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诞生:1908 年罗斯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两个主要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艾尔乌德指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的解释为出发点” ,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
2、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社会行为包括:1 习得行为。2 亲社会行为。3 反社会行为。4 人际合作与竞争。5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靳温: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做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勒温公式:B = f( P , E )B 行为 P 个体 E 个体所处的情境 f 函数关系。行为是会 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函数。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刺激 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社会心理活动不仅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景有关,而且
3、与其过去的经验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四个层面:个体、人际、群体、社会。1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2 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3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 社会层面: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社会心理学简史:三个阶段:1 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至 19 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人性”的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柏拉图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制约,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
4、影响,教育和环境能改变人性2 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到 20 世纪初。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催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3 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使用实证方法的先驱是:美国的普力特和德国的莫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理论向多元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开展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二
5、战后,社会心理学表现出的特征:1 研究领域拓宽。2 理论向多元化发展, 提出许多小理论。3开展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4 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 价值中立原则: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客观公正。2 系统性原则:把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等。3 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 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2 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3 档案法: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 ,通过内容分析研究。理论:是经验研究的总结,是概括化和一般化的经验。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目的:是描述现象、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最终指导人们
6、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归宿。 “好理论,最实际” (勒温语) ,能帮助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心理学的四个主要理论流派有:1 社会学习论: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的作用。简史:起源于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和华生是行为主义的早期代表,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与模仿。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社会学习论的不足:注重外而忽视内。2 社会交换论: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五个相互联系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
7、同命题。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3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A 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B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于事物自身中。C 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主要观点:共 7 条在 116 页。4 精神分析论: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A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意识与潜意识,性本能“力必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B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强调
8、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视角。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A 霍妮的“文化因素论”: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文化因素决定的,对焦虑也有深刻的见解;B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社会化的概念:公元前 328 年,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与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分配
9、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成人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劳动教养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3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4 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社会化的分类:1 语言社会化:个
10、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2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性别、性别角色。3 道德社会化: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4 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将个体培养出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爱国意识的发展和培养。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的分类:1 按获得方式: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2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3 按角色的功能: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
11、角色。4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三个要素,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角色内冲突:同一主体,多个角色。角色间冲突:同一角色,多个期待。自我:亦称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认识的主题,主动的自我,动力成分。客我:观察的对象,被观察者,关于他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制约主我的行动。镜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
12、为重要的作用,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自我概念的功能:1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 解释经验。3 决定期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三个阶段:1 生理自我:出生八个月-3 岁左右2 社会自我:3 岁-13、14 岁左右。根据社会期待调节自己的行动。3 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大约 10 年左右。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特别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身份: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身份的五个特点:1 客观性。2 主观性。3 多重性。4 稳定性。5 契约性。自尊:是个体对
13、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需要包括两个方面:1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2 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是一种高级需要,导致自信。自尊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公式(詹姆斯,1890):自尊=成功/抱负。公式意义: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影响自尊的因素:1 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2 行为表现的反馈 3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 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社会知觉:是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
14、会知觉为基础的。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 认知者的经验。2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 认知者的情绪。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人往往是经验主义,过去的经验会对其未来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的作用。图式的主要作用:1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2 影响记忆。3 影响自我知觉。4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印象与印象形成: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获得明确的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形成的效应:1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
15、光环效应。3 刻板印象。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的现象。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产生首因效应。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也叫晕轮效应。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由于这种效应,一个人的有点活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的优点或缺点也就隐退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刻板印象:人
16、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易产生偏见和歧视。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印象管理的作用: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在,在不用的情境里,每一个体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角色的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体格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
17、解自身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常用印象管理策略:1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3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 投人所好。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行为原因的分类:1 内因与外因。2 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3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内因: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如人格、平直、动机、态度、情绪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控制点理论:美国罗特提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控
