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结构与认同下的“香港梦”对香港市民阶层流动意识的分析作者姓名:黄晓星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身份:博士生联系电话:13763354674通讯地址:广州市中山大学南校区 173-523,510275电邮地址:结构与认同下的“香港梦”对香港市民阶层流动意识的分析”摘要:1960 年代香港经济的腾飞给香港市民带来了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香港梦”成了描述香港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开放的一个大众的话语,但在 1980年代中期以来,阶层结构进入一个稳定的时期,客观的远距离阶层流动消失,这种乐观感也随之消失,1990 年代的金融风暴、住房泡沫的破灭使香港进入一个“中下流”社会。本文基于阶层化的理论,
2、以经验数据为准,发现中下层的市民客观阶层与主观阶层定位都处于低下地位,而拥有比较悲观的向上流动意识,这反过来又制约他们向上流动,“香港梦”失去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关键词:香港梦、中下阶层、“中下流”阶层意识、阶层流动意识“Hong Kong Dream” under Structure and Identity The Analysis on the Consciousness of Class Mobility of Hong Kong PeopleHuang XiaoxingAbstract: Hong Kongs economic takeoff in 1960s brought to H
3、ong Kong people optimistic consciousness of class mobility. Since that the “Hong Kong Dream“ has become the signal of a relatively open social strata structure, but in the mid-1980s, the class structure came into a stable period, the long-distance class mobility disappeared, which leaded to a result
4、 that the sense of optimism evaporated. With the 1990s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bursting of the housing bubble, Hong Kong has changed to a “Low-Middle” society. Based on the class theories and empirical data, the author finds that people in the lower strata are apt to have more pessimistic sense of
5、upward mobility, which in turn constraining their upward mobility. To sum up, “Hong Kong Dream“ has lost the social basis of reality.Key words: Hong Kong Dream、Low-Middle Class、“Low-Middle” Class Consciousness、 Consciousness of Class Mobility香港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二战前后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而导致人口的变迁,而移民在迁入香港后伴随身份的失落及下向的社会流动
6、(Mitchell,1998;吕大乐,2003:21;等),阶层结构相当不稳定。二战后到 1970 年代,伴随着战后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地人的成长及殖民地政府政策的变迁,香港进入一个阶层结构比较开放、流动性比较强的时代,从“吃救济品的时代”(吴昊,2000)过渡到富裕社会,而战后下流的移民阶层也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在阶层地位上上升到中产阶层(吕大乐,2003:25),这在主观分层领域中体现为“香港梦”的出现。“香港梦”作为一种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集中在中下层市民身上,主要体现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一点点运气就能实现向上流动,所以探讨“香港梦”应体现中下层市民的主观认同,而非包括
7、中上层在内的普遍映像。而客观的阶层流动是受阶层结构体现为中产阶层的结构约束的。1970 年代以来,中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香港阶级结构根本上的变化,是香港社会稳定的指南针,而 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中产阶级的发展变化也就是香港阶层结构变化的一个标志(刘兆佳,2000;吕大乐,1998,2003;张炳良,1998;etc.),阶层结构慢慢趋向于稳定,在此背景阶层流动意识失去了乐观的基础(吕大乐,2003:42-58)。以往研究阶层流动的学者认为如果阶层结构开放程度高、阶层流动速率快,则社会倾向于稳定。与此对应,本文认为客观的阶层流动必须反映在主观的阶层流动意识中,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8、所以“香港梦”作为阶层流动意识的代表,反映了客观阶层结构变化,也反过来促进个人奋斗,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客观阶层结构变迁,这种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亦能起到缓和的作用。正是在此背景下,针对“香港梦”的研究对于现实的决策与理论的探讨都有启发意义。由此,本文期望延续香港学者关于阶层的研究,采用经验数据讨论以下研究问题:“香港梦”是否还反映香港市民的阶层流动意识?哪些因素影响了阶层流动意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香港梦”作为一种建构出来的话语对于大众与政府的意义。一、 文献背景与假设阶层是社会学领域经典的论题,而针对阶层流动意识国内研究并未多见,本文从职业、教育等作为基础去研究阶层流动意识,并且
