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团队管理概论学生管理的特点:1.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2.学生管理的全面性 3.学生管理的教育性 4.学生管理的周期性 5.学生管理的沟通性学校管理要遵循一定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等一系列的程序来展开和执行。常规管理是学生入校后接受的正常的、规范的基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中小学常规管理有利于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学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学生常规管理分为品德常规的管理、学生学习常规的管理、对学生教育活动常规的管理、学生学籍常规的管理和学生生活常规的管理五项。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
2、活的各个方面,并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学生的德育管理: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种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补充,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2.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 6.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加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想法。学生学习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管理者要建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档案;
3、再次,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良好的教学、服务态度。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的基本要求: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 3.对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教师在引导与管理学生学习的过冲中,一定要是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不是一个尺度的使每个学生在每个方面都得到统一、平均的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于学习的评价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并努力去关注、研究学生的这些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管理的科学依据。其次,要求管理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
4、度认识问题。班级管理方法主要有: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活动教育法 4.情景陶冶法 5.实践锻炼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2.搞好学生组织建设,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完善学生自我管理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才能得到师生的密切配合,一切难题便迎刃而解。行政管理法也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依据学校行政工作的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奖罚、评价的管理方法。学生管理的目的:1.学生管理是以“育人”为目的的活动 2.学生管理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生管理的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
5、.整体性原则 3.激励性原则 4.民主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6.规范性原则 7.程序性原则 8.社会协调性原则 9.有效性原则学生管理的任务:1.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 2.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团队的核心要素:1.目标(purpose)2.人员(people)3.定位(place)4.职权(power)5.计划(plan)团队必须先有目标,才有团队。在班级管理中,正确的管理目标是班级日常管理的开始。团队的组织形式:1.问题解决型团队 2.自我管理型团队 3.多功能型团队 4.虚拟型团队团队的构建:1.共同愿景 2.共同的目标 3.合理配置成员 4.培养良好的团队
6、文化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艾拉斯莫斯。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在中国,京师同文馆产生了班级授课的最早雏形;“废科举,兴学堂”开启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教育。班级管理的构成要素一般有: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班级规范班级管理的特点:1.目的的教育性 2.内容的广泛性 3.对象的不成熟性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 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 4.班级管理是营造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制定明确、恰当的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管理成功的开始,关系到班级管
7、理目标的成败。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1.分析现状 2.研究信息 3.把握理论 4.体察民心 5.确立目标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原则:1.保持一致性和体现针对性 2.包含全面和突出重点 3.难度适宜和易于评价班级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班级德育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体活动管理、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德育管理的方法:1.组织法 2.激励法 3.规章制度法班级学习管理包括:营造学习环境、对学习计划的指导、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常规工作是班级管理的经常性工作,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的相关工作。班级管理的过程:1.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 2.班级管理计划的实施 3.班级检查 4.班级管理的总结
8、班级管理的方法:1.了解学生的方法 2.说理法 3.自我管理法 4.其他方法了解学生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了解学生的方法:1.观察法 2.书面材料分析法 3.谈话法 4.调查法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他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同化力和感染力。构建班级文化的意义:1.营造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重视班级文化,可以为学生树立典型化的人格榜样 3.构建和谐班级文化,有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软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在班级文化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灵魂,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班级文化的特点:1.教育性 2.凝聚
9、性 3.制约性 4.自主性自主性是班级文化通过组织成员自我教育而形成的特性。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1.班级物质文化 2.班级行为文化 3.班级制度文化 4.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管理:1.精心装点教室,营造积极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3.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具有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是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班主任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级的直接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职责: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10、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首要的日常工作班集体的建设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确立班级建设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等等环节的实施。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目标的培养;二是班集体的现实发展水平。学生及时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拒绝运用同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确定主题是班会活动的关键。班主任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审题和心理素质班主任的思想品德素质:1.要有坚定
1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2.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3.要有献身教育事业和尊重热爱学生的高尚品质班主任培训的途径:1.开展全员培训 2.实施岗前培训 3.进行专项培训专项培训包括思想道德培训、技能技巧培训和情感素质培训情感素质培训强调促进班主任发展的愿望、意向以及专业自我的认可。班主任的评价作用:1.目标导向作用 2.反馈调解作用 3.监督促进作用 4.保证作用班主任评价的依据:1.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 2.班主任的素质 3.优秀班主任的特点和条件 4.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的反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原名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 年 5 月 5 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
12、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青年团组织正式成立。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包括三个方面:党的后备军、国家政权的支柱和联系群众的纽带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的中国青年,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团组织的队伍建设:1.重视团组织建设 2.充分发挥基层团委作用 3.规范团员队伍建设 4.加强团干部的管理 5.做好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团干部的作用:先锋作用和核心作用共青团活动的意义:1.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团体 2.
