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91.50KB ,
资源ID:354732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5473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1.031.0.3中诊大纲(针英七年制).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1.031.0.3中诊大纲(针英七年制).doc

1、1中医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31.0.3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开课(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7 分 学时: 98 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对象:针推英语(七年制)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小论文,或作业,或小测验),其中期末考试占 80% (中文80%,英文 20%),考查占 20% 。 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诊法和辨证两个方面。诊法通过望、闻

2、、问、切四诊方法,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为辨证提供客观依据。辨证通过八纲、气血津液和脏腑等辨证方法,对临床资料分析判断,辨识出疾病的本质。Diagnostics of TCM is a subject of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concentrating on diagnosis of diseases and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CM. It is the main course in specialty course system of TCM. It

3、is mainly composed of diagnostic method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iagnostic methods are the methods used to examine patients and collect pathological data by inspection, listening and smelling, inquiry and pulse-taking ,and that provid objective basis for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The meth

4、od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clud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qi ,blood and body flui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viscera and so on, for analyz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nature of disease.大纲内

5、容:一、前 言【课程目的】通过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经络辨证和疾病诊断,命名与分类的基本知识;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学习中药、方剂及中医临床各科打下有关的基础。同时,通过部分英语内容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与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学要求】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课堂教学主要传授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及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突出重点。实践教学要充分运用

6、图表、模型、幻灯片、声象片、计算机软件等教具和仪器设备,以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临床见习或病例讨论要注意选好病例,注意病情资料采集、辨证思维、病案书写等内容的技能训练和诊法、辨证的综合运用。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部分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采用英语授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绪 论【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22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3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教学内容】1“诊断”的含义,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

7、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初步介绍症、病、证的概念。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4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6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 中医诊法学第一章 望诊【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色泽变化及五色所主病证。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3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1望诊的概念,望神色形态和望局部诊病辨证的原理,望诊的方法。2望神: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8、。3望色:常色和病色的概念及特点,面部色诊的分属部位,五色所主的病证。4望形体:强、弱、胖、瘦、常见畸形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5望姿态:常见异常姿态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6望头面五官:望头面与发、望目、望鼻、望耳、望口与唇、望齿龈及咽喉的基本内容,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7望肢体:望颈项、望胸胁、望腹、望背部、望腰部、望四肢等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8望二阴:望前阴、望后阴的常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9望皮肤:全身皮肤色泽变化及斑疹、白 、痈疽、疔疖等的表现及一般临床意义。10望排出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色、质、量变化的内容及其一般临床意义。11望小儿指纹:望指纹的方法,正常指纹,

9、指纹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图像资料,边看边讲。 第二章 舌诊【目的要求】1.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2.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33.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舌的结构,舌诊原理,舌面的分布,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诊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望舌体。舌色的淡、红、绛、青、紫,舌形的老、嫩、荣、枯及胖大、瘦薄、点刺、裂纹、齿痕等,舌态的强硬、痿软、颤动、歪斜、短缩、吐弄,舌下络脉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望舌苔。苔质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苔色的白、黄、灰黑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4舌象分析要点,舌诊

10、的一般临床意义。5舌诊研究进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提供的图像资料及实物模型等,边看边讲。第三章 闻诊【目的要求】1 掌握咳嗽、喘、哮、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变化及其一般临床意义。2 熟悉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3 了解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教学内容】1听声音: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呵欠、肠鸣等声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2嗅气味:口气、各种排出物及病室气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有条件时可听病理声音录音。第四章 问诊【目的要求】1 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

11、表现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了解问诊的意义。【教学内容】 1问诊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2问诊的内容: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询问意义,询问方法与要求。3问现在症:寒热、汗、疼痛、头身胸腹不适、耳目、睡眠、饮食口味、二便、经带、小儿等询问的内容,常见症状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为主。有条件可选用问诊录音录像示范,或选择病例进行见习。第五章 切诊【目的要求】1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浮、沉、迟、数、实、虚、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结合与4主病规律。能够基本辨识

