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国2005年1月高等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小班儿童往往不能“坚守”一一对应的观念,而是依据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判断数量,说明此时儿童主要缺乏思维的(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精确性 D应用性2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思维是(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运算思维3儿童的数学活动过程就是和( )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的过程。A学习材料 B同伴 C教师 D环境4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的建构,是从( )开始的。A儿童的动作 B听教师的讲解 C儿童
2、的讨论 D观看教师的演示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B学前儿童学习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6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确定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 ) 。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的教育价值 B是否依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C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 D遵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程度7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最概括的陈述是( ) 。A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C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D我国的教育方针 8 “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
3、活动材料”这一数学教育目标适合(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9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包括( ) 。A分类、排序与对应 B数、计数与数的运算 C几何图形 D量与计量10教师运用口语说明或解释向幼儿展示教具、范例、学具的方法是( ) 。A操作法 B游戏法 C讲解法 D谈话法11下列实物教、学具中,专门用于数学活动的教、学具是( ) 。A皮球、娃娃 B小木棍、贝壳 C分类盒、几何图形镶嵌板 D实物卡片、各种纸盒12操作、练习、实验等这是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A语言传递 B实际练习 C暗示陶冶 D培养兴趣13学前数学教育活动中,对一组物体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个物体可以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
4、这种分类活动称为( ) 。A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B多角度(或多重)分类 C层级分类 D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14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产生于( )A2 岁3 岁 B3 岁4 岁 C4 岁5 岁 D5 岁6 岁15婴幼儿数概念发生的顺序依次是( ) 。A辨数 点数 认数 B点数 辨数 认数 C辨数 认数 点数 D点数 认数 辨数16 数的守恒是指( ) 。A 数的分解与组合 B 每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C 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D 幼儿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217 学前儿童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 。A 球体、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B
5、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C 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D 球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18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能够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和图形相似的物体,这是对( )儿童认识几何形体教育的要求。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学前班19 1 个 5 岁幼儿说:“刚才比过了小绿棍和小红棍,是小绿棍短,小红棍长,小黄棍比小红棍还长,所以小黄棍比小绿棍要长。 ”说明该幼儿已能理解排序中的( ) 。A 传递性 B 相对性 C 可逆性 D 双重性20 儿童最初是以( )为参照系统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A 自己的动作 B 其他物体 C 自己的身体 D 客体21 对学前儿童来
6、说,进行有兴趣的活动时,时间就显得很短,相反,若要他们等待,时间就觉得很长。表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 。A 含糊性 B易受生活经验影响 C 易和空间关系混淆 D 主观性22 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 ) 。A 对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 B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23 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 ) 。A 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B 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C 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D 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24 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是( )阶段涉及的工作内
7、容。A 确定评价目的 B 设计评价方案 C 实施评价 D 处理评价结果25 “临床法”这一研究儿童思维的方法的首创者是( )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凯米依 D 柯尔伯格二、简答题 (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 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至少有哪几层阶梯?2 简述比较物体数量关系教育的指导要点。3 数的组成教育对幼儿发展有何教育意义?4 简述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三、论述题 (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学前数学教育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2 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谈谈学前儿童初步时间概念教育的指导要点。四、应用题 (10
8、分 )设计一个小班数学教育活动,要求:( 1 )以“学习长短排序”为内容;3( 2 )活动设计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部分。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88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所表达的教育目标是( )A.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态度 B.有关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 C.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D.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
9、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首创研究儿童思维的方法 “临床法”的是(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凯米依 D.柯尔伯格3.儿童往往用“昨天”泛指过去, “明天”泛指将来,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A.感性 B.主观性 C.含糊性 D.易和空间关系混淆4.研究表明,儿童对测量能够理解、并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段是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评价是( )A.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B.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 C.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D.以量化的方法取得正确可靠的数据6.教师为幼儿提供进行比较的两种形体时,应注意突出( )A.图形大小 B.
