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77.50KB ,
资源ID:3531515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31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精神控制受害者或脑电波扫描仪受害者彭宜杉.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精神控制受害者或脑电波扫描仪受害者彭宜杉.doc

1、1第三编 清前期至清中叶文学概 论 第一章 清前期诗文词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清代前期诗文和词的创作情况,以及各个诗文流派的创作主张。 教学时数 2 学时。 一、概说 三、钱谦益、吴伟业和王士祯 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都是降清明臣。诗歌宗唐,反对剽窃与拟古的萎靡诗风。他们上扫明代前后七子颓风,下启有清一代诗歌风气。 吴伟业的生平。 吴诗的特点:广泛反映明末清初史实;辞藻优美,音调和畅铿锵,尤长于七言歌行,号“梅村体”。 王士祯的生平。 “神韵说”理论源于严羽。以神韵为宗,以“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为最高境界。创作实践则流连风景,咏怀古迹,词藻典雅,音律和谐。 从顾炎武到王

2、士祯,清初诗坛由强烈的家国兴亡的感愤向朦胧的唯美诗风转变。 四、清前期的词派和词人 清初词人辈出, “驾元明上” 。中兴肇端于陈子龙,而尤以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代表朱彝尊成就高,影响大。 陈维崧的生平与阳羡派。 陈词有苏辛之长而自成一家,气势雄浑、笔力遒健。词作不仅题材广泛,且“填词之富、古今无两”。然间或雄爽有余,沉厚不足。 朱彝尊的生平与浙西词派。 朱词以姜夔、张炎为宗,绮旎风雅,精工隽永,然多记琐事,多宴游应酬之作。 纳兰性德的生平。其词作近于李煜,流丽自然,描写边塞生活的小令和悼亡之词沉挚清婉,尤为世所称道。 阅读篇目: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一、其二, 精卫 。侯方域李姬传 。钱

3、谦益后秋兴 。吴伟业过淮阴有感其二、 圆圆曲 。王士祯秦淮杂诗十四首其八、 秋柳 、 真州绝句其四。陈维崧醉落魄 (咏鹰) 。朱彝尊解佩令 (十年磨剑) 、 桂殿秋 (思往事) 。纳兰性德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长相思 (山一程) 。 思考题: 1 、简述清初的诗文概况。 2 、简述清初词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清前期戏剧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清代前期戏曲的创作情况,以及李渔的戏曲创作理论。 教学时数 2 学时。 一、概说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反映到戏曲创作中, “重戒来世”、 “惩创人心”,成为戏剧创作的主调,出现了长生殿 、 桃花扇等作品。而苏州派戏剧家集团和李渔的创作成为其前奏。 二

4、、李玉和苏州派戏剧家 苏州派戏剧家是明末清初承前启后的剧作家群。活动年代基本在明末到康熙二十年前后。活动地域在苏州附近。他们大都是出身低微的职业性或半职业性戏剧家。其作品大都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创作风格近于写实而少浪漫色彩,剧作与舞台演出实践相联系。 2李玉的生平。 李玉明末作品以一捧雪 、 人兽关 、 永团圆 、 占花魁最为有名,简称“一人永占”;清初作品万里圆 、 千钟禄 、 清忠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超过早期作品。 李玉戏剧作品的特点:剧作面向生活,喜取材于史实或近代时事,而与当时流行的才子佳人传奇迥异其趣;风格与体裁多样化,既能写悲剧,又善写喜剧。戏剧语言和关目排场都能依据作品内容赋予

5、不同风格。剧本很少案头之作。 与李玉同派作家有朱佐朝、朱素臣、毕万后、叶雉斐、张大复。 三、 清忠谱 清忠谱是李玉、朱素臣、毕万后和叶雉斐的共同创作。作品描写了明末东林党人和苏州市民反对阉党的斗争,把市民的政治斗争搬上舞台,这是清忠谱的一大创造。 清忠谱的艺术成就:塑造了周顺昌这一东林党人的鲜明性格。在舞台上真实再现了群众的浩大斗争场面,展现了不同阶层人民的不同性格。主题突出,线索关目简洁洗炼。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的时事历史剧,对后来的桃花扇产生了影响。 朱素臣与十五贯 。 四、尤侗及其他戏剧家 尤侗的生平。 他的传奇钧天乐 ,杂剧读离骚 、 吊瑟琶 、 桃花源 、 黑白卫 、 清

