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46KB ,
资源ID:351157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115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易对道的追求.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易对道的追求.doc

1、1論儒、佛、道、易對道的追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學院 劉 仲 林一 道:中華傳統文化的最高追求道,是整個中華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精神的最高追求。金嶽霖指出:“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謂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爲最終目標。思想與感情兩方面的最基本的原動力似乎也是道。 ”(金嶽霖:論道 ,商務印書館 1987 年版,第 16 頁)“道”在漢語中有非常豐富的含義。 (1)其原初含義是 “路”。如:寬闊的路叫“大道 ”,狹窄的路叫 “小道”;船舶航行的叫“ 航道”,火車行駛的叫“鐵道”。 (2) “道”還應用于形容人的品德。秉公執法是 “公道”,尊敬老人是“孝道 ”,兄弟友善是 “悌道”,誨

2、人解惑是“師道”。 (3) “道”進一步用來表示事物的規律與方法。物理學講物質運動之道,教育學講教書育人之道,軍事學講統兵打仗之道。以上“道 ”的三個層次,可以分別稱爲道 “路”、道 “德”、道“ 理”,其層次由具體到抽象,由有形到無形,逐層升高。我們要探討的中華文化之道,雖與上述三個層次都有聯繫,但並非這三個層次所能包括,而是追求更高層次的道。這一最高層次的“道” ,可以稱爲道 “境”,即求道人所達到的一種極高境界。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由低到高“道” 的四個主要層次。在最底層次上,是道路的意思,是有形可見的東西,屬“形而下”範圍。其他三個層次都屬“形而上” 範圍。其中“德” 離社會實踐較近,其

3、核心表現是善;“ 理” 較抽象,其核心表現是真; “境” 是最高層次,是指在“德”和“理”的基礎上達到的一種更高的精神狀態,是真善美的統一,其核心表現是美。這是一種物我兩忘、天人一體的海洋般的、高峰般的體驗才能達到的界域。什麽是道境(即作爲中華文化最高範疇的道)?簡言之,道是人通過對事物的整體領悟,而在實踐上達到的境界。道就在我們身邊,道就在我們心頭。道雖然不能言說,但是可以在實踐中、在現實生活中感悟,體驗,其真知妙義,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瞭。譬如練習騎自行車,其中也有“道”。無論會騎車的人怎樣講解騎車之 “道”,初練的人上車總是要摔跤,原來,把握車子平衡的方法,是無法言傳的,只有經過多次實踐,

4、學車的人才能掌握要領,騎行自如。小小的騎車之“ 道” ,不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嗎?從一定意義說, “道” 是指某種技藝、知識學問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一種狀態。而中華文化中的“ 道”,是指把各種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達到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一種更高級狀態。孔子自述雲:“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2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謂 “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便是“自由發揮,不超規矩 ”的道的最高境界。所以,中華文化追求的“道” ,不是騎車、游泳等的小道,而是通過對天人的整體領悟而在實踐上達到的境界,是覺悟宇宙人生的大道。由於追求的途徑和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

5、不同的學派。中華傳統文化有儒、佛、道、易四大學派,四派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張境界說。它們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理想境界,以及實現理想境界的不同方法,雖內容不盡相同,但都用“道” 一詞來概括,由此形成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中華傳統文化鮮明特色。隨著時代變遷,中華文化發生了很大變化,可是“ 境界 道” 的基本理論依然存在。這一點正是儒、佛、道、易會通的基石,是傳統文化現代轉化的橋梁。二 儒、佛、道、易追求道的途徑和方法(一)儒家之道學問爲“下學而上達 ”之學,何謂 “下學”,何謂“上達”?孔子說:“志于道,據於德,依于仁,遊於藝。 ”(論語 述而)意思是: 志向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遊學在六藝之中。這

6、裏指出了四層意思,即道、德、仁、藝,其中“ 道” 的層次最高,是志向想往的終極目標, “德”僅次於道,朱熹注雲:“ 據者,執守之意。德,則行道而有所得於心者也。 ”(四書章句 )“道”和“德”都屬於“ 上達”的層次。第三層是“仁” ,孔子強調要時刻依從著“ 仁” 。 “仁”是下學上達的仲介處,其一半屬 “上達”,一半屬“下學”。就“ 仁”的具體表現來說,它有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惠等意,這是可見可聞的,屬“下學” 的部分; “仁”的本質及其深層含義,則難說難言,這是靠近德、道層次,可稱爲仁之德、仁之道,這是“仁”的“上達 ”部分。第四層是“藝” ,即古時的禮、樂、射、禦、書、數六大學

