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习题【例题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 进同一条河流。 ”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 动的,运 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此,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正确的。(2分)(2)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克拉底鲁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得 东西,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 分)(3)这件事告诉我们,对于科学的 东西,
2、必 须准确理解和把握,真理向前迈进一小步,即使是向同一方向,也会变成谬误。(2 分)【例题 2】辨析: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万里长城在中国,故宫在北京。所以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运 动的物 质,运 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是相对静止状态,是运 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而不是绝对不运 动。(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我 们不能
3、以物 质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因此,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例题 1】背景材料: 2006 年 8 月 5 日,中国农业大学成功地获得我国第一头体细胞克隆猪,这是我国独立自主完成的首例克隆猪。此次克隆猪的诞生,将 为我国深入开展异种器官移植、优质猪培育以及地方良种猪保种打下坚实的基础。辨题:人们能够认识、利用和创造规律,为人类谋福利。(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规律。(3)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利用 规律。人 们能够利用 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人们成功地获得体细胞克隆
4、猪,正是利用 规律的具体表现。(4)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因此,认为人能够创造规律的观点是错误的。【例题 2】水利专家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 ”转变.也就是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结合材料中淮河领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 观规律办事。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
5、要 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治水思路的 转变说明人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按规律办事,使洪水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例题 3】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 现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的。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 业化、 现代化 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材料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
6、先原 则。 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预防污染和保 护生态。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道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唯物论角度看,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 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 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基本前提,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运 动发 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 发挥主观能 动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我们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原 则, 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预防污染和保 护生态。即体 现把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
7、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简述我国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依据。物质 决定意 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是我国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 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现实依据意识对 物质 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 发展。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规律是客 观 的和普遍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 观规 律办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的必然要求。【例题 4】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8、,自然灾害 频发:全球气候 变暖、 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 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 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 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 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 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从材料 1 可 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 频发与人类 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 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
9、。材料 2 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 识 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 领导 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尊重客 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 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例题 5】(09 安徽 37)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 洗牌效应”, 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 蕴深厚,文化 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 建设文化强省”的
10、 发展战略,将文化 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 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 风劲吹” ,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 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8 分)(1)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 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2)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 强省战略,提升 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 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 发展的 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例题 6】3
11、材料: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 过去,我 们在发展问题上之所以出 现一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有时甚至违背规律,搞“一刀切”和“想当然”。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 的根本要求。 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进一步深化了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规律观回答:(1)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为什么?(9 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
12、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 规律的,没有 规律的物质运 动是不存在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所以,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运用不够以及 违背规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9 分)(2)说明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的意义。(9 分)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可以在 认识和把握 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我们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9 分)【例题
