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学语文教学法题库 附参考答案 绪论 语文学科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0000122 语文教育学发展的历史阶段有 (1) _ (2) _ (3) _ (4)_(5)_(6)_ 10000122 (1)孕育于教育学时期, (2) “国文教授法”时期, (3) “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 , (4) “语文教材教法”时期, (5) “语文 教学法”时期, (6)“语文教育学”时期。10000214 语文教育学的性质是_ (10000214 C )A 基础理论学科 B 应用技术学科 C 既是基础理论学科又是技术应用学科 D 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 10000315 语文教育学的教学目的是什
2、么? 10000315 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它要对语文教学这一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揭示其基本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作为应用技术学科,它要研究语文教学的操作过程和具体方法,指导学生把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无论是基础理论或应用技术的教学,都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工作的思想品质。10000415 语文教育学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10000415 语文教育学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掌握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10000515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1000
3、0515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语文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哲学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10000742 语文教育学的训练体系有(1)_(2) _ (3) _ (4)_ (5)_(6)_ 10000742 (1)制订学期教学计划;(2)制订单元教学设计;(3)制订篇章教学设计,编写课时教案;(4)通过观摩教学和模拟试教活动,掌握和运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过程和方法;(5)语文试卷的编拟、评分和讲析; (6)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作业批改和课堂板书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工具的能力。2
4、10000815 语文教育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是什么? 10000815 理论联系实际 10000632 完成图表:语文教育学学科体系 (3) A (4)语文教学论 B (1) 总论 C (2) 语文教学大纲 D (5) (6) (7) 题库绪论 10000632 语文教材论 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论 听说教学 “语文教育学”学科史 总 论 语文活动课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学科教育史 语文教学评价论 语文学法论 语文教师论 10000945 什么叫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10000945 案例一词来源于医学,原指记载和描述具有一定代表学的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供研究和教学之用。这种基本
5、方法被许多研究领域和教学领域所运用,是指记录和描述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的内容、过程、重要细节、处理方法、后果及各种反应等,以备研究和教学,又称个案。案例教学法,是根据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或实践能力的需要,再现教学案3例的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某种理论知识或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目的性。教学案例的选取、设计、制作和运用,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2)实践性。教学案例是从教学实践中选取的真实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身历其境。 (3)典型性。教学案例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是典型的,既
6、能体现一般的教育理论或操作程序,又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典型引路的作用。 (4)综合性。教学案例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项知识和多项能力综合运用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启发性。教学案例要求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作出判断,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抉择,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机敏的应变能力。由于具有以上特点,案例教学法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和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30001032 语文教育学课程建设要实现的三种功能:(1)_(2)_(3)_ 30001032 语文教育学课程建设要实现的三种功能:(1)能够总结语文教
7、育学的研究成果,(2)能够满足高等师范院校开设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3)能够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30001142 语文教育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四个基本”:(1)_(2)_(3)_(4)_ 30001142 语文教育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四个基本”:(1)基本事实,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提供确实可靠的实际材料;(2)基本概念,是从基本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基本观点,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3)基本原理,由一系列基本概念组建而成的理论体系,概括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4)基本原则,依据基本原理所制订的行为准则,原则规定语文教育实践的实施方式和操作方法。第一章 语文教育
8、发展简史第一节 中国语文教育传统概说10110115 研究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0110115 溯其渊源,察其流向,寻找发展规律。 10110235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0110235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先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四书 、 五经为主体的综合性社会科学,以文选为补充教材和写作范例。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但整个教育过程始终以语文教育为基础。 10110332 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1) _ (2) _ (3) _三大问题是 (1)_(2)_(3)_四大弊端是(1) _ (2) _ (3) _ (4)_ 410110322 (1)识字
