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3491396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91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枣阳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枣阳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oc

1、1关于枣阳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摘 要:加快基层政府系统中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党中央、适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同时也关系到本地政府能否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实现成功转型。实现枣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各级政府部门履行职能提供服务,为面向公众、系统以及枣阳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信息支持,推进枣阳市集中外网平台及市直部门、乡镇电子政务外网平台的有效变通。 关键词:政府政务;信息化 政务信息化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从而大大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以及公众对政府公共关系和公共

2、服务的期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枣阳市政府系统中信息化发展现状,运用分析政府系统信息化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发展瓶颈,尝试性的探讨加快推动枣阳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枣阳市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枣阳市中国电信、网通、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建成了覆盖全市18 个镇(办、区)的通讯网络。全市广播电视已经形成覆盖城乡的传输网络, 2016 年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完成有限通达的行政2村 283 个,建设完成电视户户通任务 3.2 万户。全市互联网入户 8.5 万户;有线(无线)数字电视用户数 13.8 万户;农村(社区)进

3、行网格化管理已建成信息服务站 585 个。 (二)地方政府信息内网平台商密网 2007 年,枣阳引进了商密网通信系统, 2014 年 6 月全面推广应用了大型综合通用无纸化办公支持系统“商密网”系统。通过该系统,建成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机关统一的高速核心局域网络系统和市、镇(办、区)二级互联的全市机关广域网路系统,作为全市党政机关中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之一。该市信息处理实现了采集、升学、组稿、审批、出版、入库、查询、发送全程无纸化。(三)地方政务外网平台政府网站集群政府网站去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也是政府为公众提供电子化服务的一个窗口 2006 年,该市建成了自己的门户

4、网站中国?枣阳政务网,作为全市党政机关面向公众服务的综合症网站,收集处理大量文字信息,图片、视频信息,并按照网站栏目要求对信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分类添加,该网已经成为宣传枣阳的主窗口,政府联系公众和企业的桥梁和有效途径。目前已建成枣阳市政务网为核心,以 26 个市直部门网站和九个乡镇政府网站为依托的政府网站集群。 二、枣阳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客观存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国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市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化硬件发展方面,3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一些单位和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 “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数据,重建设轻使用”的现象依然存

5、在,具体表现在政府网站空站多、老站多、服务少。 ” 二是信息管理专门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部门内部没有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也没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对信息的采集、审核、发布没有一定的标准,使得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核心的各部门内部信息库五花八门,内容不尽规范。 三是政府公务员的系统化建设观念有待提高。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化建设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更高、更加规范等。因此,更新观念,主动适应电子政务的管理形式,将是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四是缺乏互动,地方特色不鲜明。目前来看,很多政务信息网站缺乏互动,很少考虑到公众反映明显的需要,也没有突显枣阳本土的特殊

6、因素风情,这不利于政府工作的改进,也不利于彰显特色,扩大地区影响力。 五是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政务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网络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问题。从总体上看,枣阳市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考量 (一)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去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枣阳市一向重视政务4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为提供地方信息网络的覆盖率,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通信信息网的基础,广播电视是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集中资源加

7、快进行高速、宽带、大容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传输业务,为电子政务和其他各种信息应用提供通信基础。在顶层规划的基础上,注意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包括网络、软硬件资源,让已有的基建支援继续发挥其功能,同时结合分析不足、补充建设,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所需的基础系统完善。 (二)助推政府改革与信息化建设并驾齐驱 中午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祝福电子化,只涉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的重组和对政府服务的整合,触及政府上上下下。政府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开始生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政效率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管理、保障建设,才能提高应用时效。要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意识,加强部门合作

8、。要按照国家信息化决策,统一部署,加强管理、稳步推进。要打破原有职能不能条块分割的架构,构建公共的政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不同的数据资源,实现跨地域、跨部门的应用平台。要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受理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和协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推进电子总部建设。 (三)提高公务员队伍政务信息化综合素养 政府作为电子政务的主体,要承担政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技术推广及应用,又要面对网上管理这项课题。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公务员队5伍的信息化素质尤为关键。要加强对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应用、培训,有计划的对各级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信息

9、中心及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级体系和奖惩制度,激发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性,继续提高责任意识。 (四)加强与民众互动,彰显本地区特色 要加强政民互动,网站上开辟互动专栏,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投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相关的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公开回复。由于各个基层行政区域在地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基层信息化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比如枣阳是农业大市,在政府网站上就可以突出介绍农副产品加工,推出本地知名农产品、开展农产品、农副加工产品展销会等,突出本地

10、特色的同时,推动本地企业产品销售,服务民生,带动地区发展,一举多得,良性互动。 (五)完善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相关部门要将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进来,最大限度的保护硬件、软件、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二是应充分认识政务信息安全建设,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利用电子政务相关的电子安全技术,做好包括用户身份验证、系统的安全、网络的安全、主机安全、通讯线路的安全等,大力开发应用计算机防病毒技术、计算机安全技术、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技术等。三是要建立一套一整套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特?e 是要将政府内部网和因特网从6物理上隔绝开来,杜绝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保证党政机关的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黑客攻击。 参考文献: 1连樟文.深圳“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经验分享打造信息惠民政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新模式J.求知,2016(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