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大学生电脑主页 -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学与教的心理学教学大纲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课程名称:教与学原理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编号: 制定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制定人员:李方安制定日期:二零零二年六月二十日审 定 人:马秀峰 1一、使用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意义课程性质:学与教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考试) 。课程的地位和意义:高师目前有教育学与心理学和各
2、科教材教法。由于心理学的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修完与教育有关的各心理学分支课程。学与教的心理学这门课既为学生学习教育学与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又为他们以后在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教学设计理论打好基础。本课程以研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核心,兼顾教师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差异。它是每一个想从事教师职业和正在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修的学科。2.课程的教学目的及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3.课程的学分、学时、主要教学环节课程的学分:3课程的总学时:57 学时;主要
3、教学环节:课堂讲授 50 学时,讨论 7 学时。4.前导课程教育学 , 心理学5.使用教材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主要参考书: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概论叶澜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认知心理学研究李维 浙江人民出版社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 ,美 D.P.奥苏伯尔等著,佘星南,宋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 ,冯忠良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考核方式平时作业:20教学活动参与表现:10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70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21.课
4、程概要学与教的心理学这门课既为学生学习教育学与教法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又为他们以后在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必要的基本训练,并为进一步学习教学设计理论打好基础。本课程以研究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为核心,兼顾教师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差异。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它是每一个想从事教师职业和正在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修的学科。2.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以章为单位)第一部分 教师与学生心理第一章 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在系统介绍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5、方法与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学与教心理学在教师职业训练中的作用。本章教学重点:能用实例说明教师的智力、知识、组织能力与其教学效果的辩证关系本章教学难点:能应用本章对教师与学员提出的建议,改变自己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看法,并采用符合现代心理学学习原理的方法,学好本门课程。授课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一、心理学家关于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1.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教师特征的问卷调查2.教师的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研究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二、 教师认知研究新范型: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1.专家新手比较研究2.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差异的表现3.缩小新教师与专家教师之间的差异三
6、、学与教心理学在教师职业培训中的作用1.心理科学的发展与师范教育中的心理学课程改革2.学与教心理学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这章论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心理学规律,为教师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章教学重点: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本章教学难点: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评价埃里克3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的含义
7、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主要特征3.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派别4.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二、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2.认知发展阶段过渡的一般与特殊3.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三、学生的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1.人格的发展2.自我意识的发展3.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第三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这章论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中的差异的心理学规律,为教师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章教学重点:人格的特质差异与类型差异;分析学生的认知差异,并说明其教育涵义;学生的性格差异;智力测验。本章教学难点:人格的特质差异与类型差异;
8、分析学生的认知差异,并说明其教育涵义;学生的性格差异。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人格差异概述1.人格的特质差异2.人格的类型差异3.影响人格差异的因素二、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认知方式差异2.智力差异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三、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1.性格的概念2.性格的差异3.性格的性别差异4.性格差异的鉴定5.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四、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1.特殊儿童的概念42.特殊儿童的类型3.特殊儿童的流行率4.特殊儿童的教育第二部分 学习心理第一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上)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习的理论和知识习得的心理机制本章教学重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广义知识分类;
9、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模型以及广义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和编码方式;控制和引导这两种注意的方法;分析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本章教学难点:不同类型知识的表征和编码方式;分析有效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 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学习与认知学习概述1.学习概述2.学习的信息如工过程3.知识学习的分类与阶段二、新知识的习得1.注意2.选择性知觉3.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理论第二章 认知领域的学习(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知识巩固和转化、运用和迁移的心理机制本章教学重点: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迁移类型;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