12、临床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诊脉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长、短、芤、革、牢、伏、散、动、疾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诊小儿脉的特殊性。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脉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2诊脉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3脉象要素。4正常脉象表现,正常脉象特点,胃、神、根的含义、特征和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5二十八脉的脉象及意义。6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与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7诊妇人脉与小儿脉。8

13、脉诊研究进展。【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结合示范性教学,有条件可进行临床见习。第六章 按诊【目的要求】1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2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与意义。3了解按诊的研究进展。【教学内容】1按诊的叩、按、摸等操作方法,按诊的意义。2按胸胁、按脘腹、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方法、内容与意义。3按诊研究进展。【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结合示范性教学,部分内容自学。中医辨证学第一章 八纲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一般证候的表现及临床类型。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掌握阳虚证、阴虚证、亡阳证、亡阴证的概念与

14、证候表现。2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熟悉八纲辨证的意义。3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教学内容】1八纲辨证的概念与临床意义。2八纲基本证候: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阴阳辨证。3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证候错杂、证候真假、证候转化。54八纲辨证的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二章 气血津液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气血津液辨证的含义,各自包括的证候。掌握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痰、饮、水停、津液亏虚等证的含义与证候表现。2熟悉气血津液辨证的实质是辨别证的原因与性质,熟悉其辨证意义。3了解气血津液辨证各证之间的兼并、因果关系

15、。4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气血津液辨证。【教学内容】1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及意义。2气血辨证:气虚类证,血虚类证,气滞类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3津液辨证: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部分内容自学,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三章 脏腑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概念、证候表现和病机分析、辨证要点。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义及运用范围。3了解脏腑之间的发病关系。4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的知识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教学内容】1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运用范围及意义。2心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

16、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及病机。3肺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肺热炽盛证、痰热壅肺证、寒痰阻肺证、饮停胸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及病机。4脾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 的含义、临床表现和病机。5胃肠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胃气虚证、胃阳虚证、胃阴虚证、肠燥津亏证、寒滞胃脘证、胃热炽盛证、肠热腑实证、饮留胃肠证、食滞胃肠证、虫积肠道证、胃肠气滞证、肠道湿热证)的含义、临床表现

17、和病机。6肝胆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肝风内动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及病机。6肾膀胱病的病变范围、病机特点,常见证(肾阳虚证包括肾虚水泛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膀胱湿热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和病机。8脏腑兼病的普遍性和一般规律,常见兼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6心脾气血虚证、心肝血虚证、肝火犯肺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肝肾阴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的含义、临床表现和病机。【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四章 其它辨证方法简介【目的要求】1熟

18、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的基本知识。2了解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证的传变关系。【教学内容】1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六经病证的传变关系。2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卫气营血证的传变关系。3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含义、主要表现、三焦病证的传变关系。4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部分内容自学,组织病例讨论分析。第五章 诊法与辨证运用【目的要求】1掌握辨证的基本内容与具体要求。2熟悉病例资料的综合处理

19、,辨证思维的方法。3了解辨证的步骤,辨证与诊法的关系。4能初步运用诊法与辨证的基本知识,对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辨证诊断。【教学内容】1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2辨证思维的方法与步骤,各种辨证方法的灵活运用,辨证的基本内容,辨证与诊法的关系,辨证的具体要求。【教学方法】自学为主。第六章 疾病诊断概说【目的要求】1掌握“病”的概念,病、证、症之间的关系。2熟悉疾病诊断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意义。3了解疾病的命名形式,疾病分类的方法。【教学内容】1“病”的概念与疾病诊断的意义,病、证、症的关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意义。2疾病命名的概况与形式,正确对待和运用中医病名。3疾病分类的概况与方法。【教学方法】自学为主

