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2.50KB ,
资源ID:349672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967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英语母语语料库教学应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接口.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英语母语语料库教学应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接口.doc

1、1英语母语语料库教学应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接口早在语料库语言学刚刚兴起的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欧洲一批语料库语言学的开创者和语言教育家,如 G. Leech, T. Johns 等,就开始把语料库在语言教学的应用作为语料库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两者是可以向或渗透的综合体。 (何安平, 2004: 45)语料库方法教学应用及相关理论一直是语料库语言学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语料库对几乎所有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都有所启示” (Leech 1997: 9) 。语料库方法的根本优势在于其实证主义的性质,也就是汇集大量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直觉,从而使语言学分析更加客观。(McEnery a

2、nd Wilson 2001: 103)。2. 母语语料库的性质与应用母语语料库指的是汇集人们在使用母语时输出的笔语或口语实例而构成的单语言语料库。不同于母语语言习得语料库和非母语语言习得语料库等单语语料库,英语母语语料库强调语言应用实例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真实语言使用实例,反映自然、常规、真实的语言应用模式。因为通过语料库方法可以挖掘和分析母语使用者的语言知识,在外语教学领域,语料库的优势尤为突出。在教学领域使用英语母语语料库的核心优势有二:其一,如McEnery and Wilson(2001: 103)的陈述, “汇集大量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直觉” ,因而语料既可以用作语言参考或借鉴,也可用作

3、制作输入材料;二是计算机检索技术使在大规模语料库中发现有用的语料成为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虽然语料库方法尚未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得以普及,但研究文献中已介绍很多种语料库应用,以下为几个例子:(1)用于编制教材:由典范语料库生成的词频表,以词语使用频率为标准安排教科书课文。 (2)教师作为语言学研究者调查英语母语语料,进行针对教学内容的语言知识采掘,为教学讲解增加知识量。(3)学习者应用语料检索直接接触语料的“数据驱动学习(Data Driven Learning, DDL) ”活动在自主性学习中能够激发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英语母语语料库教学应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接口解释语料库在外语教学

4、方面的应用潜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建立一个较为细致的二语习得理论接口,揭示语料库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原理。建构该理论接口,下述一系列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1. 有关输入与输出的二语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著名的输入假说和输入假说的争论,其代表人物是提出输出理论的 Swain 和提出输入假说的 Krashen。两个理论体系分别把输入和输出置于语言习得过程的核心地位。以 Krashen 与 VanPatten 等学者为代表的输输入充分说主张语言能力的发展依靠语言输入。Swain 主张输出是语言学习的必要环节。两种理论都是经教学实践验证并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体系,目前普遍认为输入和输

5、出都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过程。对于母语语料库教学应用而言,有关输入与输出的对于何时何处使用语料以及如何使用语料均有重要指导意义。3.1.1.输入假说与注意假说按照 Krashen 的理论,在语言习得机制中,吸收(intake)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吸收是输入(input)的一部分,是能够有效帮助语言习得主体实现习得过程的一部分。Krashen 把吸收解释为被习得主体所理解的输入,并强调了理解的必要性。这也就是所谓“可理解输入”的概念核心。Krashen 提出习得语言的过程很可能是一个通过理解略微超2越当前领悟力的语言材料而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被解读为 i+1 过程的概念:如果习得主体处在句法习得

6、的 i 状态,可以通过理解形式更复杂的 i+1 状态而渐进。此外,根据 Schmidt(1990) 提出的注意假说,由输入转化成吸收, “注意”是必要的过程:学习主体“注意(notice) ”的过程可以在学习主体的语言知识中增加新的语言形式结构。也就是说,有意识地注意语言输出能力和目标语言形式结构之间的差距。学习者在接收输入时“注意”过程发生,学习过程即可向真正的习得转化。此外,Schmidt(2001)指出“注意要求学习者有意识的处理和理解输入” , “尽管有潜意识的领悟,但是没有潜意识的学习” , 强调“注意”的显性心理状态。3.1.2. 输入加工理论VanPatten 的输入加工(inp

7、ut processing)理论是基于 Krashen 输入假说的突破和创新。VanPatten 认同并延用了 Krashen 理论中输入所具备的重要功能,用输入加工来描述输入被理解并与中介语整合时的认知过程。关于这一过程,VanPatten 认为面向语言形式的输入加工教学中, “结构化输入(structured input) ”是重要的方法。结构化输入是经过设计和控制的输入内容,旨在激发学习者在听或读等接受输入的过程中注意某种目标语言结构。此外,在输入处理方面,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 Ellis(2001: 19)的相关解释,输入的特别处理目的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关于某目标结构足量的语例。

