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摘要:本文依据笔者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经验,在分析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的一些对策。关键词: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管理 1 问题的提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的直接检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设计(论文) 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 )环节的重要性,然后深入分析影响生毕业设计 (论
2、文)质量的因素,最后研究消除不利因素的各种方法与手段。按照这种认识、挖掘与处理的三级层次进行运作,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应不会是一句空谈。 2 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原因 近年来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造成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五点。 2.1 学生方面 学生就业及考研复试导致一些学生用于毕业设计(论文) 的有效时间严重不足,致使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少数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认真,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放任自流,如玩游戏、白天睡觉、打牌等;还有一些学生文字叙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影响论文质量。 2.2 教学方面 一直
3、以来,我院软件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毕业设计题目占相当大的比重,这类题目普遍要求学生使用流行的软件语言工具开发、实现。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软件类课程实验学时很少,学生缺乏软件设计、编程、调试能力的训练,大四学生软件编程能力普遍较差。另一面,在教学计划中没有开设相应的软件开发语言课程,而目前流行的软件语言工具规模大,难于上手,一些学生毕业设计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于熟悉、掌握软件工具,导致学生真正进行软件功能设计的时间不足,致使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 2.3 教师方面 一些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还承担有较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
4、,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 (论文)的质量;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规范要求去做,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量或难易程度达不到教学要求,在时间、质量上对学生的指导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有的教师在选题、督促、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等阶段不负责任、不严格要求,有的甚至连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都没有仔细地审阅,导致在论文中出现低级错误;有的教师在成绩评定时不实事求是,随意性较大,指导教师给的成绩过高,与学生论文实际工作和答辩情况严重不符。 2.4 选题方面 选题设计缺乏创新,有的甚至不科学,不是重复老题目就是在一个环节上机械地重复劳动,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的
5、题目太窄,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有的选题过于陈旧,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度、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本科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 2.5 管理监控方面 尽管学校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中不严格、不规范,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全过程的有效监控,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对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状况、指导质量缺乏检查和评价机制,对教师工作责任心强与弱、实际指导工作量多与少、指导质量好与坏缺乏奖惩办法,一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只是为了多拿教学工作量而不精心指导,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我校制订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及“本科生毕
6、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等,有力地促进了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确保了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整个过程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 3.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大学生管理力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和考研复试对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带来的冲击,应该提前一段时间安排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内容,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可以在第 7 学期开始的前几周公布课题题目,使课程教学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并进,使学生根据选题与专业选修课
7、程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对专业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及时做好知识铺垫。同时,在第 7 学期增开一些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在此学期选修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使得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尽早地熟悉、掌握毕业设计所用的语言工具,保证学生在第 8 学期有更多的有效时间进行毕业设计,确保毕业设计的实效与质量。 3.2 加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认识 应该对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提高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指导教师的责任,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来指导毕业设计。根
8、据毕业设计(论文) 时间和阶段不同,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做好相关的指导记录。要强化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与沟通。由于毕业设计 (论文)知识面广、综合性和探索性强,学生往往难以适应,进入角色较慢,这样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经常进行研讨交流。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各个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质量还要与教学事故认定挂钩,凡由于指导教师原因影响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酌情认定教学事故等级,并与年度考核、岗位津贴挂钩。 3.3 加强选题把关制度,做好选题管理工作 做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是确保
9、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前提,毕业设计选题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论文 )选题审定工作,不仅要关注毕业设计任务书的格式规范,而且要更加重视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的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设计或研究内容应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难易程度要适中、工作量要饱满,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要严格审定每个毕业设计立题,对于不符合规定的题目,要求指导教师修改;对于达不到毕业设计目的的题目,应该予以取消。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题,最好在毕业设计题目发布 12 周后再由学生进行选题,目的是让
10、学生针对课题的简介和要求去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熟悉、了解课题所涉及的知识,使选题更有针对性,以调动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今后要加强毕业设计(论文) 网上选题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质量。 3.4 加强毕业设计督导和检查,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 毕业设计一般涵盖选题、开题、设计、中期检查、编码测试及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等环节,毕业设计霎时间程序性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加强对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抓好毕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在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学校、院系的督导检查十分重要,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学校在每个环节都进行督导检查,但校方的检查由于人员少等原因,多为定期检查或