9、教学,(2)文章教学,(3) 读写实践;(1) 科举的附庸,(2)识字加读写古文,(3)记诵和模仿;(1) 脱离语言实际,(2) 脱离应用实际,(3)忽视文学教育,(4)忽视知识教育。 1011045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述评 1011045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经验是:(一)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三条:(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一,必要性:“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学习汉语汉文,不能象欧洲的儿童那样,学会了二三十个字母以后,可以一边识字,一边很快就能成句的甚至成段的阅读。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的认,一个一个的记;在认 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前,是无法整句整段的阅读的。不阅读,不跟语言实际联系起
10、来,识字的效果又会受到影响,难于致用,难于巩固。这是个矛盾。前人采取了集中识字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二,可能性:“汉语语法,字的形态变化很少,名词也罢,动词也罢,形容词也罢,没有什么特殊的形态变化,字的安排可以不受语法的限制,完全依照识字的需要来办。这使集中识字具备了可能性。 ”第三,优越性:“汉字一小部分是单体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而合体字之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偏旁部 首,造字的规律,相当明显,即使是七八岁的儿童,也很容易领会。运用比较类推的方法,完全可能成堆成批的认字。这又为集中识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第 33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 年版)集中识字阶段
11、的识字量以 2000 左右为宜,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字意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后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巩固,并逐步加深和扩大。 (2)韵文化,便于朗读、记诵。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因为“汉语虽然不是单音节语言,汉字确实是单音节文字。在识字教育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一个的不直接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这是学习汉字的不利条件。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汉字是单音节的,就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非常容易合辙押韵。相形之下,要比多音节的西洋语文容易得多
12、。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这显然比学一个一个的单字好,也比一上来就念参差不齐的句子好。前人大量采用整齐韵语的办法,的确是充分运用了汉字的有利条件,避免了它的不利条件” ;“对偶,跟押韵一样,也是汉字汉语的特点,也有利于儿童的朗读、记诵。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 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 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 容易联想,容易记忆,境界高 的,更给人以优美隽永之感。 ”“前人把汉语汉字的这两个特点充分运用于儿童的识字教学,对我们来说,应该视为珍贵的 遗 产。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第 7577 页,上
13、海教育版 版社 1962 年版) (3)正确处理思想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教育从来是不会脱离政治的。哪个时代的教育,必然或多或少的反映那个时代的主导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点,至少是其倾向或要求。 “包括那些看上去只是单字、单词的堆积,不成文理,仿佛没有什么思想内容的杂字书在内,无例外的证实了这个道理。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第 200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 年版)例如宋人编的百家姓要用“赵” (天子第一号)开头,而明人编的百家姓要用“朱”字开头。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了它的规律,就不但破坏了语文教育自身,而且也使思想教育无法落实。例如我国古代曾有许多地位
14、高、名气大的人,编写过许多种只顾灌输封建伦理思想而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识字课本,它们靠名人的名气,靠互相吹捧,甚至靠官府的行政力量推行,但都被群众的实践否定 了。相反, “三百千”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皆非出自名人之手,而且都遭受过许多贬斥和非难, 千字文讲了些生活常识, 三字经讲了些伦理道德, 百家姓只是押韵并无文理,但它们符合儿童识字的规律,所以广为流传。三条经验的核心是:既要依据汉语汉字的特点,又要符合儿童的学习规律。 (二)建立5了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我国古代的文章学是起源很早,非常发达的。其中有些重要观点至今仍有价值,例如“文道统一”,义理、考据与辞章的关系等。在语文教育中也得
15、到了一定的运用,如广泛的“评点法”等。 (三)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1)阅读训练:第一,基本原则“文” “道”不可偏废。第二,基本方法 熟读,精思,博览。 (2)作文训练:第一,基本原则“词” (辞章) “意” (义理)并重。第二,基本步骤 先“放” (放胆文)后“收” (小心文) 。苏轼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 ”(梁章钜退庵论文引苏轼与侄简书 ) (3)基本方法多作多改,而且强调学生自己改,随着思想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断改。例如贾岛 “推敲” 的故事,欧阳修改定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的故事,王安石
16、改定“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等。 1011055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述评 10110551 传统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是:(一)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科举考试的附庸。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一文中说:那种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附庸的教育,是“以严格的文字的和音韵的技术上的修养来消磨天下豪杰的不羁的雄心和反抗的意思,以莫测高深的道学家的哲学和人生观,来统辖茫无所知的儿童” (1936 年 7 月第七卷第一号文学 ) 。 (二)语文教学的内容识字加读古文加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想象能力和革新创作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进。关于这一点古人亦
17、有批判。唐彪说:“从古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贤士,亦未有只读四书一经之名臣。 ”( 唐彪 读书作文谱卷一)特别是程式化的作文训练, “往根本处说,足以束缚青年的思想,使他们不能越出封建统治的牢笼;从写作方面看,必然形成一种追求形式,讲究格律,陈词滥调,言之无物的风气” (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学初探第 139 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 年 版) 。 (三)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记诵和摹仿。这对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都是很不利的。 10112651 传统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述评 10110651 传统语文教育的四大弊端是:(一)脱离语言实际。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抛弃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
