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阿细人的酒文化与酒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喜酒、好酒、爱酒,甚至还有“嗜酒如命”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区的阿细人,就是这么一个喜酒、好酒、爱酒的古老的民族。阿细人的酒歌和无时不在的酒文化,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创世纪长诗阿细的先基中就有“有酒不想肉,有肉就想酒”的诗句,阿细人好酒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阿细人的酒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魅力。它在振奋精神、和谐关系、传播信息、征战婚聘等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阿细人饮酒非常特别,分别有“吃白酒” 、 “转转酒” 、 “交杯酒”(涅嫫里几都)等饮法,其间还要伴以猜拳酒令、酒歌、酒舞和相关的艺术。 酒,作为劳动成果的再加工产品,在生
2、产力低下、劳动产品十分有限的时代,是一种绝对的奢侈食品,因而成为阿细人节日祭祖敬神中最重要的祭品。 阿细人的酒,是忠贞义情和崇高气节的载体,百姓以酒示好。英雄以酒盟誓,壮士以酒壮行酒的功能不胜枚举。阿细人好酒,但喝的是一种豪气、爽气。阿细人的神话传说很直观地告诫后人:喝酒不是坏事,把握得住,方法得当还能成就大事业,但切莫贪杯误事。 阿细人的酒有糯米酒、高粱酒、小米酒、甘蔗渣酒、苦荞酒、甜荞酒、大麦酒、苞谷酒,用苞谷大麦苦荞等按一定比例酿成的五谷酒,可以医治疾病的泡酒、麻栗子酒、红薯酒,还有用苞谷面捂的甜白酒。写2在羊皮纸上的阿细颂经中说:“吃的十二样,喝的十二样。这甘美的酒,拿来祭祖先;这清凛
3、的酒,拿来敬诸神。 ”这里的“喝”就是“喝酒” 。解放以前,阿细人社会分工不明确,各人酿各人的酒,于是就有了这名目繁多的酒。阿细人不仅有糯米酒、高粱酒、小米酒、五谷酒这样的高度酒,而且还有穷苦人喝的麻栗子酒、红薯酒和用苞谷面(有的拌上少量的大米)捂的甜白酒。 阿细人捂甜白酒不是为了尝鲜,而是把它当作一年之中的重要饮食来重视。为此,阿细人捂甜白酒少则为十几公斤,多的为几百公斤。阿细人捂甜白酒的工序很复杂,唯有能干的主妇才能担任,筛选、脱皮、碾磨、用木甑子蒸,放置簸箕里凉透,然后拌酒药,又置人不会透气的篾箩中压铁后移到灶门口。地上先铺上稻草,再铺上蓑衣,最后铺新鲜的鸡素子枝叶,再支上装着米面的簸箕
4、,上面再覆盖一些鸡素子枝叶,最后用草席包围,用综绳捆紧,忌猪拱狗扒人挪(以免醒酒捂不熟)。等到有浓郁香甜的酒味透出来,才解开草席让甜白酒出箩,随之送一碗给邻居和亲戚品尝。送去的甜白酒要堆尖,要摸圆,表示金山银山。 阿细人的甜白酒都装在高大而口小的土罐中,塞子是用稻草编的圆柱体,最后用灶灰粑粑糊上,供一年四季饮用。 阿细妇女认为,甜白酒是香是甜、是酸是涩,不在于酒药好不好、多不多,而在于手香不香、好不好。阿细人把会捂甜白酒的主妇叫做“香手” ,把捂不出甜白酒的主妇贬做“臭手”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有些阿细妇女拌一次甜白酒只要一颗酒药,不管米面多寡,酒药用量以次数计而不是以米面计,阿细人称之为“