6、平调郁勃不平,充满怀才不遇的感慨。尤侗剧作雄奇壮丽,气势纵横,而音律或乖,不宜演唱。 吴伟业作有秣陵春传奇, 通天台 、 临春阁杂剧,皆“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曲折反映了当时亡国士大夫的悲观绝望心情。 五、李渔及其戏曲理论 李渔的生平和创作。 其戏曲理论存在于闲情偶寄中,分为词曲、演习两部分,系统总结了明中叶以来传奇作家填词和表演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李渔的戏曲创作有笠翁十种曲 。具有强调舞台效果和娱乐性的特点。 阅读篇目: 李玉一捧雪 。朱素臣十五贯 。 清忠谱 (闹诏、毁词) 。李渔闲情偶寄之“词曲部”。 思考题: 1 、简述苏州派戏剧的创作情况。

7、2 、简述李玉戏曲创作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3 、简述李渔戏曲创作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洪昇和长生殿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长生殿创作的思想倾向及艺术成就。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洪昇的生平和作品 洪昇的生平思想。出生于明王朝覆灭的第二年。又遭家难,流离北京。因在佟皇后丧期演出长生殿被削籍回乡。后因醉落水遇难。具有民主思想和民族感情。 除长生殿外,洪昇还创作有杂剧四婵娟 ,分别写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管仲姬四个才女的故事,其民主思想与他在长生殿中歌颂的理想爱情有一致之处。 诗集有稗畦集 、 稗畦续集 第二节 长生殿故事的流传和发展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安史之乱后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8、,并成为文人创作素材。白居易的长恨歌 、陈鸿的长恨歌传首先将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联系在一起。白朴的梧桐雨更有意通过他们的爱情生活写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 长生殿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成就,成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 3第三节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长生殿既颂扬了李扬生死不渝的爱情,表现了作者的爱情理想,也通过他们的爱情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民族矛盾,以及宫廷荒淫奢侈的生活所加于人民的灾难。 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忠于爱情,是一个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唐明皇也被造成一个钟情者。这种描写,有一定历史依据而又不受历史材料的限制。作者对李杨的批判,有一定限度,也带来思想倾向的分裂性,并以其

9、丰富留给的内容后代以广阔的思维空间。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继承了梧桐雨 、 浣纱记等通过爱情故事反映一代兴亡的手法,又吸取了牡丹亭运用幻觉情节把人物理想化的特点;作者将理想熔铸在所创造的人物形象之中,表现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鲜明倾向性;场景壮丽,情节曲折,作者能根据剧情变化调剂场上气氛,场次与场次之间,互相对照,交错发展;曲词清丽流畅,充满诗意和抒情色彩:作者深通音律,遣词造句,字字审慎周到。 阅读篇目 长生殿 。 思考题: 1 、简述长生殿故事的形成过程。 2 、 长生殿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第四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桃花扇创作的思想倾向及艺术成就。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

10、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 孔尚任的生平和思想。孔子后裔。早年隐居石门山。因讲经得到康熙褒奖,开始仕宦生涯。因文字祸罢官,在曲阜度过寂寞的晚年。 孔尚任的戏剧作品除桃花扇外,还有与顾彩合撰的小忽雷传奇。诗文集有湖海集 、 岸堂诗集 、 长留集 。 第二节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 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总结明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以为后人鉴戒。 作者选择侯李爱情来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颇具匠心:“上半之末,皆写草花争开之状;下半之首,皆写偷安宴乐之情。争斗则朝宗分其忧,宴游则香君罹其苦。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作者把侯李