18、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的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二)脱离应用实际。读写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人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 虞韶编的 日记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 ”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 ”固辞而去。 (三)忽视文学教育。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人人(也不是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这就
19、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训练的教育。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四)忽视知识教育。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和文章学。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也有结合读写训练讲解一些语文知识的,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学,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它,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
20、上成了一种可意6会不可言传的事。不讲知识,尤其反对讲系统的知识,是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 10110722 语文单独设科是在 _ 年,最初设科的目的是学习 _ 第一个正式的名称是 _ 自 _ 以后白话文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小学称 _ 以学习 _为主;中学称 _ ,以学习 _ 为主, _ 年开始统称语文,是由 _ 提出的。 10110722 1903 古文 国文 “五四”运动 国语 白话文 国文 文言文 1949 叶圣陶 10110825 语文单独设科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10110825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教育思想的冲击下,1902 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3 年实施) ,实行
21、教育改革。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废科举兴学堂,课程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分科教学,于是语文也就单独设科。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学科的起点。 10110935 “国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什么意义? 10110935 “国文”的基本性质是古文教学。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的主要特点有:(1)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由其它学科承担了;(2)原来存在于传统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有专门负责思想品德教育的“修身”等课程承担;(3) “文道统一”中“文”与“道”的关系有了变化,以“文”为主,“道”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所以,“国文”是语文单独设科后的第一个正
22、式的名称,也是语文教育从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中独立出来的标志。 10111025 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10111025 “五四”运动后,在“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改革也开始朝着教学“国语”和“白话文”的方向发展。1920 年开始在小学开设“国语” ,主要教学口头语言和用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从此,口头语言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要地位。这是克服传统语文教育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的根本措施,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萌芽。 10111135 “国语”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国语”和“国文”为什么会长期并存? 10111135
23、 “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当时的语文教育改革家黎锦熙等,是主张彻底的全部的用“国语”取代“国文” 。但由于两个原因造成了“国语”和“国文” 长期并存的局面: (1)反对派的力量过于强大,他们认为只有文言文才值得教值得学,白话和白话文没啥可教也没啥可学。这种观点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但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2)改革者自身力量虚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准备不足。例如,要找教古文的老师很容易,而要找能教标准国语和现代文的老师很难。要组织起一支能够满足中小学“国语”教学的教师队伍,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好采取过渡的方式,小学改为“国语“
24、,中学仍为“国文”, 而且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但是,能够联系语言实际和应用实际的,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现代文,在语7文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0111235 新中国建立前解放区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哪些?10111235 新中国建立以前解放区语文教学的特点有:(1)无论是“国语” 、 “ 国文”都以现代文为主,使现代文在全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课文的思想内容革命化;(3)教学方法民主化。这些特点说明,解放区的语文教学改革,走在历史发展的前面。10111325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什么?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的背景、时间和意义是什么?这项改革的主持人是谁? 101
25、11325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采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的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区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在全国得到了推广。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一用“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这是自鸦片战争后 100 年以来教育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开端。 10111425 简述“红领巾”教学法产生的过程 10111425 “红领巾”教学法产生的过程是, 1953 年,前苏联教育家普希金到我国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听课,教学的课文是红领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象教学文言文那样的串讲法。普希金听后认为是灌输式的,并提出了改革意
26、见。他和教学人员共同研究制订了改革方案,重新试教。试教获得了成功,总结了一套教学经验在全国推广,称为“红领巾”教学法。 10111535 “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0111535 “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内容是启发式和谈话法。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 20111655 论“红领巾”教学法对现代文教学研究的意义 20111655 “红领巾”教学法对现代文教学研究有深远的意义。 “五四”运动以来,随着现代文进入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也开始了现代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最初是沿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教授”就是“讲授” 。因而