9、认为职业、教育、阶层意识、阶层流动意识等概念都属于生活机会的范畴,与韦伯以来的阶层概念比较接近,故本文之后基本上都采用阶层论述,定位于阶层分析中的主观分层研究。以往关于阶层流动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的分析上,米尔斯在白领中对美国人关于成功的想法做过论述,认为在小业主世界中,经济转型、发展迅速,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向上流动机会,而这在主观认同方面则形成了“美国梦”,即有力量和善于经营,再努力拼搏可以得到自己所得(米尔斯,2006:6)。针对老式中产阶级进行分析,“美国梦”也反映了 19 世纪中期经济结构的转型,但到了 20 世纪中叶,这种乐观感已然丧失,美国进入了一个科层制白领为主体的社会,成
10、功模式已然变化,从体力与经营到教育,而现在教育也丧失了以往作为提升机的作用(米尔斯,2006:205-225)。与“美国梦”类似 1,香港阶层结构在 1970 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不稳定到稳定,中产阶层亦在蓬勃发展,在阶层流动意识方面则形成了“香港梦”的乐观感。“香港梦”反映了香港结构的转型,主要围绕着新式中产阶级而言,但共同的一点是人们有可能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进入中产阶级的机会。但米尔斯又提出,在白领世界中抱有向上流动期待的人往往就是等级高于雇佣劳动者的人(米尔斯,2006:219),那么“美国梦”对于雇佣劳动者等中低层市民来说也只是一个梦,抱着这个梦在艰难岁月里面努力奋斗。1970
11、年代,香港在变成一个“富裕社会” 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的情况,但香港的阶层结构却是十分开放的,家世、性别、籍贯、宗教等等和出身背景有关的因素,对个人的地位升迁,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李明堃,1998)。在这种阶层结构下,人们生活在一个精英社会,任何人只要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教育程度,他们就会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常识(Savage,2000;转自Ian Craib,2002),也是“香港梦”的主要内容,但向上流动的取向却是受阶层因素影响的,Mitchell于1967年在调查中指出只有1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有“很多或一些机会可以在事业上成功发展”,而吕大乐亦通过研究证明:一、社会流1 “美国梦
12、”与“香港梦”反映的客观结构变化的内容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前者反映的是对老式中产阶级的美好愿景,而后者反映的则是香港市民对新式中产阶级的向往,但二者在主观阶层领域有一定的亲和性。动建基于阶层差异之上,香港的阶层开放性并没有完全抵消阶层背景的影响;二、香港的阶层结构存在阻碍社会流动的障碍(吕大乐,2003:42)。工人阶层要跨越到服务阶层,成功机会是很小的,不过跨到中下阶层容易得多,“香港社会成员的职业流动多发生在阶层内,尤其以中层为代表,这是代际向上流动发生频率最高的一个阶层,社会成员父子两代之间往往经历了由中下层到中中层再到中上层的职位变迁过程”(庄丽华,2007:53) 2。这与西方学者的观
13、点也比较一致,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流动的特征方面来看,短距离、小跨度的阶层流动比较普遍,社会成员的阶层流动往往是在邻近的阶层或阶层之间流动。这从客观阶层结构的变化解释职业与阶层流动之间的关系,但在主观阶层流动意识方面则尚未展开讨论。在主观阶层意识方面,很多学者认为香港人缺乏阶层意识和不会以阶层作为一种界定个人身份的概念,但王家英、吕大乐(吕大乐,2003:54-58)等人的研究否定了这一点,香港人至少中产阶层是如此认识到阶层差异的存在,并且认为香港充满着向上流动的机会,而个人努力(62%)和工作是最主要的原因,这是一个泛化的个人取向的流动观念,与香港自由的市场经济紧密相关。在经济繁荣,阶层结
14、构还处于不稳定而拥有巨大的流动率的时候,大部分可能实现这个香港梦;“而当环境变化的时候,这一份乐观感就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吕大乐,2003:58)。这主要集中在定性的判断和粗略的概率描述统计上,另外也是基于职业阶层的判断,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延续吕大乐对“香港梦”的判断,在阶层结构变迁的时候,“香港梦”是否还可以比较好反映香港市民的阶层流动意识?哪些因素影响了阶层流动意识?而吕大乐的判断基于职业阶层对阶层流动意识的影响,本研究亦着眼于澄清教育、阶层定位等因素对阶层流动意识的影响。阶层流动意识属于主观阶层领域,而主观分层观念是对客观社会阶层结构的认识与反映。在不同社会类型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社
