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新闻作品研究概论部分第一章 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一、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2、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现实最新反映的新闻作品,其报道内容繁杂多样。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
2、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研究新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是我们在研究和评析新闻作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正确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分析、研究新闻作品,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对新闻作品作出正确恰当的认识和评价。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我们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3、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
3、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对新闻作品内容的分析,还是对新闻报道表现形式的评判;无论是对记者采写实践的考察,还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认识,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问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迎合别人的意图,随声附和,陷入盲从,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主观框框代替对新闻作品的客观分析。4、新闻作品的特点?一、就新闻作品的内容而言:真实;新鲜;迅速及时;具有重要性。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新闻语言的客观性;新闻语言必须简练、通俗、生动,易于群众接受;新闻结构,力求有利于准确报道事实,表达作者思想
4、观点和便于读者阅读;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在风格上,新闻作品应力求多样化。5、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要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先有事实,后有新闻。真实是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二、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呢功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事实一致。三、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符合客观事实,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6、研究新闻作品为何要了解
5、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在认真剖析每篇具体作品的同时,还应尽可能把它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分析、比较、衡量,做到既有“点”上的了解,又有“面”上的把握。新闻是时代的产物,与它所产生的时代有最密切、最直接的联系。优秀的新闻作品,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记录了它所产生的哪个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对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联系时代背景研究新闻作品,首先,应从新闻作品的社会内容、社会影响方面,考察它与时代的关系;其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需要。新闻作品对事实的评价取舍,自然也有不同时代特征;再次,时代对新闻作品
6、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也反映在它的表现形式上。新闻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各种新闻题材正是在之中发展变化中不断丰富起来的。最后,新闻作品的语言文风,也同样留下时代的印记。7、为何要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好坏优劣,既受内部构成因素的影响,也受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实事求是地研究新闻作品本身的同时,拓宽思维空间,把事业扩展到与之有关的其他方面,如采制者、采写过程、传播效果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是完全必要的。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新闻作品是研究的
7、中心和主体;而新闻作品本身又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研究新闻作品,既要胸怀全局,又要深入剖析其各个局部,揭示它们是如何为表现整体的内容和全局的主旨服务的。只有在研究新闻作品过程中有机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把握,才能准确而又深刻地把握其整体功能和社会效果,评判其得失优劣。新闻作品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作者的头脑,经作者制作加工而形成的精神产品,作者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生活阅历、业务修养等,都可能反映在其作品中。尽可能多地认识作者,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其采写实践,对全面深刻地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研究新闻作品,还应考虑到它的客观传播效果。评价一篇新闻作品的好坏优劣,应坚持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充分
8、重视它的客观传播效果。新闻是面向整个社会公开传播的。受众多样性往往使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表现的错综复杂。同一篇新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不同反映,产生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常有的事。研究者在考察作品的社会效果时,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考虑到各种不同情况,顾及到社会效果的各个方面,既要充分重视其主要方面,也不忽视其次要方面,多作分析、比较、衡量,以求得客观公证的评价。8、新闻作品研究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9、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队伍
9、产阶级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也是知道新闻作品研究的理论武器。10、研究新闻作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1、新闻作品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新闻作品。12、即使对同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13、新闻舆论单位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防止一切工作的守卫,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1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唯物论的本源观,真实准确地报道客观事物,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世界。15、就新闻时效而
10、言,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其新闻价值越大。16、新闻的重要性,由它所蕴涵的意义决定,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在考察新闻重要性时,要全面考察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还有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17、新闻内容的丰富性和社会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新闻报道题材范围是极为广泛的。18、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消息。19、范长江从 1935 年 7 月开始,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对我国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旅行,历时 10 个月,足迹遍及川、陕、甘、青、内蒙等广大地区,撰写了一系列通讯,陆续在大公报所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20、19 世纪中期,美国出现早期导语。早期的导语,时、地、人
11、、事、因要素俱全,被人们称为第一代导语。20 世纪 30 年代后,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新闻写作突破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向自由式、灵活多样发展,出现了间接导语、退缓式导语、复合导语等许多新形式。21、1987 年,我国深度报道崛起。以联系实际、剖析社会问题和记者理思维的深度见长的报道,应运而生。代表作: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关广梅现象、红色的警报、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22、郭玲春凭着“一定要咬破自己所做的茧”的顽强追求,不断探索实践,勇敢突破会议报道的陈旧框框,写出一篇篇别开生面、不落俗套、另人耳目一新的会议新闻。第二章
12、 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1、所谓感性认识阶段,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感性认识阶段是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起步。感性认识只是研究作品的低级阶段,比较肤浅、片面、带有局限性、表面性,甚至是不准确的。2、新闻作品中醒目的标题、新颖的角度、紧凑的结构、简洁的语言等等,都是吸引读者的第一条件。3、所谓理性认识阶段,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飞跃、继续和深化。4、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精神活动,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首先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读者对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受,然后才发展为理性。另一方面,感性认识
13、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与理性的辨证统一,其次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5、在实际分析、研究活动中,研究者应该注意大量中错误倾向:一是“唯理论”;一是“经验论”。6、在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由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7、个性就是此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独特而又鲜明的特性。个性最突出之处就是它的特殊性、个别性。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从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从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中发心新闻作品的个性。从表现形式的求新性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从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中发现新闻作品的个性。8、共性就是事物的普遍性、一般
14、性,是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新闻作品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如真实、准确、迅速、及时、针对性、指导性等,皆为新闻作品应遵循的共性。9、评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力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客观条件,即新闻作品;还要有主观条件,即研究者本身的各方面的修养等。这说明研究新闻作品既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客观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新闻作品是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研究、评析活动不能离开新闻作品这个客观条件而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主观性:研究者由于立场观点、理论水平、感情取向、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以及对新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社会效果的认识等主观条件的不同,研
