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闻媒体主体意识的回归2010 年 6 月 21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4 小时栏目”报道江西水灾,主持人现场电话连线江西防汛办公室负责人,请他介绍当地的灾情。这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多次提及各级领导的“重要指示”,主持人两次打断采访对象的发言,并且明确告诉他“我只想知道下游百姓的情况” 。 节目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采访对象的发言,被称为“官腔浓厚” 。甚至有公民发起“人肉搜索”,希望公众了解这位官员更多的信息。 在重大灾情面前,不是向记者介绍受灾居民的情况,而是反复强调各级领导的指示,这是一种“官本位”的下意识表现,也是我国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本色演出”
2、 。 不少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啧啧称赞,认为主持人打断采访对象的话,非但不是缺乏礼貌的表现,反而充分体现了新闻职业道德风范。过去,新闻记者被称为“传声筒”,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缺乏主体意识,任由政府官员自由发言。现在,终于有记者敢于打断采访对象的官话,要求采访对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说明新闻记者已经有了主体意识,不再满足于扮演“喉舌”的角色。 新闻记者不是官员的仇敌,新闻记者也不是没事找事者。新闻记者是事实真相的探索者,新闻记者是复杂社会关系的分析判断者。过去人们错2误地以为,坚持新闻媒体的正确导向,就是要求新闻记者丧失自己的立场,被动地扮演传声筒的角色。在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新闻记者
3、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独特的社会地位和责任,自觉地探索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专业主义者。 新闻记者用自己的视角观察问题,不是与执政者对着干;新闻记者遵循新闻规律采访报道,也不是给执政者添麻烦。新闻媒体必须把官方的宣传语言“翻译”成为新闻语言,因为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能让公众喜闻乐见。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有些情况下,不得不打断政府官员连篇累牍的“政治性”语言。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之所以受到称赞,就是因为他敢于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破解了传统的思维定势,要求政府官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做与其说是职业素养的表现,不如说是政治勇气的体现。任何负责任的新
4、闻记者都应该意识到,灾难面前,必须把群众的安危放在最前面。假如把采访报道变成了政治家的现场报告,或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容许政府官员长篇大论,那么,从表面上来看新闻报道是真实的,但是,放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就变成虚假的。 这一活生生的案例,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要想使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记者必须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与采访对象区别开来,把自己的责任和判断倾注到采访报道之中,在关键时刻敢于打断官话套话,向公众提供最真实的信息;第二,在传统思维定势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新闻记者必须谨慎地使用自己的选择权,选择那些可以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采访对象。在新闻记者无法独立选择采访对象的情况下,新
5、闻记3者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害怕因此而承担政治责任。当年格鲁吉亚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一些新闻媒体主持人就有意识地选择采访对象,借助于他们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这样做有时会弄巧成拙,但是,它从一个侧面说明西方媒体善于使用自己的新闻选择权,在选择采访对象的过程中巧妙地灌注自己的观点。第三,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平衡性的原则,通过反映各方面的意见,从而把事件立体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新闻记者习惯于主题先行,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采访对象,这样做往往会以偏概全。新闻记者在选择采访对象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多元化的新闻价值需求,尽可能地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向观众呈现出
6、不同的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有比较、鉴别的余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采访报道具有立体感。不要害怕采访对象表达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不要害怕采访对象滥用自己的表达权,因为新闻记者掌握着话筒,拥有采访报道的主导权。如果采访对象借助于采访的机会试图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者,使用假大空的语言浪费新闻记者的时间,那么,新闻记者可以通过关闭话筒以转移公众的视线。 就这一新闻采访案例而言,也有一些评论者认为,新闻记者既然已经选择了采访对象,就应该让他把话说完,公开打断采访对象谈话,是一种不尊重采访对象的失礼表现。笔者认为这样的批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新闻记者采访的不是普通公民,而是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官员,如果把新闻采访变成了官员的工作报告,或者允许政府官员继续荒腔走板,那么就会浪费新闻媒体的资源,损害公众的知情权。所以,笔者主张记者对普通的采访对象应该礼貌有加,但是,对于公众人物应当严加防范,防止他们把新4闻媒体这一社会公器变成个人的工具,禁止他们利用新闻媒体传播不必要的信息。 (作者系湖北省法学会传播法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