11、爱情与国家命运、政治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加以描写的艺术构思,是中国戏剧史上爱情剧的一个新的发展。 第三节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首先体现在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富于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上。李香君是一个对爱情忠贞,对正义和邪恶有着明确态度,具有政治敏感又参加了对腐朽统治势力进行实际抗争的一个妇女。其次桃花扇是我国古典戏曲中最为成功的历史剧,它在历史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方面,获得了典范性和总结性的成就。 桃花扇在排场安排、情节结构和曲词宾白的运用,乃至语言的个性化方面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阅读篇目: 桃花扇 。 思考题: 1 、试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

12、 、简述孔尚任的诗文创作情况。 第五章 聊斋志异及其他文言短篇小说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聊斋志异创作的思想倾向及艺术成就,以及其他短篇小说创作的情况。 教学时数 3 学时。 4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一、蒲松龄的生平蒲松龄被称为是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才华出众却一生穷愁潦倒,热衷科举而始终蹭蹬失意。他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教书、著书与应考,其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16401670):为家居读书、应考时期。初应童子试时的风光,成年分家时的困窘,与朋友结“郢中社” 。2第二时期(16701671):为南游作幕时期。短暂的幕宾生涯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3第三时期(16711715):为设

13、帐教学、多次应考时期。屡试不第的经历,长达四十年的塾师生涯,与馆东毕际有的宾主相得。二、蒲松龄的创作1. 蒲松龄一生徜徉于传统的精英文化与现实的通俗文化之间,他的著作也基本上分属于两大类:即雅文学与俗文学。收有其诗词文章的聊斋文集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可归于前者;用当地民间曲调和方言土语创作出的聊斋俚曲、以极其通俗的语言所撰写的一系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聊斋杂著可归于后者。另外,有人认为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亦出自蒲松龄之手。2. 聊斋志异的主要版本:(1)手稿本,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东北发现,仅存半部,凡四卷,二百三十七篇。 (2)铸雪斋抄本,1751 年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而成

14、,共十二卷,实存作品四百七十四篇。 (3)青柯亭刻本,1766 年赵起杲、鲍廷博据抄本刊刻而成,共十六卷,凡四百三十一篇,是目前所存最早刻本,并成为此后通行本之底本。 (4)三会本,1962 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张友鹤辑校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共十二卷,收作品四百九十一篇,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聊斋志异乃是蒲松龄寄托“孤愤”之作,他自觉地将记述怪异与现实批判、抒情言志结合在一起,以小说创作作为抨击时政窳败、揭露社会痼疾、表现美好理想的工具。因此,与以往的文言小说相比, 聊斋志异大大增强了对现实生活的干预意识和批判意识,有力地拓展了文言小说的社会功能。一、 聊斋志

15、异中最富现实意义、最具思想价值的作品是官绅批判小说。此类作品直接或间接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鞭挞了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势豪劣绅肆虐乡里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现出下层民众不屈不挠的反抗。代表作品有席方平 、 促织 、 梦狼 、 续黄粱等。二、科举批判小说最能体现聊斋志异作为“孤愤”之书的特色。作者对科举的愤懑不平,首先发泄在科场的是非颠倒与考官的衡文不公上,如司文郎 、 贾奉雉 。作者还饱含辛酸,深入揭示出八股取士、功名利禄对封建士子灵魂的摧残、腐蚀与扭曲,如叶生 、 王子安 。三、 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男女情事的爱情小说。此类小说往往通过非现实的幻想世界表现强烈的反封建礼教、

16、反封建婚姻制度的精神,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理想、人性理想。一些小说突出强调了两情相契的知己之爱,已突破郎才女貌式的传统爱情观;一些小说充分描绘出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压抑,使作品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其中的女主角大多是由花妖狐魅幻化而成,她们被赋予各种各样的美好品格,不虚伪,不矫情,不受羁绊,不被约束;在追求婚姻幸福生活的过程中,热烈大胆,富有主动的精神,坚贞专一,具有执着的信念,寄寓着作者的人性理想。代表作品有婴宁 、青凤 、 香玉 、 连城 、 阿宝等。四、描绘家庭伦理的矛盾纠葛,揭示各种病态社会现象的世情小说,在聊斋志异中包罗最广泛、思想倾向也最复杂。此类作品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

