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50KB ,
资源ID:349175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917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互联网草根的社会价值.doc)为本站会员(99****p)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互联网草根的社会价值.doc

1、1互联网草根的社会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出版了刘向晖博士著互联网草根革命:Web2.0时代的成功方略 ,不乏新颖观点。 观点新颖 作者认为互联网草根革命带来了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该书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剖析,构建了一种新的概念框架,探讨了新的问题。作者试图在传统产业革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解读产业革命的新理论三浪理论,将每次产业革命的过程划分为技术革命、商务革命和草根革命三次浪潮。在此框架下,从技术、商务和社会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作者认为,互联网已经发生了草根革命。 “草根”(grassroots)是从西方引进的一个词,意思是处在地方和基层远离权力中心的民众,

2、该词当形容词用时,即“普通民众参与的,自上而下的”意思。书名互联网草根革命意思是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用户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所推动的社会变革。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西方世界已于 2003年前后进入了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互联网草根革命时期。作者探讨了互联网草根革命时期的关键技术、商务模式以及有关的社会问题,同时分析草根革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对草根革命的前景做出了展望。2作者将草根革命与蒸汽机、铁路、电力、汽车、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革命相提并论,是一种颇有新意的观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是,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科技革命,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二次说认为,

3、第一次科技革命是 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 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20世纪 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 20世纪 40年代。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

4、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 20世纪 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 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作者的草根革命说是对现有理论的一种突破,可以说是自成体系。 剖析深刻 3作者重点从技术、商务模式、社会影响、用户等角度分析了这场草根革命,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试图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释互联网草根革命。互联网草根革命发生的时候,信息革命已经开始了半个多世纪,最初掀起信息革命的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

5、一个角落,此时,新技术早已不再激动人心,原来的高技术已经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常规技术了。但是,技术进步的步伐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相反,不论从性能还是成本的角度去考察,互联网草根革命时期的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信息革命以来的巅峰状态。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再决定上层建筑。将这一观点应用到对产业革命的分析上,就是技术水平决定商务模式,商务模式决定生活方式,但是,作者认为并非技术可以决定一切,因为技术水平也是被决定的,被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也被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所决定,因此,技术、商务、生活构成了一个循环的链条。作者首先在技术这一环节打开链条,研究互联网草

6、根革命浪潮中技术的特征,然后再去探讨互联网草根革命浪潮中的商务模式与生活方式。 作者深入地解剖了互联网草根革命的八大特征。即:面向整个世界的开放性,在草根革命时期,学习和消化吸收已有技术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能力;面向工薪阶层的廉价特性,草根革命时期技术的最大特征就是能以极其低廉的代价大量复制已有的产品;面向市井百姓的易用性,自己动手做的 DIY(do it yourself)运动之所以能风靡全球就是因为此时4的技术已经具备了面向市井百姓的易用性;让人侧目的可见性,高度的可见性对于产品的快速传播非常有利;无处不在的普及性,PC 革命曾经使个人计算机进入到寻常百姓的家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则使人们可

7、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在草根革命时期,产品被普及到了家庭妇女、儿童、老人这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往往比较弱的群体;面向历史遗产的兼容性,草根革命时期的技术是对技术革命和商务革命时期技术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指出草根革命要走向深入,人们就需要联合起来向妨碍草根革命的种种弊端开战。草根革命的发展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终会在曲折中不断前行。互联网草根革命是信息革命的一个光辉的顶点,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互联网草根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下一轮产业革命的技术革命阶段。 草根的不足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美中不足。 首先是是否真正存在所谓的草根革命?或者说是否夸大了草根的社会价值? 草根与精英并非对立或取代关系,而是

8、相互补充、依托关系。例如,在新闻传播领域,博客新闻只是主流的网络新闻、传统媒体的有益补充,并非取代关系。真正的精英与广大的草根民众,在利益上也应该是一致而没有矛盾的。草根的大量存在,固然打破了精英们对话语权的垄断,5但是也造成了海量的信息垃圾。草根们突破了传播中的“把关人”束缚,在带来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效应。 Web2.0 使互联网世界开始分化:1的人制造内容,9的人传播并共用,另 90的人仅仅在消费内容。这意味着,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上网者而言,只是一种获取资讯的方式而己。因此,我们也不能夸大互联网、互联网草根的社会价值。 其次,对草根革命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的研究,尚可以进一步深入

9、。 书中提到草根革命面临的问题,即数字鸿沟、政府管制、过度民主、青少年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是整个互联网、甚至是整个新媒体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草根革命面临的特有问题。在前景展望中,提出了草根革命的终结者是纳米技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迄今为止的研究看,关于纳米技术分为三种概念:第一种,是 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创造的机器一书中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根据这一概念,可以使组合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这种概念的纳米技术还未取得重大进展。第二种概念把纳米技术定位为微加工技术的极限。第三种概念是从生物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显然,纳米技术与新媒

10、体的关联度并不高。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草根革命的成功,也谈到了草根的商务模式、长尾理论、Web 2.0的赢利模式。但是作者并没有为 Myspace等 Web 2.0网站找到理想的经营策略。 播客(视频分享)与博客的发展,共同勾勒出中国 Web2.0发展的主脉。6播客颠覆了被动收视的方式,使用户成为主动参与者,同时又让用户对视听内容和收视时间拥有更大的选择,与博客一样,这也是典型的Web2.0方式。但是,网站单独靠草根赚钱很难,甚至专业博客网站并不清楚自己还能从哪里赚到钱。而在中国,Web 2.0社区网站只能想办法自己养活自己,盈利能力已被视为 Web 2.0社区网站能否生存的标尺。 目前,各种盈利模式的探索陆续浮出水面,而现实却远不能带给众多 Web 2.0创业者更乐观的情绪。无论是精准广告还是植入营销,或者虚拟化身和收费会员制,都只是那些获得巨额风险投资的玩家们才有资本进行尝试。 这不只是作者的难题,而是整个网络界的难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