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ww.jingjia.org 第 1 页 共 2 页湖北公务员考试网_湖北人事网_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_湖北公务员_湖北人事考试网-湖北http:/hubei.jingjia.org/ 湖北政法干警考试成绩查询 http:/hubei.jingjia.org/kaoshi/zhengfaganjing/ http:/www.jingjia.org/kaoshi/guokao/zhiwei/ 国考职位专题 2013 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保障安居应攻坚前行2013 国家公务考试临近,京佳编辑特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供广大考生备考所需。提前预祝考生取得优异成绩!保障性安居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民
2、心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自 2008 年年底以来,我国保障房建设大规模启动,其受惠人群之多、推进速度之快让人赞叹;与此同时,其面临的困难也十分巨大。几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迎难而上,坚定前行,使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四大问题】 拓宽渠道缓解资金难题资金是保障房建设的“血脉” 。虽然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仅 2011 年中央财政就分批下达了 1522 亿元补助资金,但相对于全年近 1.3 万亿元的总投资来说,缺口仍然巨大。为此,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为缓解保障房建设资金难题趟新路。一是积极探索金融改革创新。当前在金融改革的催动下,追求低风险且暂时
3、缺乏投资渠道的资金,不少都将目标“瞄”向了各地的保障房建设:2011 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已先后通过信托贷款方式,投资保障房超过 160 亿元;前不久,保险公司也已获准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项目,并得到了保监会等部门的鼓励。二是追加地方财政投入。2011 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投资近 1.3 万亿元,中央财政补贴陆续到位后,各级地方政府也在预算中增加保障房建设资金。如北京市 2011 年在安排专项财政资金 131亿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市财政一次性注资 100 亿元。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如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租房,规定对社会资本
4、投资建成的公租房,可由政府长期租赁并向供应对象转租,也可采取“公商搭配”办法,即对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府允许其建设一部分商品住宅,获得合理收益。四是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很多地方都设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非营利性的融资平台,按照商业模式,争取银行贷款支持。如江西省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2011 年成立后,向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贷款 130 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2012 年,江西继续利用银团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规模达 110 亿元。 多措并举保障土地供给资金之外,建设用地的足量获取至关重要。为确保保障房按计划开工建设,各地政府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如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
5、,明确供地规模、供地时序,在全年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加快保障房项目选址地块的征地拆迁整理和供地审批等,保障土地供给。2008 年至 2012 年间,天津保障房建设供地达 1988 公顷,为同期计划的 186%。广东省深圳、珠海、惠州、中山、河源等市都储备了优质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为“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山东省住建厅厅长杨焕彩介绍说,为争取明年保障房建设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全省各地从现在起,已经按照“按需申报,自下而上”的原则确定 2013 年建设计划和项目。计划项目尽早预选地块,开展立项、规划工作,履行用地报批手续;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则提前开展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工作
6、。建设用地供给往往涉及房屋的征收拆迁,而这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地充分考虑被拆迁户的诉求,创新供地方式,给足拆迁政策,努力让保障房工程早惠民、多惠民。部分城市采取“先建后拆”模式。即由政府出资、出地和组织,预先建房用于拆迁安置,使征迁变得更顺利。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孔庆勋说,目前全市“先建后拆”总规模已达 700 多万平方米,这种模式既免除了居民临迁之苦,又有效防范了由资金链断裂等引起的回迁房盖不完群众长期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第 2 页 共 2 页湖北公务员考试网_湖北人事网_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网_湖北公务员_湖北人事考试网-湖北http:
7、/hubei.jingjia.org/ 湖北农村教师招聘考试 http:/hubei.jingjia.org/zhaopin/zhaojiao/ 湖北政法干警考试报名时间 http:/hubei.jingjia.org/kaoshi/zhengfaganjing/ 不能入住的风险,受到百姓欢迎。一些地方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搬迁。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说,上海自2002 年启动建设动迁安置房,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价格,定向供应旧城区改造和市区重大动迁工作涉及的群众,使数十万家庭受益,也为包括保障房在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创造了条件。 创新方式筹集保障房源面对保障房建设周期长、
8、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各地还创新方式,多方筹集保障房房源。早在2007 年,北京市就发文明确,三环外的不在政府土地储备控制区域内的普通商品房项目,必须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2011 年,青海、湖南、河北等省也相继发文,要求此后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都必须按照5%以上不等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例如湖南省规定,凡是挂牌出让的商品住房用地项目,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 5%以上配建保障性住房,其中,配建廉租住房不小于 2%、公共租赁房不小于 3%。对于未按规定实施配建或者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迟缓的,不发给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河北省更是明确规定,商品住房用地新上项目,必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的 10
9、%以上强制配建保障性住房。此外,一些地方还通过购买,快速筹集保障房房源。如浙江义乌收购了 522 套住房作为首批推出的公租房房源,一批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因此短时间内解决了住房难题。江苏常州市近年来采取“六管齐下”的方式筹集保障性房源,包括集中新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批量收购、零星收购和园区自建六个方面。这一系列“组合拳” ,使得常州市保障性住房迅速增加,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许多保障对象的住房难题。在上海,到“十二五”末公租房总规模要达到 1500 万平方米,覆盖约 100 万常住人口。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通过新建、改建、配建、收储、转化五大渠道,研究制定土地、税收优惠等政策,大力筹措房源。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十二五”期间上海计划新建住宅约 1.3 亿平方米,其中各类保障性住房将占新建住房总套数的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