17、作为美刺的原则,立意在于劝善惩恶。部分作品歌颂了世间的真情,善美的人性,如乔女 、 娇娜 ;更多的作品则是表现世态的庸俗,人心的险恶,如局诈 、 劳山道士 ;还有一些作品写日常家庭生活的情态,展现了世风的浇薄,也可看出作者回归传统道德的良苦用心,如张诚 、 曾友于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在艺术上兼采众体之长,不仅继承了魏晋志怪和唐人传奇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从史传文学、白话小说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小说所已经达到和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一、作者有意将幻异境界与现实社会联结在一起,以寄托自己的孤愤和理想,使作品既驰骋天外,充5满浓郁的浪漫气息

18、;又立足现实,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幻想性与真实性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构成了聊斋志异的突出特点。二、大量的非现实性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是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这些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式是:以他们作为“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为核心,巧妙地融合进他们作为“物”的自然属性或幻想属性,使之成为一种人性和物性复合统一的艺术形象。这样,这些花妖狐魅既多具人情,和易可亲,使人忘其为异类;又蕴含着他们本体的固有气质和超现实的神异性,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大大增强了形象的美感。三、 聊斋志异的情节离奇曲折,幻诞诡谲,但在作品提供的特定情境之内,却又顺理成章,是按照某种固有的逻辑必然出现的。其情节的内在逻辑,主要

19、包括人物性格逻辑和幻想逻辑,二者往往蕴含在同一个情节系列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作品幻中有真、真中有幻的艺术特色。四、 聊斋志异采用的是优美、典雅、精炼、传神的文言,又做到了文言体式与生活神髓的高度统一,因此形成一种既典雅工丽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风格。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作品的叙述、描写语言,都在文言形式中蕴含着强烈的生活气息,极富描摹力和表现力,大大增强了文言小说的小说性和趣味性。作品讲读 婴宁第四节 清代其他文言小说精读篇目: 蒲松龄叶生 、 席方平 、 婴宁 、 香玉 、 黄英 、 劳山道士 。 阅读篇目: 蒲松龄贾儿 、 莲香 、 翩翩 、 小谢 、 阿纤 、 贾奉雉 、 张诚 。

20、思考题: 1 、试论聊斋志异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 2 、 阅微草堂笔记内容概述。 推荐书目:1. 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 (会校会注会评本) ,中华书局 1962 年版。2. 张稔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3. 盛伟编:蒲松龄全集 ,学林出版社 1998 年版。第六章 醒世姻缘传等清初白话长篇小说 教学要点 使学生了解清代前期长篇白话小说的创作情况。 教学时数 2 学时。 一、概说 清初白话长篇小说沿袭明代小说创作的余势,在历史小说方面重在总结历史经验,多故国之思。人情小说继金瓶梅之后有所发展,为红楼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二、 醒世姻缘传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

21、又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署名西周生,而作者尚无定论。小说之价值在于部分故事情节暴露了现实政治的黑暗腐朽及拜金主义对人性的侵蚀。而尤以反映土地、一夫多妻制等问题令小说研究者注目。 醒世姻缘传是金瓶梅与红楼梦之间的过渡之作。三、 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 水浒后传是水浒传较优秀的续书。作者陈忱是明末清初人,具有民族意识。 水浒后传写 32 位梁山未死英雄重举义旗,英勇抗击金兵入侵,最后到海外创建基业。该书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思想。 说岳全传一般认为是康熙、雍正年间钱采和金丰在各种“说岳”故事基础上加工创作的。作品歌颂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一生。 说岳全传也以水浒传续书自居,曲折反映了明末清

