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49KB ,
资源ID:3484859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48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doc

1、1“江南丝竹”概念及研究述评摘要:“丝竹” 、 “丝竹乐” 、 “江南丝竹”等名称和概念,一直存在着习惯性相互指代、相互指认的现象。对这些不同的称谓和概念从内涵上予以厘清,同时做出比较规范的概念界定,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衍生、发展所经历过的漫长旅程和继承演变规律,有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丝竹乐器、丝竹音乐以及江南丝竹的一系列相关讨论和研究。另外,本文还对迄今所见研究江南丝竹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学术评估,进而提出需要作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的若干相关课题。 关键词:丝竹;丝竹乐;江南丝竹;乐种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江南丝竹是 20 世纪 50 年代被命名的一

2、种器乐合奏类型。早在 20 世纪之初,这一被称为“丝竹”的民族器乐演奏样式就在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地区名声鹊起,其后影响便遍及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民族乐队、乐团的组建,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多数都是在演奏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之类曲目的乐队组合范式基础上起步来进行各自不同样式的改革和试验的,因此可以毫不过分地说,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各种民族乐队样式的组建和多数民族器乐作品2的创作,都曾不同程度的接受了江南丝竹乐队编制及其音乐作品演奏的影响,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江南丝竹乐队编制和曲目作品编创的影子。北京、上海一些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乐团中的民族乐队(或称“民族

3、管弦乐队” ) ,就其乐队建设的核心编制而论,在其后的六七十年代不过就是“江南丝竹”乐队的扩大和充实增加丝竹乐器件数和品种,再加入“粗吹”代表乐器唢呐和更多打击乐器而已。 然而中国丝竹乐传统,却由来久矣。就其历史渊源来说, “江南丝竹”作为一个地方性乐种,也只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丝竹乐”类型的一种地域化样式延续。而它所归属的“丝竹乐”类型,有时又常常被人们泛称为“丝竹” 。 “江南丝竹”作为一个地域化样式,有时也常常被人们简称为“丝竹”和“丝竹乐” 。总之, “丝竹” 、 “丝竹乐” 、 “江南丝竹”等名称和概念,一直存在着某种习惯性的相互指代、相互指认的现象。因此,在这里似有必要对这些不同的称

4、谓和概念,首先在基本认识上略做规范,在理论上予以厘清,并做必要的概念界定,这将有助于我们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中国民族器乐衍生、发展所经历过的漫长旅程和继承演变规律,有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关于中国丝竹乐器、丝竹音乐以及江南丝竹的一系列相关讨论和研究。 一、丝竹、丝竹乐和江南丝竹 1.丝竹 “丝竹”之名,最早见于先秦典藉。 礼记?乐记第九称: 3“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注:参见周礼?仪礼?礼记 ,陈戌国点校本,岳麓书社,1989 年版,第 429 页。) 这里所称“丝竹” ,是与“金石”类乐器相并列的“丝”类和“竹”类两型乐器的指代,故其后言“乐之器也” 。 周代乐器,已有“八音”之分,即周礼?

5、春官所说“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 、 “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注:参见周礼?仪礼?礼记 ,陈戌国点校本,岳麓书社,1989 年版,第 64 页。)的八类乐器。然而这八类乐器在周代宫廷和贵族音乐生活中使用时,地位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平等的,其中有的乐器在乐队中是“核心” ,使用时居于“中心”地位,其它乐器就是“非中心” ,便居于“次席” 。这是由于先秦时期乐器和乐队编制具有突出的社会阶层等级和礼仪内涵,乐器和乐队编制往往便是使用主人地位和权势象征的社会功能使然。对此,过去人们在先秦乐器的研究中注意更多的往往是其中的一个“核心” ,这就是“金石之乐”的以

