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6.50KB ,
资源ID:348728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72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奥巴马胜选:“网根”民主时代的到来?.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奥巴马胜选:“网根”民主时代的到来?.doc

1、1奥巴马胜选:“网根”民主时代的到来?2008 年 11 月 4 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 44 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从他们微薄的积蓄中,掏出 5 元 10 元或 20 元钱,来支持我们的事业。 ”据统计,竞选期间,有300 万人为奥巴马捐款,捐款总额达 6 亿多美元。这其中相当数目是来自网上的小额捐助。 利

2、用互联网竞选,不是奥巴马首创,也不是他的独门暗器。在 200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前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靠互联网筹资的成功,已有先例。即使本次竞选,通过 Youtube 发布视频竞选节目,也是麦凯恩在先。奥巴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比别人走得更深更远,对网民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诚信,从而使他在竞选的 21 个月期间,在网上聚集了人气,调动了热情,赢得了“网根” 。 “网根”(netroots)一词与草根同源。公民社会的基层组织,向来称为草根组织。而在互联网时代,活跃于网络的新生代,被冠之以新的名称“网根。 ”他们建网上社区,写博客,制作视频,每隔两分钟就察看一下自己的

3、Facebook。他们生活在网络中。尽管美国的网络普及率2很高,但网上活跃人群,尤其是 Facebook 这样的社会网,仍以年轻人居多。要争取年轻人的选票,必须“打人”他们的网络。 然而美国政界却有一句警世名言:你告诉我谁想靠青年选票获选,我就告诉你谁会落选。意思是说,别指望年轻人会去投票。美国于 1971年把投票人的年龄从 21 岁降到 18 岁。在 1972 年到 2000 年之间的总统大选中,18 岁至 24 岁年龄段投票人的投票率下降了 16,从 1972 年的52跌落到 2000 年的 36。2004 年首次有所回升,达到 47。到 2008年,终于恢复到 1972 年的 52的水平

4、。另据 2008 年大选后对青年投票人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有 50的受访者投了奥巴马的票,只有 30投了麦凯恩的票。 由此看来,奥巴马的竞选,颠覆了美国政治上的一个真理。在他的动员下,青年投票了!这一成功,无疑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共和党和小布什的不满。但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与年轻人达到了沟通,在他们中间唤醒了失落已久的理想主义精神。 70 年代初期以来,青年投票率的持续下降,说明在经历了 60 年代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之后,美国社会走向了保守。以 60 年代的青年文化为基础的美国左翼文化和政治趋于衰落,年轻一代逐渐疏离于政治。1992

5、 年克林顿竞选时,曾经给青年人带来鼓舞,当年的青年投票率是 1972 年到 2000 年 18 年间唯一一次呈上升趋势。 近年,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左翼力量的衰落和民主党的几番败选,是因为左翼力量丧失了政治热情。从民主党到支持民主党的公民社会,3在组织上和行动上都缺乏激情和理想。他们常常用冷冰冰的,技术性的语言,去宣传政治主张和行动方案,起不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反而是保守的右翼,包括共和党和很多基层宗教组织,搞起政治来激情之澎湃近乎痴狂,颇能鼓动人心。其所向披靡之势,被美国著名的左翼知识分子,60 年代的学运和反战领袖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比喻成“推土机。 ”吉特林在 2007 年

6、秋出版的推土机与大帐篷:盲目的共和党,软弱的民主党及美国政治的复苏一书中,指出各类左翼运动之间缺少团结,致使民主党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呼吁民主党通过博客等新媒体手段,调动“网根” ,重建基层左翼力量。也有分析家提出,民主党必须改变其缺乏激情的政治风格,用饱满的热情和自信,发出振奋人心的声音,从感情上打动人心。 奥巴马显然看到了美国民主党和左翼文化的症结所在。他打着“改变美国”的旗帜,把竞选活动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发现和文化认同的社会运动。一方面,他施展其颇具煽动力的演说才能,以雄辩打动听众。在这一点上,他大大超出败给小布什的民主党前两届候选人戈尔和凯利,也远胜于他的竞选对手麦凯恩。同时