22、初的斗争现实。 四、 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风靡一时,是中国言情小说自身发展机制演变的结果,其表现模式大致“以文雅6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 ” 署名“名教中人” 的好逑传 , “文辞较佳,人物之性格亦稍异 ”。 才子佳人小说既有对金瓶梅的借鉴与拨正,又从正反两方面给红楼梦以影响。 思考题: 清代前期白话长篇小说创作概述。 第七章 儒林外史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儒林外史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能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分析。 教学时数 3 学时。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及其创作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儒林外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八股取士制的批判。 儒林

23、外史讲的是明代故事,但反映了清代现实。它是明清之际批判八股取士制的进步社会思潮的组成部分。它采用小说的形式,将这个批判的历史课题与哲学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作品批判八股取士,是以功名富贵为轴心,以各类型士大夫的“文行出处”为切入口展开的。一、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科场的腐败。如主考官周进,因与范进有相似的遭际,不禁动了恻隐之心。第一遍看他的试卷, “心里不喜” ;第二遍, “觉得有点意思” ,到第三遍,竟发现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举业并没有什么客观依据,中与不中,不在学问的高低,关键在考官的好恶。二、是揭露官场的黑暗。科举制的产物是官僚制度,腐朽的官僚制度又制造了大批横行乡里的地主豪绅

24、,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压榨人民,有的交通官府、狼狈为奸;有的关人牲口、横行霸道;有的夺人田产、为非作歹。而恰恰是这样无恶不作的败类,却能受到上级的嘉奖,号为“能员” ,并得升官。原因就在于有科举功名这张护身符。三是揭露程朱理学的罪恶。在八股取士制实行的同时,程朱理学成为维系世道人心,束缚人们思想的绳索。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特殊的艺术地位。首先,从结构来说,它不是严格的长篇小说结构,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人物在一部分成为主角后,下一部分便退居配角,成为点缀,或不再出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论及:“全书无主干

25、,仅趋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以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而娱心,使人刮目矣。 ”这样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将一个个中短篇小说串连起来。这在以前的长篇小说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儒林外史的一大创造。其次,小说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所写的人物,大部分都极为生动,各具个性。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人,也是性格各异。与以前的小说相比, 儒林外史写的是平凡人、平凡事,在平凡而又典型的细节中见人物性格,而不是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在这一点上,它足以与金瓶梅媲美。第三,将讽刺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儒林外史之前, 西游记

26、、 西游补 、 金瓶梅等小说中,已有讽刺的成分,但是,往往不是流于插科打诨,就是等同谩骂,还不能说是真正意义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则不同,正如鲁迅所说:“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中国小说史略 )可见, 儒林外史足称讽刺之书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出于公心。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由于个人遭遇,深受科举之害,或是由于对某个人的不满,出于愤激之情才写出的,而是出于公心(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等) ,看到了科举制度的普遍危害和士林的种种丑态,才有这部小说的问世;二是能用比较冷静、客观、委婉的手法来写,从真实可信的

27、细节和语言入手来讽刺,既能感受到作者7的忧世之心,同时又可见讽刺之意。 儒林外史对清末的谴责小说有直接的影响。阅读篇目: 儒林外史 。 思考题: 分析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推荐书目:1. 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 (汇校汇评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2. 李汉秋编:儒林外史研究资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3. 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八章 红楼梦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和巨大的艺术成就,能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分析。 教学时数 4 学时。 第一节 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原名石头记 ,作者曹雪芹。曹

28、雪芹(1715?1764?)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先原为汉人,后被满族贵族掳走成为家奴,入了满洲正白旗包衣。以后地位不断升迁,终于成为康熙亲信,祖孙三代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这一要职,其间又兼两淮巡盐御史,共约六十年。成为显赫几代的大家族。雍正皇帝继位后,由于政治斗争,曹家地位一落千丈,到曹雪芹时,生活穷苦,境遇潦倒,已经过的是“举家食粥”也难以为继的生活了。他以坚韧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乾隆二十七年,终因贫困交加而离开人世,遗留下来的只有一部未完成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版本主要有两大系统:一为八十回抄本系统,一为一百二十回排印本系统。抄本系统均为八十回,题