5、仙手” ,说那些米面沾沾“仙气”3就可以捂熟了。 阿细人不仅靠甜白酒解渴提神,而且也用它来敬神祭坟。秋收完毕,每一个阿细家庭都要舀两碗包谷籽交到主持下一年祭龙节(“龙”指“龙树” ,是保佑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丽的女神)祭祀仪式的庄家手里,捂出甜白酒后也不能尝,不论酸甜装罐封口,到过蜜技嫫节那天才开封搅成水酒祭大龙树。于是,口渴的大人喝甜白酒解渴,不会喝高度酒的小孩喝甜白酒助兴。在老毕摩作法的铃声中,他们酒碗高举过顶绕几圈,口中念念有词,还互相淬酒祝福,为家人为朋友祈求蜜技嫫神保佑平安,一起分享那份浓浓的乡情。 在祭龙节祭祀中,有的村寨不论甜白酒是甜是酸,有了就算是给神敬了献了。然而
6、,有的村寨则不然,竟然以酸为佳,并且是越酸越好,他们认为酸酒可以祛风湿,更有利于舒筋活血,同时也意示全寨老小好吃好在,全寨老小无病无痛。 阿细人过清明节不是去“扫墓” ,而是去“祭坟” ,高度酒和甜白酒更是不可或缺的祭品。在那万木葱绿的阳春三月,阿细人的后来人顶着烈日,坐在老祖先的合葬墓(阿细人以合葬为荣)前与先人共餐,他们用高度酒和甜白酒演绎一场“阴间阳间共一时”的真实场面。于是,那称颂祖德的酒歌,惊飞了近处歌唱春天的布谷鸟;那缅怀祖先业绩的酒香,熏飞了盘旋于蓝天上的苍鹰。 祖先灵魂的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阿细人祖先崇拜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此,祖灵已成为阿细人家庭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时不
7、在、无处不有的重要成员之一。因而,在有酒有肉的饭桌上,阿细人不是首4先吃饭菜,而是先端起酒碗,嘴里一边说着“西呃西呃”(祭列祖列宗的意思),一边把酒碗往左耳旁举一下往右耳旁举一下,然后大大地喝一口。 大凡阿细人家,都有一张巨大的供桌。这种特制的供桌长两米、高一米五左右,是阿细人供奉列祖列宗的地方,供桌上的香炉和供碗常年不动,酒碗常盈,酒香常飘,以表阿细人“丰粮要祭祖,丰酒要敬神”的神灵崇拜。更有意思的是,阿细人的酒桶酒罐,装甜白酒的大土罐也放置于供桌的下方,表示与供桌同在,与祖灵同在,以便让祖灵随时感受到酒香,同时也让祖灵看到“我们喝醇酒,我们食美味”的美好生活。在阳光灿烂的阿细跳月的故乡,阿
8、细人有客人必有酒宴,有宴必有酒歌,唱酒歌成为阿细人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民族风俗。有时,为了喝一口酒,阿细人也要唱一首酒歌。阿细人的酒歌原来是毕摩唱的经词,是献给神灵的酒经。在“阿细府祭贺”的祭祀活动中,毕摩不仅在开始要唱酒歌,在即将结束时也要唱酒歌,赞美酒的纯美、赞美酒的飘香,哪怕喝的只有一种酒,也要唱“喝的十二种,吃的十二样” 。阿细人有敬神唱的酒歌,有祭火唱的酒歌,有迎接贵宾唱的酒歌,有亲朋好友相聚唱的酒歌,有自娱自乐的酒歌大凡节庆之时,阿细人有个重要的举措,那就是用酒祭祖敬神敬贵宾唱酒歌。 阿细人的“酒歌”不是借以除困解乏的劳动歌谣,而是劝人饮酒的“将进酒”:“欢迎你,远方的客
