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征及其启示:课程政策设计的视角 1吕林海 汪霞(南京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系,江苏 南京,210093)【摘要】世界发达国家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诸多经验值得我国加以借鉴,特别是,在课程政策设计的层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趋势与机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做合理地甄别、取舍与吸收, 对于提升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推进效果颇具价值。【关键词】课程改革;政策设计;发达国家;推进步入新千年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如何更好地推动这次改革向纵深发展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实现深层的教育理念转变与课程文化创新 1,需要我们把握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主流,并作
2、深刻的理念借鉴与实践反思。在影响课程推进的诸多要素中,课程政策及其设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统领性因素。这是因为,课程政策是一个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它对课程的改革、发展和建设起着总体的、关键性的控制与引导作用。纵览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最新一次的课程改革,可见,强有力、高质量的课程政策的设计越发成为各发达国家推动课程改革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而与此同时,各国的课程政策设计也体现出一些共同的现状趋势与机制特点。由此,立足于我国本土的课程历史及现状,透析国际课程政策及其设计的基本取向与机制特征,将有利于日益迈入教育国际化征程的中国教育,在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国际的互动中找到真正有益而健康的发展之路。一、 课程
3、政策设计的基本取向世界发达国家在致力于构建本国的教育体系的行动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内容有别、重点各异的改革法案或政策文件,但其所内蕴的深度价值取向仍表现出诸多的共性与规律,值得我国教育界加以归纳、反思与借鉴。1关注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形势各个发达国家都逐步意识到,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课程改革不能局限在本国的狭小视阈中,而应扩充视野,关注国家的未来发展以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澳大利亚政府其实在 80 年代就颁布了赫赫有名的“维多利亚未来学校计划” ,要求增强学校教育的质量,着眼未来社会的经济变化。2000 年以后,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面向知识经济挑战的教育和课程改革行动
4、计划,包括网络世界中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学校教育行动计划、知识社会的学习:面向信息经济的教育与培训等,都是这种将教育的1 本文是中央教科所 2008 年度公益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研究之子课题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吕林海(1977)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汪霞(1963)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教授,教育学博士。2发展与国家未来的发展紧密相连之思想的最好诠释。而 2005 年,教育部长尼尔松(Brendan Nelson )宣布的最新教育改革报告坚实基础之上的繁荣:我们
5、在教育、科学和培训上的进程更是旗帜鲜明地将高质量的教育放在了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的重要地位上。 2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其实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教育责任与发展意识。这从日本文部省 1995 年出台的展望 21 世纪我国教育应有的状态 、2002年的学习指导要领以及 2005 年中教审颁布的创造新时代的义务教育等一系列咨询报告中就可清晰地解读出这一基本理念。 32实现教育的国家化,确立国家教育目 标和课程标准国家控制和引导这次课程改革,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特征。教育及其变革的国家化,突出表现为国家确定教育与变革的基本目标、制定国家核心课程及其标准等。通过确立国家化课程,来
6、保障国民的基础学力,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发达国家在设计和制定课程改革政策时的潜台词。例如,作为传统分权制代表的美国,在其教育改革的历程上就日益将国家的意志、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贯彻在具体的课程改革行动上。这从老布什总统颁布美国 2000:教育战略 ,到克林顿总统签发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再到小布什政府通过了举世瞩目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法案,无疑开创了这个联邦制国家由政府干预教育的新纪元。由此推展的波澜壮阔的课程改革运动,充分诠释了国家在推动公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及至民主社会的强盛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威力。3追求民主、公平和公正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力图在课程政策的设计中强化
7、课程的民主、公平和公正的价值诉求,以真正达成一种指向全民发展的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并最终实现国家的整体和谐与全面强大。这一理念在美国克林顿政府颁布的19982002 教育战略规划以及20012005 战略规划就初见端倪 4,而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一教育法案中可谓被强化到了极至。恰如该法案的开篇导语所揭示的那样,“美国在满怀热情和希望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却还有许多仍生活在贫困中的儿童正在掉队,政府的目标就是,在美国,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发挥其全部潜能的教育。” 5再看英国。 1997 年布莱尔执政后不久就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一个公平、包容和繁荣的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法案,其基本
8、理念就是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成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达到适应性的平等。而 2007年英国政府发布了2020 愿景:2020 年教与学评议组的报告,在对未来的教育作出规划的同时,更加强调了“让学校教育真正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正在发展的能力”这一美好愿景。 64.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保 证高质量的国家教育各发达国家在课程政策的设计过程中,都突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面向全体公民,实现高质量的国家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7 例如,日本始终把其国家的发达归结为始终如一的高质量教育,而通过加强读、写、算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并达到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素质教
9、育,从来都被视为日本教育的重要特色。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 2005 年发布的一份极其重要的政策报告创新时代的义务教育,则更加强化了日本教育的这一价值取向,即要求学校“继续扎实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保证教育质量”。而在 2008 年,文部省又对中小学课程纲要做了修订,其一是增加了 10%的课时用于加强更多的基础知识教学,其二是更加重视如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无疑继续强化了日本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并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完全吻合。二、课程政策设计、推进及实施的机制特征3对于课程的政策设计的分析,除了从价值取向与理念特征的角度加以把握之外,还可从课程政策的运作过程的角度展开研究。前者表现为一种