11、抽查,被查对象覆盖面小,缺乏适时性,为此更应该注重学院一级的自身检查。 学院应该适时地进行普查,全面监控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工作应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重点检查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的进度、质量、出勤等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检查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几个阶段,前期侧重于选题、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等内容;中期侧重于具体的毕业设计内容,中期检查应至少 2 次;后期侧重于答辩前的资格审查和答辩情况。通过检查,对毕业设计不努力、表现消极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警告,对于优秀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指导工作不负责任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要按学校、院系规定给予处罚,严重者
12、剥夺其指导教师资格。每个阶段的检查结果可以按一定权重列入毕业设计的总分。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一种松散式的教学活动,在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的基础上,更要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干部等提出具体的责任要求,要做到齐抓共管,全方位地督促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中去。 3.5 加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可以与创新教育、科技训练结合起来,实施毕业设计的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校外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全程监督管理的新方法8。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应与科技训练、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是学生在校期间科技活动的延续和总结,这样既可以
13、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又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毕业设计(论文)还应与学生就业结合起来,允许一部分学生到条件比较好的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 ,让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与就业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也可以加深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 评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励广大指导教师、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 的积极性,促进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应适当延长毕业设计(论文) 评阅、答辩
14、时间。适当延长毕业设计 (论文)评阅、答辩时间,有利于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优劣进行全面、公正的评判、比较,而不是走马观花。摘 要:通过分析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从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以便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西藏民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Zhao ErPing (School of Informatio
15、n Technology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hanxi xianyang 712082) Abstract: Existent problems under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of no computer specialty are analyzed in my institute. How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re dissertated, reformati
16、onal projects are bring forward from teaching patter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ng,teaching instrumentality, examination mode and so on,so a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and didactical quality in the courses. Key word: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Teaching innovation 在面向 21
17、 世纪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中,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都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出发点。这对于提高我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西藏办学的民族院校,主要为西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合格人才。生源主要来自于西藏,学生结构复杂多样,有藏族、有汉族,有区内、有区外,因此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已接近课程要求,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这给
18、教育者教学教改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教研教改时要尊重我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悬殊的事实,不能走区外高校模式,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方法。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思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培养能力和应用为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与素质教育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的素质教育,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1。全社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7。在各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应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的目标放
19、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即介绍计算机初步知识;掌握 Windows 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现代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和管理,等。即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重要的现代工具,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在工作岗位上熟练地应用这个工具。整个教学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去学习,循序渐进,最终成为一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2 改革教学模式 2.1 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我校生
20、源主要来自西藏,有少部分是区外考生,西藏考生中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在区外就读中学,据统计我校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在区外就读中学,内地在中小学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文献3中论述,2005 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 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前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一部分来自西藏牧区或边远山区的学生,他们还未摸过计算机,水平几乎是零,这种差别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
21、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谭浩强教授指出:“计算机的应用是分层次的,同样,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 ”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6 笔者认为分级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本着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 ;分级教学面向
22、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模底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教学班。在构建和动作分级教学时,我们遵照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安排考核时间。具体做法是,高级班可用 3040 学时完成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摘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再次讲授,并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疑难指导、组织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结合大量练习题进行指导教学,在十月完成教
23、学任务,并让这些学生参加当月的一级等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类似一级水平的上机考试。合格的学生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如:VisualFoxPro,不合格者可以自学或在中级班继续学习。中级班和初级班仅在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上有所不同,中级分配 70 学时左右,初级分配 90100 学时左右,在第一学期末完成教学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上级考试或第二年四月份一级等级考试。 2.2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目前教学安排上,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般是分开上的,这样安排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理论课时,虽然教室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但是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试一试;上实验课时,老师也很难在实验课上再次