15、会结构的感知、想2 同事庄丽华在其论文中采用相同的数据分析香港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流动,认为社会职业向上流动主要是发生在中层中产阶层内部中下层、中中层、中上层间,以短距离的阶层流动为主,而跨阶层的流动较少,特别是低下层进入上层。中下层、中中层、中上层是人数最多的三个等级,也是流动率最高的三个等级,主要表现为中下层向中中层、中上层,中中层向中上层的流动。而父代职业为下层的,子代职业则多流向中层中的中下层、中中层。父代到子代职业地位流动多发生于相邻的两个阶层或等级。这说明采用职业为依据分析社会流动有比较高的效度,但针对主观阶层流动意识方面并未涉及,亦未区分开诸多客观变量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本论文从主观
16、阶层流动意识中出发,可对其进行补充,并深化澄清对不同变量作用的认识。象和解释是不同的(Ossowski,1998:6-7;1963:4-5) 3,阶层流动意识正是人们对社会结构的感知而判断的,反映了个体的阶层认知图示(cognitive map) 4(Edward,1965)。以往学者认为职业是这个认知图示的重要组成内容,职业角色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遵从特性之一。特雷曼与周雪光等人的研究使职业等级的研究从简单职业声望的测定与流动表分析和路径分析与地位获得研究过渡到深层的共享价值和社会秩序分析,为了获得声望或地位,所有的社会位置、角色和行为都必须在将诉求建立在由共享价值和信念的制度领域确立的合法性
17、和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由共享价值和信念的制度领域确立(周雪光,2007),基于这些共享价值与信念,职业用于解释阶层定位与流动意识方面则有了较强的生命力。香港学者对于阶层分析亦以职业为基础,吕大乐和黄伟邦等就曾经根据七八十年代的调查对香港进行了职业分层(吕大乐,2003:38),并且通过职业阶层的变化解释阶层认同及阶层流动意识的变化,特别是在中产阶层意识及政治影响力上。假设 1:阶层流动意识与职业阶层呈现正相关,越高的职业阶层拥有越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教育亦是社会分层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变量,一方面,教育发展是扩大社会阶层流动从而达致一个开放社会还是形成一个以教育为标准的阶层流动壁垒,如自由派工业
18、主义理论、柯林斯的文凭主义理论、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研究理论、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等;另一方面,明确将教育或技术资格作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维度,如赖特的阶级分析理论(刘精明,2005:34-36)。柯林斯认为,文凭制度使一些专业在市场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主要是自由职业者和在庞大的工业、政府、教育和工会等科层组织中工作的人:“正是由于文凭制度的兴起,这些报酬优厚的职业得以自成体系,并提高了收入”(Collins,1979 ;转自刘精明,2005:39-40),这与西方作为一个自由开放市场的职业社会有关,职业往往反映了个人的经济水平,而教育与职业又存在着3当社会经济差异不显著,不稳定或呈多元化趋势,社
19、会结构特性较为松动灵活时,阶层意识就会较为模糊 (李春玲,2006),这也就说明阶层流动意识等属于主观领域的内容并非完全受结构因素制约。丹尼斯指出,外在的刺激与内在的体验对于被调查者并不一样,不存在完全体现在中立的观察者态度中的“客观”的阶层地位结构(丹尼斯,1992:55-56 )4阶层认知图示(cognitive map)的概念由 Edward 在 1965 中提出来,也就是结构性的因素、主观因素等各方面综合在一起促成了人们的形成,正是根据这个认知图示,人们对自己的阶层认同定位进行一个遵从判断,而这定位又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行动极强的相关性,即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经济收人就越丰厚,他在社
20、会分层体系中也就相应地处于一个较高的等级,向上流动的机率亦较大。假设 2:阶层流动意识与教育程度呈现正相关,教育程度越高拥有更为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另外,阶层定位作为主观分层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阶层流动意识也产生着比较大的影响。吉登斯指出,一种社会地位需要在某个社会关系网中指定一个人的确切身份(吉登斯,1998),也就是在一个关系分类系统里面定位自己,这种定位与社会身份的类别化过程有着密切的关,是自己的生活历程所决定的,个人的阶层流动意识亦为自己的生活历程所影响。另外,客观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开放程度的指示器,而阶层流动意识则是在主观上体现了这个开放程度在主观分析系统中的映像,这与主观阶层定位是
21、息息相关的。假设 3:阶层流动意识与阶层定位呈现正相关,阶层定位越高则拥有越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三个假设的验证而讨论中下层市民的阶层流动意识。在理论和历史中这个群体是“香港梦”的持有者,如果“香港梦”能够反映这个群体的阶层流动意识,他们应该比其他阶层的群体对阶层向上的流动评估更为乐观,或者与其群体差异不显著,三个假设在这个情况下则不成立。二、 研究设计研究数据来自于教育部“九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港澳社会研究课题子课题之“香港社会分层”研究中的电话访谈数据。按 1002 个成功样本数进行推论抽样误差,样本标准差为 0.0158,若将可信度 (confidence level