10、价值内涵的表达,后者体现出一种实践机制的特征。各发达国家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历程表明,良好的政策(决策)制订、发布与实施的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基本保障,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与学习。1、通过立法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欧美发达国家均具备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法制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将课程改革活动纳入立法的运行轨道中来,有利于突显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增强课程改革推进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课程改革的质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均有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政策与法规体系。比如,美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就陆续推出了数部支持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法律和
11、法规,如1990 年的儿童教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案,1991 年的国家文化补习法案、教育委员会法案,1994 年的2000 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进步评审法案,2000年的早期学习机会法案,2002 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教育科学改革法案,2003 年的入学准备法案,2006 年的国家创新教育法案,2007 年的为有意义地促进一流的技术、教育与科学创造机会等,正是这些目标明确、内容坚实、与时俱进的系列教育法案,逐渐掀起了美国世纪之交的波澜壮阔的教育与课程改革历程。2、课程政策或决策的制定依赖多元协商与互动尽管课程改革的国家化取向是当前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但是,国家和政府却并不是
12、课程政策或决策的唯一主体,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实践明显表现出多元协商、共同决策的机制特点。在美国,课程改革的方案是在多渠道地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基础上彼此妥协、求同存异后做出的。而在英国,扩大课程改革的参与渠道,让学校、家长、社区、学生、专家共同卷入课程改革,是其实现课程决策民主化的重要路径。为提高多元参与以及课程改革的效果,英国新组建了一个具有法令权威性的机构课程与资格局,其主要职能就是:一方面联系社会各界(通过派发问卷或咨询报告),融合社会各界的观点与看法,并展开分析、综合与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在此基础上拟订有关学习结果、教材开发的报告,呈交教育大臣。但这两个方面往往又是反复循环、彼此互动的,可
13、见,这些做法有利于打破权力过于集中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还权于民、还政于民,提升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与接受性。3、通过有效的课程改革组织和支持系统有力落实课程政策课程目标与政策的落实离不开类型多样、功能明确的组织系统的支持与辅助,如课程标准的开发组织、课程改革的督导组织、课程改革的评估组织、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组织等。各种组织彼此协调、相互合作,共同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例如,美国的课程标准的开发往往是由各个学科的全国教师委员会组织开发(如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 NCTM),而课程与教师的评价则由全国评价与监督委员会、全国教师教育评价委员会负责展开。除了这些专业性团体和研究机构之外,各种社会性的援助系统也
14、在与专业组织的彼此配合中有力落实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政策建议。例如,旨在发展教师变革能力的“21 世纪教师网络服务”(由教师联合会等社会性组织联合建立)、“21 世纪教师工作室”(由苹果公司开发和设立)、优质教育资源网站(由美国科学基金会、教师联合会、国家档案馆等联合开发)、网络学校方案(由美国思科公司推出)等,这些民间的非专业组织与政府、专业研究团体或机构等,共同构成了推动美国课程改革的有序之网。4、加强督导、评估与反馈的机制来推动课程改革4发达国家的新课程改革在政策实施的层面上越发强调督导、评估与反馈的循环发展机制。政策推进中的评估与督导是促使课程改革的政策得以落实,了解课程实施中的困难与
15、问题,扩大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渠道,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减少盲目性、不规范性的重要保证。在各个发达国家中,英国对课程改革的督导与评价工作最为重视。其督导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面向社会、自由开放。比如,一方面,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注册督学”(registered inspectors),只有获得这个资格才有权对学校进行督导和评估;另一方面,各个专业督导机构需要通过竞标的方式从政府手中获得督导的合同,从而通过竞争增强各个机构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第三方面,每个实际参与督导任务的督导团队中必须有一名“外行督学”(lay inspector),以此保证督导和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每个督导机构每年都要递交年度督
16、导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让所有人都能及时了解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最新状况与进展。迄今为止,英国已形成一种工作独立、经费独立、过程社会化、结果新闻化的良性的课程改革与实施的督导、评估与反馈之机制,保证了对学校课程改革的质量监控与改进。5、确保经费投入以落实课改政策课程政策的落实、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都离不开坚实与稳固的财政支持,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施建设、图书建设、困难学生的支持等工作都需要充裕的经费保证。世界各国都不惜在教育上投入大量的经费,并且每年都保持一定的增量。比如,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 2005 至 2008 年这四年时间里,将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额提升到 330
17、亿美圆,这个数字比过去四年(20012005 年)的教育投资总额增加了 95亿美圆。 8而美国为落实其“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CBL)”的全新课改理念,更是投入了史无前例的教育经费。例如,美国政府 2008 年的教育预算将达到创纪录的 560 亿美圆,其中用于落实 NCBL 的预算资金将上涨 12 亿美圆,达到 245 亿美圆。相比较 2001 年刚刚开始NCBL 时的预算投资,已经足足上涨了 41%。 9三、 对我国课改推进的几点启示1、课程改革需要凭借更加“坚硬”的立法的支持课程改革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光有教育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不够的。与课改有关的很多问题往往都超越出课程与教育的范围之
18、外,是教育部无力解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纪之交的各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由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最高权力机关来发起教育变革或课程改革,并制定出各种“坚硬”的教育法案的原因所在。立法的滞后使教育改革缺失了权威性的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并导致实践过程中的政出多门、相互推诿、随心所欲等现象的出现。比如,英国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从 2000 年至今,共出台了12 部法律,如教育法、儿童法、地方政府法、教育督导法、特殊教育法等。这些法律在最高的精神层面以及具体的权责层面都对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行动主体给出明确的指示与规限,从而保证了课程推进的有序、有效与有力。 102、课程决策与政策出台需要扩大参与面与开放
