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摘 要: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象征,且孔孟并尊,建构了儒家文化基本格局。孟子从天与人、主体自由及功能及道义、自我及群体、道德原则及具体境遇、人格理想等多方面为原始儒学做出了多方面引申,并让其进一步系统化。正是从孟子那里,以善的追求为轴心,注重人文价值的强调,追求道德自由,重视群体认同,凸显理性本质,要求人格完善等儒家价值理念有更完备的形式,且逐渐趋向成熟与定型。孟子“性善论”学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思想影响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出生于周烈王四年(即公元前 372 年) ,死于周郝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 289 年) ,邹国人(今山
2、东邹县东南) ,鲁公族孟孙后裔。孟子从王霸之辩、善恶之辩、义利之辨等多方面继承且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得出了“性善论”命题,再将性善说视为道德修养学说与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让先秦儒家性情思想上升至一个高峰,因而他被后人尊称之“亚圣”1。 1.孟子性善论 早在战国时期,人性问题即属于百家争鸣的焦点,孟子驳斥告子主张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提出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皆有食色之性,不过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人有内在道德的知、情、义,此属于人所特有的道德属性。孟子提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2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人也。 ”而这实际就是他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
3、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恻隐、同情的善良本知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所特有的类本质,属于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 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建构在对“四端之心”的肯定基础上,即以“心善”言“性善” ,羞恶、恻隐、是非、辞让均为善的开端,是善的根本体现2。对孟子来说,仁义礼智的善性为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而非由后天形成,人身上有这四种天性萌芽,好似人生下来就有四肢与身体一样。若将这“四端之心”得以扩充,则会像熊熊燃烧的火,像刚涌出的清泉,得以扩充,则能安定天下;若它泯灭,势必连爹娘也无法赡养。因而孟子的“性善”实质即“心善” 。 孟子认为人不可因外物诱惑而失去善心、良心,那样人就丧失了本心、本性,进而失去做人应有的尊
4、严,人伦丧失,就“非人也” ,禽兽也。孟子?告子上中公都子问孟子关于人性的问题,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为善,可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却回答道:“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可见孟子体现的就是“人性善” ,既展现了人与兽的自然属性,又凸显了人与禽兽不同的社会属性。 孟子认为,人均有仁义之心,之所以丧失良心,主要在于不懂得保养。若不加以保养,则会让其失掉。所以,孟子提出“求放心” ,也就是将已失去的良心重新找回。他相当重视后天的修养功夫,以求借助修养,
5、3将先天善端得以扩充。他还说,人与非人的最大区别其实很小,君子保存了,而庶民丢掉了。若尽自身道德本心而行事,则能知晓自身本性为善。认识了解自身本性为善,即“知天”了3。仁义礼智为上天赐给人的本性,充分扩充善心,则能体知该本性,也就可体验到天道。孟子将心、性、天相互统一, “天”为人的善性的终极根据。 2.性善论的评价 2.1 性善论的正面评价 首先,孟子企图从理论方面阐明人性与兽性间的差异,表明人兽同有的自然属性不可称之为人性的道理,并提出人正因有仁义礼智,因而与禽兽不同的社会道德属性,并将其视为人类的本性,这些观点的提出可以说为人类认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孟子同样把“四心”视为人与动物
6、存在差异的主要标志。该观点可说是一种创造性的间接。虽然通过“四心”概括人类共同性不太准确,不过其毕竟为人类所特有的心理与情感,动物根本不存在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所以,立足于人的社会性,站在心理与情感两大视角比较人性与兽性的不同,这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后,性善论为仁政学说的主要理?基础,不仅能够消除人民消极意志,还展现出了关注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劝诫地主阶段强化道德修养与打击地主阶段残暴统治的正面效应,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这些都要给予充分肯定的。 2.2 性善论的负面评价 整体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为一种相对抽象的人性论与唯心主义道德4先验论。孟子之所以将人在某一社会物质生活
7、条件里方可产生的道德观念,视为先天就有的、与生而来的,将被美化了的特定时期与特定阶段的人性理解阐述为共同的人性,本质目的有:其一主要是为封建地主阶段道德伦理观念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其二则是为仁政提供更直观的理论依据。也就不难看出,性善论主要是给封建人伦道德提供理论依据,以求达到巩固与强化地主阶级政权的目的,有着明显的功力主义色彩及实在的阶级内容。 3.性善说与成人之道 3.1 性相近至性本善的过渡:人格境界提升的依据 孟子前,孔子已先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孟子把先天善端看做人的潜能,可视为对孔子“性相近”观念的发挥4。当然,孔子对性相近的内涵并没有做出更多解说,孟子将“性相近”引申为性本
8、善,还对本善的性与功能展开了较详细的诠释,进而对达到理想人格的过程与内在根据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提示。 理想人格培养从某种意义来讲可视为自我的实现:其目标在于让本然的我变成理想的我,但该过程主要表现为主体已有潜能的开发过程。人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展现为人的需求,结合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人除基本的生理需求外,还应有彼此尊重、合群等高层次需求。在追求理想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以需求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人性,构成一种内在出发点或根据。当然,此种出发点或根据并非凝固不变的,当其与内在原则、规范等彼此融合,则慢慢提升成一种新的根据,再为达到理想人格过程提供全新出发点。若完全离开主体的内在根据,如此人格培养则5多
9、多少少存有异己性质,且较难让道德理想在主体内得以真正实现。孟子将善端视为迈入理想人格的源泉,并已关注到这一点。 3.2 成人过程及复性:回归内圣之境 孟子将善端视为成人过程的起点,侧重点最先集中在主体所有的先天可能。却并不代表完全排斥后天涵养过程。孟子曾将善端喻为五谷的种子,认为种子虽拥有成为五谷的可能,却需经历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若不经历成熟的过程,与荑等杂草无异。同样,先天善端仍有待进一步培育。孟子对人格培育与环境关系给予了较多关注。人均有善端,均可能都具有理想的人格,若缺乏这种环境,此种潜能则会受限制。孟子曾将浩然正气引入理想人格内,提出“养气”之说。所谓养气,即培养坚韧不拔的节操品质,这一看法实质即注意到了坚强的品质,良好的人格并非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逆境洗礼,通过锤炼方可形成。 人人均有一颗善“心” ,正因“天之所与我者” ,但或因多种原因,往往“放失”其“心” ,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因而孟子心善论发展成后世宋明心性儒学的直接源头。 参考文献: 1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5.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3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卷一)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4郭齐勇.中国析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