10、念和规则学习的原理;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本章教学难点:迁移、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的区别。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知识的巩固和转化1.知识的表征2.陈述性知识的遗忘3.促进陈述性知识巩固的策略4.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二、知识的运用与迁移1.学习的迁移概念2.利用迁移原理,促进新的学习3.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5第三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策略本章教学重点:熟练操作的主要特征;动作技能的习得、保持与迁移不同于智慧技能的特点。本章教学难点:动作技能学习中运用的原理:迁移原理、练习与反馈结合原理、示范与指导结合
11、原理、练习的分散与集中、总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理。授课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一、动作技能的性质与特征1.动作技能的性质2.熟练的操作的特征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保持与迁移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2.动作技能的保持3.动作技能的迁移三、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1.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2.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外部因素第四章 态度和品德的学习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品德学习的心理机制和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强化原理。本章教学难点:用强化原理控制人的行为变化;运用替代强化原理促进班集体中的优良行为和抑制不良行为。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
12、、态度与品德概述1.态度的性质2.品德的性质3.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1.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2.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3.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三、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说服2.利用群体规定63.角色扮演4.价值辨析5.小组道德讨论6.奖励与惩罚第三部分 教学心理第一章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应用前面学习理论,将教学论和学习理论结合指导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方法和技术选择和应用等的分析。本章教学重点:解释 “6 步 3 段 2 分支”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新教案规格对教学目标、任务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主要要求。本章教学难点:“6 步
13、 3 段 2 分支” 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用加涅或奥苏伯尔的理论分析一熟悉教材的学习任务。授课时数:6 学时教学内容:一、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教案1.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2.基于新教学模型的教案规格二、教学目标的陈述1.教学目标的功能2.克服目标陈述的含糊性3.关于目标导向教学的实证研究4.目标分类系统及其应用建议三、分析学习任务1.任务分析的目的2.指导任务分析的两个理论第二章 有效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章教学重点:非指导性教学、TET 训练、脑激励法、互惠式教学的内容要点;加里培林智力按阶段形
14、成理论的要点;解释下列术语:先行组织者、讲解式教学(奥苏伯尔)、概念控制掌握教学法、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脑激励法、互惠式教学;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对学生信息加工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的异同。本章教学难点:能说明本书所介绍的三种概念和规则酌教学方法各自依据的学习理论及其适用的不同范围;对所提供的教案或教学录像中所涉及的教学法或教学技术选用的目的性和适当性进行评价。 授课时数:6 学时7教学内容:一、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1.设计先行组织者,促进保持与迁移2.设计符号标志,使教材结构鲜明3.设计附加问题,控制学生的注意二、概念和规则的教学方法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2.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法3.概念控制掌
15、握教学法三、改进入际关系与思维策略的教学技术1.改进入际关系的教学2.改进认知策略的教学技术第三章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章主要围绕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来探讨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章教学重点:各种动机理论、代表人物、各自所能解释的行为类型及其所属的心理学派别;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本章教学难点:奥苏伯尔提出的成就动机的三个成分及其各自的奖励源对学习的影响。 授课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一、学习动机概述1.关于动机的一般概念2.动机作用理论3.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二、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内部因素1.唤醒学习
16、需要,激发求知欲2.控制焦虑3.正确认识学业的成败,建立积极的学习期望三、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外部因素1.学习任务的安排2.学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馈与评价3.组织合理的课堂活动结构第四章 课堂管理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管理主要有两重任务,一是促进任务,二是维持任务。本章第一节介绍课堂管理的般概念;然后分两节分别论述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本章教学重点:课堂管理的两种功能与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协调正式群体与8非正式群体的条件;课堂纪律的主要类型;群体动力与有效课堂管理的关系;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并说明正确对待问题
17、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本章教学难点:群体动力与有效课堂管理的关系;分析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并说明正确对待问题行为的主要教育对策。 授课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一、课堂管理概述1.课堂管理的概念2.课堂管理的功能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二、课堂群体的管理1.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3.群体动力的利用三、课堂纪律的管理1.课堂纪律的性质2.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3.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第五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简要论述测量与评价的概念,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验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
18、对测验分数的解释。本章教学重点:不同测验的特点和用途;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本章教学难点:编写出反映某一教材教学目标的试题 授课时数:3 学时教学内容:一、测量与评价概述1.测量与评价的含义2.教学过程中的测验3.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二、几种常用的测验与评价1.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2.标准化学绩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3.评价学习的其它方法三、评价的类型与测验分数的解释1.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个人内差评价4.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93.学习建议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具备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教育学的知识作为其基础知识。学习本课程要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如果学习者是教育工作者的话)和自身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理解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