24、全面讲解,只能把重点和难点部分演示一遍,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隔了几天,不能做到及时练习,及时巩固。这些因素造成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反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建议将目前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来上,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机房授课。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两者先后进行,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此课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务必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备好实践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根据调查了解,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上课方式。 3 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
25、信息化向纵深的发展,加速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知识和取得证书的关系,取得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是检验自己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每个同学在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把等级考试的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融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在每个机房服务器上公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以及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并安装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以便学生练习。实践证明,这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起学生的学
26、习热情。 4 定期更新教材内容 现实表明,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滞后于该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与当前主流技术差距太大。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大大限制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水平。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在软件方面,没能及时系统地介绍各类当前广泛应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在硬件方面,未对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趋势作必要介绍。比如目前社会上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WindowsXP,最新版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Server 2003,只是推出不久,用的人不多而已。这就要求教
27、材选用 WindowsXP 版,但目前的教材基本都选用 Win2000 版;还有 Office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 2003 版,Office2010 版也已推出,但教材选用 Office2000 甚至是 Office 97。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教材内容滞后问题,笔者建议教学内容 2-3 年必须更新换代一次,把社会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最新版本及时编入教材;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软件新旧版本的差异,备计算机新技术,并在授课中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第三,21 世纪是网络时代,第三次计算机普及高潮的切入点和重点是互联网的应用。在 21 世纪
28、, “网络就是计算机” ,不懂网络就是不懂计算机。5现在远程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图书馆等风起云涌,网络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教材要加大网络知识,除 Internet有关知识外,还需网络应用知识,例如局域网的知识、小型网站建设、摘要:盗版 XP 在多媒体教室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了使用盗版 XP 的危害,提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盗版;Windows XP Illegal Microsoft Windows XP in Multimedia Classrooms Cheng Hongwei (Civi
29、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618307,China) Abstract:Illegal Microsoft software products,especially Windows XP have often been used in multimedia classrooms.In this paper,we indicate the causes of pirated software use as well as its risks.Also we propose some valuable solutions to he
30、lp proper use of genuine software. Keywords:Multimedia classroom;Pirated software;Windows XP Windows XP 和 Office 2003 是多媒体教室不可缺少的重要软件。客观的说,国内各级各类学校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非正版 Windows XP 和 Office 2003 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原因有多方面,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学校不想花钱购买正版软件。有些学校参加了微软的校园协议,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正版的 XP、Office、Visual Studio 等微软软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安装正版 XP
31、 并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另外,学校通过政府采购获得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预先安装了 XP。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非正版 XP 存在一些被大家忽略的重要“理由” 。 一、盗版 XP 的“优势”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盗版 XP 系统有番茄花园,电脑公司装机版,萝卜家园,深度科技版等,这些 XP 系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除了Windows XP 操作系统外,还集成多媒体教室授课所需要的主要软件,包括 Office 2003,音视频解码插件等。 (二)集成了进行快速部署所需要的软件包括 Symantec Ghost,快速硬盘分区工具以及覆盖几乎所有主流硬件的驱动程序。 ( 三)能够实现无人值守安装。 (四)
32、所有软件存储在一张 CD-ROM 上,使用和携带都比较方便,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张光盘适用于整个校园内不同硬件类型的所有多媒体教室。 以上四点都是多媒体教室维护人员特别需要的功能。使用盗版 XP 快速部署一个教室一般只需要 5分钟左右,在进行多媒体教室维护时其效率要远远超过使用正版软件。有一个情况特别说明问题,新购置的预先安装了正版 XP 的计算机,基本上都在进多媒体教室时被重新分区格式化安装上番茄花园等盗版 XP。 二、使用盗版 XP 存在的问题 ( 一)性能问题 有些盗版 XP 不是基于正式发布的 Windows XP 以及 Service Pack 制作的,测试版本的 XP 和 Servic
33、e Pack 本身就有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其次 ,有些盗版 XP对 Windows XP 的安全和运行机制没有充分把握,“破解不完美” 、 “精简不合理”,造成实际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蓝屏死机和软件运行错误。有些盗版 XP 集成的驱动程序同某些品牌计算机不兼容,比较典型的就是清华同方计算机的声卡安装盗版 XP 不出声音。 (二)安全问题 有些盗版 XP 出于某种目的内置了广告程序,强行设定了 IE 主页和搜索引擎,甚至捆绑了病毒、木马、蠕虫等恶意程序。有些广告程序是比较变态的,会不断地弹出广告窗口,严重占用系统资源。多媒体教室属于公用设备,病毒等恶意程序容易通过网络或教师使用的移动存储
34、介质造成大范围的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教学活动和网络的正常运行,还有可能导致敏感电子数据的泄漏。 (三)法律和道德问题 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正在加强,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早在一九九一年就颁布实施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更应该充分尊重他人的智慧财产,很难想象怎样一边使用着番茄花园,一边教育学生“尊重知识” 。 三、如何使用好正版软件 不难看出,尽管存在着严重的风险和问题,不能否认盗版 XP 非常适合在多媒体教室中使用。其实盗版 XP 使用的技术非常简单,通过以下 2 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让正版软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完全避免使用盗
35、版 XP 带来的诸多问题。 (一)DIY-XP 微软的 Sysprep 工具2可能是最早的 XP 快速部署工具。Sysprep 可以很好的解决将 XP 映像部署在不同调制解调器、声卡、网卡、显卡之类即插即用设备的计算机上。盗版 XP 都是在 Sysprep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突破了 Sysprep 对目标计算机的某些限制 ,例如硬盘类型、电源管理类型必须一样等等。使用一台安装了正版 Windows XP、Office、以及盗版 XP 不会集成但教学需要的应用软件如 Visual Studio、MatLab 等的干净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 DIY 出一份仅仅集成了某个学校既有机型