29、名为石头记 ,大多附有脂砚斋评语,比较重要的有脂评本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排印本系统为一百二十回,最早是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以活字排印,书名改为红楼梦 。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比较重要的版本有程甲本、程乙本。至于后 40 回,有功有过,应当说是功大于过。首先,由于有了后 40 回而使红楼梦成为一部结构完整、首尾齐全、浑然一体的文学作品。其次,它写出了全书中心事件、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贾家之败、宝玉出家等,从而保持原有矛盾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前八十回的倾向。第三,有的情节描写生动精彩,如潇湘惊梦、黛玉迷性、焚诗稿、魂归离恨天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30、第二节红楼梦研究概况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引起了各阶层的广泛注意,随着研究的深入,嘉道年间形成了一种专门学问,叫做“红学” 。长期以来,形成了各种红学派别,主要有:1、评点派。采用评述、评点的方法,以探索作品内容、本事或阐述其思想、艺术价值。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脂砚斋等人的评语。2、索隐派。所谓索隐,即探索幽隐,也就是去发掘被小说表面故事所掩盖的“本事” 。3、新红学派。一方面继承乾嘉学派学风,同时又接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影响,对红楼梦作出了新的解释。新红学派的代表之作是胡适的红楼梦考证 (1921)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辩 (1923) 。他们批驳了索隐派的主观臆测、牵强附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局

31、面。他们的主要贡献有:一是肯定了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并对曹的家世生平做了不少有益的考证。二是对红楼梦的版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考证。三是关于红楼梦思想艺术的评论。能把红楼梦还原为文学作品,使红楼梦的研究纳入了科学的轨道。4、五十年代后,由于学术环境、研究条件的改善大批历史和档案材料以及重要版本陆续被发掘并公之于世,使红楼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第三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复杂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爱情故事为主线,表面看来似乎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却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它的着眼点并不在爱情,而是以爱情为线索,通过

32、贾府由盛而衰的描写,展现了贾宝玉和一群8红楼女子以及许多人的悲剧命运、广大的社会生活面、深入的人生体验、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等。其思想之复杂、内容之广泛、主题之模糊,中国古代小说中无出其右,正因为如此,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解释空间,而这也正是红楼梦的巨大魅力之一。小说在内容上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复杂,二是书中强烈的悲剧气氛。 红楼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之广,是罕有其匹的。从皇帝、后妃到贩夫走卒、婢女优伶都有所反映,而且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反映了阶级压迫、贵族生活的豪富、下层人民的困苦,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封建礼教、不同人的命运等。用形象化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地

33、展示了社会全貌,这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小说。这也是红楼梦的巨大成就之一。另外, 红楼梦中的悲剧气氛是非常强烈的。小说中,整个社会不断走向衰落,贾府及其他三大家族也不断衰落,贾府中的人,特别是那些纯洁、美丽,惹人怜爱的女性也一个个无可挽回地酿成悲剧,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有。这一切都像宿命一样,令人遗憾,但又无可奈何。当那些美的代表或象征走向毁灭的时候,没有人不为之深深叹息。这种悲剧气氛正是红楼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之一。从红楼梦描写贾府衰败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一代王朝走向衰败的社会面貌,与过去小说、戏曲中那种廉价的大团圆结局与之相比, 红楼梦的这种结局无疑要深刻动人得多。另外,作品还有对理想与光明的颂扬。

34、而这一倾向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这两个理想人物来体现的。贾宝玉,是有理想,有追求,热爱人生,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的叛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道德观、价值观上反映出来。他离经叛道,反对“仕途经济” 。其次,在妇女观上,反对“男尊女卑”观念。再次,在爱情观上,追求真挚爱情与自主婚姻,反对封建礼教。林黛玉,也是贵族阶级的叛逆者,由于寄人篱下的处境,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自尊与自强。二是纯洁、脱俗而富有诗人气质, “质本洁来还洁去”是她的人格追求。三是从不看重功名富贵,并把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贾宝玉引为知己。四是反对以“门当户对” 、 “父母之命”为条件的封建婚姻,对有共同思想和情趣的爱情