10、图形摆放位置 C.图形相似性 D.图形的主要特点7.在下列四种平面图形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图形是( )A.圆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长方形8.在幼儿阶段,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主要在( )A.动作水平上进行 B.表象水平上进行C.抽象水平上进行 D.概念水平上进行9.数的守恒是指( )A.数的分解与组合 B.数的位置及相邻关系C.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D.对数的认识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10.数学不仅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还能获得对事物之间的( )A.抽象的认识 B.本质属性性认识 C.关系的认识 D.结构的认识11.儿童能够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其元素
11、,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多少的年龄是(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12.影响幼儿对几何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的主要因素是( )A.几何图形本身的复杂程度 B.几何图形本身的相似性C.几何图形的呈现方式 D.幼儿生活经验与教育训练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联系儿童生活 B.学前儿童的数学知识不必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C.数学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 D.从个别到一般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之一14.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约定的已知量做比较,这个比较的过程是( )A.计量 B.测量 C.比较 D.对应15.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
12、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4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6.简述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依据。17.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3岁7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8.简述分类活动的教育意义。19.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20.简述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3、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2.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23.结合实际说明学前儿童几何形体
13、教育的指导要点。24.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4、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教师将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注入了等量的水,问幼儿:“这两杯水一样多吗?”幼儿回答:“一样多。”然后教师将其中一杯水倒入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让幼儿仔细观察后回答两杯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回答“不一样多, ”有的指着细长的杯子说:“这个多。 ”有的指着原来的杯子说“这个多。 ”试用所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教育对策。26.设计一个让幼儿学习三数相邻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52006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
14、8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儿童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说明儿童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是( )A从具体到抽象 B从同化到顺应 C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 D从不自觉到自觉2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在下一阶段的教育中加以改进,所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A导向 B鉴别 C诊断 D选择3数学所描述的是( )A事物自身的特点 B事物间的关系 C事物的数量特征 D事物的存在形式4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
15、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5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 )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 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 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6幼儿辨认形状的关键在于( )A配对 B指认 C命名 D拼合7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8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最概括的陈述是( )A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C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D幼儿园培养目标9
16、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 )A辨数 B认数 C点数 D数数10整个幼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思维类型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l1儿童学习数学知识,必须依赖于对物体之间( )A特点的感知 B属性的认识 C数量的辨别 D关系的理解 1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集体活动 B分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13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受(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象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14量的本质特征是( )A持续性 B可测量性 C操作性 D形象
17、性15幼儿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如要评价每个幼儿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此时收集评价资料的最好方法是( )A临床法 B测试法 C作业分析法 D观察法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6数学知识的特点是什么?617学前儿童对物体量的认识体现在哪些方面?18简述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要求。19简述日常生活和活动区(角)的数学活动的特点。20简述儿童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水平。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2题均答,以23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22试述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8、23结合实例说明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24为什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小班幼儿进行计数活动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口能从1-10顺着数,但手在乱点;手能按实物顺序一个个地点,口却乱数;口和手能有节奏配合,却不能一一对应地配合。请结合所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阐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26设计一个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7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88一、单项
19、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数学所描述的是( )A事物自身的特点 B事物间的关系 C事物的数量特征 D事物的存在形式2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反映了幼儿数学学习具有(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3儿童最初认识空间方位关系的参照系统是( )A自己的动作 B其他物体 C自己的身体 D其他人4按照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前数学教育评价包括( )A儿童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学前儿童
20、数学教育活动乃至课程的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性评价与目标参照性评价D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5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 )A是否考虑了数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的教育价值 B是否依据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C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 D遵循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程度6儿童最容易感知的量是( )A粗细 B高矮 C轻重 D大小7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通过与儿童谈话,使儿童思想真实、自然地流露,从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法是( )A临床法 B行为检核法 C观察法 D作业分析法8引导幼儿感知几何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采用( )A触摸 B拼图 C
