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5 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 。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2.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 。A. 7 岁 B. 3 岁 C. 12 岁 D. 18 岁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和
2、( ) 。A.道德素质 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学习5.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7.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8.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
3、.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 U 型关系 C.倒 U 型关系 D.平行关系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儿童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3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14.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促进智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A.发展认知结构说 B.习得三类知识C.培养认知过程品质说 D.认识发生论15如
4、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得行为,最合适得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得适当时间2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 15 个空,每空 1 分,共 15分)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 为 。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 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6.从
5、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 和程序性知识。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和态度五个方面。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 需要。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 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 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11.归因理论是从 来阐述行为动机的。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 和学习。13. 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 三个过程。15.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 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
6、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4.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5.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6.实物直观的优势在于容易突出事物的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8.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9.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10.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展学习。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1.简述皮
7、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4.简述学习策略的四个特征。35.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论述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2.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2005 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B 5.A 6.A 7.C 8.D 9.C 10.C 11.A 12.D 13.B 14.A 15.D二、填空题1.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6.陈述性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
8、体运算 11.结果12.原由的知识发展水平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三、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 10.错四、简答题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 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 的时期或阶段。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
9、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人形式运算阶段。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
10、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3)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3.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 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势与功能固着。4定势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校情境中
11、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迁移实现的,因此,定势也必然影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4.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划和技能构成。5.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五、论述题1.(1)创设问题情
12、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
13、,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2006 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 B.
14、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4.教育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 1903 年 B. 1913 年 C. 1914 年 D. 1900 年5.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
15、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5A.合作学习 B.发现教学 C.情境教学 D.指导教学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个别化教学 D.掌握学习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1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12.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
16、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心理过程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表征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13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 )A.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4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1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17、(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规定每天看电视的固定时间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 10 个空,每空 1 分,共 10分)16.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 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7.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 和调节策略。18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 的交叉学科。19我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国外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模式,这一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 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21.我国心理学家对学
18、习的分类是 、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22.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少年期的年龄范围是在 。623.规则学习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和 。24.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给定、 和目标。25.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26.学习准备27.心理发展28.创造性29.知识30.复述策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1.简述学习迁移的作用。32.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33.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34.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35.简述学校情
19、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36.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37.试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38.试论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2006 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C 4.A 5.B 6.B 7.B 8.D 9.B 10.A 11.C 12.D 13.C 14.B 15.D二、填空题16.原有认知结构 17.监视策略 18.教育学与心理学 19.理解问题 20.教学过程 21知识学习 22. 11、12 岁一 14、15 岁 23.接受学习 24.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5呈倒 U 型关系三、名词解释26学习
20、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72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29.知识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表征。30.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四、简答
21、题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2.(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
22、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例如,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33.前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
23、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教育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
24、到新的发展水平。34.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35.(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就来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8五、论述题
25、36.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
26、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人了以自律为主要
27、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37.(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从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
28、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38.青年初期指 14、15 岁至于 17,18 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如道德、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