8、因此,结构化输入具备以下特点:目标结构的频次高;输入对目标结构提供充分的意义线索;对于理解文本的整体,理解目标结构是必要的。3.1.3. 输出假说Swain 提出,输出除了能提高语言使用的流利度外,还具有注意/触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功能(Swain,1995: 128)。根据 Swain(1995)的解释,在理解语言输入时,学习者可以通过通识知识、语境信息、交际常识等构成的知识图式来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而在输出过程中,学习者不能像在语言理解过程中那样凭借策略来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学习者能够注意到其语言能力和表达要求之间的差距,注意到中介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进语言学习。这就是“注意/触发”

9、功能。另一方面,语言输出具有“假设检验”功能,这个概念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来验证对目的语做出的假设,通过教学或交际反馈来评定输出语段是否成功。 “元语言反思”功能指的是学习者运用语言来思考自己和他人的语言使用、分析语言的形式、结构和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对语言的学习起着中介的作用。3.2. 语言知识理论语言习得过程中人脑中的语言知识形态包括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两者本质上均是人对语言的认识、意识与记忆。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关系以及知识建构的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显性的手段辅助隐性知识

10、的发展,进而实现语言能力的培养。综合二语习得专家 Rod Ellis 的几组详细解释:隐性知识是直觉的知识,其本质正如母语知识。隐性知识包括记忆中的预制语言块和经过归纳与抽象的语言规则。隐性知识是一种无意识状态访存的知识,有待发展成为交际能力,与显性知识有截然不同的认知神经结构。而显性知识是一些经过分析的条目,是可陈述记忆的一部分,有别于语言的运用能力。 (1997: 355-356, 702; 2004: 229)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接口” (Ellis, 1990: 194) ,不存在直接转化的过程。对显性知识建构而言,输入与关于语言规则的讲解是充分的教

11、学手段。而隐性知识培养与语言能力发展要在输入与输出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实现。3(Ellis, 1990: 194; Swain, 1985: 252) 。Ellis(1997:119)归纳的“隐性知识学习过程图示”集众多理论之大成,涉及到输入输出的功能并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提供了解释。图示概括了“输入吸收发展中介语体系输出”学习过程,其中包括语言迁移机制(注意: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特征的注意;比较:将这些特征与其现有中介语进行比较;整合:将这些新的语言输入特征与其中介语进行整合。 )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中短期记忆;长期记忆) 。3.3. 假设检验理论在语料库及语

12、料库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假设检验是学习者在接触、使用语料时的一个重要思维过程和方法,J. Johns 和 Sinclair 等在文献中指出假设检验是使用语料作为标准,在基于频率的定量分析和基于上下文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对始于学习者语言知识和语言直觉的假设进行检验。假设检验这个术语尤其多见于“数据驱动学习”的倡导者 Johns 的文献之中。根据 Johns 的理论,形成假想与检验假想的策略是使用语料进行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 (Johns, 1994: 297)需要澄清的是,在语料库教学应用理论和二语习得相关理论中的“假设检验”是一个多义术语。与在二语习得和语言学习相关,对假设检验做出重要

13、阐释的学者包括Chomsky,Corder,Swain 等。根据 Chomsky 的语言习得机制理论,假设检验是语言习得的固有机能,并且该机能有处理数据、评价假设的能力。Corder 认为语言学习者就是在假设检验的过程中学习,该过程主要是一个错误分析的过程,Swain(1995:128)在输出假说中指出,产生输出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检验语言输出能够被他人理解、能够达成交际目的、语言形式良构等假设。此外,根据上述学者的观点,假设检验是一种隐性的思维过程。在Krashen 评价 Swain 输出假说的文献中对此有所承认。比较上述理论中的“假设检验”与语料库教学应用理论中的同形术语,核心区别在于检验标准

14、。在 Chomsky 有关假设检验的理论中,数据是一个较为广义的范畴,包括交际反馈和输入材料。Swain 与 Corder 的理论强调的检验标准主要是输出的效果、交际反馈。而基于语料的“假设检验”符合语料库语言学的实证方法论本质,其检验标准是语料事实和相关的定性、定量数据。此外,基于语料的假设检验能够成为一种完全显性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可以把基于语料的假设检验定性为一种学习者有意识学习的方法。尽管该思维过程发挥人脑中固有的数据分析能力,但采纳语料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显性心理状态。综合上述理论,均用术语“假设检验”来表示的几种思维过程其实并不冲突,乃至可以互相协作并纳入同一体系。对于外语学习