6、“金”类和“石”类乐器为核心的现象,对其它类型的乐器演奏编制是否还另有“核心”则关注不多。然而这样的以某类乐器为“核心”的乐队,在先秦时期却真还另有一个,它就是“丝竹之乐”中的以“丝”类和“竹”类乐器为中心的事实。 从乐器使用和乐队编制角度说, “金石之乐”和“丝竹之乐”是两种编制不同、使用于不同生活环境和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乐队规范,也可以说它们的社会功能和艺术表现一个是“主外” ,一个是“主内”:即前4者是一种以金石类乐器为中心的礼仪、祭祀性乐队,主要用于公开的重大、行政公务性“国礼”场面;后者则是以丝竹类乐器为中心的娱乐、燕享性乐队,主要用于私密的休闲、内室娱乐性宴会场合。这就是周代文献之

7、所以要将“金石”与“丝竹”并称,并以“金石丝竹”之名来代表所有各种乐器的礼乐制度方面原因。 “金石”乐器,以钟、编钟、磬、编磬为主,这些乐器在相关乐队中居于主要席位,即所谓“礼乐重器”是也;“丝竹”乐器,以琴、瑟、竽、箫(排箫)为主,这些乐器在相关乐队中居于主要席位,与“礼乐重器”相对而言,就属于“娱乐主器”了。 “娱乐” ,就是娱悦人之身心,也可以说就是“乐心” ,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阐述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 (注:参见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7 页。)的见解,其含意即与此通合。战国曾侯乙墓发掘时,所显古乐器(注:参见随

8、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著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载于文物 ,1979 年第 7 期。)分组埋葬的礼俗,即完全证实了此点:各类乐器以“金石”和“丝竹”为“中心”划分为两组,分别置放在两个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墓室中室和东室内。中室乐器为编钟、编磬、健鼓、排箫、?、笙、瑟等,此明显是以金石乐器为主位的大型乐队;东室乐器为笙、瑟、五弦琴、十弦琴、小鼓等,此明显是一个以“丝竹”乐器为主位的小型乐队。 ?P 子?外篇骈拇第八说: “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 ” 这里所谓“丝竹”之名,已成为所奏音乐的指代,其言语所指,即5为丝竹之声或丝竹之音。丝竹乐器种类多样,各有不同形制和不同发音原理,故而即各有不

9、同音乐性能和演奏方法,但所奏音乐却都要与相关“律制” 、 “编制”吻合,要奏出规范的、符合“六律六吕”构成规律的“黄钟大吕”之声来,这就是丝竹音乐了。 吕氏春秋?侈乐又称: “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Y。 ” (注:参见吕氏春秋?淮南子 ,杨坚点校本,岳麓书社,1989 年版,第 31 页。) 这里被视为“噪音”的“丝竹之声”与“歌舞”并列,所指则是一种与“金石之乐”音乐类型相对的常与歌舞相伴而奏的丝竹音乐类型,这种音乐类型的具体所指就是以上所述后宫内室和士大夫阶层休闲时刻常用的“竽瑟之乐” ,可以说这是与墨子?三辩所谓“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 (注:参见文化部艺术研究

10、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4 页。)的音乐类型相通的一种表述。 由此可见, “丝竹”一词自古以来所包含的内容甚广,一般所用实非仅是一种音乐形态的专称。故而词源立“丝竹”条目时,在释文中指出此词出于周代文献之后,即言它是“音乐”的泛称。 作为泛称来指代“音乐”的“丝竹”一词,在先秦之后的各代文献中一直沿用,至今仍时有所见。即使是本书所论乐种专称“江南丝竹” ,在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也未见有在“丝竹”前再冠“江南”两字而成为一个器乐种类专称的情况。 由于泛称使用的“丝竹” ,包容了相关多种丝竹音乐形态内容,它一6般不能概括和专指某种具体的“丝