7、習門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文學藝術各類學科,這都屬於“下學” 的層次。我們可用一個金字塔來表示下學上達的諸層次,如圖 1 儒家圖所示。“道”是孔子理想中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其畢生志向追求,但孔子這個人很務實,他覺得直接從“道” 和“德”的層次傳授他的學說是很困難的,因爲“上達”的部分主要靠實踐體會、心靈覺悟,是無法用語言直說的,於是他巧妙地選擇了“ 仁”作爲他學說的切入點:“仁” 下連“ 藝”,上通“ 德”、 “道”,位於下學上達的交彙處,是著述立說的理想起點。 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 109 次,是使用最頻繁的範疇術語,孔子學說被後人稱爲“仁學”。從“仁”的層次

8、立說,固有其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一面,但也有其容易3被局限、被誤解的一面,即容易使人把“仁” 作爲孔子學說的終點,忽略或抹煞“仁”之上的“德”、 “道” 更高層面。孔子在世時,似乎就覺察到了這一點。子曰:“ 莫我知也夫 !”子貢曰:“何爲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論語 憲問)這表明,當時許多人,包括大多數孔子的學生,都停留在對孔子教導的表層意思理解上,沒有上達到“ 德” 、 “道”的高層次,孔子很失望,說只有天能理解他的 “上達”真意了。(二)道家之道儒家以“仁”爲仲介求道的方法不同,道家對道的追求直截了當,老子直接從德和道人手,建立了道家學說,他的代表

9、作被稱爲道德經 。道在本質上是不可言傳的,正如道德經開篇所說:“道,可道,非常道。 ”既然道不可說,那人們怎樣求道和悟道呢? 老子也探索出自己的獨特方法。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意思是說,人遵循地的法則,地遵循天的法則,天遵循道的法則,道遵循“自然”的法則。這裏指出了四個層次的存在,即人、地、天、道。老子的求道途徑可用圖 1 道家金字塔表達。在圖中,由低到高,分成人、地、天、道四個層次,以“自然” 貫通四個層次。 “自然” 一詞的含義是什麽呢?主要有一層本義和兩層引申意義。 (1)在老子之前,並沒有形成“ 自然”這一術語, “自”和“然”是分立的,其原

10、本意思,乃是兩個字意思的疊加,即“自”指“ 自己”, “然 ”按廣雅釋詁:“然,成也。 ”所以, “自然” 意思就是“自成 ”。 “道法自然”,就是道法自成。 “然” 的另一個解釋是:玉篇火部 “然,如是也。 ”孔穎達疏: “然,如此也。 ” “道法自然”,就是道法自如。 “自成自如 ”即是“自然”一詞的原本意思。 (2)引申而言,天地是法道的,道法自然,所以天地在本質上也是法自然。天地法自然,就是天地以“自然而然 ”的狀態存在。我們今天所說的 “自然” 一詞,即是由此而來。(3)進一步引申說,人是有目的、有意識的生物,是自然的産物卻不安分自然的存在,由此惹出許多麻煩和混亂。老子指出,人也要法

11、天地、法道、法自然。對人而言,就是順其自然,即是“ 一種不加強制力量而順任自然的狀態” 。(陳鼓應語 )老子說:“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這裏,老子指出了“ 道”、“德”與“自然”的微妙關係:道生萬物,德養育萬物,因此萬物沒有不尊崇“道”而珍貴“ 德”的。 “道 ”所以被尊崇, “德”所以被珍貴,那是沒有誰來命令而本出於“ 自然” 。由此可見, “自然”是“道” 和“ 德” 的核心特徵。人只4有把握了這一核心,才能通德達道。那末,怎樣修行“ 自然” 之境呢 ?老子提出了“致虛守靜 ”的主張。他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

12、,吾以觀其複。夫物蕓蕓,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老子十六章 )意思是說,達到心靈虛的極點,保持最高的靜。萬物競相生長,我就此觀察它們的循環往復。接著由觀複出發,經歸根(靜),複命,達到知常(明) 。知常,就是消除輕舉妄作,順其自然。由知常容公天道,即由於知常,而使心靈包容一切,大公無私,圓通周遍,曉知天然,通達大道。儒家以“仁”爲切入點,由 “仁”上升,通德達道;道家卻以 “自然”爲切入點,周遍“自然 ”,通德達道。似乎一個是 “由下而上”,一個是“ 由上而下”,思路和方法大不相同。

13、(三)佛家之道佛家求道方法原本是從印度傳入的,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與儒家、道家不同風格的求道手段。佛家求道是以“緣起論” 爲背景的。“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 “緣起” 意謂一切現象皆依一定的條件而生起,由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成立。釋迦牟尼曾給“緣起”下了這樣的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打個比方來說,好像三支蘆葦互相支撐而立,若缺其一則餘二必倒。由此可引申出無我、因果相續等思想。緣起論被佛教諸乘諸宗作爲全部教

