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016KB ,
资源ID:3497814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4978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调整思路.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调整思路.doc

1、 2005年第 4 期主 办 :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教 务 处 策 划 : 李 志 义 主 编 : 朱 泓 责 任 编 辑 : 张 晓 军 刘 勃 2005年 11月 28日2005年第 2 期主 办 :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教 务 处 策 划 : 李 志 义 主 编 : 姜 文 凤 责 任 编 辑 : 王 晶 华 2005 年 10 月 23 日和谐是一种幸福的感觉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是自然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更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教师教学培训中心愿与各位同仁

2、一道: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诚信友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将和谐作为我们的思维方式,使和谐成为美好的生活旋律。本期导读 快报:以竞赛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 调整思路 精心策划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力 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编者按调整思路 精心策划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尽力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留下了最后的美丽;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社会单位、社会团体的和谐,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和谐就是培养更多高水平、高质量、

3、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教务处的和谐就是教学管理科学、高效,教学管理工作过程愉快、舒畅,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教学工作良性运行,教师教学质量高,学风优良。为了这一目标,教师教学培训中心根据职责特点,进一步调整思路,更好的为教师教学质量保驾护航。一、多方位进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将日常监控与定时监控结合起来本学期初,在制定教学检查工作计划时,针对教学工作特点及目前大家普遍反映学生出勤率低等情况,决定:1. 教学检查由原来的学期初和学期中两次检查,变为每个月初检查一次,检查重点为教学秩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出勤率及学习状态。实施质量监控不仅仅是咨询组专家,还包括院系及学生调研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院系自查、

4、学生调研员调查自己所在课堂的教学情况,填写统一表格,培训中心集中统计数据、整理材料,及时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此种方式,更加详实的掌握了教学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对鼓励、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很有意义。2. 抽查教师教学日历。教学日历是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个别教师不很重视。开学第二周就对教师教学日历进行了抽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又进行了第二次抽查,结果明显好于第一次,有力促进了教学日历的规范管理。3. 对所有的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在上学期检查基础实验基础上,本次对包括专业实验在内的所有实验进行检查,对实验教学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规范了实验教学管理,加强了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二、精

5、心策划,充分发挥院系职能,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系列教学培训工作所谓系列培训,是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针对青年教师总体状况,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法、手段和途径,使培训内容系列化,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如,教学观摩、公开课、讲课竞赛、系列内容的教学培训讲座、各种媒体的培训资料等。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教师教学培训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学期,教师教学培训中心的工作特点是:既策划新的工作,又对已经开展过的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扩大影响,增强效果。在建立院系青年教师培训档案基础上,计划建立完整的青年教师信息库,准确掌握学校青年教师整体状况,加强培训功能和效果。利用现代

6、教育技术,对院系组织的新开课青年教师课程试讲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要求试讲一定要在学校的微格教室进行,并为试讲教师提供讲课录像光盘;同时也将逐步对青年教师的讲课进行录像,使其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将网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前 10的教师名单在网上公布,对教学质量高的教师进行宣传,要求院系帮助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排序在全校后 10的教师进行原因分析,跟踪指导,尽快提高教学质量。今年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不仅仅对参赛教师录制光盘、进行专家点评,而且还要召开由竞赛评委、参赛教师及其他青年教师参加的座谈会,针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交流和培训,促进青年教师自觉找差距。愿教师教学培训中心的工作

7、能为大工教学迎来一片光明、祥和的天空尽微薄之力,让和谐的幸福充满我们心中。以竞赛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经过一天半的角逐,2005 年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于 11 月 26 日晚落下帷幕。本次竞赛由教务处和工会联合组织,副校长张国梁到竞赛现场听课,并对讲课竞赛工作予以指导。本次讲课竞赛参赛教师由院系限额推荐,采取现场讲课 30 分钟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查看参赛教师所提交的教学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现场讲课情况进行评审。本次参赛教师 21 位,最终有 10 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 4 位,分别是:魏立明(电气系) 、韩兰灵(软件学院) 、吴灏文(管理学院) 、于海晨(电信学院) ;

8、二等奖 6 位,分别是:周英男(管理学院) 、黄晓艳(经济系) 、杨异(人文学院) 、宋悦华(人文学院)、刘君(体教部) 、杨睿(机械学院) ,已对此结果进行公示。教务处教师教学培训中心将每位参赛教师的现场讲课录像(光盘)及其专家点评意见与本人见面,让参赛教师通过此次比赛,了解自己的特色与不足,尽快改进和提高;同时,还将一、二等奖获奖教师的讲课录像及专家点评意见挂在校园网上,供全校青年教师学习与交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自 2003 年始,今年已是第三届,旨在促进青年教师自觉练好教学基本功、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树立青年教师讲课标兵。本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得到了院系及青年教师的更加关注和

