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献综述学号:081004230 姓名:周卉 指导老师 :邱 冰本文献综述是在查阅大量期刊、出版书籍和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评述。文献来源:土木工程网、人民网和已出版的杂志书籍。1 研究背景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所大学的园区纷纷扩建,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而作为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大学校门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被时下的时尚元素重新演绎。但是由于对功能性跟人性话的追求和对设计元素的不断创新,大学校门在展现自身的一些设计理念的同时,其暴露的问题也日趋明显和尖锐。2 文献概要2.1 相关理论2.1.1 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理论伴随
2、着国家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的深刻变革,不断扩大的大学建筑规模和城市化的迅速加剧给新的时期下的大学校门建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设计要求。一方面代表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设计风格正在遭受新时期设计类型和外来优秀设计元素的猛烈冲击。而捍卫民族优秀传统设计元素的一群人和外来的新型设计元素呈现出两个对立面,使得各种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深刻的机遇和挑战,两种不同设计元素的猛烈抨击使得新的设计元素与设计形式层出不穷。使得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要更多不同的设计文化类型的出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文化生活。高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 (刘波,2009)提出了高校大门的几种类型,如“过街楼式、牌坊式、阙门式、界碑式”等,认为“从最
3、初无一定形态的古典入口空间到 12 世纪分隔防御较多的大学入口,再到后来校园入口空间趋于多元化” 、 “越来越多的新形式会被人们所接受和采用,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高校校门设计浅析 (基础理论 2011)认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日益新潮的新的思想观念。使我国大学校门建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局面,摆脱了以往大学校门建筑中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在注重实用宏伟的同时开始注意大学建筑和大学整体环境以及大学周边城市环境的相互呼应,与此同时大学校门的入口空间形式也由原来的相对闭塞的半开放式转变成为完全开放的样式。 ”契合 重塑高校入口空间兼谈四川省警察学校大门及其环境设计 (王琦
4、董莉莉 2001)提出了“开放2型的设计理念” ,认为“设计产物不是静止或停滞不前的,而是运动着不断向前的,即外部空间的形态层次、围合形式、界定因素皆以容纳人类日常生活室外行为的变化做同步事态的考虑,使外部空间的创作成为物化环境性格的必然。 ”2.1.2 校园标志性理论校门在高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校门设计,往往可以成为一个高校的重要标志。大门在城市中起到“地标”的作用,即大门在一定的城市范围内可以成为一种认知环境的参照点,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辨别方向。另一方面对于所服务的内部区域而言,大门起着当人们从内向外运动时,对区域属性的转变进行说明和暗示的作用。合适的尺度与形式渐变是大门对内属性
5、的良好表达。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门就较好的展示了大门的这种双向标志性。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苏勇 2004) 提出“大门是一种符号” ,认为“大门的标志意义是大门的本体含义之一” 、 “显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门必然也是一种符号” 。 高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 (刘波,2009) ,认为“高校的入口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标,它收藏的是高校的历史,张扬的是高校的文化个性” 、 “对高校入口空间进行合乎形象营造规律的组织与安排,可使其成为当地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局部地区甚至整个城市的地标。2.1.3 空间性理论空间意义是门最基本的含义。 契合 重塑高校入口空间兼谈四川省警察学校大
6、门及其环境设计 (王琦 董莉莉 2001)提到了四川省警察学校大门环境的设计案例,引入第四维元素时间的概念,如“设计中将各分区景观作视线上的统一控制,形成视域的连续性,时与空的序列交织并存” 。 高校校门设计浅析指出“大门所在的位置对整个区域规划布局至关重要,是决定整体规划轴线的关键点,而且它的空间景观结构也是给人整个空间感的最直接反映,它的整体形象在人们进入某单位时,大门往往给人以最初的印象。所以大门总体布局和空间景观结构是大门建筑设计重点考虑的事情” 。2.2 相关实践2.2.1 上海交通大学校门上海交通大学建校初期的校门为牌坊式,1934 年校友感念母校培育之情,发起重建校门。吴培初先生