14、義的理論基石。佛家的緣起論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爲中心來談的,其代表觀點爲“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分別是:無明緣、行緣、識緣、名色緣、六處緣、觸緣、受緣、愛緣、取緣、有緣、生緣、老死緣。 十二緣起歸納起來不外乎惑、業、苦的關係。這裏的“惑” 即是煩惱。 “業” 就是行爲(身業)、言語( 口業 )、思想 (意業)的活動。 “苦”主要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 與所愛的分離)、怨憎會苦(與所怨僧的聚會)、所求不得苦、五取蘊(色、受、想、行、識)苦。以上簡言之,就叫“有漏皆苦” ,“漏”就是煩惱。有漏皆苦” 的人生中解脫出來呢 ?這就是佛家關注並全力解決的核心問題。佛家的基本思想,簡單

15、說來,就是說世間的苦(苦諦)和苦的原因(集諦),說苦的消滅 (滅諦 )和滅苦的方法(道諦),這就是著名的釋家“四聖5諦”。四聖諦的要領是: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其最高境界是“涅槃寂靜”。 “涅槃寂靜”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無漏,是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如何才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呢?這個問題屬於道諦。道諦以涅槃爲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煩惱爲消滅對象,以戒、定、慧三學爲方法。釋道安比丘大戒序:“ 世尊立法者,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禪定也,三者智慧也。 ”1學。防非止惡謂之戒,即戒是防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的行爲規範,亦稱“戒律”、 “禁戒”、 “善律儀” 。佛家諸乘諸宗,皆以持戒爲修道的基礎。 楞

16、嚴經雲:“ 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 ”說明以戒律來約束形體,形體就得以自在;再用戒律來防範心意,心便通達,然後身心各方就通順便利。 戒持清淨了,心擺平穩了,然後才能談學定的功夫。這就是“以戒降心,守意正定”( 句法經)。2定學。定,也就是禪定,也稱止。如果說“戒”是爲善去惡, “定”便是心的收攝,所以禪定的名稱叫做禪那(靜慮或思維修),又叫做三昧,總之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的狀態,便是禪定。禪定的過程可大體分三個層面:(1)調身。 (2)調息。 (3)調心。把心念集中於一點,普化成一片,擴大成一團,把這集了的不散亂的心,融合了外境成爲自己的內境。所以,隨著定力的

17、深淺,能把心力擴大開去,感應開去,其中所得的經驗,便是定境。禪定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抑制我執我欲的奔放;另一方面,又可自由開放我們精神生活天地。禪定既是散心的收攝,所以能夠防止物欲的泛濫,乃至排除了欲念而進入無欲的狀態。禪定既可離欲,離欲之後的精神領域,自然是一種自由的領域。3慧學。佛家最後的目的在於通過智慧而達到道(涅槃)的境界。慧學包括聞、思、修三慧。聞慧,謂由研讀佛經、聽聞法而對佛法的了知;思慧,謂由觀察思考而對佛法的解悟;修慧,謂由修行而,證得的智慧。前二慧爲發生修慧的條件,在意識層面,修慧可超越意識,有斷煩惱的力用。佛家證悟道是通過“ 無分別智 ”達到的,稱爲“現觀”。所謂現觀,指通

18、過禪定,不經語言概念的仲介,用佛家“智慧” ,直接體驗佛道的一種意會認識方法。 “觀” 之稱“現”,旨在界定這種觀照的直接性, “現謂現前。明瞭現前,觀此現境,故名現觀。 ”(成唯識論述記 卷九)在戒、定、慧三者關係中,通常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慧又轉過頭來,指導持戒,指導修定,這樣就連環地形成了螺旋態而向佛道的邁進。這個過程的關鍵是一個“滅 ”字。滅的過程先從持戒開始,止惡修善,進而定神定心,使身心由染轉淨,在淨中生慧,通過漸悟或頓悟,直接“現觀” 到大道本體。這一過程,可用圖 1 釋家金字塔表示。6(四)易家之道以上,我們通過圖示,展現了儒、道、佛各自不同的求道路線和方法。同理,易家( 這

19、裏主要指易傳)也有自己的求道特點和與衆不同的方法。 易傳強調“ 一陰一陽之謂道 ”、 “天地之大德曰生”,把“ 生”作爲求道的關鍵,認爲“ 生生 ”是易的本質。同時, 易傳指出,生生日新來源於道的陰陽對立統一和相互作用、相互轉化,這更接近于現代辯證發展觀和生物進化論思想。易家求道的思路以用圖 1 易家金字塔來表示。於“生生”一詞的重要性,我們對其義理再做一總結概括。 易傳中的“生生”一詞,就本義講,至少包含三層意思:1生而又生,連綿不斷。 “生生” 表達的是一個生生不息的過程。白居易詩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賦得古原草送別)“生生” 體現的首先就是這種孳生不