7、,奥巴马也充分认识到“网根”的力量。他首创在总统竞选班子里设立网络媒体办公室,并聘请 Facebook 的合伙创建大休斯(chris Hughes),为其网络竞选策略出谋划策。于是,奥巴马和他的竞选班子,通过网站、Youtube 视频、电子邮件组、短信和网上社区等多种新媒体渠道,上演了一场全方位的,互动参与式的网上竞选狂欢。 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的电子邮件组收集了 1300 万个邮址。从42007 年 2 月 10 日他正式参选,到选举获胜的 21 个月内,他的竞选班子通过电子邮件组,发出了 10 亿封邮件。除了办自己的网站,奥巴马还加入了 15 个网上社区,在这些社区里拥有 500 万个支

8、持者。仅在Facebook,他就有 320 万个支持者。整个竞选期间,他在 Youtube 上发布了的近两千个视频竞选节目,总收看时间长达 1400 万小时。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对于奥巴马所要争取的选民来说,他上Youtube 视频,加入网络社区,建 Facebook 社群,体现了他的以变为本的竞选口号,表现出一种新的政治风格。这种政治风格的核心,是互动和沟通。是让选民通过互动和参与,发现和重塑自我,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的体验。 这也正是互联网文化的风格。Web 2.0 时代的网络媒体的核心功能,是社会生产,是让消费者同时成为生产者和创造者。试想没有网民的发贴,看贴和回贴,哪来的互联网文化

9、。在奥巴马的网络竞选中,互联网所特有的社会生产功能,给选民提供了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他们本来已经生活在网络中。网络是他们天然的世界。但奥巴马其实也是年轻人。他不仅在年龄上比麦凯恩更接近于网络社区里的年轻人。他的竞选口号,其实就是年轻人的口号。他说要“改变美国” ,说“我们能做到!”这种乐观和自信,正是青年人的精神。所以,当他和他的年轻的支持者们全方位地进入网络世界的时候,新时代所呼唤的理想主义就诞生了。青年网民们不仅开始在自己的社区里谈论政治,而且他们自建网站,写博客,上 Facebook,做视频,传短信。枯燥无味的政治竞选,因此变成了乐趣横生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创作活动。这种互

10、动式的5新风格,与小布什的傲慢无知和顽冥不化形成鲜明对照。而那位不会用电脑,不看电子邮件的竞选对手麦凯恩,在这种风格面前,则显得无可就药地落伍于时代,无法给身处危机之中的美国选民带来憧憬和希望。 奥巴马动员了“网根” ,不仅争取了青年选票。更重要的,是“网根”动员起来后,又自愿地在网上网下展开了多方位的拉票活动,成为奥巴马竞选的集团军。据统计,奥巴马的个人网站 MyBarackO,有两百万个注册用户。仅靠这一个网站,就组织了 20 万次网下的竞选活动,组建了 3.5 万个志愿者群。 所以奥巴马的胜选,要感谢“网根”的支持和网络的力量。这并不是说,网络是他的救世主。他的胜选也是时代的机缘。奥巴马

11、出现在美国政治文化陷于危机的年代。他以一副全新的面孔,站出来竞选,给美国公众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就在同时,美国青年文化象地火一样,也在悄悄地运行,并从网上开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应该记住这样一个事实:Facebook 2004 年才出现,Youtube 的创建则是近在 2005 年 2 月的事了。整整两年之后的 2007 年 2 月,在 Facebook 和 Youtube 最火热的时候,奥巴马宣布参选。 奥巴马的“网根”民主何以为继?经历了危机的美国政治,能否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真正注入“网根”民主的新风格?竞选狂飙过后,美国广大选民依然热情不减,提出了大量具体的建议,期望奥巴马把网络民主纳入正轨。正在组阁的奥巴马,明确表示要把网络民主发扬光大。不管未来怎样,奥巴马此番胜选,表明美国的草根政治,从此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根”政治时代。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