36、计算机驱动的完全适合于该学校的映像。甚至可以在“%USERPROFILE%/开始菜单/程序/ 启动”文件夹放置一小段 DOS 脚本编写的批处理程序 QDISP.BAT 和存储有全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名、IP 地址、MAC 地址的IPLIST.TXT。目标计算机在进行网络克隆后会自动执行 QDISP.BAT,以自己网卡的 MAC地址为索引,遍历 IPLIST.TXT,查询到目标计算机的计算机名、IP 地址自动恢复,并自动的恢复。互联网上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详细的作法了3。 NVClassroom (二)NVClassroom4是一种结合了无盘技术和 VMWare 虚拟机技术优点的多媒体教
37、室解决方案,教室内的计算机不配置硬盘和还原卡,以无盘方式启动后可以登录进服务器中为每一个、或每一组教师定制的个性化虚拟机。NVClassroom 比传统无盘的性能更好一些,甚至可以支持屏幕广播。 结论 多媒体教室普遍使用盗版 XP 并不完全是贪图便宜,其更深层次是由于现阶段多媒体教室维护需要盗版 XP 的快速部署功能。使用盗版 XP 的危害是明显的,新技术的采用使多媒体教室维护人员不再需要使用盗版 XP 在教室中进行软件部署。 参考文献: 1http:/ 2http:/ 随着全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信息安全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大力发展国家信息化建设
38、的前提下,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保证国家主权完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事业的发展拉近了计算机工程师和法官这两种原本看起来并不相干的职业的距离,各国立法者们纷纷开始草拟有关“网络安全”或者“信息安全”的法律条文,以此来保障“国家安全” 、 “财产安全”或者“交易安全” ,并解决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问题。因此,从事信息安全领域研究、开发、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安全与法学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对发展我国自主信息安全产业、保障国家信息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信息安全人才 1.1 信息化面临的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根据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39、规划,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1。进入 21 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重构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
40、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严格制定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加强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 1.2 信息安全保障事业人才培养是根本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信息安全人才成为了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中办发 2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作为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网络信息
41、安全领域涉及到国家命脉,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除了军队、公安等部门对高级网络安全人才的需要外,政府、企业也需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互联网本身的漏洞和问题也急需这些人来解决。据统计,到 2010 年,全球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人数将由目前的 130 万上升到 210 万,我国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缺口也很大。目前,信息安全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紧迫需求,尤其是对能够针对单位特点和需求制定安全策略并对安全事件进行紧急处理的安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 2001 年起,以武汉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院校相继创建了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并对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规范与课程体系等进
42、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3。北京邮电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全国信息安全专业师资交流与培训互助组”目标是为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推动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建设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从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是创办信息安全专业的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1.3 运用法学知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人才具备的重要能力从法律或者法学角度, “信息网络安全”可以做出如下界定:信息网络安全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有
43、法律所保障的利益在信息网络时代得以合理延伸,又有基于新的信息技术而出现的新的利益得到合理分配。法律所保障的利益包括:(1)在信息网络时代仍然具备正当性的利益,应当继续得到保护;(2)在信息网络时代失去正当性的利益,不再得到保护。新出现的利益包括:(1)人们在信息网络中所实施的新行为中,如果具备正当性,则获得保护;(2)如果人们的新行为不具备正当性,则遭到禁止和惩罚。由此可知,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信息安全的保障。 信息安全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人”的问题,由“人”来诱发,最终还需由人来解决。信息安全技术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信息安全的保障,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最终
44、的手段。在文献7中,我们也对信息安全人才从业单位的性质和从事的工作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法学知识在其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信息安全从业人员,除具备信息安全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外,还必须透彻地了解信息安全的各类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信息安全问题。因此,运用法学知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信息安全人才具备的重要能力。 2 法学知识是信息安全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安全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即涉及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又涉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信工程等应用学科,同时也涉及法律、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它是在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
45、中产生的新兴的应用性学科3-6。 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保障是信息安全的目标。利用密码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加密是保障其保密性的最有效的手段;依据密码技术实施数字签名、进行身份认证,用以对信息完整性校验是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基本做法;使用密码进行系统登录管理和存取授权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和信息为授权者所使用的有效方法;有效地利用密码和密钥管理可以实现电子信息系统的可控性。而密码学的基础是数学。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是信息交流的支撑环境,相应的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保障的关键。电子信息都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和转发的,并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进行传播和交流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技
46、术可以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免受各种攻击或滥用的困扰;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保证信息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中的通畅、安全无误地流转,并可以实现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功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的基础。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信息安全的保障。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除了各类技术手段外,必要时还需要法律手段,法律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最终手段。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信息安全的保障,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最终的手段。因此,法学知识是信息安全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可见,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当前先进的信息安全理念和技术,同时还能够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 3 南开大学信息安全与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模式,除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外,还依赖于教育机构的学科特点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