13、1】据报道,为使困难群众摆脱贫 困,某地不断 创新思路,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因户制宜确定扶贫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实效。运用辩证的唯物论有关知识,回答:(1)为什么要“因户制宜确定扶贫措施”?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 识。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扶贫工作中,只有因户制宜确定扶贫措施,找出贫困的根源,才能使扶贫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2)为什么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 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通 过实 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只有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人 们安贫守旧的消极意识
14、,改 变 人们坐等救济的苦熬心理,使人们精神振奋,观念更新,才能使扶贫工作取得 预期的效果。【例题 2】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 GDP 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 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贪大求洋,搞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大广场、大马路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 GDP,忽视将速度、效益 统一,忽 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结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 经济结构的不 协调,而且老百姓怨声 载道。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指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追求 “绿色 GDP”,不提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
15、财的假政绩,坚持求真务实。请结合上述材料并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怎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政绩观。(1)必须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建 设 中反对盲目铺摊子上工程, 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人与环境的和 谐统一,将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相统一。(2)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使主 观符合客观。我们要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反对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事实,从当地的 资源和财力物力出发等客观 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意识对 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只有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发
16、展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起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考验的正确政绩观,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 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例题 3】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频发:全球气候 变暖、 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4材料二:2008 年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的 8 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 线,制定周密的 计划;全国 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1 )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应怎样理智看待自然灾害,做好预警自救工作?( 4 分
17、)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我们要理智、冷静对待。 (2 分)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的,面对自然灾害,我 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不断提高人对 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做好 预警自救工作,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2 分)(2)分析说明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了意识的作用的?( 4 分)意识 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及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 性。党和国家 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体现了这一点。(2 分)意识对 改造客 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全国 军民发扬吃苦耐 劳的精神,生 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18、体现了这一点。( 2 分)【例题 4】材料 1:有这么一个县:2007 年,它的 GDP 达到 21.9 亿元,比 2000 年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达到 2.4 亿多元,比 2004 年增长 4 倍。这个县不仅是全省商品粮、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而且还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材料 2:据有关媒体最近透露, 该县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是 牺牲了资源,无 证采矿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资源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二是 牺牲了环境,就是“ 山挖空了,地挖陷了,水挖断了。”过去喝山泉水,现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牺牲了社会和谐,个体老板、干部与农民收入的比例是 100:10:1,群众不满;四是牺牲了公共
19、事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让许多到城里上学的 农村小孩,只能校外租房;五是 牺牲了治安稳定,信访案件与刑事案件攀升,结 案率却不足 30%。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哲理分析该县发展的局限性(8 分)。 无视 自然界的客 观性,没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县为了片面追求 GDP 的增长,过度开发、过滥开发自然资源,造成自然 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2 分)割裂了 发挥 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关系。我们在发展经济同时, 应该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与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性,做到 经济与自然、社会等 协调发 展。(2 分)意识对 人们 改造世界具有反作用,
20、正确意 识对人们改造客 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方针政策, 对发展生产力、促 进经济发展具有科学的指 导作用。(2 分)违背了 办事情必 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有历史的统一的要求。该县的发展策略应该与其全省商品粮、 优质肉猪和肉牛基地县 等优势相结合,都能科学 发展。(2 分)【例题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 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
21、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 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 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 础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 的理念,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5(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 态
22、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3(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 发展。【例题 2】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 1962 年到 1972 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 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 21 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23、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辨证关系的?(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的受批判到作 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我国人口再生 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 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批判计划生育观点导致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作用。 【例题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三十年来,实
24、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 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光辉。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是人 们对 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 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 认识对象不能 “自言其明” ,二者都不能成 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主 观见 之于客观的活动,是 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例题 1】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提出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 180。到 19 世纪,俄目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随后,
