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7KB ,
资源ID:3488052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880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刍议“执法如水”理念在构建和谐司法中的实践与探索.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刍议“执法如水”理念在构建和谐司法中的实践与探索.doc

1、1刍议“执法如水”理念在构建和谐司法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执法如山”是传统理念,其实,当今的执法更应“如水” 。要努力实现司法理念从“执法如山”向“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的转变,使司法治理刚柔相济,实现构建和谐司法的目标。 关键词:执法如水;渊源;实践 中图分类号:D9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100-01 古时有“南山可移,此判无动”1 之说,后来这 8 个字浓缩成了“执法如山” ,说的是执法的铁面;然而,在现代社会,仅有“执法如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执法如水” 。 和谐社会需要司法理念从“执法如山”向“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的

2、转变,使司法治理刚柔相济,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胜败皆明的目标。 一、 “执法如水”理念的渊源和内涵 在我国古汉语中, “法”字写作“?” ,至战国时代,才出现了“?”的简体字“法” 。汉代以后, “?”字逐渐为“法”字所取代。如果从文字学的角度对“法”字进行考察,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解释无疑最值得人们注意。他在说文解字中说:“?” ,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D)去。 ”“?D”,相传是一种善于审判案件2的神兽。 “水”旁在“法”中的意义是“平之如水”的象征,这一解释高度凝聚了秦汉时期人们的传统认识,并深深影响后代中国人的理解。 二、 “执法如水”理念的深化探讨 “执法如

3、水”的“水一般的灵活”绝不是随意摆弄,绝不是橡皮泥任人揉捏,它将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变化而与时俱进、向前发展,象潮流一样向前递进、革新。如何实现逐步树立并深化“执法如水”理念使司法治理更显得刚柔并济,使司法理念从“执法如山”向“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并重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一是公平如水。培根曾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 10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的,就好比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是毁坏了法律,这好比污染了水源.”一部良好的法律需要有良好的执法者.只有公正的实施,才能达到立法者真正的意图.一场精彩的比赛离不开公正的裁判,一次公正的审判需要合格的法官和合法的程序;法律的神

4、圣性,法官的威望离不开执法的公正。作为一名法官,在处理案件、接待当事人上,就要首先在心里端平“一碗水” ,不循私情、不畏权贵、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平等待人、公平断案,真正做到权为民为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是透明如水。在受诉办案过程中,努力作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全程透明化,没有涉及审判秘密和法律规定不允许公开情况的,一律公开,向当事人释明,不搞暗箱操作,不搞暗渡陈仓。让当事人看得明白,看得心服。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一是司法程序和裁判规则公开透明,包括法律法规以及司法机关的各种具体运作规则,尤其是3内部的裁判规则都应当向社会公布。二是立案公开透明,包括公开立案条件和收费标准

5、,建立诉讼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公开审判人员信息。三是庭审公开透明,凡是依法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做到公开审理,实行案件的阳光审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录播和直播有重要影响的案件的庭审实况,将法院的审判活动从法庭延伸到千家万户。四是裁判文书公开透明。主要是强调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让当事人胜得明白、输得服气。 三是清廉如水。以廉洁保公正,这是人民法院自身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建设。建立一支学法有成、清廉如水、执法如山的法官队伍,是人民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组织保障。近年来法官队伍违法违纪逐年减少与审判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生动地说明了清廉如水才能执法如山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四是柔情如水。党的十六届

6、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体现了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作为担负着国家审判职能的法院,应当强调程序化办案、人性化服务。以实现司法为民的要求促社会和谐,努力为发展经济,维护经济秩序,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在严格把关立案、信访、申诉等程序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改进便民措施,继续加大上门立案、信访回访、诉讼费减免审批等服务,开辟便民通道。方便群众诉讼。加大调解力度和诉前财产保全力度,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4五

7、是淡泊如水。法官,一个神圣的称呼。他们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能,代表人民维护法律尊严。他们是法律的守护神,是正义公平的象征。法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审判工作岗位是一个神圣的职位,但同时也是一个平凡的职位,是一个辛苦而烦琐的职位,只有保持平淡的心态,淡泊名利、淡然处之,才能不受困扰,理清矛盾,看清事实,公平断案。要用理想、信念和忠诚铸成不渝的信仰,让孤独和寂寞伴随自已终生。淡泊名利,心静如水,不为财色所动。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固守淡然和超脱,保持着高洁和执著,拒绝诱惑和蒙蔽,牢牢筑起的“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 三、 “执法如水”理念在构建和谐司法中的实践探讨 司法和谐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和

8、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与司法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有一个和谐的司法,司法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作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司法理念, “执法如水”理念应当落实到具体制度的构建上面,才能充分发挥其指导司法实践的功能。 首先,要积极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和环境。没有和谐的诉讼秩序和环境,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司法和谐。审判活动的基本方式是诉讼。诉讼过程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审判活动基本职能的发挥,也是对司法和谐程度的一种检验。要积极创建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与法院之间的和谐关系,切实采取各项措施,推动形成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与法院之间和谐的诉讼氛围。要研究倡导当事人之间的诚信诉讼与文

9、明诉讼,使诉讼及时5顺利完成成为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共同责任。 其次,增强队伍建设能力。队伍建设能力是确保法院审判职能充分发挥的基础和关键。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法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法院各项工作要搞好,关键落在法官的素质上。素质是基础,素质是保证,素质是决定因素。法官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要使每个法官具备先进的司法理念、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高超的审判技能、丰富的社会知识、严格的自律能力,把法官队伍建设成为执法如水、清廉如水、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队伍。 第三,增强审判管理能力。审判管理能力是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要遵循审判工作规律,

10、构建科学规范的法院工作管理机制。要继续完善审判质量和效率评估机制,继续完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继续完善法官考评晋升机制,继续完善行政管理机制,继续完善综合保障机制,使法院审判管理机制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四,完善司法救助制度。1、扩大受助主体。当前受助主体限定于自然人并不大合适,现代民法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平等,平等包括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而不论它们是自然人还是单位 。因此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人、企业等团体组织如果有发不起工资等情况,也能作为诉讼救助的对象。2、关于司法救助费用。在现代法治国家,当事人依法获得司法保护是一项宪法性权利,而保证经济确有困难者也能平等地利用司法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责任。为避免法院因利益的自我相关而怠于实6施司法救助,使司法救助制度有效地运转,发挥其作用,有必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司法救助费用。另外,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多方面筹集资金,以弥补司法救助的资金不足。比如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成立法律服务公司或者各类基金会,还可考虑为一定的弱势群体入残疾人等设立特定的资助项目 2。 1 原文是:“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详见汪少华;“执法如山”历史典故琐读 ,载人民司法2005 年第 2 期。 2 美丹尼尔 S.马宁.美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A.宫晓冰,杨勇.外国法律援助制度简介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132133.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