21、讲解 D比较9幼儿自编应用题“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存在的错误是( )A条件不清楚 B结构不完整 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 D问题不明确10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处于( )A数目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B数量的感知阶段 C数的运算阶段 D数的运用阶段11儿童主动建构数学概念,必须通过( )A学习材料的引导 B老师的引导 C自己的活动 D环境的创设1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集体活动形式 B小组活动形式 C个人活动形式 D集体与小组活动结合的形式13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 )A对应关系 B守恒
22、关系 C大小关系 D多少关系14在认识“三角形”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A 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的教育 C 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1 5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 )A数学能力 B数学知识 C数学素养 D数学方法2、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816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17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18学前儿童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19简述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20简述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形体的难易顺序。2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及
23、其作用。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22题必做,23、24题中任选一题。23、24题全做,以23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22试述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23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量的守恒。24试析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主要因素。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在小班幼儿进行口头数数活动时,当让幼儿从1开始数到10,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成,让他倒着数10、9、8、1,幼儿基本不能完成,但是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来背诵儿歌:“1、2、3、4、5、6、7、7、6、5、4、3、2、1,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果子摆七样,” ,幼儿基本上都能完成。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
24、及相应的教育对策。26设计一个让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教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及年龄班、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9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8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数学所描述的是客观事物的( )A数量特征 B本质属性 C相互关系 D存在形式2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体操活动中,要能够准确站位和运动,需要运用的知识是( )A加减运算 B空间方位 C集合 D排序3儿
25、童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 )A小班前期 B小班中期 C中班前期 D中班后期4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始于( )A动作 B教学 C游戏 D生活5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数学教育目标,其归宿都需落实到( )A教学活动 B教师观念 C儿童发展 D社会进步6在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是( )A数量关系 B数学概念 C数学方法 D数学知识7 “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字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这一教学活动适于采用的活动组织形式是( )A集体与小组结合 B小组活动 C集体活动 D游戏活动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操作活动要素的是( )A目标 B材料 C规则 D结果9幼儿从不能说出一组实物的
26、总数,到能够说出总数,这说明儿童已初步形成了数概念中的( )A对应关系 B序列关系 C等量关系 D包含关系10幼儿能够进行多角度(多重)分类的年龄为(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11按物体的某种特征,多级次的将物体连续分类的方法是( )A层级分类 B多重分类 C多角度分类 D按物体一个特征分类12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A口头数数 说出总数 按物计数 按数取物 B口头数数 按物计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C按物计数 口头数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 D按物计数 口头数数 按数取物 说出总数13以下选项中,属于大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要求的是( )A会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5以内)取
27、出相等数量的物体B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C会10以内数的倒着数,能注意生活中运用顺、倒数的有关事例D认识阿拉伯数字11014在数的组成的教学中,幼儿首先需要的是( )A教师讲解、示范 B分合实物的操作经验 C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D形成数的组成的概念15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是( )A算式题 B实物加减 C口述应用题 D数的组成16幼儿通过掷骰子列算式,学习加减法的方式属于( )10A自编应用题 B教师口述应用题 C日常生活情境 D游戏形式17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难易顺序是( )A球体 正方体 圆柱体 长方体 B球体 圆柱体 正方体 长方体C球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D
28、球体 圆柱体 长方体 正方体18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老师使用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并用不同方式摆放,其目的在于( )A对图形进行比较 B渗透图形守恒教育 C让幼儿感知图形之间的关 D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19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并对测量表现出很大兴趣的年龄是(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20适宜进行量的守恒教育的年龄班是( )A学前班 B大班 C中班 D小班21在学前期,儿童辨别左右时主要以( )A自身为中心 B参照物为中心 C天地为中心 D方向为中心22儿童感知和理解时间概念的基础是( )A教学活动 B智力发展 C游戏活动 D生活经验2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中工
29、作量最大,技术性最强的步骤是( )A确定评价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收集评价资料 D处理评价结果24通过评价来了解一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是否“达标” ,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等,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改进作用 D导向作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5 儿童的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的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A 和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 B 和教师的相互作用C 和同伴的相互作用 D 和数学知识的相互作用E 和活动场所的相
30、互作用26 制定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主要依据有( )A 教育目的 B 教师 C 儿童 D 社会 E 学科27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有( )A 操作法 B 演示、讲解法 C 游戏法 D 发现法 E 观察、比较法28 以下选项中,属于中班分类教育要求的是( )A 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 “ 不同 ” 、 “ 相同”等等B 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C 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D 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E 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 “ 分成 ” 、 “ 分开 ” 、 “ 合起来”29 学前儿童的排序活动可分为( )A 按规则排序 B 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C 按数量和数排序 D 按差异排序 E 按面积与体积排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