25、稳固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180。请分析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8 分)(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 变成谬误。 (3 分)(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的,都是主 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 分)(3)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3 分)【例题 2】运
26、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真理?(1)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投身于实践才能获得和发展真理。(4 分)(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应该随着条件的 变化和过程的推移不断丰富和完善真理。(4 分)6(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 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 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 分)那些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向前不断 发展,我 们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 分)(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受各种条件的制
27、约。( 1 分)因此,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 分)【例题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 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 “气候评估报告”。1990 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 果” ;1995 年报告指出,人 类 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 年报告认为, “新的更强证据表明, 过去 50 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 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
28、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 2001 年的约 66%提升到 90%以上。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追求和 发展真理以 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 变暖原因的研究 课题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 “气候评估报告” 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 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追求和 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人 类对地球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 实践和 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追求和 发展真理没有止境。目前人类获
29、得的关于地球气候 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多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例题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 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 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实
30、践决定认识的观点。(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的现 代化建设服务,体 现了认识的反作用。(3)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体现了认识是无限发展着的。【例题 5】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成了历史常识。 史记上明确写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在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但最近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 20
31、 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每平方米 5 个钻孔进行密集的钻探。发掘面积达 1000 平方米,没有发现一处有火烧的痕迹,因为如果说是大面积的火烧三个月(此为史料所载)的话,红烧土应该遍地都是。除了红烧土外,还应有大量的草木灰。在阿房宫的废墟上就应该形成一个很厚的灰烬层。这些都没有发现。专家认为:这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未被烧毁是因为根本没建成。简要回答:上述材料中关于“阿房宫未被烧毁”的最新观点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答:(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书,要唯实。考古队在经过大量的勘探取证的基础上才得出“阿房宫未被烧毁”的结论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7(2)实
32、践是认识的来源。 “阿房宫未被烧毁”的新观点是考古工作者经过勘探取证这一实践活动后提出的,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3)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 ,人类可以逐步揭开自然之谜和社会之谜。(4)人类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史记中记载的“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观点到“阿房宫未被烧毁”的新观点的提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例题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省委十届二次会议上,汪洋 书记提出:要开展新一 轮“解放思想”学习活动。这一 讲话对于当前全省开展解决思想,争当实践科学 发
33、展观排头兵, 谋求广东 新一轮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在这场学习讨论活动中,南方日 报与南方网联合推出特 别栏目南方会客厅、 报网互动的形式,邀请理论工作者,一线劳动者、企业家、网友等谈广东一年、五年、30 年来的辉煌发展,寻找差距,谋求大发展;他的解放思想、实话实说 、有 实践、生活感悟、有 经验 和教训。更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鲁开垠教授的破解广东发展十大难题的建议,该 文是作者深入特区、珠三角、省东西两翼城市、农村了解过去、现在的省情,在大量调研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提出对广东今后发展的初步思考的十大建议,问题:(1)运用唯物论、认识论的有关知识,简要回
34、答我们党制定思想路线、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6 分)世界的物 质统 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制定路 线, 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3 分)实践决定 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动力和检验标准,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制定党的政策与路线。(3 分)(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南方会客厅 、报网互支、建议中所体现的“解放思想”精神。(8 分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 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省
35、情,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新规律,提出新 问题,解决新问题。(2 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地认识和把握实际, 实事求是。上述材料从省情出发,分析过去、现在的经济发展,并提破解广东发展的 难题十大建议,做到了思想和实际、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体现了解放思想的精神。(2 分)坚持了把 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的观点。材料中实际调查,分析、建议请理论工作者谈发展,回顾广东过去 30 年,谋求科学发展,体现了解放思想的精神。(2 分)重视 意识的能 动作用,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及创新意 识,材料重 视理论学习,用思想解放来谋求新的发展,体现了解放思想的精神。(2 分)【例题 2】材料:某
36、县地处内陆,经济上以 农业为主,工 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本地经济, 县政府多次组织大干部群众学习经济理论,并到周 边较为发达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参 观考察,逐 渐摆脱了“ 左”思想的束缚和传统的“等,靠,要 ”思想,确立了“ 主攻业,大力发展农业”的新思路,对发展经济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允许看,不争论,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提倡大胆 尝试,要敢为人先。兴办了全县史上第一个外资企业,对县里唯一的中型国企实行股份制改造, 对一些长期亏损 ,产品又无市场的小型国企实行停产,出售。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鼓励不同 经济成分之间实行联 合,兼并。依据县情,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了农副产
37、品加工和储藏,保鲜,运输业。目前, 该县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问题:结合材料,谈一谈该县在发展经济中是如何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 识,意 识对物质具有能动 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8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该县能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 观规律办事。 该县立足县 情,提出发展经济新思路。依据经济规律,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对该破产 的企业实行破产,鼓励企 业之 间实行联合、兼并。在 农业方面, 发展了特色农业。 该县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所学的
