:348141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14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闻仿真图勿走火入魔.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闻仿真图勿走火入魔.doc

1、1新闻仿真图勿走火入魔南方都市报 (以下简称南都 )2005 年 3 月 9 日第 A34 版(“广州新闻?重点” )由两则消息构成,分别题为孕妇天台坠楼老公搓麻正欢和发廊女惨遭割喉丧命 (下面分别简称孕妇和发廊女 ) 。它们都是负面的社会新闻,均发生在 3 月 7 日晚。两则消息的主要新闻事实分别是:一怀胎七月的孕妇从九楼楼顶天台坠落身亡,其时,丈夫却正在家里搓麻将;一发廊女随一男子上楼,几十分钟后,该女子倒在发廊门口,被割喉而亡。 在版面编排上,两则消息分别占据了该版上半版和下半版。编辑为它们各配发了一幅图片“事发现场模拟图” 。其中, 孕妇的模拟图是这样的:编辑仿真模拟了一幢九层的楼房,

2、一个巨大的朝下的箭头号勾画出了孕妇坠楼的全过程。箭头的起点、中点和末端分别画了孕妇三种姿势,来表示“开始坠楼” 、 “下跌之中”和“触地而亡” 。在模拟图的右下角,叠放了一张小图,两名男子正在屋内打麻将。一条由粗到细的线段由小图直指楼顶孕妇坠楼处。 发廊女的模拟图为:在一幢十几层的楼房的楼下停着一辆轿车,一男子搂着发廊女进了楼房,后来,发廊女死在了轿车旁边的水泥地上。两个大大的箭头号一个向上,一个朝下。 笔者认为, 南都的这个版面是有问题的。这里,撇开几乎已是老生常谈的社会新闻在文稿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谈,我只想评价一下这两幅2“事发现场模拟图” ,并分析由它们所透露出的病态的新闻心理。 这两幅“

3、事发现场模拟图”其实就是“新闻仿真图” 。什么是“新闻仿真图”?一位研究者在新闻仿真图:别具魅力的版面语言一文中为它下了这样的定义:“新闻仿真图是指为配合新闻报道,以计算机技术(主要是三维软件)为依托而制作的摹仿、模拟真实事物或场景的图片形式。 ”作者认为,新闻仿真图具有如下传播优势:“再现无法或未能记录的现场场景” , “对宏观和抽象的事物进行诠释” , “对新闻发生地的位置或客观事物的结构进行剖析” , “新闻仿真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心理” ,最后, “新闻仿真图还切合了读者的审美心理” 。毫无疑问,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新闻仿真图的确能够发挥这些传播优势。不过,

4、遗憾的是, 南都的这两幅新闻仿真图,显然是运用失当的案例。 失当之一:背离事实的仿真图 新闻仿真图在“证实性”方面比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照片,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它是利用电脑模拟出来的,它虽然能够“仿真性”地展示出某一新闻事实系统内部的某些主要方面人物、事物以及相互关系,但它不可能具有新闻照片的证实性被看作是实际场景之比较可靠的映像。当面对新闻仿真图时,我们通常都能理智地意识到,在“新闻事实”与“新闻仿真图”之间并不存在可靠的“证实”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的是“技术模拟”关系。 3尽管如此,在制作新闻仿真图时,编辑应当尽量使仿真图中主要的构图元素与主要的新闻事实之间相一致。否则,文字稿中所报道的新闻

5、事实与仿真图中所模拟的事实之间,就会失去一致性。 根据孕妇的文字稿的报道说:“记者前天晚上在现场看到,死者穿着浅绿色秋裤,长袖睡衣,腹部隆起,横倒在南晖苑南晖路 21 单元的楼下。 ”但遗憾的是,在仿真图中,坠楼孕妇的穿着却是浅绿色的睡衣,酱红色的裤子。再来看发廊女报道。文字稿报道说:“该发廊位于一栋总高为 6 层出租楼的 1 楼,门面不大” , “案发地点则在总高为 4 层的出租楼的 1 楼” 。由于人命关天,因此,这些数字都是极重要的基本事实。可是,制图编辑却简直把仿真图误作了 11 层楼!细节上的疏漏,带来的是如此巨大的信息背离,不免令人啼笑皆非。 制图编辑必须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新闻

6、仿真图绝不是兴之所至的“自由创作” ,它在相当程度上要受制于“新闻事实”这一客观基础。 失当之二:视觉化的新闻戏剧 南都的这一版面犹如一个戏剧舞台,上演着两出社会悲剧。在新闻孕妇中,出场人物有:记者、死者孕妇、孕妇的婆婆、一邻居、报警的岑女士、救护员、孕妇的丈夫、死者隔壁的黄女士、警察;在新闻发廊女中,出场人物则有:记者、死者发廊女、警察、死者老乡曹某、一魁梧男子、一瘦削男子、与魁梧男子聊天的发廊女、治安联防队员、扫地的发廊女、三楼的黄先生。不过,真正引发出一种令新闻4“换挡加速”效果的,却无疑是两幅新闻仿真图的出场。这里的“换挡加速”指的是:以文字进行叙事的新闻升级成了一种“视觉化的新闻戏剧