27、产生了现代文没啥可教也没啥可学的认识,甚至产生了否定现代文教学并因而否定整个语文教学的主张。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现代文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现代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红领巾”教学法比较彻底的改变了由文言文教学法沿袭而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局面,使现代文教学有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方法,这对现代文教学以及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至于后来有人把谈话法发展到极端,例如根据一堂课提问的次数来评价教学成败的方法,是一种异化现象,并非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20111755 评 19561958 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20111755 汉语、文学分科
28、教学实验开始于 1956 年,1958 年停止。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的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系统化的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至今8没有全面的系统的结论。 10111835 19591962 年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的历史背景、中心内容和基本结论是什么? 10111835 19591962 年全国规模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的历史背景是,50 年代初,有人把“红领巾”教学法发展到极端,把语文课上成文学分析课;1956 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既有科学性系统性的一面,又有语言和文学相脱离、文学课厚古薄今的倾向;1958 年“大跃进”中又产生了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倾向。这就需
29、要讨论语文课的根本性质。讨论的中心是“文”与“道”的关系,以及“文”到底是什么。基本结论是,语文是工具,语文课是工具课;语文这种工具不是纯物质的工具,是具有思想性的,语文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 10111935 1963 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10111935 1963 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是,对 19591962 年全国规模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作出了科学的总结,大纲中确定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的基本性质,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编写出版了相对稳定的全国通用教材,使语文教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10112035 1978
3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86 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90 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及同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10112035 1978 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是,1966 1976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教学完全政治化,被称作“革命语文”或“革命文艺” ,彻底改变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本质上取消了语文学科。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全面拨乱反正。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这场动乱也进行了反思:事实再一次证明,政治要指导语文,但不能代替语文。所以,1978 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继
31、承和发展了 1963 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正确处理政治和语文的关系,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从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经过 1986 年和 1990 年两次较大修订,不断完善和提高,带动语文教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10112135 1992 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 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初审稿)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10112035 1992 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及相应的教材,是适应我国 1986 年开始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初审稿)及相应的教材,提出了语文
32、学科性质的新概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突出了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特点,使其区别于物质工具,全面反映了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的本质特点。规定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整体结构,包括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课外活动,语文教材也分为必修课教材、限定选修课教材、任意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构成教材系列。这标志着语文教育改革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 20112255 论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920112255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 (1)内部活跃。全国和省、市、县地方的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等相
33、继成立,广大教师自觉的成为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同时,各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和论著也相继问世。语文教苑呈现出学会林立,论著迭出的生动景象。 (2)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随着互相参观、访问、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以及译文、译著的出版,西方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验成果等,潮水般涌入国门。虽然一时间良莠难辨,取舍难定,但激起了思考,引发了改革的欲望。 (3)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层出不穷。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不同内容,整体、单项等不同层次,大规模、单位或个人等不同范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验,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探讨之深,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 第二