18、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归因三原则 1 不变性原则。2 折扣原则。3 协变原则。海德是归因思想创始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涉及三个方面因素:刺激客体、行为主体、背景。特异性信息:行为主体反应是否有特异性,是否针对某一刺激客体作出反应。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一致性信息: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作出的反应是否一致。影响归因的四个因素:1 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异,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 自我价值保护: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解释,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
19、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的策略。3 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 时间因素:把过去的事件解释为背景原因,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社会动机:由人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是人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动机过程示意图: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社会动机的功能:1 激活功能:社会动机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是行为启动因素。2 指向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
20、一定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3 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1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呈正的线性关系;2 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 U 型内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3 每种活动都有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活动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4 比较简单任务的中,活动效率随动机强度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
21、降的趋势。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亲合动机: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起源于依恋。亲和的作用:1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需要:个体通过和他人建立联系,满足交往、尊重等社会性需要。2 获得信息:个体孤单的情境中,信息来源少,会产生不适感和不安全感,而亲和会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3 减轻心理压力:高兴时与他人一起可以分享快乐,痛苦时与他人一起可以排解忧愁。4 避免窘境:在明显西药亲和行为的情境中,如果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负面评价,通过亲和可使个体避免窘境。影
22、响亲和的因素有哪些:1 情境因素: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的情境能加强人们的亲和动机。2 情绪因素:高恐惧高亲合;高焦虑低亲合。3 出生顺序: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越小越不合群。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况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成就动机的重要性:1 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会使个体敢冒风险,勇于进取,最终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2 经济的快速成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全社会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抱负水平: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
23、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 目标的吸引: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对个体缺乏挑战性,毫无获胜机会的事不能满足个体的成就需要,二者均不会激发高水平的成就动机,目标的价值和成就动机的激发相关。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个体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越多,其成就动机就越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A 家庭教养方式:从小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成年后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的基础。B 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
24、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温特 1973 认为存在两种权力动机:1 积极的权力动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力。2 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为自己的生物忧虑。个体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展示已有的权力等行为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引起权力动机的两个因素:1 社会控制的的需求:个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控制水平越高,个体的优势就越大,而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地位会使具有安全感,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2 对无能的恐惧。无能会引发自卑感,自卑感又会促使个体设法去获得补偿,而对补偿的诉求往往走向偏执,导致个体对权力和地位的极端追求。广义的侵犯:侵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
25、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语言伤害。侵犯动机:即伤害的主观意图,是侵犯行为的直接原因。社会评价: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的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亲社会性质。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行为的伤害行为。侵犯行为的原因(三种学说):A 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性本能一部分,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环境;洛伦茨侵犯理论是从动物习性研究出来的,具有生物保护意义。同类之间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可能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 ,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他指出人口的拥挤可能会增加侵犯
26、事件发生的几率,人口爆炸可能会增大战争爆发的危险性。B 挫折-侵犯学说: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多拉德等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 “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主要要点有:1 侵犯的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2 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3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意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准备情绪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
27、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C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 1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2 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冷漠与畏缩,表现出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归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因素,非抑郁者则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和特殊性的因素。侵犯行为的五个影响因素:1 情绪唤起水平:高水平的非特异性的情绪唤起(比如恶劣的心境)会直接导致个体侵犯行为的增加,而特异性情绪的唤
28、起(如性唤起)也会增加侵犯可能性。2 道德发展水平:个体道德水平越高,可以造成他人痛苦的侵犯行为越难以发生。3 自我控制能力: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水平下降时,侵犯行为比较容易发生。4 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某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5 大众传媒的影响: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中存在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侵犯性。去个性化:个体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去个性化的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承
29、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消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利他行为的性质:1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2 利他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不求回报。利他者发自内心地认为帮助别人是其义务。3 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利他行为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 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2.社会规范
30、论的观点:交互性规范: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人类社会还有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解释利他行为起源。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可以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起源。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一、外部因素:1 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和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会增加利他,噪声等恶劣环境会减少利他。2 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独自一人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这是由于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个体倾向于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导致责任分散,但情境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就会产生示范效
31、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3 时间压力:当个体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4 利他的对象特点:具有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和价值观相似) 、为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人容易被帮助和被救援;二、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 心境:个体心情愉快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的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2 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少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以表白,心理压力减少,会导致利他的减少。3 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三、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也是重要的,救助技能与救助手段的掌握,会增加人们利他
32、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几种的基本的社交情绪:1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结体验。成长过程中经常挫折、缺少社会支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化社交焦虑。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2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的特点是:a 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个体和群体。b 具有持续性:一旦产生,不容易摆脱,能持续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c 具有对抗性:嫉妒者心胸狭隘,希望别
33、人朝坏的方向发展,如果别人成功,会不满和愤恨,可能会采用极端手段破坏或伤害他人。d 具有普遍性:嫉妒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交情绪。3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公开的情境会易化羞耻感,减少羞耻就自我孤立,远离他人。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力量。4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 ,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 ,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个体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
