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化来袭 企业需转型关键字:欧姆龙打印机可以打印什么?食物,甚至皮肤和器官。这就是当下最流行话题:“3D 打印”。最近,欧洲模具展上公开展出了一组 3D 打印机,它通过层层叠加材料来制造产品,无需敲击、弯折与切削等工序。而美国“3D 系统”公司则用打印机为英国经济学家记者打印了一把锤子,做工精细的锤柄上有木纹效果,锤头为金属质地。就在今年 8 月,一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选择性激光尼龙烧结构设备激光 3D打印机也在湖南长沙下线并首次出口美国。近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被“热炒”。今年 4 月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题论述了当今全球范围内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的第三次革命。一系列新技术的发明和新材
2、料的应用,让数字化革命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软件更加智能、机器人更加灵巧、网络服务更加便捷。一个新兴的数字生产革命已经悄然来临。思想界与产业界的碰撞当各种“革命”理论袭来之时,必然是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现了不同的思考。如果说,30 年前我们依靠引资建厂、从事劳动密集的加工业;20 年前我们依靠扩大出口、从事国际货物贸易;10 年前我们依靠承接服务业转移、从事国际服务外包的话,那么,当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极限,经济增长依靠数字革命或许是一个方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改变,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是一次挑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中国家复制了发达国家第一次与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增长模式。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极限,因为前两次工业革命最终表现为:经济增长了,却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并使全球难以承受碳排放过量带来的环保危机与温室效应等气候危机。当前,在思想界与产业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认识,主要有三点。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两个概念的嫁接,听上去诱人,实际上是一种大忽悠;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还很难说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以“纳米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电子”为标志的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值得重视;第三种观点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初露曙光,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绝不能再错过第三次工业革
4、命。笔者以为,第三种判断似乎更能让人接受,对于“忽悠”论,笔者不以为然,当前,具有批判性精神的言论越来越多,但综观世界工业近 50 年的发展历程,很多趋势性的研究并不只是一种“忽悠”,反倒是不重视“忽悠”的国家吃了大亏。中国须吸取历史教训错过发展机遇的教训是惨烈的,最为深刻的应该是日本。在信息技术革命刚刚开始的上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日本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不仅在传统制造业上取得对美国的全面胜利,甚至夸耀其资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 1968 年成立的英特尔公司、1975 年成立的微软公司一联手,日本不但不得不交出“世界工厂”的宝座,而且经济还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中国现在和当年
5、日本的处境有点相似。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主,制造业超过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美国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用“再工业化”的概念取代了“后工业化”的概念,当时有一些经济学家分析说美国是在开倒车,但美国发力数字化和新能源仅三年,成效已经初步显现。由此,联想到我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公司在美国遇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中国光伏产业接连遭遇美国、欧盟“双反”调查,折射出国家之间在未来经济增长新领域里,发展主导权的争夺已日趋激烈。新能源、互联网及其二者的结合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有优势的光伏产业动作频频,其实质是在争夺制高点过程中的围堵和博弈。再看当下中国工业的发展,在
6、经历了 30 年的高速发展后,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优势不再,面临发展困境。而正是在这种境遇之下,深圳一家生产无线键盘和鼠标的企业雷柏公司,引进一批ABB 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在 3 年的时间里,产值增加了两倍多,工人数量则从 3000 多人下降到 1500 多人。这或许是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最好现实案例。别人的教训,我们的困局,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必须未雨绸缪。传统的工业发展思路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必须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下,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次”中国抢先出击不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终是否会成为一场真正的革命,都将给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如果现在不加以规划应对,当数字化制造技术、
7、成本发生质的变化时,对中国的冲击将非常严重。数字化技术的变革,会使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第三次工业革命最核心的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技术,一方面会导致生产方式产生变化,使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销售环节的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会因为更多地使用机器人技术,从而使劳动力成本降低。美国的目标就是使制造和维护机器人的成本低于人工劳动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会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两者最终接近甚至逆转,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而言,相对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地位就会失去。笔者认为,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应抢先出击。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是单一政策的调整
8、,而是系统性变革问题,这种系统性变革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划,所以最根本还在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如何才能不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这需要不断地在政治、社会与经济各层面上进行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参与新工业革命所需的发展环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两大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快速下降,劳动力成本占比会越来越小;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要求生产者要贴近消费者与消费市场。中国制造业的特点是低成本,加工组装有很强优势。但是,要把个性化服务及时转化为产品,这就考验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果我国能把短板补齐,发挥超大规模国家多层次市场的优势,我们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得先机。更多内容请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