7、” 。之所以言其为“换挡加速” ,是因为:两篇文字性的叙事基本上都遵照了“客观报道”的写作技法,其中流露的情感还是比较内敛的。但两幅新闻仿真图却形象直观地把最核心的新闻事实给“视觉化”了。 “视觉化”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使新闻由文字性叙事的相对内敛走向了仿真图的赤裸裸的外露“直观的展示” 。 对于这种“视觉化的新闻戏剧” ,应该持批评的态度。其一,它对于两个社会悲剧事件的报道是煽情而夸张的。 南都绘制的仿真图容易给读者一种冷漠的感觉。从这两幅仿真图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媒体的人文关怀。其二,新闻仿真图使用了丑化的手法。编辑在为孕妇制作仿真图时,对孕妇的丈夫进行了丑化。为了突出孕妇的丈夫与牌友搓麻正欢

8、的情景,制图编辑就把他画成赤裸上身,下穿短裤,右脚蹬在凳子上。就客观方面而言,这显然不符合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气候特征。不过,由此歪曲的处理,读者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出其中的负面含义“嗜赌成性” 。 失当之三:视觉化的媒体意见 引发笔者去思考“视觉化的媒体意见”的触媒,不是别的,正是两幅新闻仿真图中的三个箭头号和一条由粗到细的线段(大致也可将其视为一个箭头) 。制图编辑利用它们,为两幅仿真图注入了浓厚的主观认识。5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孕妇报道中客观的新闻事实。文字稿的最后一段写道:“对于孕妇的死因,附近有居民猜测,可能是丈夫经常在家里打麻将,孕妇屡劝不听后无法忍受,心一凉,这才走了绝路。这种说法未能得

9、到当事人和有关部门的证实。而报案人岑女士则表示,尸体于昨天凌晨 4 时许被拉走,警方在其家中做笔录时曾透露,目前暂时不能排除谋杀的可能。 ”由此可以知道,警方还没有调查清楚孕妇的死因,不排除“谋杀”的可能;而附近居民猜测可能是“自杀”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新闻仿真图。在仿真图中,制图编辑利用一条线段和一个箭头,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两幅图片(小图叠放在大图右下角)联系了起来。这种联系很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因果逻辑关系的视觉印象:朝上的线段的起点是在灯火辉煌的家里“兴高采烈地打着麻将”的孕妇的丈夫,终点则是楼顶的孕妇。接着,孕妇沿着一个箭头所示的轨迹坠楼,触地而亡。这里,视觉化的因果逻辑就是:

10、原因丈夫搓麻将,结果妻子跳楼。 发廊女报道的文字稿写道:“死者老乡曹某称,案发前她看见对面路边一辆汽车上的两名男子被老板娘带进发廊,其中一人很快与死者上了 4 楼出租屋。不久,曹某就听说老乡被杀的消息。曹某称,凶杀案疑与嫖资纠纷有关” , “守在现场的治安联防队员交谈时也怀疑案件原因可能与嫖资纠纷有关。目前,案件的有关情况警方正在调查中” 。由此可知,有人猜测可能是“谋杀” ,但警方尚未表态。再看看仿真图。仿真图里最引人注目的构图元素是一上一下的两个箭头号。第一个箭头的起6点是一男子搂着发廊女准备上楼,终点是到楼上的出租屋去进行交易。第二个箭头的起点是出租屋,终点是发廊女倒地身亡。两个箭头合在

11、一起所表示的,不仅是前后相继的时间关系,更是一种因果关系。一句话,箭头几乎是为读者强制性地建立起了一种视觉化的逻辑关系:原因嫖资纠纷,结果男子杀害发廊女。 显然,上面的两种因果逻辑关系正是制图编辑所刻意强化的,它代表的并非警方调查而得出的实际结论,而是编辑自己的主观猜测。在孕妇和发廊女两则报道的文字稿中,参与采写的几位记者基本上是在进行客观报道。在对死因问题上,记者们都并未自己作推断,而是采用客观报道的通常做法援引不同消息来源的话,以示客观。但遗憾的是,制作仿真图的编辑却显然缺乏客观报道的专业意识,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再外露不过的“视觉化的媒体意见” 。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注释:颜开云:新闻仿真图:别具魅力的版面语言 ,见湖南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