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次实验内容:,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二 显微直接计数法;,一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二 实验材料,测定菌株: 酵母菌。主要器材: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l 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 mm(即10 um) ,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不一样,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三 实验原理,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相对长度随放大倍数而
2、改变,也会因使用不同的显微镜而产生误差,因此在使用前, 必须用镜台测微尺测定每台显微镜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相对长度。测量时,用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度量微生物的大小,然后根据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 ?,正确答案: 2.5 m,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四 实验步聚,1 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在40镜下,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载物台,使目镜测微尺的0点与镜台测微尺的某一刻度重合,然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刻度。计数两重合刻度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每格长
3、10m. 校正完毕取下镜台测微尺 目尺每格长度(m)=(台尺格数10)/目尺格数,2 酵母菌大小的测定 (取3个菌的平均值):酵母菌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载物台上,将盖片置于载物台上,然后在40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菌体的长和宽。3 测定完毕,取出目镜测微尺,将两尺擦净放回盒内。,2 酵母菌大小的测定结果:选择3-5个酵母菌,测定其40大小范围。,五 实验结果,1 目镜测微尺的校正结果: (物10和40),六、思考题,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一 实验目的,明确血球计数板的计数的原理;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4、,二 实验材料,测定菌株: 酵母菌。主要器材:显微镜、血球记数板。,实验(二)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血细胞计数板由两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计数室是由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共计400个小方格。,个大方格mm包含个中方格,个中方格个小方格,将1mm20.1mm的薄层空间划分为400小格,三 实验原理,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原理:将1mm20.1mm的薄层空间划分为400小格,从中均匀分布地选取80小格,计数其中的细胞数目,换算成单位体积中的细
5、胞数。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以及大方格中的总菌数,再换算成1 ml菌液中的总菌数。,三、实验步骤,1、在10和40下找到计数室(中间的大方格)。 2、盖上盖玻片将摇匀的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 3、静置5 min,先用低倍镜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 4、在高倍下(40X)计数:对两个计数室记数,方法: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4个角和中央的一个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即为大方格中的总菌数,最后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对于分布在刻线上的细胞,依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进行计数。5、最后的结果是两个计数室所记菌数的平均值,三、实验结果,1、统计每个计数室(五个中格)的细胞数量,四、思考题,2、计算每ml酵母菌悬液的酵母菌数量。稀释倍数为1,1、根据你的体会,说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求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