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2 ,大小:494.50KB ,
资源ID:354401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440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印光+祖师+文钞+菁华录+精华录.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印光+祖师+文钞+菁华录+精华录.doc

1、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印光大師撰 目錄 重刊序.1 圓瑛大師序.2 一、贊淨土超勝.4 二、誡信願真切.13 甲、示真信切願.13 乙、勸祛疑生信.16 丙、勉具足信願.22 三、示修持方法.24 甲、示念佛方法.24 乙、勸兼念觀音.33 丙、明對治習氣.36 丁、論存心立品.45 戊、評修持各法.48 己、勉行人努力.56 四、論生死事大.58 甲、警人命無常.58 乙、教專仗佛力.59 丙、示臨終切要.61 五、勉居心誠敬.67 六、勸注重因果.72 甲、明因果之理.72 乙、示戒殺之要.76 七、分禪淨界限.79 八、釋普通疑惑.85 理事,心性,悟證,宗教,持咒,出家,謗佛,戒律 中陰

2、,四土,舍利,臂香,境界,神通,外道,勝緣 九、諭在家善信.104 甲、示倫常大教.104 乙、勖居塵學道.107 十、標應讀典籍.110 編者之言.114 附錄印造經像之功德.115 重刊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 貝經流通分中,輒贊書寫;厥後鐫鑄術興,援義以之而代。顧其義非一,而世知每拘於福德也。今觀窮鄉僻壤,何莫不有貝經?斯非正法之暢流,乃鐫鑄福德之普行也。誠以諸經玄邃,發心宏宣者,不觀所機,惟明求己福德,藥與病違,遂致受者茫然;上者徒存敬而供養,下者或束置於高閣,利生雲乎哉?流通雲乎哉?且聞之,正法律契,象法禪契,末法僅契於淨。既淨矣,律也、禪也,豈不一如也?惟是法體一如,而相用萬殊。不有一

3、如之實,無以闡法體不變;不有萬殊之權,何以成相用隨緣?是淨尚大權而導實,有開顯廢存之善巧焉。導實惟佛究盡,故當信;善巧三根普被,故易行也。其時其機,可忽之哉?淨宗十三葉祖印公,以今文時言,宏此當信易行之道;被化者廣,得度者衆。人集其言,曰文鈔,篇短簡要,已風乎海內外;而鈍根猶畏其繁,不能受之,寧非憾事耶?有先進淨通開士,摘其簡者之簡,擷其要者之要,彙而刊之,曰菁華錄。契機矣,利生矣!而流通之量,又有感乎不足者矣。古吳趙居士茂林者,亦祖之高足也,淨業專一,願切宏揚;偶得是錄善本,喜之,集同好而模刊,以期紹述祖德,而普濟乎末世也。此其願,此其緣,而不系乎福德,深有助於利生流通矣。原錄有序,備言其旨

4、,仍存之,可窺而詳焉。予與居士,爲同門友,囑爲新序,雖不敢辭,避勦說,不再及前義;謹就重刊因緣而述,聊復隨喜云爾。 一九六八年戊申重陽日弟子李炳南 謹識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序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也。惟淨土法門,最不易使人起信。如無生而生,無念而念諸語,非深解心作心是之旨,安能無惑?故我世尊於本無言說中,而熾然常說者,無他,蓋欲一切衆生自明其本具覺性,進趨佛果也。知自性即彌陀,方可與論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果能諦信、切願、力行,則感應道交,已握往生之券。顧世之狂

5、慧者,動輒以淺易而輕之,欲別求其所謂玄妙者,而期有所悟證;詎知淨土一門,實爲默契佛心,至頓至圓之教乎。夫佛心無爲,不墮諸數。念佛,則能念之心,歷歷分明,而了不可得;非即有爲而契無爲者乎?了不可得,而歷歷分明;非暗合道妙者乎?是則念佛者,念念佛也。故知: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十萬億程,去此不遠;九品可階,一生成辦;至平常,至玄妙;豈彼暗證盲參者,所可望其項背哉!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不高談心性,而全顯妙心。弘一大師謂爲三百年來一人者,豈過譽哉。機薪既盡,應火須亡,而微言大旨,嘉惠後學,固無時無地然也。師之