35、忠贞不渝。第四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红楼梦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峰。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的结构宏大而精致。从纵的方面来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从横的方面来说, 红楼梦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一个是大观园、一个是大观园之外的社会、一个是隐约虚幻的神话世界。小说通过爱情主线将三个世界串连在一起,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书中的每个事件都有它的来龙去脉,而且相互贯通,一个事件与一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交织成一张巨大密实的网,令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如同生活本身那样错综复杂、丰富多彩。其次,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具有突出的成就。 红

36、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达四百余人,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达数十人,而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贾政、探春、晴雯、袭人等,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具有极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成了中国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形象。作者善于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塑造人物,或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行为、语言,或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或通过对比、比较,或通过他人的评论等,这些手法运用得娴熟自然,浑然天成。 红楼梦与前人塑造的人物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人物具有复杂的性格,而不是脸谱化的。以前的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好坏分明,阵营清楚,而红楼梦中打破了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皆坏的写法。一大批的典型人物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鲜明的个性和

37、充分的真实性。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无疑是最重要的人物。贾宝玉的性格最主要的特点是纯情、追求自由。他反对科举,不喜八股,这并不是因为他对科举有深刻的认识,而是出于追求自由的本性。他不满意强加给他的婚姻,视林黛玉为意中人,也是因为他要尊重自己的爱情感觉。他的心灵是一片未曾污染的净土,因此,不谙世故,不存名利。他与大观园中那些年轻美丽的女子是一种与肉欲无关的审美关系,他平等、善意地对待她们,是出于对美的尊重。如果说贾宝玉的特点可以用一个纯字来概括的话,林黛玉则更多地表现为真。尽管林黛玉多愁善感、说话尖刻,但是,她的心灵也是未曾污染的净土,她在本质上是最接近贾宝玉的,所以她与贾宝玉才是心

38、心相印的恋人。薛宝钗与贾宝玉和林黛玉不同,她更多的表现为世故。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复杂的关系中游刃有余。她具有宽容的性格,体现了较多的人伦道德等社会因素。她之所以未能与贾宝玉心心相印,正是缘于这种本质的差别。第三, 红楼梦调动了我国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与风格,这又是对以前叙事体小说的一个突破。古代小说中的诗词,往往用于场面、9人物外貌等方面的描写,常游离于人物性格之外。 红楼梦却将诗词歌赋与环境、人物、场面、情节等融合一起,达到人境合一、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给人以整体感、和谐感。第四, 红楼梦的语言有极高的造诣。不仅极具

39、个性化,而且简洁文雅,语汇丰富,俗雅得体,准确生动,是一种具有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达到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水平。红楼梦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自从它问世以后,有关的续书层出不穷。对红楼梦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即使在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强大的艺术魅力,以致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作品讲读 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阅读篇目: 红楼梦 。 思考题: 1 、简述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倾向。 3 、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 4 、简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5 、概述红楼梦的影响。 推荐书目:1.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 (前八十回以庚辰本为底本,后四十

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版。2. 一粟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 ,中华书局 1963 年版。3. 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版。4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年版。5. 郭豫适:红楼研究小史续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 年版。第九章 清中期的小说、戏剧和弹词教学要点 使学生了解清代中期小说、戏剧和弹词的创作情况。 教学时数 2 学时。 一、概说 清中叶伴随着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出现,长篇白话小说出现了繁荣,但除少数作品外,数量多而质量并不高。传统戏剧则在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后急剧衰退,代之而

41、兴的是地方戏曲。 二、 镜花缘和清中期小说 清中期小说尚有歧路灯 、 绿野仙踪等,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但力度不够。 野叟曝言和 史更是等而下之,以炫耀才情代替创作。 镜花缘是乾嘉年间音韵学家李汝珍的晚年作品,小说叙述唐敖等游历海外的见闻和唐闻臣等一百个才女的故事。前半部分充满海外传奇的浪漫色彩,是小说的主要精华;后半部分炫弄才学,罗列材料,流于呆板枯燥。 三、杨潮观和清中期戏剧 清中叶随着昆曲的衰落,传奇创作也渐趋没落。沿袭旧套的风情剧和宣扬封建伦理的作品增多。较值得注意的有唐英的古柏堂传奇和蒋士铨的藏园九种曲 。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雷峰塔传奇 ,是一部依据民间传说和讲唱文学改编的

