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3481990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19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oc

1、1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增强民族认同,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所谓民族认同,就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主要包括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民族身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的认同。民族节日是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一、促进民族身份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 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合而成的大家庭。虽然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民俗习惯,但这些民族从整体上来说,其所传承的文化内容是一致的,并形成了一些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这就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都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即每年举办一次,通过年复一年对这种传统节日的重复和强调,就会使其沉积于每一个民族成员的心中,最终成为内蕴于民族成员心中的一种身份认同。中国传统节日像一剂强有力的粘合剂,以其特有的内涵和魅力凝结着整个中华民族。 2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节日,不仅历史

3、悠久,习俗丰富多彩,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春节期间,通过扫尘、祭灶、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走亲访友等活动,大街小巷到处充满着祥和喜庆的气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每到春节,无论回家的路途多么遥远,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大年三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贴春联、包饺子、守岁,温馨和谐,其乐融融。通过欢度春节,人们在心理认知上确证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 5

4、6 个民族共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和传承,促进了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最广泛地凝聚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二、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浓缩形式。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影响力。我国学者白庚胜认为, “在精神深处,最根本的东西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节日相当重要。 ”1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方面有着

5、独特的作用。 3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合家团圆有着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利用春节走亲访友、互送祝福,可以融洽关系、增进感情。贴春联、放鞭炮是春节习俗的重要活动,在喜庆热烈的气氛里,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此外,还有栩栩如生的年画、剪纸、富有意味的倒贴福字、热闹的庙会以及丰富多彩的舞龙舞狮等活动,都彰显着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纳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过春节能使中国人具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存在,感受到中华文化血脉的流动。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孝文化内涵。每逢春节,远在他乡的子女都会提前赶回家与父母

6、团聚,吃年夜饭、拜年、送祝福等;中秋节时与家人一起望月、赏月、吃月饼,陪父母聊天;清明节扫墓祭祖,不仅寄托了对已故亲人的追忆和思念,更是一种对孝文化的深刻表达。这些传统节日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的文化特征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是对孝文化的生动诠释和展现。 中国传统节日还蕴含着富有民族特色的食俗文化。食俗不仅是庆祝佳节时的物质享受,更是一场文化盛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和憧憬。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饺子形似元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包饺子时把硬币、糖、花生等包进馅里,吃到硬币意味着“来年发大财” ,吃到糖

7、意味着生活、爱情甜甜蜜蜜,吃到花生意味着健康长寿(花生素有“长生果”之4称) 。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做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这些都寄托了对日后美好生活的祈望。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能够使人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感知我国的民族文化,还能够深刻认识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三、促进民族精神认同,弘扬中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主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

8、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加强各族人民对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对维系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黏合剂,传递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清明节相传成俗,每到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以寄托对祖先的怀念和追思,同时不忘弘扬介子推赤诚无私的爱国之情和刚正节气,传递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端午节是对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生命谱写的爱国主义乐章精神的宣扬。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9、相比其它传统节日所表达的吉祥、祭祖、团圆5等节日主题,端午节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爱国情怀,生动展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在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中也可以看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牵挂。中国传统节日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每逢佳节到来时,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正是这些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不断唤起人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刻记忆和责任感,维系了民族感

10、情的稳定和持久,增强了祖国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功能。 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他还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2我们一定要切实传承好中国传统节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节日对促进民族认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功能。参考文献: 61张英,陈军吉.传统节日事关文化安全N.北方新报,2008-02-21(41). 2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石书臣,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李敏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