22、) 设于 95%,则最大可能样本误差为 3.10% 以内。根据前述文献及研究目的,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及分析数据模型建构如下:(一)变量系统1、因变量:阶层流动意识本文主要针对阶层向上流动意识,重点放在“香港梦”的分析,主要围绕着主观的向上流动机率,把“香港梦”这种乐观的阶层流动意识操作化为市民对个人在社会阶梯中向上流动的机率的判断。样本分布情况如下:表2.1 阶层向上流动意识概况你认为你个人在社会阶梯中向上爬的机会有几高?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非常高 20 2.0 2.0较高 166 16.6 18.6一般 509 50.8 69.4较低 142 14.2 83.6非常低 123
23、12.3 95.9不知道 41 4.1 100.0总共 1001 100.0总样本数:1002,缺失:1“香港梦”除了个人对阶层流动机率的判断之外,也对流动条件和流动渠道有期望,认为通过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就可以实现向上流动。在这方面本研究亦设计了相应的指标,围绕香港市民心目中向上流动条件和渠道搜集资料和数据,但属于辅助变量,不做主要分析。另外,“香港梦”主要针对中低下层的市民,对于中高层市民意义并不大,所以本研究在分析普遍的阶层流动意识的同时把重心放在中低下层市民群体上。2、自变量:职业阶层、教育程度、阶层定位职业阶层:参考特雷曼与吕大乐(吕大乐,2003:38)的职业阶层划分,本文把用失业
24、/ 正在找工作作为参照类,把不在职业领域、有闲阶层 5都纳入客观阶层分析体系,具体细分如下 6:表2.2 本研究所采用职业分层图示三等阶级图示 本研究阶层划分图示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加比率%服务阶级 服务阶层 81 8.2 8.2专业人员阶层 135 13.6 21.8中间阶级 一般非体力劳动者雇员 190 19.2 41.05在这里指不参加工作而有其他经济来源者,与 Veblen 的有闲阶级不同6研究中各阶层的对应职业如下:服务阶层(经理及行政人员)、专业人员阶层(专业人员、辅助专业人员)、一般非体力劳动者雇员(文员/一般文职、服务工作及商店销售人员)、小布尔乔亚(自雇者阶层)、工人阶层
25、(渔农业熟练工人、工艺及有关人员、机台及其操作员及装配员、非技术工人、不能分类的职业)、有闲阶层(有其他经济来源群体、主理家务)、不在职业领域者、失业、正在找工作群体。小布尔乔亚 46 4.6 45.6工人阶级 工人阶层 121 12.2 57.8有闲阶层 205 20.7 78.5不在职业领域者 152 15.3 93.8失业/正在找工作者 61 6.2 100.0总共 991 100.0总样本数:1002,缺失值:11服务阶层包括雇主等处于阶层结构比较靠上的位置的群体,前面五层根据布雷曼和吕大乐的划分标准,有一个自高而下的排序,是在职业领域的一个比较,服务阶层对应服务阶级,而专业人员、一般
26、非体力劳动者雇员、小布尔乔亚对应中间阶级,工人阶层对应工人阶级,后面三层是在职业领域之外的,在这里纳进来是为了弥补以往职业分层的不足。教育程度:从教育程度(表 2.3)看,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出现大的变异:表 2.3 样本教育程度情况教育程度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计比率小学及以下 141 14.1 14.1初中 152 15.2 29.2高中 306 30.5 59.8预科(专上)、非学科课程 177 17.7 77.4本科及以上 226 22.6 100.0总共 1002 100.0总样本数:1002,缺失值:0阶层定位:社会客观阶层结构是复杂的,人们更倾向于重新建构而非解释它(Davies,
27、1965),而社会分层中的主观定位只能以简单等级为形式(Ossowski,1963:56),所以采取简单的阶层定位来分析人们的自我定位是合适的,以往戴维斯(Davis,1941)等人也发现不管客观的社会分层多么细分,对于参与者来说区别并不明显,而是模糊结成一体的,在这方面可能反映为阶层意识的中流化,如日本、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调查所揭示的状况(高坂健次,2004:110-111),后来又有学者(三浦展,2007)提了下流社会的概念,但主要停留在定性的分析和简单的频数描述上,并未精确化,对于这种简单的方法学者一直延续了下来。所以本研究亦延续这个传统,采取阶层定位五分法,操作化为5个阶层:上
28、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下层,情况如下:表2.4 主观阶层定位概况主观阶层定位 频数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上层 4 .4 .4中上层 44 4.4 4.8中中层 438 43.8 48.6中下层 361 36.1 84.6下层 139 13.9 98.5不知道 15 1.5 100.0总共 1001 100.0 总样本数:1002,缺失: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由于上层频数较低,不符合分析模型的要求,所以实际进入模型时本文把上层与中上层合并为“中上层”,以避免模型出现的不适用。3、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本文考虑职业、教育等后致因素对阶层意识的影响,但并不排除性别、年龄等先赋变量,对这些变量进行讨论和控制对澄清研究目的和提高研究效度是有帮助的,事实上,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依据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是相当普遍的。年龄采用同龄组的形式分类,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5 年龄组分布情况频率 百分比18-20 81 8.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