11、竹”音乐形态和种类,故而在当代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相对于其它早已使用的器乐类型专称,便有了专指其音乐类型的“丝竹乐”称呼和相关分类。 “丝竹乐” ,即成为当代传统音乐研究中丝竹乐器合奏样式的一种器乐类型专称。 因此,可以说“丝竹乐”之名,实出于当代传统器乐演奏和相关音乐理论研究实践。 2.丝竹乐 自汉代出现“鼓吹乐”名称、具体出现不用丝竹乐器而只用吹奏乐器与打击乐器组合演奏的“鼓吹乐”类型以来,与之相对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类的丝竹乐器组合演奏类型,在近现代的传统音乐理论界即被视之为是“丝竹乐”了。如果说汉唐时期的“丝竹乐”类型,除魏晋时期“清商乐”系统的“但曲”之外,大多数仍还是

12、吕氏春秋?侈乐所说与歌舞结合的“丝竹歌舞之声”的话,那么入宋之后,不依附于其它音乐形式的纯粹“丝竹乐”类型,已有了“清乐” 、 “细乐” 、“小乐器”之类多种样式的显现和区分,此即耐得翁都城纪胜所述三种“丝竹乐”类型: “细乐,比之教坊大乐则不用大鼓、杖鼓、羯鼓、头管、琵琶、筝也,每以箫管、笙、秦、筚篥、嵇琴、方响之类合动” 。 “小乐器,只一二人合动也,如双韵合阮咸、嵇琴合箫管、?琴合葫芦琴,单拨十四弦、吹赚动鼓板、渤海乐、一拍子,至于拍番子、敲水盏、锣板和鼓儿,皆是也。 ” 7“清乐,比马后乐加方响、笙、笛,用小提鼓,其声音亦清细也。 ” 元明时期,随着杂剧艺术的鼎盛和南北曲演唱的盛行,从

13、“丝竹乐”中又派生出了一种只用丝弦类乐器组合演奏和伴奏歌唱与戏曲说唱的“弦索乐”样式。 与“丝竹”之名一样, “弦索”之名作为一个音乐术语和概念,也不是一种有明确界定的专称。有时它专指一种弦乐器,有时它又统称多种不同形制的弦乐器,有时它亦指多种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如戏曲家李渔(16111679)在闲情偶寄中针对当时所见弦乐器之说: “有琵琶、弦索、提琴三种。弦索之形,较琵琶为瘦小。 ” 这里的“弦索” ,与琵琶、提琴两种乐器并列,显然是一种弦乐器的专称。再如李开元(15011568)词谑中针对“弦索”之说: “弦索不唯有助歌唱,正所以约之,使轻重疾徐不臻差错耳。琵琶有河南张雄、凤阳高朝玉、曹州安

14、廷振、赵州何七;三弦则曹县伍凤喈、毫州韩七、凤阳钟秀之;长于筝者,则有兖府周卿、汴梁常礼、归德府林经。 ” 这里所谓“弦索” ,则包含了琵琶、三弦、筝等多种弦乐器,可见此“弦索”又是多种弦乐器的统称。而迄今所见最早一套标明为“弦索”的清代器乐曲谱弦索十三套 ,因专指用弦乐器演奏的乐曲,这里所谓“弦索”也是一种器乐合奏音乐类型的称呼。 这种器乐合奏音乐类型与“丝竹乐”等器乐合奏音乐类型并列,在近现的器乐演奏实践和器乐理论研究领域中,即称为“弦索乐”或“丝8弦乐” 。加之“鼓吹乐”宋元以来派生出的纯用打击乐器的“锣鼓乐” 、鼓吹乐与丝竹乐合流产生的“丝竹锣鼓乐” ,故而从乐器种类的组合内容来考虑,

15、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器乐合奏类型的各种复杂、多样化的地域性品种,实际上即可以分别归属为两大系统、五种类型: “鼓吹乐”系统的两种类型:鼓吹乐和“锣鼓乐” (亦称“清锣鼓” ) ;“丝竹乐”系统的两种类型:“丝竹乐”和“弦索乐” (亦称“丝弦乐” ) ; 鼓吹乐与丝竹乐的合流类型:“丝竹锣鼓乐” (亦称“吹打乐” ) 。 此两个系统、五种传统器乐合奏类型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图表 1: 据此, “丝竹乐”即可以明晰地被概述为是与中国鼓吹乐类型相并列的一种主要由丝竹乐器组合演奏的系统和民族器乐合奏类型。 明清以来,中国“丝竹乐”合奏样式,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流传,只是因为受到生存地区本

