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解度曲线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完美结合人教版教材中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分析为:从二者转化表中可以看出:(1)对于温度二者的方法是相反的;(2)对于改变溶质和溶剂的其它两种方法也应该是相反的,但原图中并未显示出这些信息;改编一:利用二者转化方法相反,可以将图形改编如下:改编二:把结晶方法增加到图形中通过此图可以看出:(1)饱和溶液继续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是常见的结晶方法冷却结晶。这也是对常见俗语“冬天捞碱”的解释;(2)饱和溶液继续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是常见的结晶方法蒸发结晶。这也是对常见俗语“夏天晒盐”的解释;但以上方法仍然有以下不足:(1)如果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时,对
2、于改变温度的方法就不能再适应;(2)方法较多,记忆容易出错;改编三:与溶解度曲线结合的图示法(1)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液的二种状态,饱和状态 B、C、D 点;不饱和状态 A 点;(2)饱和与不饱和转化的基本策略是离开曲线或接近曲线;(3)溶质与溶剂的各种操作始终相反(图中用白色字体显示能直接观察出来的转化方法,黑色字体则是通过逆向思维得出来的方法)。改编后的方法有以下优点:(1)转化原则简单易于记忆;(2)不受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影响,只要画好图形,仍然适应。(3)能看出溶液转化时质量分数大小的基本原则:溶液中溶质增则质量分数增,溶液中溶质减则质量分数减。典型例题解析:例 1:(河南 2011 天
3、原杯预赛)18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图像中 a、b、c、d、e 五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d=bae Bc=db=a Ca=bc=d=e Dca=db=e溶解度曲线图中纵坐标中能观察出溶液在 a、b、c、d、e 五状态时溶质质量的多少情况,根据溶液中溶质增则质量分数增,溶液中溶质减则质量分数减可以快速得出答案为 ca=db=e,即选择 D例 2: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 1 所示的现象。20时 (填“甲”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 2 表示的是甲、乙
4、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 。解析:该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等内容。该题综合考查了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判断溶液饱和与否的外部特征是有溶质的剩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固体有剩余;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要实现饱和到不饱和的转化,在分析时可以在曲线下方找到点 A,画出到达曲线的方法,可以得出转化方法为:减少溶质和降低温度,根据溶质与溶剂方法相反的原则,可以将溶质减少的方法变为增加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