6、文鈔,雖處處指歸,而人事倥傯,欲求一目全豹,涵泳有得者,則以李淨通居士所編文鈔菁華錄尚矣。是書都三百三十三則,理顯真常,語無重見,至精極粹,世鮮其儔。而居士重道尊師之心,尤所難能。吾知一卷風行,萬流蒙益。正人心而輔郅治,其在斯乎!圓瑛拜讀之餘,歡喜踴躍,難喻於詞;謹略述數言,陳諸篇首,所以告同心,誌盛緣,非敢序也。 壬辰冬日七五老衲圓瑛識於上海圓明講堂 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圓頓法門。以故等覺菩薩。已鄰佛地。尚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逆惡罪人。將墮阿鼻。若能稱念洪名。即預末品。法門之妙。無以復加。世每以愚夫愚婦。悉能修持。謂爲淺近。致令如來究竟度生之心。鬱而

7、未暢。衆生現生出苦之道。塞而罔通。真歇了禪師云。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伏願一切見聞。同隨華藏海會之班。一致進行。回向往生也已。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了然德森 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海鹽李淨通敬編 一、贊淨土超勝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爲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若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

8、衆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華嚴海衆,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龍樹闡于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讚;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正)印施極樂圖序 竊聞淨土者,乃究竟暢佛本懷之法也。高超一切禪教律,統攝一切禪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書,可以包括無餘;廣說之,雖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諸祖師之妙義,亦詮不盡。縱饒

9、盡大地衆生,同成正覺,出廣長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塵說、刹說、熾然說、無間說,又豈能盡?良以淨土本不思議故也。試觀華嚴大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法華奧典,妙冠群經;聞即往生,位齊等覺。則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者,有由來也。文殊發願,普賢勸進。如來授記於大集,謂末法中,非此莫度;龍樹簡示於婆沙,謂易行道,速出生死。則往聖前賢,人人趣向者,豈徒然哉?誠所謂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也。不但此也,舉凡六根所對一切境界,所謂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見聞覺知,聲香味等,何一非闡揚淨土之文字耶?寒暑代謝,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侶邪見,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之警策耶?廣說其可盡乎?言一言統攝者,所謂淨也。

10、淨極則光通,非至妙覺,此一言豈易承當?於六即佛頌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願行也。非信不足以啓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淨土一切經論,皆發明此旨也。一偈者,讚佛偈也。舉正報以攝依果,言化主以包徒衆;雖只八句,淨土三經之大綱盡舉也。一書者,淨土十要也,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爲蓮宗之寶鑑。痛哭流涕,剖心瀝血,稱性發揮,隨機指示;雖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捨此則正信無由生,邪見無由殄也。 (正)與悟開師書 衆生一念心性,與佛無二。雖在迷不覺,起惑造業,備作衆罪,其本具佛性,原無損失。譬如摩尼寶珠,墮于圊廁,直與糞穢,了無有異。愚人不知是寶,便與糞穢一目視之。智者知是無價妙寶,

11、不以污穢爲嫌,必於廁中取出,用種種法,洗滌令潔,然後懸之高幢,即得放大光明,隨人所求,普雨衆寶。愚人由是,始知寶貴。大覺世尊,視諸衆生,亦復如是。縱昏迷倒惑,備作五逆十惡,永墮三途惡道之人,佛無一念棄舍之心;必伺其機緣,冥顯加被,與之說法,俾了幻妄之惑業,悟真常之佛性,以至於圓證無上菩提而後已。於罪大惡極之人尚如是,其罪業小者,其戒善具修、禪定力深者,亦無一不如是也。以凡在三界之中,雖有執身攝心、伏諸煩惑之人,而情種尚在,福報一盡,降生下界,遇境逢緣,猶復起惑造業;由業感苦,輪回六道,了無已時。故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衆苦充滿,甚可怖畏!若非業盡情空,斷惑證真,則無出此三界之望。此則唯