20、絕、繁衍不已的情景。這就是孔穎達說的:“ 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恒生謂之易也。 ”(周易正義 疏)2有而又有,豐富多彩。生生從理論上講是一個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過程,數量呈指數增長,變化迅速,數不勝數。生生的繁衍,不僅數量大,而且品種多,呈萬紫千紅,豐富多彩之勢。3新而又新,日新月異。生生之義不僅體現在時間上連綿不斷,在空間上豐富多彩,而且體現在本質上日新月異。生命化育,不是機械重復,也不是雷同傳承,而是蘊含著質的變革。 易傳雲:“日新之謂盛德” ,揭示了“生生 ”的實質表現。通過以上三個維的分析,勾勒了“生生” 的立體義象:

21、生而又生,有而又有,新而又新;無窮無盡,無邊無際,無止無休。其中關鍵和實質的含義是:新而又新。三 儒、佛、道、易的融會貫通儒、道、佛、易的求道要點,可用金字塔圖形示意,四個圖共同點是頂端皆爲道,表示道是中華精神最高追求,達到方法則各有千秋。這裏我們做一匯總比較,如圖 1 所示。圖 1 儒道佛易求道簡圖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我們儒、道、佛、易求道圖融會貫通,中和致一。7通過前面給出的儒、道、佛、易的求道互補原理,可知它們之間存在著兩兩一組的互補規律,或輔車相依,或相反相成,形成一個十分協調對應的整體。例如:儒家和道家,一個著眼點重在社會(倫理),一個著眼點重在宇宙(自然) ,二者形成在界域(空間)

22、 上的互補;佛家和易家,一個注重滅寂,一個注重生生,二者形成在過程(時間)上的互補。若用陰陽太極圖來表示,則形成圖 2 兩個太極圖。(A) (B) 圖 2 (A)儒道在界域上互補 (B)佛易在過程上互補爲了獲得對中華文化“ 道 ”的較全面較直觀的理解,我們試利用玄的旋轉渦流義,首先將圖 2 中A、B兩玄(圖)疊加在一起,圍繞圓心旋轉,形成“玄之又玄”之寓意,由此將在中心出現一個螺旋形渦洞。這樣,不具備任何概念和語言意義的道體,即以螺旋渦洞的形式出現,並構成了“衆妙之門”。這一中和圖我們稱之爲中華道中和圖,如圖 3 所示。圖 3 中華大道中和圖這一圖是由圖 1 中 4 個求道金字塔綜合而成的,其

23、中“仁” 代表儒家求道圖;“自”,即自然,代表道家求道圖; “滅”,代表佛家求道圖; ”生”,代表易家求道圖。這 4 個的合成分佈,如平面座標分割開的 4 個象限,兩個一橫一縱的坐標軸,恰好組成一個十字架。但中華十字架不是直線形的,而是曲線形的,如圖 3 大圓內的十字曲線。曲線的出現,是由於圖中各部分按逆時針方向旋轉造成的,坐標軸變成了有旋進方向的弧形曲線,這就是“ 反者道之動 ”(老子四十章 )我們把這一旋轉看成是水流的旋渦,稱之爲“ 玄”。其中仁、自代表共時性玄,生、滅代表歷時性玄,玄之又玄,在中心形成螺旋形渦洞。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在圖中,大圓表示 “可道”部分,即分別用含有

24、具體意義的辭彙仁、自、滅、生來表達,可以言傳,可以論辯,但都有片面形性,不能代表道的全部,佛家成爲“有分別智” ,通常稱爲“道用”。小圓表示 “常道”部分,即無法用任何概念和語言表達的道的全體,仁、自、滅、生在這裏旋融爲不可分別的“一” ,佛家稱之爲 “無分別智”,通常稱之爲“ 道體” 。莊子說: “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 莊子齊物論 )此言極是,小圓道樞的地位不言自明。由此,我們也可稱圖 3 爲中華道體用圖。儒家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禮記 中庸)這個中,就是我們圖中的小圓,亦即道體,所以程頤說:“中即道也”( 與呂大臨論中書)

25、。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本指歌唱的相互應合。 說文:“和,相應也”。引申而指不同事物相互協調互補的關係。大圓中的仁、自、滅、8生共同構成了“ 和” 。所以,小圓代表 “中”,中爲道之本體;大圓代表 “和”,和爲達道諸方法之融會貫通。佛家雲:“歸元無二道,方便有多門” ,易家雲:“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圖 3 體現了上述思想:大圓中的仁、自、滅、生表示“多門” 或“殊途”;小圓表示 “歸元”或“同歸”。這一道的體用中和圖,是對古今主要求道途徑方法的概括和總結,是中華精神的中和與聚焦。其含義豐富二而微妙,由於篇幅關係,這裏未能展開,而且有許多意蘊,難以用語言說清楚。讀者面對圖仔細品味,定會悟出自己有個性的見解。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