9、人来参加阿细祭火盛典,我们火火红红端起酒杯,请你喝上一碗甜蜜的祭火酒,祝你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万5事如意!喝了这碗祭火酒,带回全家欢乐!工作顺利!幸福安康!阿细祭火,永远欢迎你!干!干!” 阿细人不仅要唱酒歌,而且还要跳酒舞。跳酒舞的蹈具就是酒碗、酒罐、酒桶。他们端着酒碗、抱着酒罐、拎着酒桶而舞: “赛罗哩赛、赛罗哩赛,赛罗哩赛、赛罗哩赛,喝祭火的美酒,喝一口美酒赛罗哩赛、赛罗哩赛,赛罗哩赛、赛罗哩赛,干!干!” 这是阿细祭火场上的阿细祭火敬酒歌。阿细小伙子们端着酒碗、抱着酒罐、拎着酒桶一桌一桌地敬。阿细人酒歌的歌词很简单, 简单得似乎不能成其为酒歌,但一旦用他们民族的语言唱出来,那歌词的含义
10、也因之而变得深刻起来了,美丽起来了,这是世界上最最动人的酒歌!这是国际友人马德华(受联合国卫生组织派遣到阿细西山看病的医学专家)所说的“阿细人是一个欢乐的民族”的真正内涵。 阿细人的酒歌都是没有伴奏的齐唱,唯有拍起巴掌、或者敲响牛皮大鼓压节拍。 阿细人的酒歌,内容五花八门, “色彩”缤纷。阿细毕摩有阿细毕摩的酒歌,阿细山寨有阿细山寨的酒歌,弥勒城区的“阿细跳月”协会有自己的酒歌,旅居昆明的“昆阿(阿细)协会”有自己的酒歌,红河州开远市彝族“阿细跳月协会”有自己的酒歌:“亲爱的朋友,我们好久不见了,今日喜相逢,是个好日子,请你喝一口,喝一口” 可邑,一个美丽吉祥的阿细山寨,是一个集中展示彝族文化
11、和生态的旅游之地。可邑人的酒歌唱得更好,他们用酒歌创造出一种热烈激昂6的情绪氛围,他们唱着酒歌追根溯源,唱着酒歌抒发难以言说的情感。在这里,阿细人的酒和阿细人的酒歌有着兴奋剂的特性,很多游客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唱醉了、喝醉了。 阿细酒歌唱了一首又一首,同一首的阿细酒歌唱了一遍又一遍。这边酒意正酣,唱意正浓,那边却点燃了火把节的火把,点燃了火把节的篝火,跳起了欢乐的阿细跳月,把表示圣洁甘甜的酒泼向了篝火,洒向了火把。火把越烧越红,酒香越泼越浓。酒香弥漫,是为净字涤污;篝火熊熊;是为祈福除秽。于是乎,点一只阿细人的火把,舞一场阿细人的阿细跳月,唱一曲阿细人的酒歌,构成了火把节联欢晚会的主题。 酒香依
12、旧弥漫,火把依旧火红,篝火依旧熊熊,酒歌依旧起伏正是这久经不息的酒歌,托起了一个民族不朽的灵魂!正是这浓郁不散的酒香,凝聚了一个民族强大的力量! 于是,阿细人的酒歌在城市里的宾馆酒店里唱,在节日里的羊肉烫锅摊上唱,在冬夜里的火塘边唱,甚至在阿细人的农忙季节里换工吃饭的饭桌上竟然也在唱只要有阿细人的地方,就有阿细人的酒歌,就有阿细人的酒文化。 阿细人的洒歌以“135”为韵律,跟举世著名的“阿细跳月”一脉相承,是同脉同宗。阿细酒歌来自于阿细人的生产和生活,是阿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阿细酒歌的糟粕正逐渐被淡化,留下的,是打上阿细人烙印的熠熠生辉的酒文化。 阿细人的酒歌,也是艺术家灵感降临的催生剂,多少艺术家,就是饮了阿细人的酒后创作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著名的音乐家麦丁先生就7是这方面的代表。 阿细人的酒歌,是熬敷创伤的宝丹。是慰藉心灵的良药:“人生在世上,不要太忧伤。人生如忧伤,枉活在世上。酒碗端起来,酒歌唱起来,如果这样做,会忘记忧伤。来,喝、喝、喝,喝!” 阿细人的酒歌,让大家坐在阿细人的酒的文化史里,德高望重的老毕摩诵着经词,用新鲜的青干栗的叶子,一次又一次地蘸起清冽冽的美酒撒在人们的肩膀上,让人沉浸在漫溢着酒香的祝福的氤氲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