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瓷纹饰缠枝莲纹青花缠枝莲纹碗缠枝莲纹简介: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 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 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 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 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2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 38cm,口径 7cm,足径 13cm。瓶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主体图案青花绘缠枝莲,辅以海水、如意云头、蕉叶
2、、回纹、变形莲瓣和忍冬纹等边饰。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 六字款。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其器型有一定之规。此件赏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3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盘心4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 7.3cm,口径46.4cm,足径 29.8cm。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一鸳、一鸯顾盼生情。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折沿上绘菱形锦纹。圈足内无釉。圈足内墙斜削。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
3、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有的只绘莲池,有的在莲池中绘有禽鸟(只见鸳鸯、鹭鸶),多画在大盘、大碗的内底,亦有画在八棱大罐外壁开光内者。这种“池塘小景 ”即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织绣品上的“满池娇”纹样。早在南宋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十三“夜市” 条中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夏秋售卖的物品中就有“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 。元代画家柯九思(12901343 年)宫词十五首中曰:“观莲太液泛兰桡(ro 音娆,划船的桨),翡翠鸳鸯戏碧苕。说与小娃牢记取,御衫绣作满池娇。”柯氏自注云:“ 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 满池娇 。”因“ 天历(13281331 年)”系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年号,这说明文宗皇帝的御衣上有“满池娇
4、”图案。元代可闲老人集 (卷二)载:“鸳鸯鸂满池娇,彩绣金茸日几条。早晚君王天寿节,要将着御大明朝。”由此可见, “满池娇 ”是一种宫廷服装图案的名称,描绘的是池塘中的花、鸟景色。5青花缠枝牡丹纹罐6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局部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高 27.5cm,口径 20.4cm,足径19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砂底。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 4 个纹样带。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绘缠枝牡丹,近足处绘仰莲瓣。这件青花罐造型饱满庄重。青花色调明艳,呈宝石蓝色而带黑色斑点,表明使用的是外来青料。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每层纹饰之间因有弦纹相
5、隔,既突出了主题图案,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7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底部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明正德,高 12cm,口径 15.9cm,足径 4.6cm。靶碗撇口,深弧腹,下承以中空高足。足与碗底系釉接而成,在碗外底与足相接处明显可见有修整痕迹。外壁绿地素三彩缠枝莲纹装饰,其上结有一黄、二白、二孔雀蓝共 5 朵莲花,2 朵孔雀蓝莲花为黄心,其余 3 朵均为孔雀蓝色心。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釉,釉面莹亮。无款识。此碗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沉静素雅之美感。8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素三彩缠枝莲纹长方水仙盆,明正德,高 7.2cm,口径23.8cm15.2cm,足径 23.1cm14.
6、2cm。盆呈长方体,四面略斜收,下承以六足。盆内及外底均施白釉。外壁素三彩装饰,以黄、绿、紫设色,腹部以紫色为地以绿彩绘花草纹。口沿下署青花楷书“正德年制” 四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紫釉掩映下的青花款呈蓝黑色。素三彩虽自明代成化时已初具形制,但直至正德时才享有盛誉。此器造型别致,构图简练生动,色调清新明快,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古朴雅致之美感。明代自正德朝开始,瓷器的质量已呈下降的趋势,琢器类多带器座,接痕日渐明显,大器底足远不及永乐、宣德、成化时的细腻9光滑。但就正德素三彩而言,却成就卓著,成为显赫一时的名贵品种。斗彩缠枝莲纹罐斗彩缠枝莲纹罐底部10斗彩缠枝莲纹罐,通高 8.3cm,口径 4.3cm,足径 6.5cm。盖口径 5.6cm。罐直口,丰肩,圈足。口外有青花双弦纹两道,均填以黄彩。肩上以青花绘下覆莲瓣纹一周。罐身以青花绘缠枝莲花 6 朵,茎、叶为绿色。胫部绘一周上仰莲瓣纹,近足处有黄彩及青花弦纹各一道。足内青花楷书“天 ”字,俗称“天字罐”。盖平顶,中央青花绘图案式团莲一朵,上敷红彩,外环以青花双线,线内填黄彩,盖边饰青花卷枝纹一周,近口处亦绘青花双线一道。此罐造型端庄秀丽,色彩鲜艳柔和,是明成化时瓷器的典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