15、究新闻作品时,对于同一新闻作品,必然受其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而有不同的认识、理解和评判。研究者各异而产生对新闻作品认识的差异性,但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也能取得基本一致或完全一致的肯定;反之,低劣的作品也会得到人们的否定。新闻作品研究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正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要达到对新闻作品的确切评价,就要力求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要做到主、客观同意,需要注意: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反对主观地评析作品;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反对片面地评析作品;坚持观察的深刻性,反对表面地评析作品。10、在新闻作品研究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宏观思维和立体思维有何意义?思维是人的认识的
16、高级阶段,研究新闻作品成功与否,往往与所采取的思维形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研究活动中应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也应认识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立体思维、宏观思维、求异思维形式的特色,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集中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拓宽思维的领域,帮助我们深化认识、深入研究,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意义。1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求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12、立体思维是相对与平面思维而言的,对于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力图真实地反映这个事物的整体以及这个整
17、体和其周围事物构成的立体画面,是立体思维常采用的思维方式。13、宏观思维是指思维突破、超越所观察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14、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求异思维最大功能是求异。它往往在一般人觉得不是问题的事物上看出主要问题,往往在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上找出新的答案。第三章 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1、分析新闻作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一、对新闻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分析。分析新闻作品内容。分析新闻作品形式。对新闻结构的分析;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对新闻语言的分析。对新闻结构的分析。二、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2、研究、评析新闻作品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
18、行具体分析。3、如何分析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洁净,是它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分析新闻主题,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分析新闻主题,还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有些新闻作品反映同一新闻主题,但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新闻角度,而未让人们感到千文一面,相互雷同。4、怎样分析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新闻报道具有多种体裁,如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新闻体裁,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其表现主题、选用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表现手法和新闻语言等方面,
19、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分析新闻作品形式时,要根据不同的新闻体裁作具体分析,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对新闻结构的分析。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注意其是符合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的。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表现手法把它反映出来。成功的表现手法有助于准确而生动地表现思想内容,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对新闻语言的分析。记者写新闻报道,离不开语言。语言运用得好或差,对新闻作品的成败有着
20、密切关系。因而它是分析新闻作品得失的一个重要方面。5、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有哪几种?所谓对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分析,指的是把不同的新闻作品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对新闻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使我们从不同新闻作品的比较、分析、研究中认识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异同,从而博采众长,更好地掌握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律,提高新闻作品的分析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对新闻作品综合性分析的几种方法: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6、叙述,是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叙述,要准确恰当、清楚明白、有条不紊。7、描
21、写,主要是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事实情节、环境现场等作具体的描述和刻画,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内容和主题,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在分析新闻作品的细节描写时,要注意细节应真实典型、呢功能说明问题、能反映事物的特征、文笔简洁。8、议论是指作者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时间、现象和问题等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或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含义;或在叙述、描写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以画龙点睛的议论,点明主题。9、抒情是指作者在新闻作品中表达、抒发思想感情。10、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富翁,表现手法是为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作品的内容服务的。第四章 关于研究外国新闻作品1、 外国新闻作品
22、常见的报道形式:消息(电讯)、特稿、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2、消息是以简洁的文章,简明扼要的方式即使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大量、最经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消息常被称为“报纸的主体”。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消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指时效性强、比较重要的事情报道。软新闻指时效性较弱、重要性不足,而趣味浓厚的报道。3、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特稿常用“设悬念”的手法来开篇。4、解释性报道是西方传统的客观博爱到发展到 20 世纪初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报道形式。它在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
23、上,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解释性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5、调查性报道,又称揭露性报道,是一种在积累了充分事实的基础上,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调查性报道在美国新闻界盛行一时。调查性报道分为单项揭丑式和综合分析式报道(揭露剖析政府和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两种。6、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
24、去,对读者较为关心的时间,还采用后续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7、增加新闻报道的接近性的方法:点明事实与受众利害攸关的关系,如果事实牵涉到受众的切身利益,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关心和关注;按照新闻事实最容易为受众接受的原则来写作。8、连续报道是西方新闻记者对重大事件或正在发展进行的事件而做的追踪报道。9、具体分析、研究单篇作品是研究外国新闻作品的最基本的方法。第五章 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素养1、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专业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2、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要具备五大素养?新闻作品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精
25、神活动。研究者个人的各方面素养,对研究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加强下列几方面主要的素养。政治素养。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要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理论素养。 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较强的分析评判能力。研究新闻作品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指导,这是做好这方面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研究者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专业素养。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研究者不可缺少的素养之一。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熟
26、悉新闻学基础理论,并能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同时对新闻采访写作等业务知识,也应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还应力求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的实际体验,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和研究新闻作品。知识素养。 新闻作品报道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使新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知识素养,以缩短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和感应力。道德素养。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研究新闻作品,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对具体新闻作品的阅读,培养和提高鉴赏新闻作品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为
27、了扩大优秀新闻作品的社会影响,促进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同时也为了对新闻采写实践中出现的新观念、新情况、新问题,做出科学的评论和总结,传播成功的采写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所以,研究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动机目的。研究评价新闻作品不抱偏见,不徇私情,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3、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科学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4、政策水平是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5、新闻业务知识包括采、写、编、播、摄、录等各方面,对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来说,采访和写作知识尤为重要。6、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迅速地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新闻敏感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作品研究等各个环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