15、者而言,在中介语语言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语料方法实施假设检验,语料成为一种新的语言参考资源。而且,比起词典等工具书,语料库方法在母语语例数量和知识挖掘效率方面有极大的优势。3.4. 理论接口综述Krashen 的输入假说和 Van Patten 的输入处理教学对语料库的教学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与其应用目的有关,也与其应用方法有关。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语料库是一种建构输入材料的新方法。基于输入方面的理论,语料库可以被用于输入材料的挖掘和制作,并且使用语料库制作输入材料具有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使用语料检索是一种很方便的输入材料挖掘方法。因为能获得大量例子,所以既便

16、于提供足量的语例,又便于从中筛选符合可理解输入标准的语料。这一过程简单、快捷、语料资源丰富,制作输入材料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语料库工具的检索结果是把目标语言结构清晰呈现于前后文的 KWIC(Key Word in Context)格式。KWIC 格式的设计目的是便于定性分析、筛选出包含目标结构和充分语境4的语料片段,也就是所谓“语境共现(concordance) ”。从学习者认知过程看,分析语境共现的过程要求辨认,分类,概括,从而确认反复出现的语言模式,并且与特殊的上下文特征关联起来(Johns, 1991: 4) 。综上所述,通过语料库方法制作的输入材料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浓缩了语义方面的信息

17、和语言形式方面的信息;目标语言结构的高频;目标结构反复出现在稍有差异的语境;格式工整。因此,使用语料库和检索工具制作的输入材料也有易于被学习者吸收的特点,有助于激发从输入转化为吸收的“注意”过程。输出理论对语料库教学应用的指导意义主要在于:输出是外语学习的必要环节,对于注意、假设检验、元语言反思等二语习得过程而言,语料库及语料库方法有其用武之地。首先,语料是语言知识挖掘的一种资源和工具。通过观察语料、识别模式获得语言知识并将其直接用于输出,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输出意识,进而高效地激发隐性语言知识建构。此外,语料的应用,有助于学习者实施假设检验、优化中介语,语料是与交际反馈协作的另一种假设检验数据

18、,而现代语料方法为这种假设检验途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手段。6. 小结在整合了输入、吸收、输出的学习过程中,语料库方法可以在各个环节派上用场,语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扮演输入材料、检验依据等角色。因此,有助于提高语言知识内化的效率、有助于实现通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变迁的习得过程。虽然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不存在明显的接口,基于语料的假设检验、应用语料库方法制作的高效输入材料等手段对于学习者的思维有激发的作用。5参考文献:3 何安平. 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 杨惠中. 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 Biber, D.

19、 Corpus Linguistics(影印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 Chomsky, N.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1965.8 Ellis, R.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0. 9 Ellis, R. Ellis, R. 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

20、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0 Ellis, R.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2 explicit knowledge J. Language Learning. 2004. 54(2). 12 Johns, Tim. Classroom ConcordancingJ.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 (4): 1-16. Birmingham: Centre for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1991.13 Johns, T. From Printout to

21、 Hand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Data-driven LearningC. in Odlin, T. (ed.)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14 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New York: Longman. 1985.15 Leech, G. The state of

22、 art in corpus linguistics C, in Aijmer, K. and Altenberg, B. (eds).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Jan SvartvikA. 8-29. London: Longman,1997。16 McEnery, T., and A. Wilson. Corpus Linguistics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6.17 Richard W. Schmidt (1990). The Role of C

23、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1. Oxford Journals Humanities, Applied Linguistics, Volume 11, Number 2, Pp. 129-15820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C. In S. Gass & C. Madden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

24、e acquisition (pp. 235-256). Cambridge, MA: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5.21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 In G. Cook &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 in honour of H.G. Widdowson (pp. 125-144). Oxford: Oxford Univers

25、ity Press. 1995.22 VanPatten, B. Processing Instruc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commentary M. Mahwah, NJ: Lawrence Earlbaum, 2004.Chomsky, N. (1965), Formal discu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grammar in child language, in Bellugi, U., and Brown, R. (eds.),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Indiana, Purdue Univ

26、ersity Cook, V.J. (1969), The analogy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RAL, 7, 3, 207-216 6Cook, V.J. (1991), The poverty-of-the-stimulus argument and multi-competence,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7, 2, 103-117, Corder, S.P. (1971), Idiosyncratic errors and Error Analysis, IRAL, 9, 2, 147-159. Reprinted in Richards (1974) 11 Hunston, Susan. 2002.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