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08.50KB ,
资源ID:3547302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47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经典).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经典).doc

1、1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专题一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 一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并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1)鸦片战争 (2) 南京条约2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甲午中日战争 (2) 马关条约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

2、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辛丑条约二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19 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1、英国、法国:(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 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俄国(古代史:17 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

3、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19 世纪中期,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并于 1871 年占领伊犁。80 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割占中国西北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美国(19 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积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50 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4、日本(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1)1894 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4、)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 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抗日战争)从方式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19 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1)军事上:战争 (2)经济上: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3)政治上:由企图“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 蒋介石) 三 各个阶段侵华战争的特征和深刻影响1、19 世纪

5、4060 年代:两次鸦片战争2特征: 列强近代侵华的开始阶段,主要侵华国家是英、法、美、俄;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的关系以勾结为主;列强与清王朝的关系由对立矛盾走向勾结和好;列强侵华范围尚限于东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武力侵华为主要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侵略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影响:政治上: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性质、革命任务发生重大变化;清王朝内部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分化。 经济上:中国逐步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另一方面,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外来资本主义、洋务企业产生(经济的半封建化) 。 思想上:向西方学习的新

6、思潮开始冲破闭关愚昧的陈腐观念。 2、19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初:70 年代边疆危机; 90 年代中日战争;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特征:侵华的主要国家中英、法、俄等国家势力下降,美、德、日等新兴国家势力上升;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步加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 影响:政治上:一方面民族矛盾成为主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另一方面推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兴起。 经济上: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和投资场所;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思想上:民族危机的

7、严峻推动了洋务思想和维新思想的产生,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19011919 年间 破坏辛亥革命;扶持袁世凯。 特征:以美、日、俄为主要侵华国家;最终形成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 影响: 政治上:民族危机依然严峻,但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两大矛盾趋于合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涨,但又对列强抱有幻想。 经济上:一战的客观影响和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上:推动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科学思想先后成为 20 世纪初政治思想主流。 4、19191931 年间 操纵军阀混战;破坏国民大革命特征:美、日成为主要侵华国家;侵华手段上从扶持各派旧军阀到

8、扶持蒋介石新军阀,但都是以华治华;一战后帝国主义形成了第二次侵略中国的同盟(九国公约 ) ,美国占有优势地位。 影响: 政治上:国内军阀混战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发展。 经济上:民族工业萎缩。 5、19311945 年间 日本侵华 特征: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形成自近代以来日本第二次独霸中国的局面。 影响: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民族灾难;在抗战中,以中共为首的抗日民主力量得以壮大,为夺取抗战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抗战胜利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新中国;发动侵朝战争;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特征:美国经济、军事力

9、量膨胀,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全球霸权,在中国表现为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孤立、封锁新中国。四 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类型 (1)割地类条约:南京条约 、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马关条约(2)赔款类条约:南京条约 、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3)开埠通商类条约:南京条约 (开放广夏福宁上,东南沿海) 、 天津条约 (10 个 汉口深入内地) 北京条约 (天津) 马关条约 (重庆、沙市、苏杭 深入内地最富饶城市)(4)攫取特权类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打开中国大门) ;附件领事裁判权司法、片面最惠国待遇便于列强结成侵略伙伴、租界成为

10、国中之国;望厦条约规定外国兵船可在我国沿海各口岸自由巡查贸易侵犯我国领海主权;黄浦条约夺得在我国自由传教权;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兵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侵犯我国内河航运权;北京条约准许化工出国侵犯我国民人权;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设厂的3特权(反映资本输出的时代特点,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 全面侵华战争时间 18941895 19371945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强大

11、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华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朝鲜并发动侵华战争。华盛顿体系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引起日本的不满。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形成亚洲战场策源地,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结果及其原因结果:中国失败原因: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膝求和。结果:中国取胜,日本投降。原因: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协同作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是大而弱的中国打败小而强的日本的成功的军事战略。海外华侨人力上支持抗战。中国的

12、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国的支持与合作。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臣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 100 多年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专题

13、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近代前期 18401919)一、发展阶段: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00 年义和团运动。此阶段主要是农民阶级自发地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具体史实:地主阶级:A 爱国官兵进行的系列英勇抵抗;B 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2)第二阶段:从 19 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此阶段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取代农民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实:A 维新变法运动;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二、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争:1、地主阶级:(1)抵抗派:(爱国官兵)18

14、39 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取得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 200 余名战士英勇杀敌,壮烈殉国。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技术落后等因素,抵抗失败。(2)洋务派:(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根本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

15、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设立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结果: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4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2、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背景: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灾难;清朝的腐朽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性质:是中国近代

16、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意义:建立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加之战略上失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2)义和团运动(18991900)背景:19 世纪末,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外国教会欺压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来挽救民族危亡。结果: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意义:是中国近代农民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3、 资产阶级:(1)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 (1898 年)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关条约签

17、定,民族危机加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 ,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经过: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结果:由于顽固势力太大;中国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只改良,不革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且没有军队,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关键时刻轻信袁世凯。戊戌政变,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