34、痛苦中。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称之态度 ABC1 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有认知,包括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2 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3 行为倾向成分: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
35、“值得的” 的看法。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确定价值。确定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1 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2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卡茨提出):1 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形成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有利则态度积极,无利则态度拒绝或逃避,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按照功利原则进行取舍的结果,是个
36、体社会交换和社会适应的产物。2 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减少消极情绪。3 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自我形象与自我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则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来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4 认知功能: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个应付新环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境的认识。态度的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态度的形成:美国凯尔曼认为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1 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
37、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2 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3 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认知成分为基础的。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见而发生变化的过程。态度转变就是说服的过程。霍夫兰德态度转变的
38、模型,如下图所示:传递者 沟通信息 目标(接受者) 情境| | | |可信 差距 信念 警告| | | |意图 畏惧 人格 分心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 传递者方面影响因素: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说服的意图,传递者的吸引力。2 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3 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4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重复与效果之间呈倒 U 型曲线关系) 。态度转变理论(三种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提出了一个 P-O-X 模型,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
39、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亚丽,如果出现不平衡,那么就会倾向于超平衡转化,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二、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新旧经验相悖。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B引入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C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三、
40、社会交换论: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进行周密的计算。态度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直接沟通)和大众沟通(传媒沟通)。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以及情感、需求、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沟通的结构: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始发沟通过程。信息: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沟通的主
41、要功能:1 是获取信息的手段。2 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 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 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 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人际沟通的分类: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3 单项沟通与双向沟通,4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5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正式沟通:通过组织规定的通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优势是信息通道规范,准确度较高。非正式沟通:形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但存在着随意性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沟通网络:1 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Y 式;2 非正式沟通网络:流言式、集束式、偶然
42、式,易歪曲失真。常用的指标:信息的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满意度。身体语言即体语: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1 目光与面部表情:目光是非常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看到喜欢的刺激物瞳孔变大,看到厌恶的瞳孔缩小。是内心情感的灵敏器。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面部表情可完成精细信息的体语形式,表达的情感状态有可能和实际的情况不一致。2 身体运动与触摸: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触摸不仅使个体感到愉快,还使他们对触摸对象产生情感依恋。3 姿势与装饰:姿势是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的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4 人际距离:公众距离(12-25 英
43、尺 3.5-7.5 米)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时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社交距离(4-12 英尺 1.2-3.5 米)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商业交往。个人距离(1.5-4 英尺 0.5-1.2 米)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亲密距离(0-18 英寸 0-0.5 米)这是亲人夫妻间沟通和交往距离。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主要有性别、环境、社会地位、文化、民族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关系特点是: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1 个体性:人际交往的双方
44、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或愿意亲近的人则成为主要问题。2 直接性: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双方心理距离的趋近,会使个体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或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3 情感性: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情感倾向分:使人们彼此接近和互相吸引的情感;使人们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4 个阶段:1 定向阶段: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心理活动和行为。2 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情感联系。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3 情感交流阶段: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
45、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4 稳定交往阶段: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自我暴露: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方面显示给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越多,就会要求对方我们对我们暴露的越多、越深。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但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亲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我们不能因为关系密切,就要求对方顽
46、强地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地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反感,从而导致接纳性下降。自我暴露程度由浅到深四个水平:1 情趣爱好方面:如饮食习惯、偏好等。2 态度:如对人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3 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如自卑情绪,和家人关系等等。4隐私方面: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等。 自我暴露的特例: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如网络聊天,素不相识可以把自己连向最亲密的人都不告诉的隐私和盘托出,原因是在虚拟沟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47、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提出)特点是:1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 。2 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3 对于三种基本需要,人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满足方式。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即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4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影响人际吸引
48、的因素:1 熟悉与邻近: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 U 形曲线,过高与过低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喜欢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喜欢程度较高。2 相似与互补:相似包括 a 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b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c 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d 年龄、经验的相似。实际的相似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互补包括:a需要的互补;b 社会角色和职业的互补;c 某些人格特征的互补。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等都呈现互补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3 外貌(光环效应) 。4 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 ,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即“白璧微瑕”更有价值。5 人格品
49、质: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人际互动:是人际相互作用。可能信息、情感等心理因素的交流,也可能行为动作的交流。互动是一个过程,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组成的。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竞争。1 合作: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基本条件有:a 目标一致 b 共识与规范,即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的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C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2 竞争:个体由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基本条件有:a 目标较为稀有或者难得,并且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b 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也可能出现双赢 c 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从众行为的特点是:1 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