13、通过活动增添团组织的活力 3.通过活动教育广大团员 4 通过活动是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共青团活动的要求:1.内容决定形式 2.从实际出发 3.适合青少年特点共青团活动内容:1.教育类活动 2.生产类活动 3.科技类活动学生会是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学生会的工作思路: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管理观念 2.建立引导型的工作方式 3.拓宽活动的领域和内容 4.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学生会的工作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 2.弹性结构原则 3.责任统一原则 4.民主监督原则学生会的制度建设:1.建立汇报工作制度 2.建立会议
14、制度 3.建立检查考核制度 4.建立评比表彰和奖惩制度培养学生会干部应重点把握以下环节:选拔贤能,加强学生会形象建设 2.奖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因势利导,提高学生会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体的志趣、爱好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松散的群体关系同辈群体强调的关键词应该有两个,一是“同辈” ,二是“意愿”从群体理论的角度看,同辈群体属于非正式的、初级的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指一个人期望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同辈群体作为一种参照群体,其成员的加入完全出于自愿,并把群体的目标作为一种参照目标。最早拉开同辈群体研究序幕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曼,最初,称之为“青少年社会” ,其形成了学
15、校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玩乐型文化。美国学者克拉克的同辈群体的分类:1.娱乐型群体 2.学习型群体 3.违规型群体同辈群体的特征:1.交往的自愿性 2.关系的平等性 3.群体的凝聚性 4.价值的趋向性同辈群体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1.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构筑了平台 2. 同辈群体为学生的社会文化提供了角色体验 3. 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 4.同辈群体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 5. 同辈群体为学生的文化融合营造了环境按照三重社会理论的观点,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构成了学生社会的三重社会,并且随着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不断发展。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三个
16、影响学生社会化的三个基本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对儿童个性有重要而深远的环境因素不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而是他们与同伴的共享环境,尤其是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在家庭外行事的重要场所是,也是他们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最早提出同喻文化一词的是 20 世纪美国杰出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大量研究显示,青少年更多地屈从与同辈群体的亚文化,而非代表社会期望的主流文化。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解释:1.心理缺陷说 2.挫折侵犯说学生犯罪的社会学解释:1.差异交往说美国犯罪学家塞兰德 2.控制缺乏说雷克里斯 3.亚文化理论科恩 4.标签理论社会学家莱默特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 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
17、2.“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 3.哥们义气或同伴排斥的消极影响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主义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学生的重要他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同辈群体中学生的重要他人一般是互动性的重要他人。哈里斯认为,父母不总是在孩子的发展中其重要作用,儿童的社会化主要在同辈群体中完成。网络环境下下同辈群体的特征:1.群体交往的开放性 2.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 3 群体交往的匿名性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的共享 2.有利于青少年交往范围的拓展 3.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表达和释放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1.信息混乱 2.网络成瘾 3.群体极化群体极化的概念是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的民主问题中提出的,他认为,群体极化就是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引导与管理:1.以“教育引导”取代“强制管理”2.利用“参照群体” ,发挥个体的“领头羊”效应 3.加强教育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