42、具有深刻现实内容和浪漫色彩的作品。 清中叶杂剧代表作家是杨潮观。作有吟风阁杂剧 ,均为一折短剧。虽取材于历史,但由于作者意在讽喻劝惩,因此部分剧作有一定现实意义。 四、弹词、鼓词及民间歌曲 弹词流行于南方,叙才子佳人故事;鼓词流行于北方,多讲金戈铁马故事。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 弹词天雨花 、 再生缘 、 珍珠塔 、 义妖传 。 阅读篇目: 10镜花缘 。 思考题 : 1 、简述清中叶的小说创作情况。 2 、简述清中叶的戏剧创作情况。 推荐书目:1. 水浒后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94 年版。2. 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3. 秦瘦鸥校点:镜花缘 ,

4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4苗壮:才子佳人小说史话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第十章 清中叶的诗文教学要点 使学生掌握清代中期诗文的创作倾向,以及沈德潜、翁方纲、袁枚、古文桐城派的理论主张。 教学时数 2 学时。 一、概说 清中叶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诗文不再像清初系心于家国兴亡和社会现实,而是屈从于文字狱,或被表面繁荣所迷惑,润色鸿业。诗歌出现了乾隆三大家,散文构成了桐城派体系,骈文与词亦有所发展。乾隆中叶之后,清代文学出现全面滑坡,直到鸦片战争前,始由龚自珍的诗文打破“万马齐喑”的局面。 二、乾嘉间的诗派和诗人 清代中叶,诗坛上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沈德

44、潜为代表的格调说,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的诗派,与之斗争的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 沈德潜主张诗歌内容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表现要“怨而不怒”、 “温柔敦厚”,方法上要讲求“ 比兴”、 “蕴蓄”。其理论适应了康熙、乾隆盛世统治阶级的需要。 翁方纲论诗主张“诗必研者肌理,而文必求实际”,作诗讲求学问、考据。其理论反映了乾嘉年间考据学派对诗歌的影响。 袁枚主张性灵说,认为诗是性灵的表现,只有工拙之分,而不能以古今定优劣,反对模仿。其诗歌理论是晚明浪漫思潮在清代诗歌理论上的再现与发展。与袁枚在理论与创作上比较接近的还有郑燮和赵翼,他们都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作品也较有现实内容。 黄景仁抒写忧愁抑塞

45、的诗,感伤孤寂、激楚苍凉,别具一格。 三、桐城派古文及其他 “桐城派”古文是清中叶最著名的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 . 桐城派古文倡导唐宋派古文传统,主张“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本之文”,语言讲求“雅洁”。 方苞的生平。其文多“崇经明道”之作。 刘大櫆的生平。其理论补充了方苞的见解,以法为主,重视神、气、音节。 姚鼐的生平。他进一步发展了方、刘理论,认为文章应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备。他的散文在写景方面有独到成就。 阳湖派为桐城派的一个支派,以阳湖人恽敬、张惠言为代表。古文理论与桐城派相近,创作上较有气格和文采。 张惠言及其常州词派。 四、汪中及其他骈文家 清中叶,骈文作家辈出,呈现“中兴”气象,成为与“ 桐城派 ”古文尖锐对立的流派。清初有陈维崧、毛奇龄等,清中叶则有汪中、杭世骏、李兆洛、洪亮吉、袁枚等,而汪中成就尤著。 汪中的生平。其骈文打破唐宋以来骈文呆板押韵形式, “状难写之情,含不尽之意”,悲愤抑郁,沉著瑰丽,有深厚学问根底,也有真挚情感。 阅读篇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