20、。7第七章 病案书写【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病案书写通则。2熟悉病案书写的意义、内容、格式。3了解病案书写的沿革,初步学会门诊和住院病案的书写方法。【教学内容】1病案的沿革和意义。2中医病案书写通则,病案的内容与书写要求。3病案书写示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自学,病案的内容在绪论和问诊中穿插讲授。三、课时分配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见习时数 备注绪 论 2望 诊 10 1舌 诊 6 2闻 诊 2问 诊 12 2脉 诊 6 1按 诊 1八纲辨证 6病因及气血津液辨证 6脏腑辨证 17 2其他辨证方法简介 1诊法与辨证运用疾病诊断概说病案书写1合 计 70 8 总计:78注:总学时为 98 学时,中

21、文教学与英文教学课时比约为 3:1,以上为中文授课学时分配。见习时数根据具体条件而定,若无条件见习,可作为课堂讨论课或复习课。四、使用说明1、 本大纲适用于七年制针推英语专业,为必修课。2、 讲课内容顺序安排基本依照大纲和教材。3、 总学时为 98 学时,中文教学与英文教学课时比约为 3:1,中文授课学时 78学时,英文讲授 20 学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如学时紧张,可适当调整见习课或课堂讨论的学时。五、主要参考书目主要教材81、中医诊法学王忆勤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月出版。2、中医辨证学王忆勤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月出版。教学参考书

22、1、中医诊断学教学参考 邓铁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年 9月第一版2、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8月第一版3、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中医诊断学王忆勤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年 3月第一版Outline of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art A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1. Inspection / Observing / Looking2. Auscultation / Listening and

23、 olfaction / Smelling3. Inquiry / Asking4. Palpation / pulse taking / pulse - feeling1. InquiryChill and feverSweatingAppetite and Thirst 2. Inspection / Observation / LookingSpirit/Vitality Consciousness responsivenessComplexion/Colour marksEyes/Eye ExpressionTongue/Tongue observing3. Auscultation

24、and Olfaction (Listening and smelling)/ Listening and olfaction4. Pulsetaking and palpation / Pulsefeeling“qikou” (opening of the qi) or “maikou” (opening of the pulse) . Nowadays, the Radial pulse is the main method of pulsetaking and still widely used in TCM clinic.Cunkou refers to pulsation of ra

25、dial artery on the wrist.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ositions, called respectively cun (inch), guan (barrier), and chi (cubit). In some English texts, Cun for the first (most distal, the “inch”) position, Guan for the second (middle) position, chi for the third (most proximal, “cubit”) position Lift

26、pulse right pulse9CUN Chest / Heart / upper jiao lung / chest/ upper jiaoGUAN Gall BL / Liver / middle jiao Spleen / Stomach/ middle jiaoCHi Kidney yin / low jiao Kidney Yang / low jiao(Kidney) (Gate of Life)Morbid Pulse:Floating / Superficial pulse, scattered pulse, hollow pulse, Sunken pulse, Slow

27、 pulse , Moderate pulse,Rapid pulse/ Fast pulse, Weak pulse, Excess pulse/Powerful pulse, Slippery pulse,Astringent pulse / Disfluency pulse / Unsmooth pulse, Full pulse, Thin pulse, Soft pulse / Ru pulse, Feeble pulse, Indistinct pulse, Wiry / String / Taut pulse, Tense pulse, Knotted pulse /slow a

28、nd intermittent pulse, Rapid and intermittent pulse, Slow-intermittent-regular pulse.Part B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1.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eight principl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differention of syndrome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cold and heat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sthenia and sth

29、enia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yin and yangRelationship among the eight principal syndromes2.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qi, blood and body fluid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qi disorder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blood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multaneous disorder of qi and bloodSyndrom

30、e differentiation of fluid disorder3.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viscera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heart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lung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pleen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liver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kidney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fu-organs disease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ccompanying diseases of viscera4. Othe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s1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