7、助银 5000 元,不足款由该级校友募集,学校出资若干,于 1935 年 6 月改建成仿古宫殿式建筑。闵行校区新校门于 1987 年建成。而新落成的南大门则是交大闵行校区南北景观轴乃至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大3门由中间的凯旋门式大门配以左右对称的东西柱廊组成,建筑外墙及校门广场均采用花岗岩铺面。两边的欧式柱廊呈合抱之势,体现了一流大学校园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胸怀。十分有特色。2.2.2 同济大学大门改造对空间意义的强化大门由保留的老校门与新建的新校门以及两者共同围合与限定的内外过渡空间组成。老校门面临城市干道并后退一定距离,既限定了对外的过渡空间又保证了作为标志所必须具备的观察视距,在
8、这里老校门实际扮演着传统大门空间中的照壁角色。而新校门则以椭圆形回廊的形式在对内限定和标示空间的同时,将新老校门融合在了一起。新老校门之间的空间既是人心理的内外过渡空间,又可作为对外的环形车道和临时停车场,保证了内外车流人流之间的互不干扰。改建后的大门在空间、标志以及功能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平衡。2.2.3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门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门设计中采用对称布局放置于行政楼正对的中轴线上,主要是要考虑校园周边建筑关系,并考虑与校园辅道、周边围墙的布局关系。整个校门环境景观规划运用轴线对称布局与自然式布局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即总体规划为“一核心一轴三区”的布局,局部小环境为自然式分布,突出
9、“点” ,重视“线” ,提高“面” ,点、线、面有机结合。“一核心”指校门主体建筑“,一轴”指行政楼正对的中轴线“,三区”分别是校门前绿化区域,校碑与绿岛,校内轴线区景观。形成“校门前广场及绿化区域校门校园内绿化区域行政楼篮球场”的完整、有序、丰富的空间序列,力求校内外环境的通透,体现开敞性的设计主旨。 3.结论大学校门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建筑综合体,它既要满足使用上的功能需求,同时也要兼顾校园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共同需求,把功能和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目前经济技术的发展,去构筑和谐统一的、人性化的大学校门和入口环境,从而建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大学校门建筑。
10、参考文献1朱国庆.保持新老校园的和谐美长江大学校区改扩建规划的应对策略J.华中建筑,2007,25(10):102-106.2刘军,于立凡.传统校区的保存与发展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校园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3, 19(12) :74-76.43罗卿平,陈健.从新老校园的对比到设计的反思浙大新老校区教学组团使用现状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4,22(02):61-64.4王文友.关于高等学校老校园改造规划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3(11):16-21.5勾希杰,李大林,梁宝富.匠心独运精品校园郑州大学新校区核心景观营造艺术与技术J.中国园林, 2010(02):89-92.6高冀生.老校园改
11、造中的矛盾兼论改造规划的原则J.建筑学报,1994(06):39-44.7沈国尧.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寻求大学老校园改造规划J.建筑学报,1993(11):22-25.8阳建强.历史性校园的价值及其保护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07):57-62.9陈海浪,阳建强,曹新民.南京大学老校区的保护与发展J.华中建筑,2008,26(08):116-121.10张健,马瑞.上海百年高校老校园建筑外部空间更新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08,26(07):200-205.11黄成林,蒋瞻.凝固的乐章南京林业大学基本建设画册 1952-2006M.南京:南京林
12、业大学,2007.12朱巍.传承历史和谐创新解读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大门建筑方案设计J.现代城市研究,2007(07):50-56.13苏勇.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J.建筑学报,2004(12):33-35.14契合:重塑高校入口空间J.规划师,2001,17(03):59-60, 49.15 Blake Gumprecht.The campus as a public space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town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07,33:72-103.16 M.Z. Abd-Razak, N.K.F Mustafa, A.I. Che-Ani, et al. Campus Sustainability: Students Perception on Campus Physic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MalaysiaJ. 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0:230-237 3契合:重塑高校入口空间J.规划师,2001,17(03):59-60,49.17高校校门设计浅析.土木工程网.201118刘波. 高校入口空间形态研究.200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