18、础。(2)革命派:(辛亥革命) (1911 年)背景:辛丑条约签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戊戌变法失败,资产阶级改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昌起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结果: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软弱、妥协,脱离群众,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

19、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行不通。(3)民主派:(新文化运动) (1915 年开始)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兴起的标志:陈独秀 1915 年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 。口号:民主、科学。 主要内容:前期(以新青年为主阵地)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 影响(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

20、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三、启示: 近代前期各阶级的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他们提出的救国纲领一个比一个进步,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重担落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专题三 近代化探索的起步5一 近代化的探索1、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它包括了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在生产力方面,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过程。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政治思想上,封建正统思想向资产阶级思想、封建专政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2、近代化的主要表现:(1)经济的

21、近代化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原因:随着封建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江沿海的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19 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 ,短暂繁荣。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

22、帝制,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日益萎缩: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再也没有恢复。(新中国成立后,从 1954 年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基本完成,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2)政治上近代化: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19 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主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

23、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1949 年召开一届政协,通过共同纲领 ,分别代行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职权;1954 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 年颁布新时期第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此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 )(3)思想近代化: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中之“长技” ,主要指西方的“坚船利炮”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冲

24、破闭关自守的陈腐观念。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等,提倡科学和民主,发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3、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是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背景下开始的。半殖民地半

25、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摆在近代中国人民面前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如何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近代化,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要解决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使中6国真正成为独立、民主、富强、文明的国家,首先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4、近代化的特点:向西方学习; 认识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器物(技术)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想(资产阶级思想) ;最终都失败。5、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领导者: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2)内容: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事件:

26、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方式:封建统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改良、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二 新中国的现代化(工业化)新中国的现代化是调整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生产关系也不断调整:土地改革完成了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公社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6)(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政权的巩固、

27、经济恢复发展。(2)起步:第一个五年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工业化)与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并举;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图) 。成果:2、曲折发展(1956-1976 )(1)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出现“左”倾错误。(2)1961 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3)成就: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年以来)(1)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重心转移,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改革开放。专题四 中共的探索抗争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年)1

28、开始: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 结束: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3分期:1919 年 5 月至 1923 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1924 年 1 月至 1927 年 7 月,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了近代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高潮。1927 年 8 月至 1937 年 7 月,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1937 年 7 月至 1945 年 8 月,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是

29、近百年来真正意义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5 年 9 月至 1949 年 10 月,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也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革命与反革命力量的总决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2)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7(3)1924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

30、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5)中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 ,成立中央人民政府。(2)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195319

31、56 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19531957 年进行一五计划,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3)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4)1958 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5)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

32、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6)中共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7)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在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许多赶上和超过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三、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11927

33、 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21927 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1934 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41958 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 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5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

34、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四、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农村)政策1、建国初期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1956 年政府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

35、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8依据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 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五、国共关系的演变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大革命时期(1924-192

36、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分裂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分裂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年大革命时期)1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 共产国际的推动。2.标志:19

37、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3.目的: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4.作用:领导开展国民革命,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5.破裂: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 年抗日战争时期)1.背景原因: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目的: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3.过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合作的标志: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

38、作宣言,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六、新中国的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建国初期的外交 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成就: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3.70 年代的外交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成就: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表

39、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1972 年中日建交。709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的建交的热潮。4.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成就: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 年成功举办上海 APEC 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综合国力,国

40、际威望不断提高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启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专题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一、总体概述1931 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沦丧,华北危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在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

41、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固长城,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二、日本侵华和全民族抗战:1日本侵华:目的: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实现称霸中国的野心。(1) 九一八事变1931 年 9 月 18 日,制造柳条糊事件,进攻中国东北。(2) 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进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3) 八一三事变1937 年

42、 8 月 13 日,进攻上海。(4) 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民 30 万人以上。2国民党的抗日活动:(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2)西安事变:原因:日本占东北后,又进犯华北,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联合抗日主张。蒋介石拒绝张学良、杨虎城联共抗日建议。经过:为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结果: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张学良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

43、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3)台儿庄战役:1938 年,李宗仁指挥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3共产党的抗日活动:(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当日本向华北侵略,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时,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 年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2)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等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3)平型关大捷:1937 年八路军 115 师取得的

44、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4)百团大战:1940 年,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 。 指挥者:八路军彭德怀。意义:百团大战是抗10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5)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前夕,1945 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 。 内容: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4、 日本投降:1945 年 8 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琦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抗战胜利,台湾回归祖国。三、中国抗战与世界人民反

45、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一、近代中国与世界:近代中国的外交(1) 清政府的外交: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对外开放。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了通商口岸,使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联系。(2)北洋军阀时的外交: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

46、十一条” ,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在五四运动等中国人民反抗运动的抵制下,中国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亡。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联合抗日,并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建国初期: 1949 年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1)新中国成立后,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2)新

47、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1953 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 1955 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会议结果形成“万隆精神”2、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1)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9 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1972 年,在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3)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

48、式建立外关系。3、新时期外交:改革开放以来(1)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长期坚持改革开放。(2)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在上海举行。三、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战争后,中国被日本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 100 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4.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