9、重视,院系认真推荐,参赛教师充分准备,认真设计参赛课程内容,主动请教学质量高的老教师进行指导,因此,本次参赛教师的讲课质量、竞赛水平与往届相比有很大提高。不少青年教师还主动进行观摩,体教部主管教学副主任田爱华也到讲课现场进行观摩。人文学院为了配合学校讲课竞赛,选拔讲课水平高的优秀青年教师参赛,并促进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提高全院本科教学水平,进行了本院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分讲师组和助教组,共有 33 位青年教师参赛。此外管理学院也积极组织专家对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认真选拔。为进一步提高竞赛的实效性,也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受益,教务处近期还将召开青年教师教学交流、研讨会,就本次讲课竞赛的总体情况,请

10、竞赛评委与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教学培训。通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批积极投入本科教学,讲课质量和水平有明显提高的青年教师得到了奖励,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青年教师讲课标兵,以此带动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郭建宁导读: 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

11、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和”的思想 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认为,根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

12、价值观。两千多年前,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发展的真谛。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 、 “和气生财” 、 “家和万事兴”的思想和语言,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集中体现于易经中的两个命题,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自强不息的进

13、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可以看作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所谓“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包含了“和”的内涵、 “和”的理念,是主张“和” 、重视“和”的。六是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孔子的礼记礼运篇描绘了重诚实、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的社会蓝图。“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和飞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相连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和逐步形成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

14、社会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执政治国的经验教训,反映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吸取中国“和”文化的有效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欢迎和广泛认同。在学习和研究关于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时,要注意正确理解这样三个认识问题: 首先是,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重视中庸、融合与强调矛盾和斗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转型需要强化“以人为本” 、 “和谐社会”的理念。第三, “和”并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也不是排斥矛盾和斗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 “和”与“同”是不一样的,讲“和而不同”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所以“和”是包含异,承认差异和差别的。其次是,强调“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 ,要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

16、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矛盾多的地方,我们的领导干部越是要深入下去,这才是真正对人民负责,才是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再次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当今世界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从某个局部,某个片断来看,是冲突与紧张;从总体趋向和最终结果来看,是交流、对话与融合。国内的求稳定、求发展、求和谐,与对周边国家讲安邻、睦邻、富邻,在国际交往中讲合作、信任、共赢,讲照顾彼此关切,寻找利益共同点,是相互联系的。文化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有时甚至是很尖锐的。但总的趋向,还是在冲

17、突中走向融合,即取长补短,共存共荣,圆融通达,和而不同。当然, “和”不是没有条件,而实力就是至关重要的条件,没有实力, “和”就可能是一厢情愿。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进程中, “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文化是可以借鉴和吸收的重要资源,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借鉴和吸收中国“和”文化的有效资源。所谓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指这五个方面的结合、兼顾、并举、协

18、调与和谐。在统筹人与自然方面,中国“和”文化尤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原则,就要吸取中国“和”文化中的资源,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有内在的契合,它既可以给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某种理论支撑,又可以给现代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是我们今天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视角。当然,对“和”文化(其中主要是“天人合一”思想)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也要辩证地看,我们既不赞同它可以包治百病,也不认为它完全无能为力。 第二,我们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

19、定,实现社会和谐,要借鉴和吸收中国“和”文化的有效资源。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会增多。要吸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坚持顾全大局、疏导为主、互相协商、公平竞争、合理分配、瞻前顾后、普遍受益、改革成果与改革代价共同承受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结合点,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第三,我们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实现中华民族包括海外侨

20、胞的大团结,需要借鉴和吸收中国“和”文化的有效资源。中国“和”文化中关于“民胞物与” 、 “上善若水” 、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和情怀,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的整体。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的文化认同,不仅有利于两岸的往来和交流,也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第四,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对话,需要发掘中国“和”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优势。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文明模式应该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明对话不仅是各种文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观照的方式。从趋向上看,对话的目的是缓解冲突点,缩小分歧点,扩大共同点。二十一世纪是东西方文化取长补短、互补共生、不断扩大共同点的世纪。在这方面,中国“和”文化历来主张“协和万邦” ,正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不可低估。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廉政报道网)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