16、土文化的浸染和培育,各地“丝竹乐”样式在乐器品种、演奏风格、流行阶层、使用场合、曲目构成等诸方面,都显示出各有其不同的地域文化风采和特点,流向其它文化地区并产生放射性影响的程度亦强弱有别、各不相同。其中已明确显示出已经类型化的丝竹乐样式,除江浙一带的“清乐” 、 “细乐” 、 “丝竹”(至清末民初即形成乐种“江南丝竹” )之外,还有流传于“四川等六省”的一种“清音” ,流传于云南昆明、大理、丽江、保山和四川西南边界等9地汉族和少数民族中的洞经音乐和“百夷乐”中的“大百夷乐”和“缅乐” ,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地区的白沙细乐,在清宫中保留的原蒙古察哈尔“汗帐”宴享、娱乐所用丝竹乐“番乐合奏”等。

17、如前所述,由江浙地区“清乐” 、 “细乐” 、 “丝竹”发展而来“江南丝竹” ,作为中国“丝竹乐”类型中的一个地域化品种代表,当是近现代时期影响最为深远、传播最为宽泛的丝竹乐品种之一。 3.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之称,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此之前,乐界和文人乐社成员一般称这一音乐样式为“丝竹” ,环太湖地区民间有的也称为“丝竹” ,有的则称为“细乐”或“细乐十番。如武进阳湖县合志 、仪征婚葬礼俗记等史志材料记: “婚日,冰人先往,士绅家具仪仗、彩?、鼓吹、丝竹。 ”(注:参见武进、阳湖县合志 (民国十六年凝晖堂铅印本) ,胡朴安辑中华全国风俗志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8、 493 页。) “男家花轿迎娶鼓吹外,又有细乐十番,谓之清音?P 街 。 ”(注:参见胡朴安辑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仪征婚葬礼俗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90 页。) 20 世纪 50 年代初,汇聚于上海的民乐界人士,针对集中于苏南、上海、浙北环太湖地区内早以流行的以演奏“八大名曲”和部分古典名曲为代表曲目的民间和专业的丝竹乐样式,过去没有统一能概括这一地域丝竹乐特定音乐风格的称谓,而在泛称的“丝竹”之前冠以“江南”之名,使之成为一种可以与其它地区丝竹乐种类(例如“广东音乐” )相区10别的地域性丝竹乐品种专称“江南丝竹” 。因此, “江南丝竹”称谓中的“江南” ,并非是广义

19、的广大“长江中下游之南”地区指代,而是狭义的“长江中下游之南”地区“最下游”的环太湖地域表示,所指也就是当下通常所说的“长三角”地区或“沪宁杭”地区。 由此, “丝竹” 、 “丝竹乐”和“江南丝竹”之称的含意和相互关系,大体可以用下述图表予以廓清: 图表 2: 这一图表显示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就是:“丝竹”是一种多义性、泛称性概念,也可以指代丝竹乐器、丝竹音乐和丝竹音乐合奏类型。丝竹音乐中的合奏类型,即称为“丝竹乐” ,而“江南丝竹”则只是“丝竹乐” (合奏类型)中的一个品种。 二、江南丝竹研究述评 关于江南丝竹音乐的指南性、品赏性介绍和曲谱整理收集,以“丝竹”之名作题者,始见于 20 世纪初。迄今所知最早的丝竹乐曲谱集,为浙江嘉兴吴澄甫辑(1887 年序) 、刊于光绪三十年(1904)的丝竹小谱(工尺谱)两卷,下卷收有江南丝竹三六 (原题梅花三弄 、四合如意 、 老八板 、 花八板等名曲。其它较早的还有传世抄本1909 年的四合工册 、1910 年的宜兴丝弦(注:同上。)、祝湘石编于 1924 年的中国丝竹指南等。当然,这些曲谱集和一般性介绍著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