12、有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聖見,二皆不生。乃千穩萬當,萬不漏一之特別法門也。時當末法,捨此無術矣!(正)傅大士傳錄序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恆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于本體,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雲日而爲增減;而其顯現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如來以是義故,普令衆生緣念于佛。故曰: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

13、,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又曰: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此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夫隨佛界之緣,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矣;若隨衆生各界之緣,則是心作衆生,是心是衆生矣。了此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念佛一法,乃以如來萬德洪名爲緣。即此萬德洪名,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爲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則化之。即生作佛,轉凡成聖;其功能力用,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斷惑證真,方得了生脫死。念佛法門,自力、佛力,二皆具足,故得已斷惑業者,速證法身;具足

14、惑業者,帶業往生。其法極其平常,雖愚夫愚婦,亦能得其利益;而復極其玄妙,縱等覺菩薩,不能出其範圍。故無一人不堪修,亦無一人不能修;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實爲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固不可以通途教理而爲論判也。末法衆生,福薄慧淺,障厚業深;不修此法,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正)棲真常住長年念佛序 大覺世尊,愍諸衆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爲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衆生果能依

15、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衆生之三業,轉而爲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俾若聖若凡,同於現生,往生西方;聖則速證無上菩提,凡則永出生死繫縛。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也。須知律爲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不固,則未成即壞。淨爲律教禪密之歸宿,如百川萬流,悉歸大海;以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衆生,成始成終之法門也。 (正)青蓮寺念佛

16、宣言書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此名淨土三經,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餘諸大乘經,咸皆帶說淨土。而華嚴一經,乃如來初成正覺,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末後善財徧參知識,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爲說十大願王,普令善財及與華藏海衆,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即受教稱念佛名,未滿十聲,即見化佛授手,接引往生。大集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專仗佛力,故其利益殊勝,超越常途教道。昔人謂餘

17、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如風帆揚于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 (正)與徐福賢書 夫釋迦、彌陀,于往劫中,發大誓願,度脫衆生。一則示生穢土,以穢以苦折伏而發遣;一則安居淨土,以淨以樂攝受而均陶。汝只知愚夫愚婦,亦能念佛,遂至藐視淨土,何不觀華嚴入法界品,善財于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乃教以發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衆乎?夫華藏海衆,無一凡夫二乘,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無明,同證法性;悉能乘本願輪,于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又華藏海中,淨土無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以故自古迄今,所有禪教律叢林,無不朝暮持

18、佛名號,求生西方也。 (正)淨土決疑論 溯此法之發起,實在於華嚴末會,善財徧參知識,至普賢菩薩所,蒙普賢威神加被,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爲等覺菩薩。普賢乃爲稱讚如來勝妙功德,勸進善財,及華藏海衆,同以十大願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以華藏海衆,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徧遊塵刹佛國,其彌陀誓願、極樂境緣、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須說。然華嚴會上,絕無凡夫二乘,及權位菩薩,故雖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稟承。乃於方等會上,普爲一切人天凡聖,說無量壽經,發明彌陀往昔因行果德,極樂境緣種種勝妙,行人修證品位因果。此經乃說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說時雖在方等,教

19、義實屬華嚴。華嚴唯局法身大士,此經徧攝九界聖凡。即以華嚴論,尚屬特別,況余時乎?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衆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續)無量壽經頌序 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矣。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衆,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習?(蓮池大師曰,念佛求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勾當,轉娑婆,成淨土,不同小可因緣。編者敬注)豈但高豎慢幢,直是毀謗華嚴。 (續)念佛懇辭序 如來聖教,法門無量,隨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於修而未證之前,大有難易疾遲之別。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爲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作人天凡聖證真之捷徑者,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兼仗佛力。仗自力,非煩惑斷盡,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願真切,即可高登九蓮。當今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