19、度发达国家的课程决策与政策的出台是一种多元协商、彼此互动的结果,各方声音、意见与吁求等都被尽可能地纳入到最终的决策体系中来,从而保证了新课程是满足多方需求,能被大家真正接受的健康的课程。而我国的这轮课程改革,尽管逐步扩大了决策的参与面,并且也设立了实验区以便尽可能多地采纳实践中的各种声音,但总体来看,课程决策中的行政性本质并未改变,缺乏其他发达国家所具有的那种详细、周密的调研、论证的思路与5步骤。比如,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也没有能公之于众的作为长期工作结果的调查报告、工作报告、现状总结。此外,宣传力度的匮乏,阻塞了展开广泛讨论的言路,遮蔽了更广泛人群对课程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削弱了
20、课改的民主化进程。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加以反思与改进的重要方面。3、课程政策的设计、出台与推进需要循序渐进、谋 定而后动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既需要前期扎实而深入的调查分析,也需要后期稳定且严肃的监督及反馈,由此,逐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如同一个不断改进、日臻完善的开放良性系统。对我国而言,新课程的理念方向是正确的,但推进策略及管理理念亟待变更。比如,课程改革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跨越式”的发展,而是需要我们以一种“凡事预则立”的态度对课程的现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改革目标的适切性等进行长时间的、科学的、合理的、反复的调查、研究、讨论甚至大辩论,认识到课
21、程改革的复杂性,并“谋定而后动” 。例如,澳大利亚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上世纪 80 年代的政府倡议、90 年代的草案编制以及随后的全国性的大讨论,直到2008 年,所有的准备工作初告结束。陆克文首相宣称将于 2009 年成立国家课程委员会(National Curriculum Board) ,全国课程改革运动正式启动。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高效能的、循序渐进的课程改革系统,完备的监督反馈机制是重要的基础。对比发达国家的课改经验,反思我国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完善我国的课程监督与评估的组织,避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等角色混淆、职责不清的情况出现;其次应当保证课程监督与评估工作的常规化与持久化
22、,力戒评估工作应时而动、走马观花之弊端;第三是着力提升监督与评估工作的质量,如监督与评估人员应当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和督促解决问题,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估课程与教学质量。4、加大经费投入以及经费预算、使用的透明度我国的课程改革推进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与经费投入的不足紧密相连。这直接影响到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教学设施完善、课程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的展开等重要环节的落实。此外,经费预算、投入与使用的不透明,既导致民众缺乏对这场大规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之认识,也使得资源配置、使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丧失了改进课程、提升效果的有利机遇。总之,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基
23、础上,增强教育经费使用和配置的合理性、透明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参考文献:1 钟启泉. 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8.2 Brendan Nelson, Underpinning Prosperity: Our Agenda i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EB/OL, http:/www.dest.gov.au/ministers/nelson/mar_05/speech_31032005.pdf, 2008-07-03.3 高峡.日本义务教育改革新动向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 2005 年咨询
24、报告的主旨及其启示EB/OL,http:/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1998-2002EB/OL, http:/www.ed.gov/pubs/StratPln/index.html,2008-07-05.5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EB/OL. http:/www.ed.gov/policy/elsec/leg/esea02/index.html,2008-07-05.6UK Government. 2020 VisionEB/OL.
25、6http:/www.teachernet.gov.uk/educationoverview/briefing/strategyarchive/whitepaper2005/teachingandlearning2020/,2008-07-10.7钟启泉 张华.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68 Brendan Nelson.underpinning prosperity: our agenda i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EB/OL.http:/www.dest.gov.au/ministers/nelson/ma
26、r_05/speech_31032005.pdf, 2008-07-11.9 U.S government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budget allocated-2008EB/OL.http:/www.ed.gov/about/overview/budget/budget08/factsheet.html ,2008-07-1010 UK government.U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B/OL. http:/www.ngfl.gov.uk ,2008-07-03,The Basic Traits of Curriculum Refo
27、rm Progres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Policy DesignLU Linhai, WANG X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3,China)Abstract The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reform progress in developed count
28、ries is useful to Chinese curriculum reform nowadays. Especially, we can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mechanism and future trend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se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policy making. We believe that if we absorb their useful experience rationally, we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our reform progress.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policy making; developed countries; progress附:第一作者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吕林海,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 22 号,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210093;联系电话:13851653654;025-52623862;电子邮件:;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