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6KB ,
资源ID:3490983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90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籍整理中的副词校注问题札记.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籍整理中的副词校注问题札记.doc

1、1古籍整理中的副词校注问题札记中图分类号H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9-0157-02 在古代文献中,不少副词的个别意义、用法“字面普通而义别” ,时代、地域或个人特征明显,出现频率、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不大为人所知,相关的古籍整理也就往往以常义释僻义、以今义释古义,导致错校误注。例如: (1)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虞虢之势正是也。 (韩非子?十过 )陈奇猷校注:“正字当衍, 吕氏春秋无。盖是或作?g,坏为正,校者又以别本增入是字耳。 ”1 (P202) (2)或不晓带神符,行禁戒,思身神,守真一,则止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耳。 (

2、抱朴子内篇?极言 )王明校释:“止原作正 ,明案文义, 正当作止 ,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正皆作止 。今据订正。 ”2 (P250) 按:说文?正部:“正,是也。 ”又:“是,直也。 ”尔雅?释诂下 “董、督,正也”义疏:“考工记?人注:正,直也。 文选?东京赋注:正,中也。 中、正皆是之义也。 ”“端正而不偏倚”是“正”之本义的核心,伴随着“正”的虚化,这一义核在副词义中突2出表现为语义指向的集中单一:除了在时间上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语义上强调某一时间点的一般用法外, “正”可在语气上表示两件事情在时空、数量、状态或条件上的完全吻合,语义上强调凑巧性,相当于“正,恰好” 。如:

3、“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 ”(史记?春申君列传 )也可在范围上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语义上强调某一特定对象,相当于“仅,只” ,如:“然,真人尚正若此,俗人难觉,迷日久,是也。 ”(太平经卷六十七) “我年老耄,正有一子,舍我终亡,悲怜痛毒。 ”(康孟详中本起经 ,4160a4)可见,表示语气恰幸、范围限止也是“正”的固有用法。例(1)中“正”即“正,恰好”义,以车辅喻虞虢,言相互依存之势, “正”于其中强调两者的相似性或可比性,极富表现力,不必据吕氏春秋删。例(2)中“正”即“仅,只”义,后人不明此义而妄改,不足为据。 中本起经例“正有一子”之“正” ,明嘉兴藏作“止”

4、 ,皆可通,也不可据改。 (3)秦始皇读韩非之书,叹曰:“犹独不得此人同时。 ”(论衡?自纪 )黄晖校释:“犹疑涉独字?F 衍。 佚文篇作始皇叹曰:独不得与此人同时。 无犹字。王、崇文本犹作朕 ,非。”3 (P1197) 按:说文?犬部:“犹,?P 属。 ”“犹”本为一种动物,虚词义与此无关。 诗?召南?小星一章“?命不同” ,二章“?命不犹” , 毛传:“犹,若也。 ”集传:“犹,亦同也。 ”有了“如若”义后, “物相若则均,故犹又有均义” (经传释词卷一) ,如左传?襄公十年“犹将退也”杨伯峻注:“犹,今言同样。详见词诠 。 ”“均(等同,3同样) ”义进一步虚化, “犹”获得表总括的“皆

5、,都”义,如:“尚书之官, 易之户中,犹能有益,如何谓之空而无人?” (论衡?艺增 )黄晖校释:“犹,均也。言居官小材,户中具臣,非狂妄者,均有益也。 ” 汉语中限止和总括这一相对意义范畴之间的对立引申比较普遍,4(P58-64) “犹”即为一例。 “犹”表总括的同时也能表限止,相当于“仅,只” ,汉魏六朝例:“冯先生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 ”(史记?孟尝君列传 ) “朝云不归,夕结成阴。离群犹宿,永思长吟。 ”(魏诗?应?报赵淑丽诗 ) “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 ”(梁诗?沈约初春诗 )句中“犹” , 玉台做“独” ,5 (P1649) 可证“犹”“独”同义。到了唐宋, “犹”表范围限

6、止,诗词、笔记中已较多见。5 (P293) 6 (P215) 不明“犹”的“仅,只”义,校勘注译往往致误,如史记 “犹有一剑耳” , 史记注译 (王利器,三秦出版社 1988 年)页 1801、1808 注译:“犹,尚;还” “(冯先生很穷)还有一把剑罢了” 。又如魏诗“离群犹宿”之“犹” , 诗纪云“疑作独” ,5(P382) 皆不确。在我们看来, 论衡?自纪 “犹独不得此人同时”之“犹独” ,不过是同义连言,其中“犹”无由求同于佚文 “独不得与此人同时”而“疑涉独字?F 衍” 。 (4)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 “初不顾谢”

7、 ,苏渊雷、章惠康译为“开始并不回头谢罪” ,耿辛译为“起先并不向刘备道歉” 。8 4(P1970) (5)魏收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宗庙事,引据汉书 ,博士笑曰:“未闻汉书得证经术。 ”收便忿怒,都不复言,取韦玄成传 ,掷之而起。 (颜氏家训?勉学 ) “都不复言” ,吴兆基、武春华译为“双方都不再吭声” 。9 (P107) 按:当人们完全否定某一判断或命题时,往往在否定词前加上极性词以强调否定语气。现代汉语中极量副词“决、根本、丝毫”等比较典型,古汉语中, “初、永、适、?K、都、全、略、绝、殊、了”等涉及时间、范围、程度、语气之极量的单音节副词也有类似的语义、功能,其中“初、都”很有代表性

8、。4 (P76、84) “初、都”与否定词连用,强调彻底否定语气,相当于“根本(不) ,一点也(没有) ”,较早例如:“且甲,齐贫人,及为宦者入事汉,初无补益,乃欲乱吾王家。 ”(汉书?高五王传 ) “如是说菩萨,都不可得见,亦不可知处处,了无所有。”(支谶道行般若经 ,8428a28)例(4)下文并无与“初不顾谢”相照应的叙述, “初不顾谢”意即“根本不回身道歉谢罪” , “初”强调彻底否定,并非时间词“开始”或“起先” 。同样地,例(5) “收便忿恕”(都不复言)也是说明魏收生气后一言不发。 颜氏家训译注 (庄辉明、章义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127 页译为“魏收非常生气,一句话

9、也不再说” ,得其意旨。 “都”不是总括而是加强否定语气。 参考文献 1韩非子新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2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M. 上海:中华书局,1985. 3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90 . 4葛佳才 东汉副词系统研究M 长沙:岳麓书社,2005 5王?A 诗词曲语辞例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6王?A 唐宋笔纪语辞汇释(修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7逯钦立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Z 北京:中华书局,1983 8三国志今注今译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中国古典文化精华?颜氏家训M.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