34、节 语文教学现代化与改革实验 10120115 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10120115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面向现代化10120212 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有(1) _ (2) _ (3) _ ,其核心内容是_ 10120212 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教学内容的艺术化和审美化 教学方法的智能化和标准化 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20120335 单元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0120335 单元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材编写的科学化系统化问题,和教学过程中教材处理的科学性艺术性问题。20120435 目标教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0
35、120435 目标教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问题。20120545 论开展目标教学实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内因 20120545 开展目标教学实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内因:我国大规模的开展目标教学实验始于 80 年代中期,二战后逐步开展的世界范围的教育目标管理运动是其国际背景,我国 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及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是其国内背景,而急切的寻求解决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问题的途径则是学科发展的深刻内因。20120645 怎样建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 20120645 建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系是实施目标教学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依据教学大纲 ,结合语文教材,
36、整理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建立包括学科,学段,学年、学期、单元、篇章和课时的教学目标体系。这是对教学大纲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也是运用教育目标管理的理论和原则实施语文教学大纲的过程。其基本原则有:(1)教学目标10体系要能够体现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能够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智能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的系统性和适应性。 (2)教学目标体系中,既要有认知领域的目标,也要有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做到科学性(真)教育性(善)艺术性(美)的统一,实现三个领域的协调教学。 (3)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对师生双方都具有导向作用。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而教,是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
37、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学生要依据教学目标而学,是学生心理定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和步骤、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依据。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为师生所共用。 (4)各个层面的教学目标,都要对相应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和能力水平(力度) ,有明确的界定。术语要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变化方式的角度进行描述,并尽可能选用行为动词,如听记、说出、读出、写出等。 (5)教学目标体系必须与教学评价体系相配合。教学目标的实施必须以教学评价体系为检测和自测的手段,以便及时的进行反馈和矫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0120735 实施目标教学的基本要素有:1_2_3_4_5_ 20120735 根据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
38、体系和的基本操作模式,实施目标教学的要素有:(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心理学实验证明,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控制、规范等作用。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 65%的时间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 (2) 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区分,即通过以分数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评价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为选拔和淘汰提供依据。这种评价以戕害多数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为代价,来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这是最大的人才浪费,也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目标教学评价是为了改善学习,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又要防止差生的出现和及时的转化差生。评价的方式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
39、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对培养优生和寻求帮助有特殊学习障碍的学生的对策有特殊意义,形成性评价对防止和转化差生有特殊意义,终结性评价对选拔优秀人才有特殊意义。学习是精神生产和精神再生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精神再生产,其特点是用最简洁的方式、最短的时间,把前人经过很长时间、很多曲折和失败才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有关教育调查证明,差生主要不是由于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造成的。失误如果得不到及时补救,就造成了学习新内容时的心理上和能力上的障碍,会出现更多更大的失误。原有的失误和新的失误混杂起来,就形成了再学习时的更多更大的
40、心理上和能力上的障碍。这样恶性循环到一定阶段,即不能继续学习新内容的阶段,就形成了差生。为了防止差生的出现或转化差生,在学习一项内容后,就要通过评价把失误揭示出来,并及时补救。这就为学习新内容造成了心理上和能力上的优势。再学习新内容时还会出现新的失误,就再评价再补救。这就为学习更新的内容造成了更多更大的心理上和能力上的优势。这种良性循环是优生成长的必然规律,因而也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有效措施.前边的学好了,就为后边的学习铺垫了基石;前边的学不好,就为后边的学习设置了障碍。任何一项学习都是通向新领域的渠道,任何一种得不到矫正的失误都是一次自我封闭.(3)以反馈矫正为核心。这是控制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
41、体运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没有反馈就构不成交流;而没有交流,教学过程就是徒具形式。交流过程中的矫正就是控制,就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反馈矫正是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核心内容。教学评价就是反馈矫正的基本形式。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强化的功能,否定性评价具有消极强化的功能,无评价具有整体弱化的功能。不同的评价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具体适应性,例如小学生要多用肯定性评价,大中学生易于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相结合等,但都不能无评价。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都可能是热情关怀,而无评价的实质是漠不关心。 (4)群体教学辅以个别化帮助。也就是集体教学和个别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