38、经济理论和外地 经验,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立足 县情,确立 发展的新思路。(3)该县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和到外地考察,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和传统 的“ 等、靠、要 ”的思想,确立了发展经济的新思路。这是敢于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的表现;该县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允许看,不争论,大胆 试。如兴办外资,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对小型国有企业实 行破产或出售,大力 发展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等,这是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哲学【例题 2】胡锦涛同志说:“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
39、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 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 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 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 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 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 设之实。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证明胡锦涛同志这段关于求真务实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运用哲学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强调求真务实精神?世界是物 质 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 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做到求真务实。物质运 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
40、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做到求真务实。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 实践,勇于创新,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每要点 2 分,共 6 分)(文科综合测试四)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 1:某市 2010 年上半年物价上涨情况居民日用品 粮油 肉禽类 液化石油气 全社会商品13 3 17 7 18 9 15 1 3注:同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材料 2:中国财富及收入分布不均程度逐年升高并达到危险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城镇人口中,占总数 10的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只占全部
41、城镇居民财产的 14,占总数 10的高收入富裕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 45,另外 80的家庭仅占有全部城镇居民财产总额的 536。我国目前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平均值和变化态势都是让人高兴的,但是,中低收入居民恩格尔系数仍然过大,生活并不富裕。材料 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提出“提低、扩中、调高”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会议提出,要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1)材料 1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 分)(2)结合材料 2,分析材料 1 中的现象对高收入和中低收人家庭的影响有什么异同?(7 分)(3)透视材料 3,在党的领导下,政府
42、将采取行动,调整分配秩序,维护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请回答,政府可能会采取什么分配政策(9 分)和什么财政手段来调整分配秩序(6 分)。(15 分)(1)某市 2010 年上半年,市场 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居民消 费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居民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4 分)(2)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 导致消费者对 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因此高收入和中低收入9家庭的日常生活都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 (3 分)高收入家庭的恩格 尔系数小,食品 类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 涨, 对其生活的影响小。(2 分)中低收入家庭恩格 尔系数大,食品 类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
43、 涨,必然影响其他消 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2 分)(3)完善分配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2 分);初次分配要注重提高两个比重,两个提高,建立两种机制(3 分);再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3 分);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手, 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 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 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1 分)。(总分 9 分)调节财 政支出,保护中低收入者的经济利益。第一、增加教育、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减 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这对于中低收入者来 说有更大的意义;(2 分)第二、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保障老
44、百姓生活稳定,使更多的人,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2 分)材料一:2010 年 8-10 月份我国重要经济数据变化情况8 月 9 月 10 月CPI 35% 36% 44%PPI 43% 43% 50%货币供应量 6875 万亿元 6964 万亿元 6998 万亿元注 1:CPI 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 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注 2: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受灾严重。材料二:为了稳定物价,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他们生活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45、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炒作;对肆意炒作生活必需品等违法行为给予严惩,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依法及时冻结涉嫌囤积居奇者的有关银行账户,扣押、拍卖囤积的农副产品。(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8 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稳定物价而采取的措施的理论依据。(8 分)(3)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政府为了稳定物价所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0 分)(1)价 值 决 定 价 格 。(2 分 )PPI 上 涨 ,生 产 者 成 本 增 加 ,是 我 国 CPI 上 涨 的 主 要 原 因 。(2 分 )供 求 关 系 影
46、 响 价 格 ,供 不 应 求 ,价 格 上 涨 。(2 分 )今 年 自 然 灾 害 频 发 ,农 产 品 受 灾 严 重 ,供 应 量 减 少 ,带 动 了整 个 CPI 的 上 涨 ;8 月 份 以 来 货 币 供 应 量 不 断 增 加 ,导 致 需 求 增 加 ,引 起 物 价 上 涨 。(2 分 )(言 之 成 理 ,酌 情 给 分 )(2)游 资 炒 作 ,囤 积 居 奇 说 明 市 场 调 节 具 有 自 发 性 、盲 目 性 等 弱 点 和 缺 陷 ,(3 分 )需 要 国 家 的 宏 观 调 控 。政 府通 过 补 贴 、监 管 和 依 法 惩 治 体 现 了 宏 观 调
47、控 。(1 分 )社 会 主 义 生 产 目 的 是 满 足 人 民 日 益 增 长 的 物 质 文 化 需 要 ,我 国 政 府 采 取 稳 定 物 价 的 措 施 是 由 社 会 主 义 生 产目 的 决 定 。(1 分 )物 价 是 影 响 消 费 的 重 要 因 素 ,稳 定 物 价 可 以 保 障 人 们 的 消 费 水 平 提 高 (1 分 )稳 定 物 价 是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和 实 现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的 要 求 。(2 分 )(言 之 成 理 ,酌 情 给 分 )(3)国 务 院 下 发 了 通 知 ,对 各 部 门 及 各 级 地 方 政 府 提 出 具
48、 体 要 求 及 行 动 措 施 ,加 强 宏 观 调 控 ,保 障 价 格 基 本稳 定 ,(1 分 )体 现 了 我 国 政 府 积 极 行 使 经 济 职 能 (1 分 )和 社 会 公 共 服 务 职 能 ,(1 分 )反 映 了 我 国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的国 家 性 质 (1 分 )。坚 持 了 对 人 民 负 责 的 原 则 。(2 分 )中 国 政 府 为 了 控 制 物 价 采 取 了 积 极 应 对 措 施 ,对 低 收 入 群 体 予 以 适 当 的 补贴 ,充 分 说 明 了 这 一 点 。(1 分 )体 现 了 政 府 坚 持 依 法 行 政 的 原 则 。(2
49、 分 )对 肆 意 炒 作 生 活 必 需 品 等 违 法 行 为 给 予 严 惩 ,通 过 建 立 快 速 反 应 机制 ,依 法 及 时 冻 结 涉 嫌 囤 积 居 奇 者 的 有 关 银 行 账 户 ,扣 押 、拍 卖 囤 积 的 农 副 产 品 ,体 现 了 依 法 治 国 。(1 分 )10背景: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 2009 年 12 月 10 日,W#W$W%.K*S*&5U 国家统计局发布前 11 个月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11 月份,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 5.7%,涨幅比 10 月份扩大 1.8 个百分点。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地方 GDP 的 50%来自房地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靠出卖土地,土地价格猛增,增加了住房成本;中高收入者加大房地产投资,中低收入居民受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也纷纷买房,导致房价上涨(1)结合材料,从影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